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看建國大業觀後感

看建國大業觀後感(一)

觀看了《建國大業》,我的眼睛一片濕潤,心潮澎湃,感嘆先輩創業的艱辛,感嘆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感嘆之餘,對於現在美好的一切,我們更應倍加珍惜。

影片中令人難忘、感動的片段很多: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無數人前仆後繼,拋灑熱血,只為中國革命的一線生機;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領袖、戰士攜手共進,抵達目的地的時刻,這革命轉折的一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淮海戰役結束後,我軍大獲全勝的訊息傳來,那一刻,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

有首歌名叫《為了誰》,在《建國大業》中,我們看到了回答。解放軍解放上海,為了儘量不打擾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軍沒有使用重武器,寧願血灑蘇州河,解放上海後沒有進入民居,而是露宿街頭。這種一切為了人民的精神是應當代代相傳的,成為不滅的時代精神,正因這種精神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獲得了「最可愛的人」的稱號,到現在這個稱號一直都是共產黨軍隊的光榮與傳統。

影片自始至終,都散發著一種讓人振奮的感情,帶領我們回到那段崢嶸歲月,體味建國的艱辛。影片很快就演完了,我們甚至沒有時間細細品味影片中的每一個情節,每一個人物,但卻讓我們記住了,我們的國家經歷過虛弱、侵略和戰亂,我們的人民受到過欺辱、壓迫與掠奪,現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鮮血鑄就的成果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守,去保護。

看建國大業觀後感(二)

《建國大業》這部影片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直至建國前夕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鬥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鬥,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全景描寫共和國領袖和眾多政壇名人的群像。重慶談判、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遼瀋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現。

這段歷史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特別是作為我們大學生。但是,《建國大業》給了我們一個更加清晰地描述,內戰的爆發,其實在國民黨內部也是存在著嚴重地分歧,特別是國民黨軍部。抗日戰爭勝利,中國終於擺脫列強的侵略,換來了來之不易的和平。而如今卻要調轉槍口,中國人打中國人為許多人所不能接受。在這種客觀歷史環境下,共產黨積極爭取社會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投入到新中國的奮鬥中來,這是史無前例的創舉,它為最為廣大的人民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搭建了舞台,擴大了人民民主陣營,這是這部影片留給我們最深刻的主題。

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建國大業》,我們可以看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意圖一黨獨裁,發動內戰,妄圖消滅共產黨,打壓其他很多民主黨派。而共產黨則不同,自從抗戰勝利後,共產黨便以其博大的胸懷,開始積極地爭取各民主黨派的合作,不斷通過毛主席寫親筆信、派資深中產黨員邀請、1948年在城南莊發出「五一」口號等逐漸的擴大人民民主陣營。正式通過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實際行動才使不少明主黨派和廣大人民倒向了共產黨陣營,這也是政治協商制度誕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在第一屆人民政治會議上,經過政治協商民主表決,合法的產生了人民共和國,宋慶齡、李濟深、張瀾當選為副主席。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牆腳,眾親叛離,諸如蔣經國、白崇禧等經世之才的一度無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個歷史反覆的年頭風雲詭譎,充斥著爾虞我詐和暗地紛爭,黨中央和毛主席用胸懷回應紛至沓來的利劍,毫無計較本方的利害得失。從重慶談判、政協會議的和平時光,到烽煙再起、內戰轟鳴的殘酷歲月,作為中國旗幟的共產黨屹立不搖,靠的是領導人的氣魄,以及人心向背的逐漸升級。導演黃建新他拋棄了明暗對立的固有模式,()更多的安插了第三方,即民主黨派的歷史視點,主席說的好:「民族資產階級有種兩面性,我們要把他們爭取過來」所以這部片子的重心,並不是耍槍桿子玩炮灰炫耀武力,而是以千千萬萬革命者的氣場、無窮無盡國民軍的沮喪、隔岸觀火的民主黨派之轉變來看待人心問題,這個江山並不是非得靠打來的,而是以民心換來的。《建國大業》最後在討論國歌、國旗的情景中結束,眾代筆激烈討論選定四小星環繞一大星的五星紅旗,也再度重申了建國大業其實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個風口浪尖的年頭,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建國大業》是中國電影史上一個嶄新的開端,他用更加客觀的手法勾勒出了全新歷史題材電影的新方向。歷史題材電影不僅僅可以借鑑好萊塢電影的手法,同時儘可能還原歷史的原來面目,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歷史中的事和人,這不能不說是中國電影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標桿。電影是記錄歷史的一個方式,這種方式更加藝術、更加市場,同時也應該更加真實。這是中國電影一個全新旅程的開始,也是中國電影不能迴避的世界主題。

《建國大業》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在不斷進步和開放,共產黨和國民黨已經摒棄前嫌重新向一個目標邁進,這是中華民族的幸運,或許時隔60多年的國共合作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兩岸人民希望那一刻早日到來,到時候,中國現代歷史上未完成的道路將會繼續沿著人民嚮往的方向前進。

彈指一揮間,半個世紀過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立六十周年了,中國共產黨通過自身的摸索,建立了一個全新的中國,而在此過程中,有功績也有過失。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騰飛,綜合國力穩步上升,也使很多問題暴露無遺。比如官員的貪污受賄,城鄉經濟差距的逐漸擴大,人民道德素質普遍不高等等。在艱苦時期還未完全成熟的中國共產黨能夠用必勝的信念和正確的行動改變現狀,我相信,經過近八十年的發展,早已成熟的中國共產黨能夠用正確的政策再次幫助中國改變現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