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大愛無疆觀後感

「她沒有雙腿,卻一路堅強前行;她不是福利院的正式員工,卻自願成為138個孩子的『媽媽』。因為常年需要藉助板凳行走,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板凳媽媽』。她叫許月華,湖南湘潭市社會福利院的一名共產黨員。」

這是電視系列片《人民的好兒女》之「板凳媽媽」中的一段介紹,還沒看短片,內心就湧起滿滿的感動。這是一個怎樣的特殊媽媽?許月華是湖南湘潭福利院的一名「特殊」護養員,說她特殊是因為她自己本身也是位「被護養」人員,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無情的現實奪走了她的雙親卻沒有嚇倒她,呼嘯而過的火車奪走了她的雙腿卻不能擊垮她,悲慘的命運沒有壓垮這位堅強的女人,殘疾的身軀沒有磨滅她對生活的追求。1973年,許月華被送進了湘潭市社會福利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過了半個月,她就感到渾身不自在,向院長提出要幫著照看小孩。院長拗不過她,就讓本來是被供養對象的許月華,成了一名沒有任何報酬的編外護養員。就這樣,沒有了雙腿,只靠雙手和兩隻木板凳來行動的她,在福利院中成了無數名殘疾兒童的「板凳媽媽」。37年來,她用自己感恩、堅強、甘於奉獻的心,給予福利院的孩子們完整的母愛,這份愛帶給我們的感動是無言的。

其中,最令我心生感觸的是,板凳媽媽進入福利院,不但努力鍛鍊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還開始幫助福利院照顧別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別人漸漸習慣了把她當作一個照顧別人的人,忘記了她是個需要別人照顧的人;板凳媽媽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但也收穫了孩子們對她的認同,這樣一種心理回報對於一個孤殘人士來講,比任何物質上的給予都更有積極的意義!一個人無論你身處何種境地,都不影響你去幫助別人,反而,越是身處困境中的人,更應該有幫助別人的意識和行動,這一點我深有同感!幸福是什麼?是健康、快樂、關愛、成就感……但是人生不可能只是美好,幸福其實就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感覺!

老子曾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說: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福萬物卻與世無爭;更可以處在眾人厭惡的地方潔身自好,達到美好境界。而許月華的感人事跡,概括起來就是:上善若水、大愛無疆!

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支撐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我們尤其需要這種精神力量。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不僅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是為了讓每箇中國人內心強大起來、生活幸福起來,讓每個人多感受一些真善美。

我想,「人民的好兒女」是對我們黨員同志最高的評價,作為一名黨員,就應該在這些優秀黨員先進事跡的感召下,立足崗位、兢兢業業、奮發有為,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愛無疆觀後感(二)

——《我是花下的肥泥土》觀後感

帶著一種深深的感動看完了《我是花下的肥泥土》,影片樸實無華的敘事手法,通篇濃濃的鄉土氣息,生動的展示了鄧平壽,一個基層共產黨員服務人民,帶領虎城鎮人民脫貧致富的故事。鄧平壽,一個土生土長的虎城人,將自己的一生都深深紮根在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給了虎城的老百姓,奉獻給了他熱愛的事業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用最真誠最樸實最平凡的方式詮釋了黨的宗旨,詮釋了一個優秀中國共產黨員的責任和使命價值,是所有共產黨員的楷模!

鄧平壽給人的感覺他不像一個官,更像是大哥,像兄弟,像朋友,有時又像嚴厲的老師,甚至像兒子,但就不像個官。他被民眾親切稱為「田坎書記」「農民書記」,他和民眾是一種魚和水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他身上有一種無私的精神,這種精神,凝結於一種深深的愛,對虎城的愛,更是對虎城老百姓的愛。這一種無私的愛,使得他甘願用自己的一生去奉獻虎城,建設虎城;使得他甘願屈膝,只為調解村民為修路而產生的矛盾;使得他寧願放棄幾次升遷的機會,只為留在這片他愛的土地上。為官也是一個工作,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為了養家餬口。但在鄧平壽的眼裡,虎城人民的利益才是第一位,就算是動了手術挨了刀,他依舊將自己的辦公地點該到了自己貧瘠的家裡,接待上門的民眾,為他們解決生產難題。他太愛這個養育他的土地,太愛這個土地上的人民了!我也為他對於妻子的那份真摯的愛,對老母親那份深深的愛而感動!他愛妻子,為了妻子,隱瞞了他的病情,妻子愛他,宴請客人為他多留了一盤好的菜;他愛老母親,為老母親洗腳,老母親心疼他,在他累了時為他搖椅,哼著搖籃曲。這些細節,簡單質樸,卻是一種大愛,深深的感動我的心。他愛人民,愛家人,愛的那麼深沉,但他卻忽略了愛惜自己的身體。最終在那個歡慶的時候病倒了……

鄧平壽是雖沒有歷史偉人那般轟轟烈烈,卻在他最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事,他是偉大的!他的無私,他的倔脾氣,他的怒火,都來自他對鄉親們的愛。只要是有益於鄉親們的事,就算是犧牲他自己,他也願意!可能他沒有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也可能他不懂得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但這些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因為他身上有著一個共產黨員的最基本的原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詮釋得太透徹了!

我們當代大學生黨員,缺乏並不是黨的理論知識,缺乏的正是鄧平壽身上這一股無私奉獻、淡泊名利、不畏權勢的對人們的愛和忠誠的精神!

大愛無疆觀後感(三)

——《留住青山》觀後感

2月27日我校組織部分教師到淄博張店全球通電影院觀看了電影《留住青山》,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拍成的電影,這部電影反映了一位人民教師執教貧困山區的系列動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振華,為了改變山區落後的教育面貌,為了讓貧困家庭的子女上學、成才,他舍小家顧大家,濟貧助學,把自己生命里的52年奉獻給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奉獻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在這52年光景里,累計捐款37萬元,資助學生5000多名,每一個資助對象後面都會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僅從數據上就已經讓人敬佩不已了。這讓我想起了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李振華老師就這樣做了一輩子好事,把人們難以做到的事情做了出來。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被深深感動了,流淌的眼淚全然不知!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裡,有多少人對金錢、財富夢寐以求,又有多少人嚮往奢華的物質享受。()然而,李振華老師卻捨棄南京這個大城市的舒服的生活,舉家來到了極為貧困、交通極為不便的革命老區,一呆就是52年,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這是一種不怕苦的精神,這是一種對教育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在這52年裡,把自己的青春、家庭都奉獻給了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當千里之外的父親病危的時候,老人是多麼期盼著自己的兒子能回家一趟,看自己的兒子一眼,但為了畢業班的孩子們能夠順利通過高考,卻沒有回家照顧自己的父親,沒有滿足父親的最後願望,而是勸自己同樣面臨高考的兒子回家照顧自己的父親,李振華老師就這樣沒有在自己父親生命的最後時刻盡一份孝心,自己的兒子的前途也因此而毀掉!為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為了貧困山區的教育,這是做出了何等的犧牲啊!對比自己的工作,我深感愧疚,在李振華老師的身影面前,我感覺自己是那麼的渺小!

當面對羈驁不馴的學生時,李振華老師能夠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管吃管住,對他進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一直把他培養成自己事業的接班人——人民教師,而對待自己的女兒又是怎樣的呢?給別的孩子每人一個鉛筆盒,把女兒的鉛筆盒也給了學生,女兒是多麼希望自己也像別的孩子那樣擁有一個心愛的鉛筆盒啊!女兒因此竟埋怨了父親十幾年!李振華老師對學生的愛又是何等的深啊!反思我們是怎麼對待學生的,同樣是愛,但相差甚遠!

我常常問自己,愛,有多長;愛,有多寬;愛,有多深。現在我從李振華老師身上充分感受到了愛的無私,愛的寬廣、深遠!這就是大愛無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以李振華老師為榜樣,向李振華老師學習,學習他對教育事業堅定執著的精神,學習他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