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矛盾論讀後感1500字

矛盾論讀後感1500字(一)

記得自己在讀高中時就已經讀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矛盾,後來又讀了毛主席的《矛盾論》。初學時,以為那矛盾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短」的自相矛盾。後來才漸漸發現矛盾內容更加豐富,更具有教育意義。

哲學中講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叫矛盾。換句話說,矛盾就是對立統一。其中,「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屬性、趨勢,又叫「鬥爭性」。「統一」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趨勢,又叫「同一性」。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矛盾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具有普遍性與客觀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有許多人迴避矛盾,否認矛盾,找不到認識矛盾和解決矛盾的科學方法。從老子「小國寡民」的構想,到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嚮往,都在期望發現或建設一個沒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其實,這樣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古往今來,人們所處的世界都是充滿矛盾的世界。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因而我們應該承認矛盾的客觀存在性,不能迴避矛盾,否認矛盾。

矛盾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時時可以見到,處處可以用到,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證關係、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係原理等,對於我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與啟發。

首先從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來說,矛盾的普遍性是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而其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正如毛主席所說:「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無從確定一事物不同於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就無從發現事物運動發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據,也就無從辨別事物,無從區分科學研究的領域。」「對症下藥」、「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成語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要具體地分析事物的特點。並根據事物的特點去辦事情。用哲學語言來說,就是要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國歷代文學寶庫中歌頌祖國壯麗山河的作品可謂浩如煙海,但後人卻可以從其各不同的描述中,區分出特定的環境來。「天倉倉,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謳歌的是遼闊雄渾的北國草原;「日出江化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描繪的則是風景迤儷的江南風景。即使同樣寫江南水鄉,「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秋江晚景,則又是另一番風貌了。鴻篇巨製《紅樓夢》中寫了四百多個有名有姓的人物,其中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不下數十個。這些人物一個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讀者完全可以憑藉人物各自的特殊性,把他們區分開來,決不因千人一面而相互混淆。試想,如果作者們離開對山河風光和各種人物矛盾的特殊性的具體分析和深刻把握,能夠創作出這些千秋傳誦,光耀後世的文學瑰寶嗎?

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學習主次矛盾及其相互關係的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又要學習統籌兼顧。黨的十一界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我國的GDP取得了長遠的進步,但我們並沒有因此忽視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存在的種種矛盾、困難和問題,我們扎紮實實的加以解決,堅持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正所謂:「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動作,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但是,十個指頭同時按下去,那也不成調子。要產生好的音樂,十個指頭的動作要有節奏,要相互配合。」

矛盾論讀後感1500字(二)

在這個假期我拜讀了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他不但以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的實踐,改寫了中國的歷史,而且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哲學家的創造,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而毛澤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變革社會的革命實踐、和他一生刻苦的讀書生活分不開的。

《矛盾論》和《實踐論》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兩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澤東哲學思想形成的主要標誌,在假期仔細閱讀了這兩篇著作,它們分別從辯證法和認識論兩個方面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做出了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與認識論。在《矛盾論》中,毛澤東精闢地闡述了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問題――矛盾的問題,矛盾的複雜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問題,特別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絕對性,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對立統一關係,是關於事物矛盾的精髓。毛澤東言簡意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就是用聯繫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去觀察世界,主張從事物的內部以及從一個事物同其它事物的關係中去研究事物的發展。事物在矛盾中相互作用從對立走向統一,同時又用矛盾的特殊性,用來反對教條主義。通過闡述認識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認識究竟怎樣從實踐產生,而又服務於實踐。因為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的!

首先,認識來源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繫,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後,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繫,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於實踐這一基礎。無產階級對於資本主義的認識,中國人民對於帝國主義的認識,以及戰爭的領導者對於戰爭的認識等等皆是如此。但是,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於實踐、改造世界。因而認識來源與實踐,並要回歸實踐。()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在獲得理性認識之後,還有更重要的過程,那便是從理性的認識到指導實踐又一個飛躍。通過得來的認識指導實踐,並且在實踐中檢驗的發展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繼續。理論是否符合於客觀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運動過程中是不能完全解決的。要完全地解決,只有「把理性的認識再回到社會實踐中去,套用理論於實踐,看它是否能夠達到預想的目的」。對這個的理解我想起了我們學期末的實踐活動,電廠實習便是這樣,在學校里我們學習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在電廠實習中我們把理論認識再轉回到社會實踐中,將我們所學的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單個對於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展階段內的認識中,通過實踐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我們又可以得出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如此循環以至無窮,並且每個新的循環都代表著更高的內容。

認識運用於實踐並得到證實之後,人們對於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展階段內的認識運動便是完成了,對於過程的推移來說認識並沒有完成。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實踐活動也會跟著變化發展,所以,認識同樣要不斷變化和發展。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展階段向另一階段變化發展時,認識就要繼續,就要適應新的情況。客觀過程的發展充滿著矛盾和鬥爭,因而人的認識運動的發展同樣充滿矛盾和鬥爭;社會實踐過程是無窮的,人的認識過程也應當是無窮的。

在閱讀這兩篇文章的時候自己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也只能是讀懂了這兩篇文章的毛皮,但是在讀完《實踐論》、《矛盾論》後我覺得自己的世界觀更為清晰,對辯證唯物觀點的理解更為透徹。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範之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奠定了哲學基礎。認真研究「兩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華的貢獻,對於我們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請組織繼續考察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