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觀建國大業有感

觀建國大業有感(一)

今年是國慶60周年華誕。也是祖國的花甲年。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看青藏高原脈動的祖國;看黃土高坡起伏的祖國;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祖國;看群峰騰躍,平原賓士的祖國。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國的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隻巨龍,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然而,為祖國喝彩的一部電影聖誕演出---《建國大業》

縱觀全片,無不隱含著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對立統一規律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之中,解決問題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回味曾經的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飽經戰亂的中國依舊前途未卜,中國將向何處去,這是一個決定民族命運的深刻命題。八月二十八日,為了最終實現和平民主的建國大業,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從延安飛往重慶,與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權進行和平談判。可見影片以抗戰勝利至建電影以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的飛機上拉開序幕。

馬克思主義是毛澤東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他終身從事的主要工作,不管是建國前還是建國後都是一以貫之的。然而,從性質上來看,馬克思主義是一個科學的體系。“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科學,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任何一點調皮都是不行的。”[1]所謂科學的體系,其一,馬克思主義是關於先進生產力的理論,是無產階級的理論,它能夠準確地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地指出無產階級的革命道路。其二,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方法和原則的統一,它的客觀要求是必須按實際情況辦事。實際情況包括客觀效果,就是理論聯繫實際,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就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其三,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嚴格的思辨性,它是以對社會深刻的洞察力和充分的說理性,以其合理的嚴密論證證明自己的魅力和價值的。

觀看到片子中,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重慶談判、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遼瀋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現,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宋慶齡、張瀾、李濟深、沈鈞儒、何香凝等民主愛國人士紛紛登場,仿佛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馬克思哲學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體的、特殊的,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從開始的雙十協定中,毛澤東和蔣介石都穿的是中山裝。然而,中央日報的記者問過這樣的一句:“我注意到今天兩位都穿著中山裝,那在今天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裡,一樣的著裝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蔣介石回說:“中山裝,是民國政府公務人員的正式著裝,中正,身為國府主席,今天是代表政府,迎候先生蒞臨陪都,自然要穿中山裝以顯莊重。”

毛澤東回說:“原因很簡單,委員長和我都是中先生的弟子,國共兩黨繼承的是中先生民主革命的衣缽,同宗同源,存續相依。中先生的傳人都穿中山裝,那是再自然不過了。”

由此可見,中國歷史的痕跡典念含味的服飾---中山裝。韻味了中國未來的服飾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民眾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為了表示誠意,中國共產黨主動放棄了部分占領的解放區,然而,國民黨卻絲毫沒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驅趕民主黨派,逐漸走向了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滅亡之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展開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殺,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遭到殺害。此舉遭到了以共產黨為首的各黨派的強烈反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大白天手持白燈籠闖入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後。馮將軍義憤填膺的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足以看出當時的時局是多么的恐怖,而馮將軍也遭到國民黨特務的殺害。

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通過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獲得了全中國人民民眾的支持,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李公朴、聞一多為代表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最讓人難忘的鏡頭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訊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觀眾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濕潤了,多么艱難的歷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共產黨就是在這樣三番五次的否定之否定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起來的政黨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現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六十周年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觀建國大業有感(二)

2010年4月24日晚,東北林業大學第三期“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大學生骨幹培訓班的全體學員集體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

一部要展現國共談判直至新中國成立時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事實的電影,一部雲集了數幾乎華語電影界精英的電影,一部要向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獻禮的影片——這樣的製作出發點,這樣的陣容和野心,真的不知道我們應該報著怎樣的心態去審視他。曾經簡單的因為想看明星大腕而走進電影院,但這次卻是因為對那段歷史的情結而去觀看,是因為對祖國母親的愛,因為那份驕傲感而觀看——但無論如何,這個片子都給了人們太多的感慨。

我自認為自己一直是一個很挑剔的觀眾,甚至是對所謂的“主旋律”甚至是政治性影片有著天性的排斥心理。不是我奉存著“莫談國事”的理念,而是這樣的影片太容易淪為千篇一律的“新聞聯播”式的面孔。當然,我也很明白這種類型的影片拍攝起來的難度之大,不是其他影片可以比擬的——至少像《建國大業》一般的超豪華製作,無論是事件本身的複雜度,還是演員陣容的複雜度,都可算是極難掌控的類型。建國大業之曲折並不是一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可以承載的,觀影之前,我最擔心的即是這部片成為了一部歷史事件的流水帳。

事實上,影片的差不多前二十分鐘,基本上也就是一種流水式的記錄,儘管我們能看到編者在盡力試圖去抹掉這種感覺——但實在沒辦法,那段歷史中應該被記錄和書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應該被保留甚至是歌頌的人物也太多了,只好走馬觀花一些。但好在,核心人物被更為“人性”的書寫下來了,而且這種書寫也漸入佳境。這也是我願意去褒獎這部起初並不被我看好的影片的關鍵所在。我太害怕歷史中那些偉大的人物又被架空成一個毫無血肉之感的神了,那樣,一部電影所能感動人的支點就不復存在,一部愛國主義電影也就失去了它讓人們感同身受的教育意義。然而《建國大業》可以讓我們看到,編導者在試圖排除萬難,把那些曾經在歷史上樹立了豐功偉績的領袖們描繪成“人”,描繪成一個個能夠被觀眾們觸及到的,鮮活的形象。

“不要萬歲”,這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和空洞的神的差別,或者說是一個領導人物和符號化的偉人之間的區別。如果說當毛澤東在修改宣言時大義的笑談要抹掉“萬歲”兩個字時,還可以當作是一種偉人的作派,但是當民主協商會議召開時,毛澤東在一翻慷慨的豪言之後,語氣平靜甚至是平淡的說出三個“萬歲”,那此時的主席則更像是一個刻意抿去個人的偉大而期望回歸平實的領導者。而在閱兵之時,站在檢閱車上聆聽著眾人高呼地“毛主席萬歲”的口號,我們能看到毛澤東臉上複雜的表情,通過閃回的表述,我們更能體會到這種複雜中所夾雜著的感動,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當權者的得意與自豪。

在電影中,毛澤東等新中國的開國元勛們終於都走下了神壇,用他們的一言一行,用他們的情感而並非是口號與宣言來感動著我們。淮海戰役勝利之後,周恩來等人慶祝時醉酒高唱國際歌的段落,可謂是編導者在全片當中的一個神來之筆。誰說領袖們都是一個個鋼硬如鐵的雕塑般的人物,他們也會高興、失落、氣急敗壞、興高采烈,他們也會用菸捲排解憂愁,也會用酒精宣揚喜悅——這才是一群真正具有革命理想主義熱情和激情的領導者。甚至表現那次重要的黨代表大會時,編導者也設計出有人要給領袖們拍紀錄片,來展現領導者們逐一出場參加會議的場面。()這種對於生活化的返樸式的表達,既不失莊重,又能讓人切身的感受到戰時生活中的那些操勞。具有革命理想主義情懷的人們應該是極具生活情趣的,而不是死板教條硬棒棒的。他們不要萬歲,我們更不要萬歲,我們只要活生生的人。

蔣中正也是人,他並不是什麼妖魔。只是他作為一個人,被自己的私慾蒙住了雙眼,當他失去了美國的支持,當他在解放戰場上節節敗退,當他面對國民黨內的眾叛親離,他的背影同樣是那么的失意且蕭瑟。蔣經國也在為“黨國”的生死存亡而憤怒,憤怒之後他也只能黯然離去。傅作義因為一句說給美國記者聽的玩笑話而不願放棄華北戰場,但為了幾百萬人的生命,他甘願為毛澤東拉車門。雖然在全片中有著太多走馬觀花似的無關緊要的人物,但主要人物的把握,編導者們還在盡力去還原他們作為“人”的原形。

我感覺這部電影正是因為野心太大,想要一口氣鋪排開那段歷史時期的重要事件,所以才有了走馬觀花似的,或者說是流水帳似的表現。這種表現,讓影片有些超負荷式的承載,甚至有點考驗人們“歷史”知識的感覺。但是,如果想用一部電影去描述如此波瀾壯闊的歷史,到底應該怎樣去取捨呢?在如今面對建國六十年大慶的時候,在如今舉國高唱民主和諧的時候,我寧願放棄這些挑剔,去感受那些真正走到我們中間來的,活著的,領袖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