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零下一度讀後感

零下一度讀後感(一)

前幾天,在姐姐的抽屜里找到了一本很不想讀卻又很想讀的書《零下一度》,看了一下日期,於2000購於北京新華書店,也算是古董了吧。

涉略了一下,發現韓寒的文筆最推出的就是幽默,用幽默來批判,鏗鏘有力——簡直就是單純的很直接,不過真的,他的學生時代的隨筆很能勾起人的共鳴,尤其是學生的共鳴,特別是學習差的學生,更特別的是很會思考的學生。現在的80後的,我想現在應該在為事業打拚,我很羨慕,因為能做自己喜歡的是,不像現在處於passive的地位。

正如韓寒說的「我看過許多國中高中生的應試作文,很納悶,難道他們就結晶出了這些東西?真正的結晶在不應試的隨筆之中。我最近關注和思考的是我究竟應該關注和思考些什麼。」我很不同意又很同意他,正如我,很會想,我甚至覺得我自己都可能成為思想家……該關注的,該思考的我都想過了,連高中畢業後的三個月都計畫好了,在別人看來很單純,我想也對,很單純,但是我文筆很差,寫了半天不知所云,語無倫次,就差提筆忘字了。

呵呵……看了《零下一度》我想說如果韓寒不在中國,會寫出那麼好的文章嗎?就算在中國,如果中國教育不是批髮式的,那麼我現在可能還不認識韓寒這個人認了呢……我現在還是喜歡高中的韓寒……或許以後步入社會後還會喜歡韓寒的入「世」之作吧。

零下一度讀後感(二)

聞韓寒這個名字,他算是文壇的後起之秀吧。他的作品之前我沒看過,但聽說他在青年一代中的影響卻不可小視。前不久去新華書店看到韓寒的《零下一度》就順便買了回來。

看他的這本文集,我確實親眼見識了韓寒獨特的魅力,知道韓寒為什麼如此受青年一代的歡迎與親睞了。在中國文壇只怕難得再找得出這麼個韓寒,尤其在當今的文壇與當今人文缺失的社會。

韓寒的作品大膽、幽默、深刻、尖銳、辛辣、真誠、率直,當然,不可否認的,其文也確實有些過於偏激和不成熟之感,在此就不多說了,自己去看。

《零下一度》中印象很深的是韓寒的《只說一點點》、《眼中》,其次就是最後的代編者話——劉如溪的《韓寒三思》。本來呢,從題目四字的字面意思看劉如溪是苦口婆心地勸韓寒三思,但是到了最後卻來這麼一句:韓寒三思,與韓寒情況類似的同學三思,以韓寒為榜樣的同學更要三思。似乎是點睛之筆,升華一下思想高度和文學意義嘛。說實話,我不是什麼韓寒,我是我自己,也不曾有什麼與韓寒情況類似,我與自己情況類似,更沒有以韓寒為什麼榜樣,我以自己為榜樣(不過需要一提:我絕不崇拜韓寒,但我欣賞韓寒),只是覺得此文中有些話說得牽強了。

比如,那個什麼關於韓寒說學數學只要學到初二的,人家不是說了嘛,那只是對他自己而言,他有說:如果你將來想去設計個把火箭玩玩,就別信他那一套。這就對了嘛,那一套是他的,拜託,人家的,告訴我誰叫你去搶的?再說了那韓寒說的話又不是真理,亦不是聖旨,你當放個屁,大可以不聽、大可以不信、大可以不聞。其實說這些本來就是多餘,不能因為韓寒是文壇的名人了,創造了「韓寒現象」就把他的一個觀點拿出來小題大作。試問,如果是大街上一個乞丐說數學只要學到國小畢業,或者他餓得難受心情不爽乾脆就說地球人都不要學數學,誰會理他嗎?掃街的大媽?——叫他滾遠點!環保工人?——別破環市容!

根據物質守恆定律,沒人學數學自然有人學數學,至少韓寒《眼中》那些人的擁護者肯定會拼了老命的學數學學微積分,氣死你韓寒!韓寒覺得大多數人學了微積分一輩子用不上幾次,那麼,肯定有這麼個人認為學中國古典文學趕不上新時代潮流。中國擁有一個數理化三科總分不及格亮七門紅燈的韓寒,那麼,中國必定擁有一個把他吊著打往死里打都不肯學一句語文的人才。()我想勸慰劉如溪先生,倒不如多發發功夫去勸勸那些誓死不學文學的同學「三思」,為他們去「無比擔憂」吧。

話又說回來,無論《韓寒三思》再牽強那一套也是劉如溪先生的,我無權評論,所以也不能老扯著這個話題不放,僅僅關於「數學到底該學多還是學少」,這是個多麼稚氣的話題,根本不成問題,看罷全書卻看到書中有多處提起,這麼多人湊熱鬧,我也只是稚氣些過來湊湊熱鬧發表一下自己的一套愚見罷了。不!是讀後感——讀了《零下一度》:有此韓寒,文壇有幸!

其實說到這些擔憂啊那些熱鬧什麼的,突然覺得令人擔憂的其實更是現今中國的文壇,因為中國文壇太過於平靜,太過於低迷,沒有熱鬧,沒有激情。

不過,亦如他的《零下一度》,韓寒勢必會驚起一湖漣漪一灘鷗鷺,令銹腐的文壇煥發幾許光輝充滿幾許生機。

還有,如果你沒打算湊熱鬧,也千萬別信我以上這一套。

零下一度讀後感(三)

看到明天的天氣預報,最低溫度達零下一度了,突然想到韓寒的《零下一度》。裡面有一篇《穿著棉襖洗澡》讓我印象深刻。

「如果現在這個時代能出全才,那便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這個時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沒有,所以我們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給拿掉。時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這是韓寒的想法,然而社會上許多人都否認這個看法。中國的教育界依舊口口聲聲地要培養全才,就拿江蘇省的高考方案來講吧,非要你門門都好,有一門拖後腿就會「一屍多命」,拿什麼補救都不行。然而,這畢竟是應試教育,除了會做題,考生一無所知,不知道什麼是生活,什麼是社會……

韓寒作為一個少年成名的偏才,不是被人捧上天,就是被人踩到地獄。我覺得這對他很不公平,少年成名不是他的錯,而是正如韓寒所說,這個時代需要的只是人才,而韓寒就是文學人才。況且,相比那些學習成績好,卻碌碌終身的人,韓寒可謂是「全才」了,除了在文壇響徹雲霄,也涉足了娛樂圈,賽車玩的也很棒……

我們不能過多的要求韓寒,非要什麼都好才能得到社會的肯定。正如我們不能要求庖丁去相馬,伯樂去解牛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擅長,也許有人是大器晚成型的,也許有人屬於少年得志型的,我們不能武斷的認為大器晚成一定優於少年得志,所謂各有千秋嘛!

「我們最終需要的是專於一類的,當然我們也要有各科的基礎,不能從國小一年級就專攻什麼,為直達目的扔掉一切,這就仿佛準備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門就一絲不掛;但也不能穿了棉襖洗澡……所以,現在教育的問題是沒有人會一絲不掛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著棉襖洗澡。」

在我看來,我們該做且能做的不是批評過去的,而是正視現在,再次審視現在的教育,審視自我!

氣溫會驟降至零下一度,但希望不要冰封我們的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