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書筆記

大學讀書筆記

有句話應該是這樣說的,所謂的名著就是大家都說應該去讀,但誰也沒有去讀的作品。這麼說應該是有誇大的成分,但有一個名字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相當的熟悉,只是不知道諸位看過這本書沒有,它的名字叫做《大學》。是的,我們都在讀大學,但此大學非彼大學,我今天要說的是位列四書(據說是曾子,子思,孔子,孟子四子所著之書)之首的《大學》。

孔老夫子一生所行持,實際上就是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奔走呼籲,這是有當時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的,這裡不具體闡述了。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內修功底的。因為他首先應是「修身」的典範,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否則,若沒有內在和外在完美的統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不斷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雖然,《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但後人認為《經一章》是孔子的原話記錄,《傳十章》一般認為是對「經」的解讀。本人認為,「傳」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為「經」一章尋找理論依據。大凡有人提出一種學說或理論觀點,除了引用大量事證外,一般都需要有說服世人的權威著作或言論作為理證,表示有古聖先賢的傳承為依。這樣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即使引用大量古賢言論,只能是一種論據,並不表示能夠完全解讀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核心,更深度的信息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話就能完全透露出來,況且「傳」十章所引用資料更多是從社會功能性方面去註解的。

《大學》是中國古代典籍名篇之一,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朱熹說:《大學》是「外有以及其規模之大,而內有以盡其節目之詳者也。」並將其概述為「三綱八目」。《大學》的特點就是有綱領有條目,有規模有節次;它由綱到目,由個人到國家,循序漸進的為我們展示了中國古代人們所追求的道德修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向新,在於使人的道德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就是《大學》的綱領,作為《大學》的開篇目,它為我們培養完美道德指明方向。其次是《大學》中的八條目。「致知在格物」說的是要想獲得知識,按事物的規律辦事,就得先認識、研究事物,將其放在適當的位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條理、有計畫的行事,達到最佳效果。「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所謂使意念真誠,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我將其通俗的理解為誠心誠意的為人處事,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修身在正其心者」,一個人想修養自身就必須端正自己的心態,只要端正好了自己的心態,才能理智地對待每一件事,才能合理的做好每一件事。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是說,上自一國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在《大學》中,修身養性被一再強調是做人的根本,它在人們心目中載有很重要的地位;我覺得它已成為那時人們衡量一個人的道德的標準;也是一個人由個人自身的修養到管理家族、管理國家外部提升的一個關鍵點。「身修而後家齊」就說明這一點。「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知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這句話的大意是:所謂治好自家在於先修養好自己,是因為人們會有種種感情和認識偏差;對於自己或親愛或輕賤或厭惡或敬畏或同情的人,往往都會有過分的偏向。所以,要想「齊家」還是要先修養好自己。

關於治國,《大學》中強調治國要有治國原則,即治國者要慎德;有了孝悌慈幼等標準,就可以推己及人實施挈矩之道。「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治國者不能與民爭財,不能與民同欲;治國者必須要知道財貨不是本不是寶,只有善和善人才是寶;國家得到有賢智的人才能治理,排斥賢智者,不能包有子孫和人民。「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道:必定遵循忠誠俠義,以獲得天下,若驕奢放縱,便會失去天下!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道:必定遵循忠誠俠義,以獲得天下,若驕奢放縱,便會失去天下!

「《大學》這部書是古代大學教學的法則。」朱熹如是說,確實!在我看來,《大學》教給我們最多的便是修身養性,做一個具有崇尚道德的人。

讀完《大學》,好像總有種被影子尾隨的感覺,那個影子其實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卻時常變換著四個不同的名字:明德、格致、至善、慎思。其實影子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是因為我們的大學都是從那個地方開始,又很有可能會從那個地方結束。從而產生了一種被尾隨的感覺。讀《大學》時,不經意間讀著就讀完了,好像是毫無知覺的,但是想到那麼些難以忘卻的影子,就會想說些什麼。

「《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孔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也,則庶乎其不差矣」,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開篇這麼說,足可見《大學》的重要性。那麼《大學》究竟講了些什麼呢?學界一般認為《大學》的中心思想是「修己以安百姓」,主要是「三綱」和「八條目」,並對其加以闡發論述,把道德論和政治論結合起來,把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融為一爐,內聖外王,發儒家為政以德的德治主張。可是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自己讀不出來那麼深刻的內涵,我更認為這是一門修身哲學,主要應該是中大人所熟悉的那四個的名字:明德,格致,至善和慎思。

首先是明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不管是朱子本《《大學》還是古本《大學》,開篇都是一致的。以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總領《大學》三綱。其中明明德是根本原則,那麼明明德是什麼意思呢?第一明字當作動詞,明的本意是日月的光輝,比喻為像日月的光輝一樣照耀一切的人類的理性。明德是指人心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的德性本體,()在有生之後,為氣稟所拘,物慾所蔽,見有時而昏,所以必須加以學問之功,一充開氣稟之拘,克去物慾之蔽,是心之本體,依舊光明,就像鏡子昏了,磨得還明一般,所以《大學》之道,在於不斷彰明自己內在的德性,培養自己高尚的仁德,這是《大學》的根本修身原則。

其次是格致,所謂致知在格物,要堅持明明德這個根本原則,還必須要做到格致。「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對於格致,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一個故事,明代大儒王陽明先生給我們做了一次很好的實驗,王陽明21歲時,有一天,他在庭院裡看見很多竹子,就想到了先儒的「眾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這句話,他就想到通過格竹,應該可以掌握竹子所包含的至理了。於是王陽明就「取竹格之」,沉思其理,結果「格」了七天七夜,不但毫不見效,自己反而被「格」得病倒了。後來王陽明唔道:「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為一也」。後來他吸收中庸中的學問思辨行發展了知行合一說,格致從此可理解為知行合一,窮理盡性,追求真理。

然後是至善,前面做到了明德格致,接下來便要修身至善了。今天我不講齊家治國平天下這麼些宏偉的目標,對於我們讀大學的普通大學生來說,修身至善是最根本的目的。身不修也無以齊家,無以治國,更無以平天下。那麼怎樣做到止於至善呢?《大學》原文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就是說要知道最高境界的至善在哪裡然後才能有明確的志向,有了明確而遠大的志向,然後才能做到內心寧靜,內心寧靜不亂,然後才能做到遇事泰然安穩,於是泰然安穩然後才能行事思慮周詳,行事思慮周詳然後才能得到道的真諦,獲得認識上的真正成就而到達至善的境界。

最後說說慎思,其實慎思並不是出自《大學》,但套用一下李安勇老師的話,我們讀《大學》不僅應該知道《大學》是什麼,《大學》為什麼是這樣,還應該要求我們慎重地思考大學應該是怎麼樣。所以要慎思。打個比方說,南懷瑾先生曾說過湖南曾經有人用大學首章的「大學之道…則近道矣」做咒語來治病,我們稍微地思考一番便可得出這不過是個玩笑的結論。再比如,《大學》裡千年來爭論不休的「三綱」里的第二綱是作「新民」還是作「親民」,學界一直也沒有定論,那麼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要學會慎思,程頤、程顥、朱熹以及張居正是認為當作「新民」的,他們認為《大學》後面中就提到的《周書》《康誥》中提到過「作新民」,湯之盤銘里也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及詩經里也提到過「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由此可推知當作「新民」,解作革舊之新,即是自己明明德當以推之及人,使全民新。而南懷瑾、孔穎達、王陽明等卻認為當作「親民」,他們以下文的「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為由,認為是作親民,我們可以經過慎思,取自己所需,比如覺得兩方都說得通,親也好,新也罷,親親新新其實都可以理解為自明德後推己及人,讓其他人親或者新。

另外,「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近乎道矣。」這句話和其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深深觸動了我。

「止」,在書中是做到的意思,更有提到止於至善的說法,我想,這裡的善和「老子」的「上善若水」是有聯繫的,大概和《三字經》裡面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共通之處。當我們明白,知曉了什麼是好的,美麗的,我們就可以找到我們的目標,確定,堅定自己的方向,這和黨校培訓裡面的端正入黨動機等思想也有類似之處,原來古人的思想和現代人的思想也有共通之處,我暗暗佩服著古人淵博的學識和今人難以企及的智慧,為什麼說是古人和現代人呢?這裡我想澄清一下,畢竟這個古人是我中華歷史上的,而這個黨校裡面的思想大多是源於西方馬克思列寧主義,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應該也沒有那麼深刻,所以我說古人的思想和現代人的思想共通,我很佩服!「定而後能靜」,是的,孔明在《誡子書》裡面也提到過「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大概孔明也讀過儒家的經典吧,不過這個就不是讀書人需要思考的了,我想說的是孔明對「靜」的解釋比較貼切。「靜而後能安」,遇事泰然處之,還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到底是胸有成竹的一種說法還是平心靜氣的對待,我也不能說的很清楚,是意會了不能言傳還是言語無法表達清楚,原諒我的詞窮,我想絕不是苟且偷安那種安,也不是安於現狀的安,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看法吧。「安而後能慮」,我們總要好好地思考之後,以矯健的身姿去迎接問題的到來,要掌握局勢,應該要做到兵法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這樣我們瞭然於胸,又有什麼好睏頓的呢?遇到問題還有什麼煩惱呢?自然而然的,就是慮而後能得了。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我想大家也能夠不言而喻了。

推究事物的道理以至於念頭通達,智慧明辨,做到君子至誠的境界,端正了自己的心態,那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有什麼難度呢?

學無止境,學海無涯的道理,古人誠不我欺也。

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不禁產生了嘆服之心,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簡明扼要的指出了事物深刻的道理,精闢,不失為傳世之瑰寶。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同樣的書,學習到不同的內容,更加的充實自我。雖然現在我們對《大學》的感悟還很淺顯,但我相信等我們的人生閱歷再多一點、在豐富一點的時候再讀《大學》,我想我們一定會有另一種,更深更透的感悟。《大學》需要我們用一生去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