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雪國列車觀後感

雪國列車觀後感(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雪國列車》,《雪國列車》改編自一部漫畫。

《雪國列車》講述的是:在面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叫做「SW7」的機器,各國將這個機器發射到大氣層。可令人意想不到是這個機器並沒有將世界的氣溫變得平衡,而是將世界變得更冷了,這時有一個人發明了一種列車。這輛列車擁有一個「永動機」,永動機可以給這輛列車提供所需的一切。儘管如此,車內的生活也並不是平衡的。車頭和車尾完全是兩個世界,車尾是難民營,而車頭完全是一個極樂世界。因此在車尾了十七年的男主角想要反叛,他救出了一個安全系統的磚家和他的女兒。他們一路闖到了車頭,男主角找到了創造了這輛列車的主人才這是一個陷阱,男主在車位有一個很尊敬的老人,其實那個老人和車頭的主人是串通好決定要車尾百分之79的人死去為了來保證這輛車人數的平衡。最後列車因為雪崩爛了,但被人發現了地球正在回暖,出現了生命跡象。

《雪國列車》給了我一個深刻的影響就是人人平等。

雪國列車觀後感(二)

首先,非常開心被「大河報」的觀影活動抽中,參加觀影寫影評活動。

這次觀看的影片是《雪國列車》,導演:奉俊昊。這是一個我們所熟知的韓國導演,本人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殺人回憶》。雪國列車,也可以稱作是諾亞方舟。它們的區別在於,登上《2012》中的諾亞方舟後,倖存者生存在相對平等的共享空間。而在《雪國列車》中,一節一節的車廂變身為不可動搖地階級劃分,末節車廂無疑生活著社會最底層的生存者。成他們為生存者,只因他們僅僅是活著而已。

這部影片的視覺效果極佳,從對列車外冰天雪地的塑造,再到列車上每節列車的刻畫,都充斥著我們的眼睛。從末節車廂到首節車廂,導演不僅用事件刻畫人物,也用一幀幀美輪美奐的景色刻畫著人物內心的變化。人物通過蛋白高的製作廚房-供水車廂-孩子們的教室-植物園-海底世界-屠宰場-餐廳-汗蒸房-酒吧-控制室(有些環節可能不準確),每通過一節車廂人物的內心就會碰撞一次,這也為了結尾的故事發展埋下伏筆。在觀看過程中,跟隨者主角的視野,仿佛也經歷了一次從原始社會邁向現代社會的蛻變。

故事情節很緊湊,人類終會為破壞自然而付出代價,但是追訴代價不是導演要告訴我們的,電影給我們揭示的是在如何脫離原有的等級觀念獲得真正的自由。一環扣一環的列車為我們展現著未知的命運,到達終點又能得到什麼,一切的犧牲是否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在這一路上我們重溫了世界原有的資源,每靠近這些資源一步,就為後期主人公被洗腦奠定一層堅實的基礎。如何保持世界生態平衡?各個物種保持數量上的絕對均衡,這當然也包括人類,所以統治者定期屠殺繁殖過快的人類,而人類的屠殺當然是依照等級劃分的--末節車廂。這不僅讓人想到了國內的蝗蟲泛濫,還有美國的鯉魚,人類的處理方式就是滅殺,所以在列車上屠殺人類,一切都閒的有說服力。但是導演還為我們找到了另一個看似合理的屠殺理由,來自最底層社會的末節車廂暴動。有暴動,就有制止,有對抗,就有屠殺。暴動給上層社會帶來了合乎情理的屠殺藉口,原來看似強有力的暴動只是掌權者玩弄於鼓掌的遊戲,所有的一切看似都沒有意義。

在攻占供水車廂的那一戰,我腦海里出現的是梅爾吉普森的《勇敢的心》,還誤以為導演會按照這個套路走下去。結果,這不是一部純粹意義的英雄主義,而是帶有瑕疵的英雄主義。男主從放棄救同伴而沖向車門的那一瞬間,就讓觀眾對他追求自由的心產生了一絲懷疑。故事的結尾導演揭示男主追求自由的心更多的是救贖在驅使,他要讓列車的統治者為多年前他犯下的罪行一個交代。

導演並不是要給我們展示什麼,而是看過觀眾能想到什麼。結局不是我喜歡的調調,為什麼只有黑人孩子和女人活下來才能開始新的生活?如果說列車上的上層社會要為他們無視末節車廂貪圖享受付出應有的代價,那倖存的末節車廂呢?

可能本人孤陋寡聞,在看的過程中有幾點邏輯卡殼:1、寫實的災難紀錄片為何安排一個可以透視的女主人公。雖然導演刻意在前面幾節車門開啟前安排女主角提前預知車門的後面的真相,為最後發現地板下的孩子埋下伏筆,但看來仍現突兀;2、在爭奪供水車廂時進入隧道的爭奪戰中,從主人公喊到需要火,傳到最後一節車廂,再到無數的火把出現在循環供水車廂,速度驚人,仿佛為了勝利刻意安排。3、前面列車的客人享受著一切應有的物質享受,從未為了生存而戰鬥,沒有殺戮的經驗,應是具備一般的道德準則。後期為了毒品突然轉化殺戮者的安排有點誇張。4、列車外自然界的所有生物已全部滅亡,新的生物鏈需要重建。按照漫長的冰河世紀結束後地球所存活的物種類推,最後進入視線的北極熊略顯突兀。

雪國列車觀後感(三)

難得的一個周末休閒下午,雖然天氣不是很給力,但是絲毫不影響小資情調,拿著兩杯奶茶和室友去看了雪國列車,本來聽說是卡通片,想著放鬆下,看了才知道心裡反而更加壓抑,不寫點抒發下感覺晚上都會睡不著的。

劇情從網上拷下來,給大家先劇透點把,2031年,人類試圖阻止全球變暖的實驗失敗,極寒造成地球上絕大部分生命死亡。在冰河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所有人登上了一輛如同諾亞方舟的列車,列車依靠永動機繞著地球不停行駛。在這列車廂有著等級之分的列車上,飽受飢餓之苦、生活在惡劣環境的末節車廂的人們在革命領袖柯蒂斯的帶領下,為了生存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向前突進,掀起了一場向車頭進軍的「革命」。

看完這個影片後,其中其實有不少語句讓人有深刻的印象的,可能亞洲導演都不想讓觀眾太動腦筋,所有的寓意都是一個拋一個接,直接告訴你,不像歐美大片讓你猜,比如上次那個重返地球的怪物應該象徵一種恐懼把,恐懼其實只是在心裡,你要是不怕,他就不能拿你怎麼辦。另一方面還是永恆的主題父愛,母愛,timmy的媽猶記得他在最後說的,望著窗外17年,原以為捆著他們的是一道牆,其實只是一道門而已。還記得那個帶著牙套,梳著知情似得頭髮的女人發表的演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們是頭,你們是鞋,鞋是不能帶在頭上額,be on your place ,keep your place。感覺現在追求的一種安穩就是be on one place,keep one place.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所以柯蒂斯就帶著人反抗了,到了最後終極大boss告訴他其實一切都是我和吉列姆(一個砍掉雙臂給他吃,把他從罪惡的深淵拉上來的偉人),我從容暴動,甚至給你們提示幫助就是為了維護一個平衡。()感覺就是孫悟空不滿意自己在社會下層,一路闖南天門,戰天兵天將,打敗二郎神,怒砸蟠桃會,最後終於打入靈霄寶殿,見著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說,猴子,別鬧了,這些都是我跟你師傅跟菩提祖師一手策劃的,其實,我打算讓你來接我班,我很孤獨,來來來,你先感受一下。然而,更讓科蒂斯震驚的是,威爾福德竟要將列車的控制權交給他!也就是說,他從一個革命者,居然一躍成為極權統治者的繼承人!千辛萬苦地走到最後,所有人都死了,失去了一切的他,孤家寡人地坐上了不勝寂寞與寒冷的最高位置,卻發現自己當初的信仰竟然全部破滅了。革命成功與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無論成功與失敗,一切都仍繼續沿著既定的軌道前行,一切都只是個不變的循環,宛如巨大而洶湧的漩渦,將科蒂斯捲入其中,使他幾近崩潰,甚至妥協……

隨著一節又一節列車車廂的展示,讓人感覺真的像世界的縮影,正所謂痲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都有了,列車裡面出現了餐廳、舞廳、水族館等等,不一而足,那七個逃跑的人變成了冰雕,造型頗似狼牙山五壯士的感覺。列車就是人類社會的縮影,從底層和高層就是存在著差距,你不想be on  your place,所以你開始反抗。各種欲望,不同階級,在人類末世的高度集權社會,是選擇維持下去還是打破體制,是永遠無法預測的選擇。

其實影片的結局很鬱悶,把車門炸掉,所有人都死了,就剩下一對姐弟和一個北極熊。是想想亞當夏娃一樣嗎?還是說北極熊把他們都吃了,不是很懂。在也有人說當僅存的少女和男孩走出爆破的列車後,在遠處白雪覆蓋的冰峰上,他們看到了一頭威武雄壯的北極熊。在這樣陌生和艱難的環境中,這頭熊正是象徵了生命的存在與希望、嚴峻的考驗與挑戰。可以想見,要想生存和發展下去,人類必須繼續進行不懈的探索與艱苦的奮鬥!既要與生存環境和其他生命競爭,又要與之和諧共存。在解決上述永恆矛盾之路上,人類任重而道遠。可能他們的見解更加深刻把。

總的來說,藉助火車生來具有序列性、等級性、封閉性以及流動性,這些特質足以構成社會大環境的縮影。而導演巧妙的借用科幻外衣,置世界於末日絕境,以微觀的罐頭火車作為諾亞方舟,聚焦社會衝突與矛盾,展現了人類歷史上亙古不變的體制困境這一宏大命題。革命者與統治者間的血戰推動著情節的發展,每一道門的打開,都是一次階級的跨越,從上到下,暗黑氛圍隨著空間的加深反倒更加強烈,集權與自由、生存與空間、失衡與秩序,種種對立過後最終回歸到根本人性的反思還是不錯的,除去那些血腥噁心的場景特別是那個昆蟲弄成的蛋白質,讓我晚飯都吃不下,其餘還基本讓人可以接受。周末積極過去,事情也在陸續完成。且行且珍惜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