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李嘉誠全傳讀後感

李嘉誠全傳讀後感(一)

看完李嘉誠傳奇的一生,讓我心存最深的不是他如何以超人之術創立的宏基偉業,而是他那和睦的待人處事態度和他對做任何事情的誠信態度。我想就是因為擁有這個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事業,這就是“超”之所在。

書中講了這么一件事情,他還在開塑膠花廠的時候,有位歐洲批發商看中了李嘉誠的企業,想大量收購,可這時剛好李的企業資金髮生了問題,所以那位批發商在和李做生意之前附帶一個條件,那就是找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或個人做擔保。李嘉誠在找不到擔保人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去開發新產品,結果他通宵趕出了9款樣品。第二天連忙去和那個批發商交涉,他用自信而執著的口氣說:“請相信我的信譽和能力,我的原則是做長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銷,互利互惠”。批發商微笑的說:“我早已找好一個擔保人了,那個人就是你,你的真誠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擔保”。此次生意的成功更使長江公司實力上了一個台階。

後來的李嘉誠用7億資產的中小型企業,成功地控得資產價值60億的香港第二大英資洋行和記黃埔。他正是用怡和大班對他的信任和支持,收購時才做到兵不血刃。什麼怡和大班會如此的看重李嘉誠呢?這正是李嘉誠的誠信說服了他們。收購和記黃埔後,李嘉誠由此被譽為“超人”。

另外在如今李嘉誠的企業中,仍然還有著建廠時進廠的老員工,雖然企業涉及的行業和專業越來越複雜,他仍然把老員工留在自己的企業中,無不體現他對老員工的關懷,從中也反應了一個“誠”字。用他自己的一句話就是“你必須以誠待認,別人才會以誠相報”。

看完李嘉誠傳奇的一生,固然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值得我們去思考,唯有誠信是不容質疑的。不管你現在做什麼,將來要做什麼樣,我們必須以誠待人,以誠待事。

李嘉誠全傳讀後感(二)

1928年李嘉誠出生於廣東潮州。1939年,日寇占領潮州後,隨父母流落香港。12歲被迫輟學到社會謀生。17歲成為一個批發商的營業員,每天工作16小時,由於工作出色,18歲做經理,19歲成為總經理,22歲開始創業。

讀完《李嘉誠傳》這本書後,我發現本人物傳記前1/3是講做人做事,後2/3是講做生意。我也發現其實讀書可以有選擇的去讀,而且只要你善於從中尋找你要學習的東西,善於思考,你就會有所收穫。李嘉誠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大的作為,是因為他有著一股永不服輸的執拗勁。小小年紀的他就掌握了經商的秘訣,他對推銷工作已經有了獨特的見解。他認為摸清市場動向,建立銷售渠道,廣交朋友,才能做好生意。

李嘉誠推銷商品不是靠高談闊論,而是注重市場和居民中使用這種產品的情況。李嘉誠把香港劃了很多個區域,每個區域的居民生活情況和市場情況都記在一個小本上,只要產品一出廠,便知道該送到什麼地方去。因此,李嘉誠經過一年的努力,他的推銷額遠遠地超過了同事們,得到老闆的讚賞。由於李嘉誠做出的成績在職工中非常出色,老闆非常欣賞他的才華。因此,在李嘉誠剛滿17歲那年就被提拔為業務經理,統管產品銷售。時隔不久,又晉升為總經理,全盤負責日常事務。李嘉誠成了塑膠廠的台柱。

他從茶館小工到鐘錶店小工,再到五金店銷售,再到塑膠店經理,這一系列的轉變才是真正刻骨銘心的。可以說,一個人的現在並不能代表他的將來,只要肯於努力進取,努力奮鬥,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再就是李嘉誠有一個好母親以及一個好父親,父母給予他的不是物質的財富,而是精神的財富。孟嘗君的故事,種稻穀的故事,這些很樸素的東西卻成就了他最輝煌的一生。正是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影響了他的一生。當我們還埋怨自己沒有一個富裕的家庭,沒有一個有錢當官的父母的時候,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你給你的父母了什麼?是不是從小到大,你只知道向他們索取呢?我們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態度,讓他們能夠在過一個幸福的晚年呢?

李嘉誠的一生可以說這是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成功的典範,那么當今世界,又是什麼樣的人能成就那樣的輝煌?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該如何去設計自己的人生?我覺得自己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應該愛這一個職業,應該有一顆甘於平凡的心。我們的輝煌是什麼?是今天的努力付出,是明天的桃李滿天下!

李嘉誠全傳讀後感(三)

在這個暑期,我在參與見習活動的同時,也閱讀了一本名為《華人首富創奇-李嘉誠全傳》的李嘉誠傳記,從而發起了我的深深感悟。

從事商海,這是我曾經幻想著的美好情景。我幻想著,我或許會從一個打工仔起家,我或許不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專才,但我能結識很多有才能的能人並能夠讓他們相助我,成為我走向成功的左右翼。這種種幻想,可能都由於我的家族環境影響而造成的。而這次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發現,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是需要經歷多么大的磨難,才能鍛造出那雙慧眼來識別商機,才能鍛造出那出色的膽量,才能練就那清醒的頭腦。

李嘉誠從小因父親離世而擔當了沉重的家庭負擔,去到了香港,他倔強的拒絕了舅父莊靜庵的救濟,15歲的李嘉誠進了茶樓做煲茶的堂仔,每天起早摸黑的工作,而且他還認識到,在香港不會說英語是一件多么悲慘的事情,所以他在工作之餘,還會利用間隙時間學習英語,工作之強度非常人能勝任,但就是在茶樓這種魚龍混雜的環境中,李嘉誠養成了一個觀察人的習慣,()對他以後從事銷售的工作起了重大影響作用。所以,只要能在艱苦的環境中生存並能成長的人,在以後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無奈我們這一代過的太安逸,我們沒能經歷這種艱苦的環境,從而將自身的潛能深藏,越來越深,最後可能也無力挖掘出來,更別說迸發了。但是,這時的中國也有不少人身處困難處,也有不少出身農村的孩子為了家庭而擔起沉重的負擔,但是他們並未能最後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們本身雖然在艱苦的環境中生活,並且適應了艱苦的生活,但是,他們沒有學會成長,而是讓自己適應了生活,並不是讓生活適應自己;二個是他們地位低下,即使遇上了飛躍的機會,卻因沒有機會而讓機會夭折。這兩種情況,都是那么的讓人悲哀。

我曾經總是在想,是不是成功的人天生都是非常聰明的?事實並不是這樣,就像愛迪生說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李嘉誠也是如此,他出生在書香世家,從小就喜歡讀書,每個人都認為他長大後是一個教書先生或者知識分子,誰也沒想到他會成為一名商人,並且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而這一切,都是他努力得來的結果。他剛到香港,因為不會說廣州話,而廣州話和他的母語潮州話屬不同的語系,於是他把學廣州話當做一門大事來對待,他拜表弟表妹為師,勤學不輟,很快的,他就能說一口流利的廣州話。但是,在香港最大的困難就是英語,李嘉誠想要在香港的中學念書,想要在香港成就一番大事業,他就必須學會英語。李嘉誠學英語,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正是因為這樣的激情,他很快就跨過了英語這個關卡。學會了這兩種語言後,他為自己以後成功的道路又鋪上了一塊平穩的磚,流利的英語也為他發展海外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英語,到了當今社會更是一門需要掌握的語言,它能讓我們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擁有優勢。要是我們能像李嘉誠那樣學英語,恐怕也多少人四級會不過的。

在李嘉誠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差不多要逝去的商人影子,那就是信譽。李嘉誠做生意一向保持良好的信譽,他與其他商人的合作,總能給別人一個滿意的答卷。在一次與外商的洽談,外商看過他的工廠和生產質量,但是李嘉誠的工廠並不能滿足外商的需求,若要和外商合作,他需要找一個勢力雄厚的公司和個人擔保,而他的舅父就是一個很好的人選,不幸的是,他的舅父卻沒有幫助他,讓李嘉誠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李嘉誠太想做成這筆交易了,但是他沒能找到擔保人,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和設計師通宵達旦,做好9款的樣品,讓外商看,期望打動外商。外商仔細的看了9款樣品,對樣品感到非常的滿意,並且對李嘉誠的辦事作風和效率產生了欣賞之意。這時,李嘉誠坦誠地告訴外商,他未能找到殷實的廠商擔保,但他非常希望達成這筆交易,希望外商能相信他的信譽和能力。正是這樣的真誠和良好的信譽,打動了外商,外商說:“李先生,這個擔保人就是你,你的真誠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擔保”,也正是這一筆生意,讓李嘉誠的塑膠花打入並占領了歐洲市場,營業額和利潤成倍的增長,1958年,李嘉誠贏得了平生的第一桶金,也贏得了“塑膠花大王”的稱號。

反觀現今社會,“無奸不成商”成了人們經商的信念,只要是有利可圖的,都會有人去做,甚至不管社會道德的責備。2008年,南方遭遇百年風雪暴擊,被困在高速路上的人們正在接受寒冷飢餓的煎熬,而此時不僅沒有雪中送炭的人,附近的人見此商機,整幾個熱雞蛋,價錢卻賣到了幾十的高昂價格,令人心寒。而且,當今社會,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些新聞,“無良工廠老闆拖欠民工工資幾百萬”、“某某某老闆夾帶私逃,上千民工工資不翼而飛”,可以看出,多少的商人已經忘卻了信譽,被錢財迷了自己的眼睛。商人們兒啊,你們可知道,信譽是不可以用金錢估量的啊。因為信譽,李嘉誠才能成為“塑膠花大王”;因為信譽,李嘉誠才能打敗置地地產這個大敵,中標獲取香港中區捷運車站上蓋發展權的‘因為信譽,李嘉誠才能與香港第一財團滙豐銀行合作,逐漸壯大的。

看別人的事跡,思考自己的人生。

雖然我可能不會從事商業活動,但是從李嘉誠的身上,我學到的是做人的道理,他的真誠、誠實,正是我們與人交流應該保持的態度,而不是處處心機無限,兩人交流放佛在打仗般,處處提防;他的執著、清醒的頭腦,正是我們在應對事情的態度,不應在遭遇一點點困難後,丟失自己對事物的執著,更不能被許多的虛假事物迷糊了雙眼,隨時讓頭腦處於清醒的狀態。

很明顯的,我從李嘉誠的身上看到自己有太多的缺點了,這也是我在大學裡應該要做的事情,完善自己的人格,堅定自己的信念,成為一個能夠讓人敬佩的人,過一個不讓自己後悔的大學,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