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一)

正如西哲薩哈夫所言,每一次戰爭都是為了開好一次會,每一次會開不好都將引發戰爭。救亡戰爭勝利後,藍營的張國立就邀請紅營的唐國強前來,商量以後怎么開會的事情。本來,大家說好了,開大會,人人都能上台發言。但是藍營內部有反對意見,認為這樣人多嘴雜的,椅子也不夠,開會不盡興。張國立聽從了這一派的意見,自己開會,不讓紅營參加。這還得了,不開大會,只開小會,唐國強答應,人民都不答應。那些粉紅系的小營就更憤怒了,他們和藍營紅營不一樣,手裡沒有槍,唯一的人生希望就是開大會,見者有份,他們才不會被落下。唐國強太了解他們的心思了,就向他們承諾:只要你們支持我把藍營滅了,我主持會議,一定是人人有份,誰都能發言。這樣一來,粉紅系紛紛倒向紅營,建立了“開大會”統一戰線。很多學生上街,很多知識分子寫文章,譴責藍營“開小會”路線。藍營內部也有分裂,對於張國立的小會作風多有不滿,陳凱歌反在明處,王學圻和尤勇反在暗處。後來,外國兩大營的態度都變了。美帝疏遠藍營,蘇聯力挺紅營。此消彼長,紅營掌握了局勢,戰場上節節勝利,會議也越來越多。從探討辣椒和紅燒肉,到爭論隊旗和校歌,話題廣泛,氣氛熱烈。而在這一過程中,唐國強完全展示了他的天才,確切地說是開大會的天才,本來有不好意思參加的,都被他的魅力征服,統統前來鼓掌獻花。最後是經典的大團圓結尾,唐國強主持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盛大會議,從室內搬到了廣場。大會勝利,小會滅亡,人潮澎湃,舉國若狂。

會議開不好,後果很嚴重。一部電影說出這樣的道理不難,難就難在要說得有道理。韓三平做到了,他說的甚至不是道理,而是哲理。為什麼藍營實力強大,最後卻慘敗在紅營手上?影片通過一系列細節對比,非常雄辯地告訴我們,這是歷史的必然。對會議的態度不同,決定了成敗。藍營不是不開會,他們也開會,但都是壞會議,採用投票制,大家發言不踴躍,場面冷冷清清。紅營就不同了,他們採取舉手制,熱熱鬧鬧,爭先發言,這是好會議。張國立性格不好,整天沉默寡言、愁眉苦臉,喜歡談心散步,而不是開會。兒子陳坤也是這樣,愛搞私訪,開家庭小會。當然藍營不愛開會,和他們的老婆比較辣有關係,下班必須回家慰妻。電影中有一幕,張國立的老婆去美使館,門口的黑人士兵驚嘆,她真辣!紅營就大不相同了,絕大多數是單身漢,唐國強也是光棍,反正沒見他愛人出鏡。沒有辣老婆,自然毫無牽絆,可以通宵達旦地開會。他們形式也搞得非常活潑,會前有人專門抓拍,會後一定合影留念。有時候開完會還會唱K,幾個大男人喝完酒,抱在一起大唱《國際歌》,場面十分感人。和張國立相比,唐國強的性格真是太開朗了,完全是開會型的,談笑風聲,嘻嘻哈哈。他真是開會迷啊。有一次開會,蠟燭不夠,他就吹滅了,說開黑會也要開。真的就像歌里所唱的“我最愛的就是那個會議,愛到可以去死,愛到整個世界燈全熄滅,最後還要給你體貼。”還有一次,他開會太晚,第二天醒不來,敵人的戰機來轟炸,他穿著睡衣就被擔架抬走了,可是自己的炊事員,因為他沒吃早餐,就留在廚房不肯走,被敵軍炸死了。唐國強非常悲傷,想到那次會議被敵人利用,害死了廚子,就更加堅定了“槍桿子裡出會議”的信念。這也像那首歌里唱的:“我最恨的就是那個會議,恨到可以去死,恨到快把自己的全部忘記,最後還要刺青銘記。”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二)

9月27日晚18:30,電影《建國大業》在我廠的俱樂部廣場開始上映了,儘管今天晚上的天氣有些涼,但依然吸引了不少的職工及家屬們到此觀看。

在電影上映前,多經部門的祝書記手提一袋子獎品,組織觀眾,準備進行電影有獎答題了,這些問題都是上一次在此放映的電影《天安門》中的問題。觀眾們搶答問題的熱情很是高漲,我也好不容易搶答一題,得精緻的小手電筒一隻,獎品很快都分發了出去。

下一步該是全身心地觀看電影了。

《建國大業》這部影片講述了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影片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愛國人士的風采,其中毛主席和周總理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影片中,毛主席常常因為戰事而徹夜不眠,每當有主要戰役的戰報還沒有傳到時,他總會跑到屋頂上凝望遠處,希望搜尋得到一點象徵著勝利的標誌。其中有一個鏡頭很有意思:在得知國門的反動派的55萬大軍被紅軍全部吞噬掉後,中央領導們擺酒席慶賀,毛主席喝醉酒後倚靠在床上,酣然入夢。在平時因為牽掛戰事而難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己的軍隊大勝而不由得酣然入夢,這樣的人領導的軍隊不取得成功還有誰會成功呢?毛主席也時時刻刻以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革命的目標,心中始終是在為人民著想。正是由於毛主席這種為民的精神以及尤為強烈的名族責任感,才訓練出來不貪民眾一分利的紅軍,才會打敗獨裁的蔣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國。

還有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就是周總理,周總理是個令整個紅軍隊伍都敬愛的一位領導,他的和藹可親在隊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經常到最基層的紅軍部隊去做動員工作。但是在建國大業中,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周總理。在得知韓玉祥將軍因為共產黨的邀請被國民黨的特務殺害後,他非常憤怒,把所有的關於這件事的負責人都叫到了他的辦公室里,狠狠地把他們給罵了一通,直到毛主席來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是這絲毫沒有損壞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讓我們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了這位偉人,一位和藹可親,有責任心,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的偉人。

此外,影片中還為我們塑造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壯志難酬的蔣經國,心繫人民的張瀾,甚至是陰險狡詐的李宗仁,都為我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當然,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的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領導人,小到最基層的民眾,戰士,他們為了祖國崛起,置個人安危不顧,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馮玉祥將軍扛起一把衝鋒鎗衝到流氓隊伍里鳴槍示警,說:“無論你是誰的人,有本事就光明正大地來,不要這么下作!”一身正氣讓人肅然起敬。只要是在解放中國的戰爭中為民族獨立流過血和汗的,都應成為我們尊敬與銘記的對象,他們的名字應該被世代傳唱!

影片告訴我們,得民心者得天下,並不是老蔣和小蔣的能力不夠,是他們違背了民心,大家都想和平,好不容易把小鬼子打跑了,他卻非要挑起內戰,所以連國民黨內的很多元老都去支持共產黨了,老蔣最後說的話很深刻啊,是國民黨自己毀了自己啊。如今我們的國家已經非常富強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新中國來之不易,作為白電的員工,我們當立足崗位,好好工作。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三)

歷史的車輪從來沒有停止轉動過,然而車輪的軌跡從來都不是不偏不倚的,如此多的錯綜複雜和恰到好處的巧合都能讓我們從中感悟歷史,學到很多的東西。

《建國大業》集中在毛澤東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這三位後來當選為國家副主席的非中共人士的關係上,情節跌宕起伏,感情意味更加濃厚,生動地再現了共產黨人與中國民主黨派在革命歲月里結下的深厚情誼。

對於我來說,這部影片與以往的紅色題材電影有著很大的不同,宏大的場面在震撼之餘更有細節的耐人尋味,在領袖的塑造上,將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充分展示出領袖的內心世界,把領袖還原成一個個普通人。我想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暫且不說那些豐功偉績,從片中透出的主席風采領袖魅力就足以覺得這是一部值得去收藏的影片。()毛澤東的從容不迫和安然自得,蔣介石刻板和拘謹。鮮明對比之中讓我們感受到那個年代之中因為戰爭所造就的人物,也能夠感受到毛澤東作為最終能取得勝利一方領導人的風範。

《建國大業》並不是以表現戰爭本身為側重點的,而是要體現人民戰爭的必要性和進步性,扣人心弦的音樂將這四年中國發生的大事情一件件的連貫起來,算得上是一部生動的歷史教材。一幕幕歷史事件從我們眼前划過,我想這不只是影片帶給我們的感官享受,更多的是傳達給我們歷史的史實,能夠從歷史中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