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電影1942影評

電影1942影評(一)

從聽到劉震雲這個《溫故1942》的名字就隨即想到了“溫故知新”,至於知什麼新就沒想過了。也是很早就聽過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的形容,但想像終歸是想像,在看了《1942》時才算是,只能說是算是了解了大半個世紀前的那場暗無天日的浩劫,每一個沒經歷過那個年代到底發生什麼的人,即使是從各個方面汲取到的信息都不能算體會到了災難,沒有感同身受只能算是了解。

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位觀眾的哈姆雷特都不雷同。有人說整部電影毫無高潮,也沒有亮點,也有人說看得快睡著。但我倒覺得不盡然,什麼是高潮?英雄拯救世界?正義戰勝邪惡?魔幻動作衝擊視角?俊男靚女終歸眷屬?逃荒路上一個個不斷倒下的餓殍,有沒有讓你心頭一緊?一雙雙飢餓的眼睛閃爍著,男人放棄了妻女,女人放棄了貞操,有沒有讓你訝異無言?百萬人的饑飽都換不來統治者憐憫的一聲救助令,有沒有讓你義憤填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易妻易子,盼死厭生的灰暗世界,有沒有讓你悲憫蒼生?電影裡,鏡頭下展示的是七十年前中國土地上發生過的真實歷史和人民。我更相信每一個慘烈鏡頭下的歷史比之過去都有不及無過之。真實比虛幻更值得讓人肅然起敬。

不是沒有高潮,是從未平淡過。整部電影都是揪著看的,國民黨部隊戰敵不力欺壓災民,花枝起先不肯為兩斗小米妥協少東家,到後來為了兩塊餅乾爭搶著於栓柱交易,災民剁碎柴火充飢,官員們在酒肉桌上談論賑災,奸商軍需官大發昧心的救災款……一幕幕都讓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種種,讓我最克制不住的是星星在被賣到妓院,幾次想彎腰都無果羞澀的說是因為吃得太飽了。側面的敲擊更讓我揪心。張國立這次拚命不僅僅在減肥上,戲也更出彩了,印象最深的是當女兒星星排在隊伍里等待被賣,老東家眼神的那種期盼和不捨,被挑中後不由露出笑容,在被星星看見後又尷尬的收起來彳彳亍亍的不知道什麼心情,也不知道該表現哪一種出來。高興的是女兒換來五斗小米又夠自己和孫子多活幾天,傷心的是自己竟然淪落到賣女兒的地步,張國立用表情演出了戲中主角的靈魂。

但這部戲也有不到的地方,太散,在災情加戰爭大時代下,馮小剛想用更廣的視角拍出更多人物面對災難的百態眾生,但加進去的人物太多,傳教士、白修德、伙夫庭長淡化了幾個中心人物的苦難以及觀眾對於中心人物的同情。一會兒講小人物的苦難,一會兒又拉到了時代下的抗日大格局,飢餓和苦難都被沖淡了。也因為各種原因,原著里人吃人、災民被日本人利用對付抗日軍隊的場景都沒有出現,可是既然是歷史劇,就要貼近歷史,在災難面前首先要做的是一個人,不負責的政府讓自己的民眾餓死,為什麼不可以為溫飽抵制它?什麼民族大義?什麼國家榮譽?前提是要做一個人,我們沒有理由要求一千萬的災民個個節氣大義,在易子相食的情況下,又怎么忍心要求他們這么做?災民沒有錯,他們實不得已,蔣鼎文為部下著想大災之年征軍糧似乎也沒有錯,李培基為了要來更多救濟糧換了金條打點走動也沒有錯,小人物們為了果腹不擇手段也只是為了滿足生存最基本的需求。那么究竟是誰的錯?錯在老天不該大旱?錯在蝗蟲不該雪上加霜?天災已無力改變,可惡的是人禍。統治者的不作為已經是最大的罪惡,還千方百計的隱瞞事實真相。

馬未都說《一九四二》是一部“無責任年代有責任的作品”,而首日票房不佳,一方面是因為全球電影的娛樂化趨勢,嚴肅電影逐漸衰落;另一方面,觀眾在選擇影片的時候,更傾向於娛樂化的電影,不再願意承擔厚重的歷史責任感。我寫這篇影評不是為了給馮小剛這部電影票房在助推一下,而是向影片致敬,向原著《溫故1942》致敬,更是向1942年的受難者、真實的歷史致敬。

“迴避歷史,迴避苦難,並不能代表它不存在。警鐘長鳴,以史為鑑,才可能避免悲劇重演。”我要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見識到了那個年代黑暗的一面。

電影1942影評(二)

中國軍人在搶難民的逃荒物資,他們的周圍是日本人投下的炸彈。這種畫面讓我們產生了某種主觀上的背離感。我想,這正是馮小剛所要表達的東西。

我們姑且先不討論這部電影的拍攝是否精妙,它能夠以商業類電影的身份上映已為中國電影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通過商業搭台吸引廣大的收視群體,從而拋出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起到思想唱戲的效果。

回過頭我們看電影本身,馮小剛殘酷地拋出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歷史,在敘述這段歷史的同時,他謹慎地沒有露出一絲的個人觀點,用中國知識分子最傳統的思想表達方式在講述一段故事,只負責講清楚,其中是非緣由留給觀影者自己去深思。

在影片中,蔣介石知道河南發生了災荒,但他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事態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直到時代周刊的記者把狗吃人的照片擺在他的面前。在國家內憂外患的危及時刻他不得不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救濟的糧食根本發不到災民的手裡,外戰屢屢失敗,內腐岌岌可危。這表現了在那段特定的歷史大環境下中央政府與地方民生的背離。

老東家在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是吃喝不愁的社會階層,編劇恰恰把這個階層拿出來作代表,描述他在逃荒中被迫與災民患難與共,最終家破人亡淪為真正災民的悲慘經歷。中國的軍隊不去打日本人反而朝自己的災民同胞開槍掃射,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雜亂的社會階層之間在侵略者的戰火下顯得脆弱而模糊,通通變成待死的軀體,這一點極大地突出了災荒的嚴重性以及政府的無能,也順理成章地表現了在大災來臨後社會階層與社會地位及其職能的背離。

老東家的女兒自願賣出自己為家人換糧食,佃戶的媳婦為了保護孩子把自己賣給別戶人家。逃亡的災民最後用最絕望的方式換取生存的權力。我們很難判斷這是生命對情感的踐踏還是情感對生命的負累。河南的災民得了日本人的糧食為日本人工作,這是生命本身自發的求生欲望。作為人,首先要活著,那么,在生存的面前家與國顯得那么不堪一擊,即生存本身已經和這個世界斷絕了情感聯繫,由此,淪為單純的生命體徵。求生欲望與一切世理邏輯、情感寄託的背離成為了影片最大的背離。

而此番沉重,其歷史背景太過宏大,大到它既有對生存與死亡的思考,也有對政治、民主、人權的討論。賀歲檔期,馮小剛一反常態帶來了這么一個龐然大物。走出影院回到現實的你,是否在猝不及防間經受了這沉重的背離,久久不能消散。

電影1942影評(三)

年11月的電影檔期自月初就顯現出強勢爭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馮小剛的《1942》,娛樂雜誌更是從3D效果、故事情節、出演演員、導演實力等等全方位爆料。而馮導的《1942》在試映時不僅吸足了國人的關注,更引發出一場1942式的回憶。

微博推動的口碑效應

《1942》的口碑效應是在微博的快速傳播下飛速形成。

月6日央視主持人張靈泉在看完《1942》試映後,發微博說:“剛看了場《1942》的試映會,兩半小時,心在油里煎著,大石頭底壓著,叫不出痛來。那幾個笑點像是油鍋里再淋進幾滴熱水。直到片尾曲響起,一滴眼淚從我眼眶裡溢出。幾分鐘長的片尾字幕,沒有掌聲、沒有交談,一片靜默。散時,大家輕輕鼓掌道別,平日裡舌燦如花的影評人們也只有兩個字的評價:很好”。至今這條微博已經被轉發一萬八千多次,評論四千七百八十餘條。這一句沉甸甸的“很好”僅僅是《1942》口碑傳播的開始。

隨著一場場試映結束,被邀請觀看的眾位微博大佬們也迫不及待的發表了觀後感。路金波在微博感慨:“感謝馮小剛,很大誠意,很大力氣。電影毫不勵志,毫不歡樂。這不怪馮小剛或劉震雲。因為中國人的歷史,主題詞只有一個:活下去”。與此同時,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章柏青2010也表示:這部馮氏新片真值得期待了。祝賀馮導大功告成!

月20日薛蠻子發微博:“今晚看了馮小剛的‘一九四二’。燈亮了之後坐了良久,片子裡的苦難太沉重了,讓人半天喘不過氣來。以前史書上反覆出現的‘某地大飢,人相食’。今天被馮導搬上了銀幕,才感知到饑荒有多可怕。明天要買一本劉震雲的‘溫故1942’,據說還提起了六十年代的大饑荒,反正電影裡沒提”。

眾位微博大佬對於《1942》隻言片語的評價如此情真意切又感慨萬分,著實可以吸引到大批網友對電影的關注。為了滿足網友們苦苦等待29日電影公映的焦急心理,新浪微博電影吧專門做出了1942影評匯總,而諸如豆瓣電影等網站在11月初就做好了電影簡介、電影圖片等信息,不僅如此,提供的“線上購票/查影訊”等服務也掉足了網友的胃口。

大眾在好奇心驅使下,勢必會有更多的探索。薛蠻子在之後的回覆評論中說:“中國人每隔幾十年都遇到這樣的災難,不看這部電影不能體會咱們民族三千來所受的苦難”。1942到底發生了什麼?當時的饑荒是什麼樣子?

一場集體的飢餓回憶

人民網文史頻道在11月8日發文《1942河南大饑荒吃死屍殺食活人屢見不鮮》,並作導語為:“河南大饑荒,蔣介石對國民的不負責任,使國民政府在河南很多地方盡失民心。河南大饑荒,事實上是蔣介石在政治上的一場大失敗”。環球網歷史頻道同天發文《美報導河南饑荒宋美齡發怒:有損中國形象》,並在第二天(9日)繼續發表《直擊1942河南大饑荒:百姓蜂起截殺國軍》,兩文都描述了1942年河南大饑荒造成300萬百姓餓死的情況,而後者在文中寫道“即將上映的馮小剛電影《一九四二》講的正是這段時期發生的故事”。這幾篇文章先後被鳳凰歷史頻道、騰訊評論、搜狐文化等轉載。11月21日南方都市報深度周刊發文《真實的1942河南饑荒》,此文以電影《1942》為引:“劉震雲的作品被馮小剛看中,最終把它變成了一部電影。11月11日晚,《一九四二》在第七屆羅馬電影節首映。電影不可避免有虛構的細節與橋段,真實的1942年河南饑荒又是怎樣的”?11月28日中青報發表葉匡正文章《1942是向大饑荒死難者的道歉》,文中寫道:“只有當人的權利被完全剝奪,才可能導致大饑荒。天災只是誘因,權利的不平等、言論自由缺失、極權體制才是真正導致大饑荒發生的原因。因為極權統治者,不用擔心自己的權力受到饑荒的影響,所以不會有任何防範的動力”。而雅虎則精心製作了《溫故1942一場饑荒幾百萬民心和一個政權的衰落》專題頁面,專題導語寫到:“馮小剛的電影《1942》將太平盛世的我們拉回了中華民族歷史上那黑暗的一頁。只是,真實往往比藝術更可怕,更黑暗”。從專題中可以詳細了解到當年饑荒的詳細數據,看到留存下的大量照片,並有對災情發生原因的深層分析和對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大災荒做了梳理。()

輿論的關注已從對歷史真相的探索轉至對饑荒的思考。11月29日《1942》公映,大河報做出特刊《回到一九四二》。

電影公映之後,大批網友會在悉心了解了那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後走入影院,但對饑荒的回憶和思考並沒有結束。正如劉震雲在《溫故一九四二》中寫道:在老人家的歷史上,死人的事確是發生得太頻繁了,指責許許多多的執政者毫無用處,但在哪位先生的執政下他的黎民百姓經常、到處被活活餓死,這位先生確應該比選擇遺忘的人更感到慚愧。當我們被這樣的人統治著時,我們不也感到不放心和感到後怕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