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畢淑敏《破解幸福密碼》讀後感

畢淑敏《破解幸福密碼》讀後感(一)

很遺憾,對於畢淑敏老師我並不熟悉,只知道有這樣一位大人物:著名的心理學家、作家。可是,當我拜讀了《破解幸福密碼》之後,才重新認識了她。一個離我們原是很近很近的人,近得可以直接走進我們的心靈,傾聽我們的心聲,再用她溫暖的理智的語言為我們細細分析潛藏在意識深層中的創傷,比如自卑、抑鬱或者恐懼。誠如她在書中所說:「我願在心與心之間架起一道小橋,哪怕只是幾塊墊腳的青石板也好,將我們瑣屑凌亂的生命連線。」

我想,《破解幸福密碼》之所以成為大眾偏愛的好書,除了題目的耐人尋味之外,主要還是內容的充實、豐富。全書分為六個大章,每一個章節畢淑敏老師都以她簡潔清新的文筆,溫暖的哲思,再加上富有情趣的小故事向我們娓娓而談,把幸福的內涵解剖得淋漓盡致。由書而知,畢淑敏老師眼中的幸福不僅僅是指人們生活中每一時刻的快樂,而是指整個的生命狀態,若痛苦過後指向幸福,那麼這些痛苦無疑也是幸福的一部分。這些獨特的見解粗看有點不可思議,可是細細品來卻意義深刻。

我相信每一個人對幸福有著不同的定義,而往往有一些人喜歡把幸福定格在一個模式中,就是說那種讓人相信能夠感到幸福的幸福。可是那種幸福很虛無,在畢淑敏老師的書中稱為「偽幸福」。試想,連畢淑敏老師這樣一位大師也無從給幸福下定義,只能從「它不是什麼」來推斷,那麼我們又何必做那種無謂的努力。幸福其實本沒有定義,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誠然,我們如何才能很好地掌握那種感覺呢?那就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心態,不同的心態決定了不同的幸福觀。有的人與世無爭,在紛亂之中自處一塊清靜之地,這樣的人就很容易感覺到幸福;有的人愛慕虛榮,一但別人比他出色馬上心存妒忌,這樣的人首先心態都沒有放好,更談不上幸福了。其實幸福說難很難,說易也容易。只要一個具有健康心態的人,再以一種平和的友好的目光看待身邊的事物,幸福就與他不遠了。

其實,有時候幸福就在我們眼前,如果你願意大可隨手取得。可是,我們總是把幸福過於的誇大,甚至在當今社會,談到幸福簡直認為是一種奢侈品。幸福是平淡的,是一種淡淡的美好的感覺,在你勞累的時候感覺到的絲絲的暖意就是。然而,我想說,尋求幸福的本身就是一種「奢侈」。可是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枉了來此一生,也不枉了畢淑敏老師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出版此書,給我們細說幸福在生命中的重要。

在生活中,我們喜歡給重要的事情加密,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各自的幸福密碼。它的複雜與否完成取決於人的本身。我常常對我的朋友說,即使你再累再煩也要試著對自己微笑。在我的理解中,這個微笑就是打開幸福的密碼,至少也是通向幸福的渠道。而畢淑敏老師之所以用「破解」這個頗有神秘色彩的動詞,除了說明她對此書的重視之外,同樣希望更多的人來關心幸福,尋找幸福。無論如何,只有我們都幸福了,這個社會才會更加的美麗、和諧。

畢淑敏《破解幸福密碼》讀後感(二)

幸福是多麼溫馨、美麗的字眼,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我們很多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幸福是什麼?畢淑敏的《破解幸福密碼》一書,猶如一道心靈雞湯,字字句句滋養著我們的心田,讓我們豁然開朗,明了今後的生活中、工作中能朝著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人人心中的渴望,但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並不相同。從古到今,人類對於幸福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毫無疑問我們生活的目的就是獲得幸福。那麼,到底什麼是幸福呢?

幸福不是金錢,幸福也不是高科技,幸福並不是單純的生理反應,而是一種快樂和意義的結合體,是一種心靈的滿足。生活水平的高速增長,讓我們的物質生活大大地豐富了,但我們的幸福感卻沒有大大地豐富。作為一位資深心理學醫師,畢淑敏多了一份作家的社會敏感()。她從心理學、醫學、人文科學角度,通過案例為我們詳細解答如何破解心靈鎖鏈——自卑、抑鬱、焦慮、悲傷、死亡恐懼等這些潛藏在意識深層的創傷,思考與探索和諧平衡的心靈藝術。很多新穎的觀點首次出現在書中。全書共六章,分別是《有意義的快樂就是幸福》、《放下包袱,持花而行》、《從自卑走向幸福》、《封印悲傷,再建自我》、《適當應激,緩解焦慮》、《幸福不是奢侈品》。作品以清新的文筆、溫暖的哲思,書寫幸福與冷暖,始終關注生命與死亡。畢淑敏說:「一個人如果心理不健康,是無法理會到幸福的。」她查了很多資料,給「幸福」下了一個定義:有意義加上長久的快樂。 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人們心靈上卻越發空虛、浮躁、急功近利。問題的根源在哪裡?現代人普遍的幸福感缺失是為什麼?對此,畢淑敏說,在溫飽沒有解決的時候,人們首先要解決溫飽,不然就無以生存。當溫飽向小康轉變的時候,就是說吃東西這件事已經不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幸福感的時候,你的快樂和幸福到哪裡去找?最基本的途徑就是要通過自我完成、自我創造的精神體驗來提供源源不斷的幸福,換個說法就是要找自己的人生目標。如果你不去解決這些,將無從談到你的幸福與快樂。不是你吃飽了就一定幸福,也不是擁有萬貫家財和功名成就就幸福。美國一項調查表明,乞丐和百萬富翁幸福感的比例差不多。幸福是靈魂的工作,是靈魂的成就,而不是名利的成就,它是一種持續的、我們精神的追索。「人為什麼活著?」這是一個我們看起來是那麼宏大、虛無縹緲的問題,而實際上是那麼扎紮實實、點點滴滴落實到我們人生的每一天當中。我想,如果人人都能體會到工作是一種幸福、忙碌是一種幸福,那才是真正的幸福人。聯繫我們的工作,相比之下還不錯,按道理人人都應該滿足、應該幸福了,應該努力工作了。 然而,又有幾個人能夠感到工作幸福,在工作中體會到快樂呢?有一句話叫「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引領未來」。要科學合理地進行政治業務學習,由「讓我學」變「我要學」,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業務素質,提升精神境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