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1942影評

1942影評(一)

當看到<1942>這部電影宣傳的時候,就很期待,我又是一個從不上電影院的人,只有等了很長的時間才在網上看到,這部電影很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情形了,聽說導演為了讓演員更好的拍這部戲,讓他們減肥,讓他們真的體會到餓的感覺當然這部電影的票房並不咋樣,比同時期上映的上年派差,比泰囧更是差了很多,於是網上都八卦馮小剛說『中國人的素質該提升了』當然他發微博說他並沒有說。但我相信他一定是有點傷心了,自己準備了十年的電影沒有取得好票房,又準備回歸喜劇了。我認為我們都應該去看一看這部電影,它是一部歷史劇,有個人說過,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但是票房說明並沒有特別多的人看。當然我們大家都是理解的,我們中國的人現在是多麼的辛苦,大家都想要放鬆一下,看個喜劇開心一下。別國公司都是12小時服務,我們是24小時,當然這是我們想更快的趕超的人家的結果。法國工人一天工作8小時,其中2小時在喝茶,3小時交流,3小時工作。我們中國工人稍微一加班就是10小時,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很累了。

對於這部電影,總體來說是很好的,技術效果,人員配置,劇情都很好。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但是范偉這個演員有點胖了,就是他前期是個廚子,偷吃胖了,但是逃荒那麼久還是那麼胖就不合理了。劇情之中,人們餓的一個個倒下,令人心酸,國民黨的消極救災領人憤怒。用女兒、妻子換小米,體現了人們的無賴、悲涼,地主雖然尖酸刻薄,但是卻沒有喪失人性。國民黨內部的人大部分實在是太沒有人性了,蔣介石雖然前期不救災,但是後來看到死人太多,也開始救災,但是他低下的人好像感覺很奇怪似的,他也說北伐之後,他沒有和人民站在一起。流露出一點懷念,可以看出他還是有點關心民眾的。但是很多的國民黨人卻是完全的喪失了人性,竟然研製了吃一粒可以一星期不餓的救災丸,我想這次救災不力也是國民黨大失人心,為後來他的節節敗退埋下了伏筆吧。國民黨的人去妓院嫖災民,卻說去幫助她們。內部大量人員人性泯滅,蔣介石自己的忘卻使他的敗退成為了必然,只是可憐那河南300萬死去的災民。成為了國民黨腐敗的犧牲品。

1942影評(二)

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完電影《1942》,有幾次眼淚在眼眶中打轉,看到後半部分便傾瀉而出直到影片結束。影片的最後主題曲——《生命的河》如細水一樣緩緩在放映廳里流轉。回家後在這首曲子的循環中寫下這些文字。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抗日那段歷史的文字和影像,逐漸從對日軍侵略暴行的憤恨和恥辱中走出來,思考這次戰爭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中華民族是如何在八年準確是十四年漫長的戰爭中扛下來並取得最後勝利的?中國國民政府的堅持、中國軍隊的頑強我是了解的,但這個影片我看到了另一面——中國民族堅韌的一面!

1942年河南千萬眾民眾向西逃亡,有三百萬死於飢餓或者戰火,剩下的七百萬人倖存下來,成為我們生命的祖先,成為中華民族的種子。《1942》展示給我的事千萬的災民的苦難和死亡,但我想到的也是電影深層的是思考那年大逃亡這些人是如何存活下來的,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河在極度乾涸的情形下是如何延續的!

民族二字是有其深刻內涵的,「民」是個體生命,「族」是群體生命。這兩個字是印在中國人的骨子裡,流淌在血液里的。平時不覺其然,在關鍵時刻會自然而然的爆發!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對比的非常鮮明,就是面對日軍的刺刀和饃,老馬選擇了饃,委曲求全的做了漢奸;而栓柱選擇死亡,義無反顧的死亡。我們不能用國家的感念來評價這兩種選擇,因為面對生命他們是殊途同歸的!

影片的一開始就說到那一年我們面臨的吃的問題,簡單的「吃」的問題確實人最基本的問題,是性命攸關的問題!個體面臨生命的威脅,所以拋棄「安土重遷」的思想逃亡近千里,目的只有一個——個人生命的延續;丟掉民族尊嚴背叛國家投靠日本,目的也只有一個——個人生命的延續;啃樹皮吃貓甚至吃人也只有一個目的——個人生命的延續。這是人作為人的最基本的訴求,所有日軍才說「中國人首先是個人」。

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中國民眾的痳木不仁,膽小懦弱,幾千萬的人寧可餓死也不去反抗,一個人一口唾沫也能把鬼子淹死!可是看完這個電影,我發現我錯了,還是重大的錯誤!

因為我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族」的生命的延續。栓柱之所以選擇死亡是因為日本人燒了他孩子的「核桃風車」。為什麼他那麼在意那個「風車」?因為「風車」是他孩子唯一的念想。那兩個孩子雖不是親生的,但是在儀式上已經是他的孩子,那麼這兩個孩子就是他生命在「族」的觀念上的延續,一旦族的生命中斷,個體生命的意義也就不那麼重要了。推而廣之,花枝後來賣了自己的目的也是為了確保孩子生命,老東家到了陝西又要原路返回也是因為他的孫子的死亡帶來的絕望,甚至說蔣介石把糧食主要保障軍隊也是為了保存中華民族的種子。

這樣看來,中國人骨子的觀念就是「宗族觀念」和種的延續。逃荒時什麼都可以不帶,但是不能丟下宗族的牌位,不管逃亡多遠,也不能忘記自己的老家在什麼地方,這些都是這個觀念的延續。從《詩經·關雎》的「男女為人倫之首」到後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過去人以死後不能入祖宗的靈位為恥,到現在河南「鏟墳頭」事件引起的全社會的躁動,都是一個「宗族觀念」在背後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樣很多事情就可以串聯起來了。《白鹿原》中白家寧可買地換錢也得給白嘉軒娶親,甚至白老漢不聽到白嘉軒答應他娶親就不能咽氣瞑目都是為了「族」的延續;哪些以死反抗強拆的舉動,老百姓幫助解放軍獲得淮海戰役的勝利,都是如此。按照這個邏輯推之,抗日戰爭即使亡國,也不會滅了中華民族的種,因為我們這個民族的生命力是極度堅韌,極度頑強的!

1942影評(三)

從聽到劉震雲這個《溫故1942》的名字就隨即想到了「溫故知新」,至於知什麼新就沒想過了。也是很早就聽過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的形容,但想像終歸是想像,在看了《1942》時才算是,只能說是算是了解了大半個世紀前的那場暗無天日的浩劫,每一個沒經歷過那個年代到底發生什麼的人,即使是從各個方面汲取到的信息都不能算體會到了災難,沒有感同身受只能算是了解。

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位觀眾的哈姆雷特都不雷同。有人說整部電影毫無高潮,也沒有亮點,也有人說看得快睡著。但我倒覺得不盡然,什麼是高潮?英雄拯救世界?正義戰勝邪惡?魔幻動作衝擊視角?俊男靚女終歸眷屬?逃荒路上一個個不斷倒下的餓殍,有沒有讓你心頭一緊?一雙雙飢餓的眼睛閃爍著,男人放棄了妻女,女人放棄了貞操,有沒有讓你訝異無言?百萬人的饑飽都換不來統治者憐憫的一聲救助令,有沒有讓你義憤填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易妻易子,盼死厭生的灰暗世界,有沒有讓你悲憫蒼生?電影裡,鏡頭下展示的是七十年前中國土地上發生過的真實歷史和人民。我更相信每一個慘烈鏡頭下的歷史比之過去都有不及無過之。真實比虛幻更值得讓人肅然起敬。

不是沒有高潮,是從未平淡過。整部電影都是揪著看的,國民黨部隊戰敵不力欺壓災民,花枝起先不肯為兩斗小米妥協少東家,到後來為了兩塊餅乾爭搶著於栓柱交易,災民剁碎柴火充飢,官員們在酒肉桌上談論賑災,奸商軍需官大發昧心的救災款……一幕幕都讓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種種,讓我最克制不住的是星星在被賣到妓院,幾次想彎腰都無果羞澀的說是因為吃得太飽了。()側面的敲擊更讓我揪心。張國立這次拚命不僅僅在減肥上,戲也更出彩了,印象最深的是當女兒星星排在隊伍里等待被賣,老東家眼神的那種期盼和不捨,被挑中後不由露出笑容,在被星星看見後又尷尬的收起來彳彳亍亍的不知道什麼心情,也不知道該表現哪一種出來。高興的是女兒換來五斗小米又夠自己和孫子多活幾天,傷心的是自己竟然淪落到賣女兒的地步,張國立用表情演出了戲中主角的靈魂。

但這部戲也有不到的地方,太散,在災情加戰爭大時代下,馮小剛想用更廣的視角拍出更多人物面對災難的百態眾生,但加進去的人物太多,傳教士、白修德、伙夫庭長淡化了幾個中心人物的苦難以及觀眾對於中心人物的同情。一會兒講小人物的苦難,一會兒又拉到了時代下的抗日大格局,飢餓和苦難都被沖淡了。也因為各種原因,原著里人吃人、災民被日本人利用對付抗日軍隊的場景都沒有出現,可是既然是歷史劇,就要貼近歷史,在災難面前首先要做的是一個人,不負責的政府讓自己的民眾餓死,為什麼不可以為溫飽抵制它?什麼民族大義?什麼國家榮譽?前提是要做一個人,我們沒有理由要求一千萬的災民個個節氣大義,在易子相食的情況下,又怎麼忍心要求他們這麼做?災民沒有錯,他們實不得已,蔣鼎文為部下著想大災之年征軍糧似乎也沒有錯,李培基為了要來更多救濟糧換了金條打點走動也沒有錯,小人物們為了果腹不擇手段也只是為了滿足生存最基本的需求。那麼究竟是誰的錯?錯在老天不該大旱?錯在蝗蟲不該雪上加霜?天災已無力改變,可惡的是人禍。統治者的不作為已經是最大的罪惡,還千方百計的隱瞞事實真相。

馬未都說《一九四二》是一部「無責任年代有責任的作品」,而首日票房不佳,一方面是因為全球電影的娛樂化趨勢,嚴肅電影逐漸衰落;另一方面,觀眾在選擇影片的時候,更傾向於娛樂化的電影,不再願意承擔厚重的歷史責任感。我寫這篇影評不是為了給馮小剛這部電影票房在助推一下,而是向影片致敬,向原著《溫故1942》致敬,更是向1942年的受難者、真實的歷史致敬。

「迴避歷史,迴避苦難,並不能代表它不存在。警鐘長鳴,以史為鑑,才可能避免悲劇重演。」我要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見識到了那個年代黑暗的一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