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我的一九一九觀後感

我的一九一九觀後感(一)

一九一九,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

一九一九,中國人第一次向列強說:“不”。

一九一九,有太多的中國人走向了絕望的邊緣,也有太多的中國人走出了抗議的第一步。

《我的一九一九》,苦難的一九一九,恥辱的一九一九,振奮人心的一九一九,因為中國最廣大的青年走向了抗爭奮鬥,不論工人學生,不論貧窮富貴,不論民族地域,於是五·四成為他們不朽的豐碑。

當肖克儉跪在英美法的國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將自己燃燒,那時憤怒的火焰,四萬萬同胞的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是在弱國無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卻不能收回本國應有的主權,德國占領的山東半島在巴黎和會上劃分給了日本,中國的主權變成了列強的盤中餐,成為他們相互交易的砝碼、贈送的禮物,他們完全無視中國人民的感情,中國人的憤怒。這一切只源於兩個字:貧弱。

一九一九,正是我國內憂外患的災難時期,國內軍伐混戰,各地擁兵自重相互爭戰,國外則面臨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他們正在中國落多交通權,經濟財政權,近而提出了更為苛刻的領土主權要求,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在經濟、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上源源落後於西方大國。落後就要挨打,落後就要任人宰割。恥辱的歷史使我們悲憤,恥辱的歷史更應該使我們銘記責任、吸取教訓。

眼前依然難以忘懷他在烈火中的視死如歸,他堅毅的目光,似乎要告訴世界:中國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人終有一天回洗刷今天的恥辱,沉睡的東亞之獅一定回站起來。恍惚間,淚水已經充滿了眼眶,一個人可以有太多的選擇,可以富足可以安逸,可是是怎樣的一股力量怎樣的一份堅毅使他遠離故土,使他將自己的生死置之肚外,在富足面前他選擇了漂泊,在安逸面前他選擇了冒險,在一己之愛面前他選擇的祖國之愛,這樣的胸懷這樣的氣魄,因為他心中裝者祖國。

今天,世界正處於總體和平的大環境之下,但是各國之間的競爭並沒有因此而減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領域,展開著更為激烈的鬥爭,經濟侵略、文化侵略也帶給了我們心得威脅。而我們是青年的一代,先輩的努力使我們有了安定舒適的生活,我們應該無愧於我們所享有的幸福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該使我們喪失鬥志和迷失起碼的信仰。

畫家之責在於盡顯自然之美,歌者之責在於譜寫生命之音,青年之責在於壯祖國之強大。今年是紀念五四運動八十八周年,八十八年一晃而過,也許肖克儉的屍體已溶解在深厚的泥土中,也許他的屍骨正滋潤著一株幼苗,也許正如這株幼苗一樣,他的精神正感染和帶動著新的一代人。

還記的他留給自己妻子的那句話“梅,回祖國去吧,那裡正在燃燒!”我們這青年的一代,挺起我們的脊樑,抬起頭,將這樣的精神傳承。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吧那裡正需要我們,那裡正期待著我們的燃燒。

我的一九一九觀後感(二)

五四青年節,一個年輕又年老的節日,說年輕是因為它是青年人自己的節日,說年老是因為它已經90歲高齡。光陰荏苒。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最後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但那段激盪人心的歷史逐漸被人淡忘。自從看了那陳道明演的《我的1919》再一次震撼了我。那讓我更清楚的認識了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是怎樣發生的,作為青年人的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也不應該忘記。

一九一九,中國人第一次向列強說:“不”。

當顧維鈞(陳道明飾)為爭取東北地區在所有戰勝國面前跟日本列強激情抗爭的時候,贏得了英法美列強的激烈的掌聲。我感覺到驕傲的同時,更多的是震撼,在面對列強,中國就是應該有這樣的態度,不要讓列強看到我們中國人們的軟弱。對列強說出了第一個“不”。

一九一九,有太多的中國人走向了絕望的邊緣,也有太多的中國人走出了抗議的第一步。

《我的一九一九》,苦難的一九一九;恥辱的一九一九;振奮人心的一九一九。因為中國最廣大的青年走向了抗爭奮鬥的道路,不論工人學生,不論貧窮富貴,不論民族地域,於是五?四成為他們不朽的豐碑。

當肖克儉跪在英美法的國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將自己燃燒的那一瞬,那是憤怒的火焰;那是四萬萬同胞的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更是在弱國無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卻不能收回本國應有的主權,德國占領的山東半島在巴黎和會上劃分給了日本,中國的主權變成了列強的盤中餐,成為他們相互交易的砝碼,贈送的禮物,他們完全無視中國人民的感情,中國人的憤怒。這一切只源於兩個字:貧弱。

貧弱?難道貧弱就要任人宰割,貧弱就沒有主權,貧弱就要就沒有反抗的權利。不!貧弱是中國當時的現狀,但那只是指是經濟上的,並不能代表中國人民的精神,那種敢於反抗的精神,那種萬為了中國主權的完整而視死如歸的精神。

九十年前,同樣在這片熱土上,北京的青年滿懷熱血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因為在巴黎和會上我們國家,()中國,受到了恥辱,同樣是戰勝國,我們沒有得到本屬於我們的山東半島,而是屬於了日本。

今天,世界正處於總體和平的大環境之下,但是各國之間的競爭並沒有因此而減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領域,展開著更為激烈的鬥爭。經濟侵略、文化侵略也帶給了我們新的威脅。而我們是青年的一代,先輩的努力使我們有了安定舒適的生活,我們應該無愧於我們所享有的幸福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應該使我們喪失鬥志和迷失最起碼的信仰。

《我的1919》讓生在這一代的我們明白應該如何正視那一歷史,歷史讓我們深省,我們不能坐享其成,我們要努力讓中國變得更加強大。

我的一九一九觀後感(三)

這部影片描述的是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代表們據理力爭要回山東省,在談判中維護國家尊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中國雖是戰勝國之一,但由於綜合國力不強,以至於在談判桌上被帝國資本主義國家欺凌。這全是因為封建統治階級的軟弱無能。那時的中國人民過著極端貧窮,毫無民主權利的生活,特別是當中國淪落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時更是受盡了帝國主義的壓迫,全國人民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與當時的生活條件相比,我們可要好得多了。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飲水思源,這條社會主義之路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鋪成的。有義和團之奮鬥,有孫中山的探索,更有那以工農為代表的共產黨的探索與奮鬥。特別是解放中國的工農紅軍戰士們,他們永遠是我們的“最可愛的人”。

從“溫飽”到“小康”,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領導集團一步步地把中國推向世界。中國現在綜合國力也大大地提高了,我們不再是那個“東亞病夫”了,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華民族漸漸高大挺拔。我們應當感到榮幸,我們出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在這生活充足的年代,祖國與我們一起成長,祖國一天比一天強了。我們應當學會珍惜,更應當學會利用這么優越的條件,好好學習,好好創造,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的進步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畫面是顧維鈞在世界巴黎和會上慷慨陳詞,他從歷史,人文,主權,經濟等諸方面闡明中國必須收回山東的嚴正立場,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直擊心底;句句都是愛國聲明,心內澎湃,愛國之心天地可鑑。他的愛國給我上了一課,我們的國家是最偉大的,我們的民族是最好的民族。祖國讓我沒有辦法不愛你,你是我的驕傲,我以我是一名中國人為榮。在外國人面前、在別的民族面前,我們都要義不容辭的維護國家民族的形象,我們要讓外國人知道我們的國家是多么的友好,多么的優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