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看辛亥革命有感

看辛亥革命有感(一)

今年特地去買了一件格子襯衫,穿在身上平添了幾分學生氣,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學院派」。老公有些意外,困惑這不像我的風格,我說今年大家都穿格子襯衫,我也買件穿穿。朋友說挺好的,不過很早之前自己也有過類似的,壓箱底的成貨似乎如今又有了市場。其實生物鏈之外,這不也是一種循環嗎?一種老歌新唱,老調新彈,老片新拍的循環……

《辛亥革命》,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儘管官方在扶植弘揚主旋律的電影上一直不遺餘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主旋律電影經常受到來自民間的種種有意無意的牴觸。中國主旋律電影所弘揚的所有的積極精神都受到社會轉型期負面現實的衝擊,從而讓觀眾認為言不由衷,無法感同身受。自文革結束後,主旋律電影中的巨觀意識形態和歷史觀點一直呈現進步態勢。觀看一部電影會有好多種方法,觀看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同樣也可以有好多種方法。你可以選擇觀看場面,因為無論如何質疑,中國主旋律電影中的場面特效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國主旋律電影中越來越多的商業包裝已經在偷偷滿足觀眾這一需求了,《建黨大業》史無前例地把「偉人」的愛情也拿來當了噱頭,以前敢嗎?以近兩年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創作模式來選擇,你差的選擇還可以去「數星星」。而欣賞《辛亥革命》就如同欣賞風雲際會時代變革中弄潮兒的理想和信念,我一直以為為了某種理想和信念不惜拋家舍業犧牲生命的行為都值得尊重,哪怕他們的理想和信念並非和你相同。因為,在歷史長河中,其實每一個犧牲都值得銘記。

從前我們提及清末民初的歷史,必定強調西方列強的野蠻入侵,凡涉及到的西方使節等人物形象,必定都是野蠻的、無禮的、甚至是非人性的。然而在《辛亥革命》的描繪中,我們更清晰地看到西方列強入侵瓜分中國,更多的是一種政治、經濟利益的爭奪,所有的一切罪惡都來自於利益的不同,以及文明的衝突。我們可以看到《辛亥革命》中對於西方列強勢力的代表人物的描寫是冷靜的、符合政治性的,沒有偏激情緒的,因為總會有一些情感、信念和理想會超越國家界限,那就是人性中光明的一面。因為歷史不是無緣無故的愛恨情仇,總是有它自身的固有規律,那就是:利益的取捨。《辛亥革命》以較為開放的意識形態,並沒有一味地醜化任何一個敵對陣營,哪怕它是一部主旋律電影。

這樣老片新拍的進步或許是我們在方方面面都可以借鑑的。

看辛亥革命有感(二)

觀看主旋律影片,很多人都是抱著「數星星」的態度去的。我不敢說自己沒有這樣的心態,但至少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每個人對於革命的那種堅定的信念以及他們為了各自的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的無畏精神。

縱觀革命歷史,為了戰爭,為了正義,為了勝利,被逼死,被迫害死,為了守口如瓶被就地殺害的英雄人物有千千萬,還有那數不清的無名烈士。一次辛亥革命就能如此震撼我,更別說那8年多的抗日戰爭了。

有時候我經常在想,那時候的他們胸腔內到底活躍著怎樣的一顆跳動的心,何以讓他們如此激情澎湃,鬥志昂揚,無懼無畏。那鞭子底下抽的,槍口對準的,刀子劈下去的可是活生生的肉體啊!他們面對這疼痛,這死亡為何能如此淡然?他們都風華正茂啊!

是信任,信念,還是信仰?我相信這是對孫中山的信任,對黃興的信任,更是對奮戰在沙場上的無數名革命人的信任;是堅定的信念讓他們選擇守口如瓶,選擇堅持革命,選擇放棄生命來扞衛自己的信仰。

無論是當初即將要做父親的林覺民,還是義氣凜然的秋瑾,還是那長眠於黃花崗的烈士們,包括那使節之女唐曼柔都選擇堅持自己的信仰,儘管他們知道前方的路到處是槍眼,是炮彈,但是他們依然義無反顧。

我相信他們曾經一定也掙扎過,畏懼過,但是最終他們選擇了前進,選擇了犧牲,選擇無愧於心。這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對於生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做這樣的選擇更是無法想像的。如果此時我們身陷戰亂之中,是選擇保命逃避﹑舍家棄國,還是挺身而出保家衛國?如果此刻槍口對準著我們,是將組織的機密合盤托出,還是緊閉雙唇誓死不言?我不知道,也不敢說。

當今社會是安定的﹑和諧的,但有時候也是讓人心寒的。溫州動車事件,政府讓人心寒;廣州小悅悅事件,()路人讓人心寒。是國家不夠強大,政府太腐敗,還是很多人內心的本質已經開始被腐蝕?個人的利益真的已經超過了內心的良知了嗎?100年前的他們為了國為了家可以戰死在殺場,而現在呢?是可以為了儘早通車而無視鮮活的生命,還是可以眼看著車輪一次次軋過一個小生命而無動於衷?

《辛亥革命》中,一位華僑賣了祖屋,集資給孫中山用於革命,他說:「家都沒有了,還要什麼祖屋!」那麼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如果聯最基本的尊重生命﹑保護生命都做不到,那還如何發展經濟,創建和諧,將如何得到人民的信任?如果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那還如何保衛國家,如何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安穩的立足之地?

或許我們已經做不到像100年前的他們那樣大義凜然,無私奉獻。但我們依然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那份信任,依然需要為了目標勇往直前的那份堅定的信念,依然需要一個民族的偉大信仰。現在的我們已不必為了革命而犧牲自己,也不必為了革命而受皮肉之苦,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找回最初的那份鬥志,那份勇敢。

看辛亥革命有感(三)

今天,我看了一部對中小學生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辛亥革命》。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孫中山帶領眾多起義者,經過重重困難,最後打敗清王朝建立新政權的事情。

這裡面我佩服的革命英雄非常多,如黃興、孫中山、林覺民等。都是讓人豎大拇指的英雄好漢。

黃興,不畏不懼,英勇果斷。在打爛一根手指時,毫不猶豫的切下了自己的手指。在敵人的猛烈炮擊下,英勇的帶著起義軍衝鋒陷陣,在廣州起義失敗後,頑強的伏擊敵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一切為了革命。

孫文,能說會道,能說多種語言。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遭受別人的歧視和侮辱,但從不放棄。在四大銀行面前他是英雄,他用他的真理說服了所有的人。又用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成功的評上了大總理,讓王后退下了王朝,開創了新政權。

林覺民,我覺得雖不及前兩位,但還是要說說,他才是真正的臨危不懼,信仰、信念。高高至上,無人能比。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清索我命,我誅大清心」。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被震撼了,感動了,在死亡面前能說這樣的話,不是英雄是什麼!當然他犧牲了,但是他在我心裡永遠活著,我相信他在全國人民心裡活著!

革命是為了給天下的孩子造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革命是讓社會進步的理念從此深入人心,革命,革命——辛亥革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