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信仰觀後感

信仰觀後感(一)

最近,單位組織上了一節特殊的黨課——觀看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一小時四十五分鐘,我在凝重、震撼、沉思中完成對精神世界的洗禮。什麼是信仰?共產黨員該堅持怎樣的信仰?影片已告訴我答案。

在酷似《國際歌》的悲壯雄渾的片頭曲中,《信仰》把我帶回到新中國成立後不久,百廢待興的建設時期。「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如孟泰、王進喜、焦裕祿、張秉貴、雷鋒,用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演繹了他們對事業的忠誠和對信仰的堅守。他們為建設社會主義而艱苦創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在與時俱進的改革開放新時期,站在時代前列的先鋒們,如沈浩、吳仁寶、吳孟超、孔繁森,前赴後繼,無私奉獻,書寫了永葆先進、純潔和優秀的歷史答卷。他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都是因為信仰的支撐。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這是共產黨人的信仰!

信仰是純粹的,「兩彈元勛」鄧稼先說: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但我們的工作要奔世界先進水平。信仰是利他的,蔣築英在寫給父親的信中說:雖然現在許多人對入黨已不感興趣,我想一個人總還是應該有信仰,人活著不能為自己過好生活,要為社會負責任。信仰激發了他們靈魂中的高貴和偉大,亦成就了國家事業的巨大發展。

鮮活的生命,高尚的靈魂,樸素的語言,全場鴉雀無聲,大家用專注和思考傳遞著由衷的敬意。是的,林縣人民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飛檐走壁、劈山修渠的影像震撼了我,鐵姑娘李改云為此犧牲雙腿而不言後悔;「先祭谷公,再祭祖宗」,廈門東山人民對谷文昌書記的愛戴之情溫暖了我;楊善洲老書記花費二十年心血培育茫茫林海,全部無償捐給國家的事跡徹底感動了我……我油然而生一種認同和自豪感,渺小如我,和他們一樣都是共產黨員。即使和他們相比,我什麼都不是,我仍然因我們為同一種信仰而走到一起的念想熱血沸騰。一位外國哲人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反覆的思索,越會覺得它永遠新鮮,並不斷增長對它的讚嘆和敬畏: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對共產黨人來說,頭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在尋常經歷中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度自覺。

信仰,這個美好的精神家園,他依靠的不是大聲宣告,而是深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里,流露在舉手抬足之間,閃現在最平常的決定里。作為一名普通的青年黨員,為信仰而獻身,對我來說有些遙遠,但是對工作崗位兢兢業業的堅守,對理想信念始終如一的執著是不需質疑的。如果能把付出和奉獻作為生活和工作的常態,立足於做小事,做好事,那麼即便不轟轟烈烈,也是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共產黨員的稱號的。長此以往,誰能說沒有體現人生的價值呢?就像是一滴水,在陽光下曬曬就會蒸發,但若是將它投入浩瀚的大海,生命便不會幹涸。千千萬萬個小我,在千千萬萬個崗位上發揮或大或小的作用,那麼黨的事業將持續波瀾壯闊,我們的祖國將更加富強,我們的人民將更加幸福。用小我成就大我,這是我的信仰。

《信仰》中有這樣一段話:「一輩子很短,如果用它來謀取物質的享受和個人的利益,生命如隨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絲痕跡。一輩子也很長,如果把個人的奮鬥融入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那就成為了信仰的堅守,即使生命歸於結束,在信仰的堅守和傳承中,一輩子就變成了永遠。」我想以這段話自勉,把今日對信仰的追尋和感悟化作對「一輩子」的思考。

信仰觀後感(二)

歷史文獻記錄片《信仰——我們的故事》,以一個個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向我們傳遞著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人甘於奉獻、敢於犧牲、不怕苦難、勇於拼搏的精神力量。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故事讓我們感動,也讓我們自省。組工幹部作為離黨最近的集體,更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對如何將信仰化成實際行動,我們有著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心懷大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每一個歷史關口,是共產黨人審時度勢、當機立斷帶領人民邁上了一個個成功的台階。組工幹部在平時的工作中要主動增強跟著中心走、貼著中心做的意識和能力。面對新的發展形勢,要高度關註上級黨委的決策部署,學習各種利於提高工作質量、提升個人素養的知識,打開房門走出去,努力讓自己眼界、思路、胸襟更加寬闊。

二是要開拓創新。「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不斷在變」。歷史傳承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指導我們繼續前行。但是,新的形勢、新的情況給我們提出了新的任務。組工幹部要敢於衝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維桎梏,敢於改變束縛發展的陳規陋習,學會用不斷發展的眼光謀劃組織工作,培養優良的作風;把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拓寬思路,投入精力讓創新成果跟上新形勢的發展。

三是要服務民眾。「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新時期的共產黨人在點點小事上、在平凡崗位上閃耀著灼眼的光輝。當今時代已經不需要用斷頭流血來彰顯我們家國天下的情懷。我們要做的,更多的是堅守自己的崗位、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要學會真心體察民情,主動深入民眾,切身體驗基層工作的甘與苦、得與失;主動走出機關、走進基層、走入農家,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與民眾交朋友、拉真事、訴真情;做民眾歡迎的事、關心的事、滿意的事,乾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信仰觀後感(三)

信仰是一個人行動的指南或榜樣。「生無信仰心,恆被他笑具」,可見人們對信仰的重視。由於每個人追求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同,因而信仰不同。而作為共產黨人,馬克思主義是大家共同的信仰。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以黨的90多年曆程為背景,以理想信念為教育主題,為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歷史課。()通過觀看三集信仰電視片,我了解到信仰思想的起點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是信仰,永不叛黨是對信仰的堅守,為人民服務則是信仰的宗旨。視頻中講述的一個個關於信仰的鮮活故事,讓我重溫了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並領略了信仰的魅力。

由於生活的時代不同,每個人堅守信仰的方式不同。在革命時期,陳望道拋棄榮華富貴、高官厚祿、錦繡前程毅然選擇投身革命,和農民大眾一起與傳統剝削和壓迫制度作鬥爭;紅軍34師師長陳樹湘在身受重傷的情況下誓為蘇維埃政權流最後一滴血,最後英勇犧牲;在建設時期,朱光亞等留學生,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選擇回國建設貧窮落後、百廢待興的祖國;鞍鋼工人孟泰帶著自己的工友奔波在十里廠區撿回一根根鐵線、一顆顆螺絲釘,並帶動鞍山市民交煉鋼器材21萬多件,使煉鐵高爐逐漸恢復了起來,鞍鋼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之一;在改革時期,沈浩迎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殫盡竭慮為小崗村的發展出謀劃策,使小崗村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以「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在人民心裡築起一座公正廉潔、為民服務的豐碑。而促使這些人這樣做的動力正是信仰的力量。

在「激情燃燒的歲月」湧現的鮮活事例為共產黨人築起了信仰的精神高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牢記入黨誓詞,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要告誡自己無論將來自己位置有多高、權利有多大,要堅決抵制誘惑,永葆內心純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