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知道做到讀後感

知道做到讀後感(一)

一直以來,我們都生活存在怪異現象,就是大家努力學習,拚命的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學習各種各樣的道理,到最後,大家都知道道理,說起道理來大家都引征別論,但卻很少人真正的按照道理去行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知道做到》這本書是一名國外著名作家,從問題本身入手,分析問題存在的三個原因:信息超載、消極過慮、缺少跟進。並詳細分析此三個原因的形成原因、如果改進,最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學到做到,不在是空話連篇,而是務實的指導人們真正的做到知道做到。

現將本書中相關觀點陳列如下:

造成人們沒有從學習後,馬上去行動,原因三點,第一點是信息超載,是指在現代生活中,由於行業細化,有許多培訓、名家演講以及網路時代的信息共享,以前很難找到的資料,現在比比皆是,造成各人信息收集量過大,會產生盲目心理,同時由於每個人心理總是想多學,造成學習方向過多,最後造成什麼都沒有學到的現象。針對信息超載,本書的觀點是建議人們選擇少而精的學習,而非多而廣的學習,同時在學習過程中選擇重要的關鍵點學習,並在學習之後不斷的進行重複,以便將學習到的知識真正消化,變為已有。

-->個人感悟:現實中的我不也是如此,想學的太多,所以東學學,西學學,造成學到的東西都知道一點,而不能精通,深化,最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其它知識的吸收,以前學到的東西都不知道那裡去了,故現在下定決心,從三方面入手進行學習:一是銷售學習,二是金融方面學習,三是英語學習,制訂相關學習計畫,並且做到筆記,在學習過程中至少重複學習關鍵點六次。

原因之二是消極過濾,是指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挫折,造成對自己的不自信,對他人和事情的懷疑,遇到事情會消極逃辟,或者是在自己的內心中存在一個過濾系統,會對一些有難度的事情進行自動過濾,在考慮事情時,總是考慮不利的一面,消極的對待事情,最終讓想法或事情不了了知。本書針對消極過濾,作者建議從兩點入手,一是積極聆聽,敞開心胸去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將自己變為綠燈思考者,在做事情或進行計畫時,總是先對有利的方向進行思考,積極發現正面的作用,引發創造力和應變力。

個人感悟:現實中的我不也是個消極過濾者嗎?每想一個計畫或準備做一件事情時,總是想到會有什麼困難,存在什麼不利方面,而對現實事情產生退縮,放棄,我感覺本書中的綠燈思考不錯,每次遇到事情時,先想有利面和積極面,並列出表來,到最後,自己再來找不利面時,發現有利面多於不利面,積極聆聽也很重要,在現實中聆聽本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促進人際交往,聽到別人好的觀點。

原因之三是缺少跟進,沒有有效的跟進計畫,會使你的計畫或者想法遺失在角落裡。建立良好的跟進系統十分有必要,做正確時必要的誇獎會使人更加增加積極性。告之->演示->嘗試->觀察->表揚進步並修正是有力的跟進計畫。

想要做到成功人,必需學習,而學習必須的是堅持,接受別人的指導。掌握好的跟進計畫,達到必要的重複,重複,重複,使知識套用到實際生活或實際工作當中。

重複的力量,學習完畢後,至少回讀筆記六次,才能達到目標。

《知道做到》讀後感(二)

其實剛看到這本書大概猜到它講的是什麼,作為一本管理學的提升書籍,此書通過文字闡述了現在的我們出現的各種問題;知識的垃圾桶;知道卻不能做到;毫無計畫的工作生活等。本書將其原因總結為以下幾點:1.信息超載;2消極過濾;3缺少跟進這三個方面的原因,簡明而精闢。

現在我們懂得,阻止我們前進和上升的原因其實就是know和how如何更好的的銜接,做到更好的跨越。這主要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的轉換是知識層次的轉變。這是很簡單的,也是花費時間最少的一種轉變。我現在發現自己每天要來往於很多部落格,看很多新聞,但是第二天就會發現自己根本不記得昨天看了什麼內容了。“知道做到”這本書里寫到:“人們對於自己吸取的信息,24小時以後就記得不到50%的內容,而1個月之後,他們所能記得的新知識就不到5%了。”對於我們都知道的那些道理,你聽著可能很耳熟,所以經常說這個道理我知道。但是你可能不清楚你沒有做到這些道理就等同於你不知道這個道理。那么,怎么樣才能做到呢?

第二個層次的轉變是態度變化。當你對某個東西產生強烈的積極或消極情感時,你就會形成態度。改變態度要比獲取知識更困難,因為我們常常會說,“我知道你在說什麼,可是……”所以我們需要養成積極的過濾系統。每當我們產生一個令人興奮的想法時,可能我們周圍最親密的人就會大潑冷水。久而久之,我們形成了消極過濾系統。比如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你可能會想,“恩,這個很有道理,但是對我來說不管用,因為對於新知識我們會讓自己帶先入之見,批判的心態來接受,雖然你口頭上說我知道/我理解,但是你的心靈深處/態度上並沒有接受。所以我們要設法敞開自己的心胸,遇到新信息時,不要總是琢磨這個錯在哪裡,而是積極發現其中的正確之處。但是光是接受,態度上的轉變,它不能讓我們真正做到,那么我們還要做什麼呢?

第三個層次的轉變,也是最為困難的,就是行為上的變化。要想做到,除了真正行動之外,沒有別的辦法。要想做到,就需要一個跟進系統,你不能偶爾將自己的知識套用到行動當中,而是要讓自己制定一份能夠為自己爭取到必要的指導和支持,並幫助自己培養強大的責任感的跟進計畫。老肯說道做到自己知道的那些道理,最為核心的是自律,實現自我的控制,以及堅定的意志,實現不斷的堅持,永不放棄。但是我想加一點,除了自律以外我們也需要外界的幫助,不管是鼓勵的一句話或對你的監督,我每次行動的時候就會讓周圍的人知道,這也是對自己自律的一種良性的壓力。

現代的我們獲取知識太過容易,而我們對知識與信息的索取又是極其貪婪的,很快我們變成為了知識的垃圾桶,淹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我們好似讀了很多書,知道很多東西,但卻無法體現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實踐中。大量的學習卻依然讓我們的競爭力停滯不前,我想這也是很多人都存在的困惑。《知道做到》就是這樣一本教你如何將Know-How轉化為你想要的結果的書,這本書呢可以不到半天就讀完,但是卻解決了我們這個問題。

我現在想,我們沒有必要知道更多新的道理,做到自己知道的那些大概就夠了。即使不夠,等你做到你知道的那些,再去討論那些新的道理。

《知道做到》的讀後感(三)

現在的社會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書籍、網路、電視、廣播等多種途徑獲得大量的信息,而如何從大量的信息庫中如何獲得關鍵的信息或積極的因素,套用於實際的工作與生活當中,卻是當今社會需要思考與改良的問題。《知道做到》就是一本如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跟生活中的好書。

自古以來,“知”跟“行”的關係一直在中國哲學史上有著無比的魅力,南宋的思想家朱熹曾提出“知先行後”,明朝的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從哲學的角度講,人們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知道做到》實際探索的就是不能將“知”運用“行”中的原因與方法,作者認為不能學以致用的關鍵原因有三個:

1、信息超載,人們習慣不停的獲取新知識,而不習慣去套用知識。

2、消極過濾,人類處理信息系統的相當混亂,負面信息更容易被人吸收。

3、缺少跟進,沒有重複的落實與跟進。

針對這三個關鍵因素,作者分別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首先是信息超載,作者認為要掌握某件事情,接觸一次性的東西,只能記住很少的一部分,所以關注重要的信息,而非大量的吸收信息,堅持“少而精”的模式,選擇一些關鍵點,不間斷的重複,直至完全掌握為止,從而引發更大的創造性。

其次是消極過濾,人們善於發現人做錯了什麼,而不善於發現人們作對了什麼。()從小到大,這些充當父母或者管理者的人員過於吝嗇表揚與讚美,當小孩或者員工表現好的時候,很少有人去關注其行為或者給與讚美,但是當小孩與員工表現有問題的時候,做父母的或者管理者則經常跳出來,把當事人訓斥一頓,然後離開,這種海鷗行為經常給人們造成就是消極或者焦慮的心態,對很多食物都懷疑與不自信得態度,所以,我們必須加強積極的一面,以樂觀的人生態度,學會如何正確的過濾信息,更多的選擇積極信息;為此作者也提供兩種方式:一是積極聆聽,敞開心胸去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將自己變為綠燈思考者,在做事情或進行計畫時,總是先對有利的方向進行思考,積極發現正面的作用,引發創造力和應變力。

最後一環是缺少跟進,要學會將“知”更好地運用“行”中,關鍵要素離不開指導、支持、問責。在工作當中有一項新任務,作為領導者首先要給員工學習與了解新任務的情況,指導員工如何開著工作,並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項,最後還要對任務重複的跟進,關心任務的進度,員工的狀況,任務最終完成情況。而很多的管理者往往只是充當任務的分發者,不進行支持與指導,只是結果出現問題才進行責怪。

《知道做到》將輔導你如何將KNOW-HOW轉化為你想要的結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