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一代宗師影評

一代宗師影評(一)

周五一個人看了一代宗師,對的,一個人的周末,看電影,我覺得這種格調比較適合看王家衛的電影。看電影前一個發小說:「網上說這部電影文藝青年看哭了,普通青年看睡著了。」我喜歡有爭議的東西,就像矛盾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質。

這是一部向中華武術致敬的文藝片,傳承了王氏電影一貫的風格,在內地上映是它最大的喜劇也是最大的悲劇。這是我對這部片子的總體評價,為什麼會這麼說,稍後我會說明。

首先要談的是立意,這部片子沒有大談宗師是如何成為宗師的,因為宗師成為宗師的套路都差不多,這部片子主要寫的是宗師成名之前。要成為宗師,首先是要有過人的「想法」,志存高遠方得始終。而宗師並非神話,這裡的宗師是個人失敗過,也遇到過生活的問題,也有感情。這比葉問那種純粹的武打片,至少在我看來,要好許多。談到葉問,就不能不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一代宗師到底是誰?葉問肯定是,這是最明面上的解釋,葉問是一條主線,他帶著我們經歷了那個時代,把所有的情節串了起來,這是第一層的含義。第二層是什麼?第二層是宗師一代,無論是宮家老爺子,還是其他宗派的掌門,他們都是宗師,信奉者統一的武道,都是那個時代傳承者。第三層是什麼?還是一代宗師,這個重點在一代上,僅僅也就是那一代了,一代之後,再無宗師,這是那個時代的選擇。

說到時代,就不能不說宗師出現的環境,環境是什麼?就是江湖。這裡面至少有三個江湖,民國時期的沒落江湖,抗戰時期的風雨江湖,香港的末路江湖。民國時期的江湖是沒落的,那廣闊自由的天地已經僅僅局限在了「金樓」里,對那時的大俠來說,這樣的江湖本就是一種悲哀。於是他們放眼整個武林,無論是「北拳南傳」還是「南拳北傳」都是為了讓中華武術在槍炮橫行的時代傳承下去。但那個時代的江湖人保留著最原始的道義,金樓搭手前的前輩們指導,便是最好的武道。抗戰時期的江湖是風雨飄搖的,宗師們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肅殺之後,儘是凋零,但這個時代雖然江湖形毀,但是江湖的精神還在維繫,所以導演並沒有在此浪費過多的筆墨,而是把這個時代的特寫留到了十年後。十年後的江湖在香港,是末路江湖。這個江湖只停留在一個個的招牌中,江湖規矩、師脈傳承均以崩塌,就連江湖人也開始了改變。一線天開了理髮店,小瀋陽來收保護費,後來改成了拜師。很多人覺得這段是多餘的,在我看來這段並不多餘,至少這是王家衛所無法迴避的,讀懂這個情節也就讀懂了香港的兩大組織——武師和黑幫。這裡面似乎少了一個時代,沒錯,解放戰爭時期的江湖。影片中明明白白提到過解放戰爭時期,為何沒有?我覺得很可能是被審核掉了,以至於一線天的出現那麼突兀,好像沒有任何緣由就出現了,我更期待4個小時完整版的一代宗師。

接下來說規矩,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規矩,江湖在,是因為規矩在。宮老先生金盆洗手找人搭手是規矩;許了人的姑娘不能代表宮家是規矩;奉了道不結婚不留後不傳藝是規矩,點顆煙必須抽也是規矩。在今天大多數國人看來,這些個規矩有點怪,這便是這部片子在大陸上映最大的悲哀,你跟一群不信道的人談武道,能獲得什麼呢?有人說趙本山的出場是多餘的,我只能說他們真心沒看懂,他象徵著規矩本身,他跟宮老先生一明一暗是因為門派的規矩,他對葉問說:六十四手你一手也見不著。這也是因為規矩,但他,也有他的無奈,最後的點菸是規矩最後的守護者一點點的尊嚴,是那個時代下為數不多的還在堅持的宗師。你不能說他錯,也不能說其他人錯了,因為那個時代是末路江湖,是規矩崩塌,是重新整合的時代。

再來談談情,「夜裡藏花一度,夢裡踏雪幾回?」宗師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感,這一段三角戀中,其實包含著相濡以沫和相忘於江湖的兩種情感。宮二是個信奉規矩的人,而葉問是個守規矩的人,這就註定了葉問看了半生看不懂宮二。這段糾結的相忘江湖啊,宮二問:十年前的夜裡你為什麼不來?我替她說下去:你是我爹南方隱退的搭手,由你來報仇也許更合適,若你真的來了,也許,我現在已經委身於你。宮二信奉著規矩,一輩子守著她的承諾,他呢?他是愛她的,不然不會保留了那顆扣子那麼久,但葉問是個守規矩的人,守規矩的人註定不會出現,十年前他錯過了她,十年後,他已經開始擯棄了規矩,卻離那個信奉規矩的她越來越遠。而她,我想也並非完全是因為規矩,在那次決鬥後,她受的重傷應該是留下後遺症,以至於她最終選擇了放棄。也許一個轉身,便能成就一段美好,然後終究,我們都沒能等到那一剎那。在糾結的一生中,另一個相濡以沫的人,也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最後說說招式,這是我最想看明白的地方,我覺得王家衛應該在招式上下了很多功夫,這些招式如果是練武的行家來看也許更能看出門道來,可惜,我沒練過武,如果某人能夠把影片中所有的招式寫出來並解釋其中的精髓,我想,我們也許能挖掘出更多的東西來。可惜,我們只能看看那些招式,覺得很熱鬧而已。然後導演似乎並不死心,他點明了老猿掛印這一招,做了特寫期待引發更多的理解。所以我說,這是一部向中華武術致敬的文藝片,不僅在情節上,在招式上也下足了功夫,力求留下每一門派的東西,所以影片裡的打戲部分很精彩,可惜終究是沒有那麼深的底蘊,算是一點遺憾吧。

一代宗師影評(二)

很遺憾沒能在電影院裡看《一代宗師》,因為先看了一些劇透的影評和觀眾差評,先入為主的認為不過是一部跟風的《葉問》系列,對於南拳的拳師,香港的電影拍了太多太多,不論是七日鮮時關德山飾演的黃飛鴻,國人初看港劇時黃元申扮的霍元甲,亦或黃金時代李連杰中西合璧的新派黃飛鴻,到現如今獨挑大樑的甄派葉問,武俠片實際就是國人在科技遠遠落後西方,近代文明再難執牛耳時找到的心裡慰藉,正所謂,你有科技我有神功。看起來各有各好,實際上,西方是真正的近代文明,而我們則一直是在發揚阿Q的精神勝利法。君不見不管是霍元甲、陳真還是霍東閣總會和日本女人牽扯不清,各路大俠揚名的途徑和故事的高潮不外乎是痛扁外國佬。可現實里,老外船堅炮利,兩萬聯軍足以橫行神州大地,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還珠樓主創造的武俠、仙俠世界裡駕著飛劍聊以自慰了。

《一代宗師》是不是也走大俠痛扁外國佬的萬金油橋段呢?一看之下,我被深深吸引,其實這不是一部某某大俠的系列片,而是大陸武林南傳香港的史話。被人詬病的主角不突出,三個人物都交代不清,走馬觀花的缺點,恰恰是本片最成功的地方。因為,這部片子,不是葉問傳、不是宮二傳,不是一線天傳奇、更不是打醬油的趙本山、小瀋陽師徒的二人轉,而是香港近代武林的發源。葉問作為一個不掛招牌,不開武館的武師,只教自己看得上的人,因為他認為學武不是買菜,不能有教無類;宮二則是流落香港,心灰意冷,寧願家學失傳,不願再入江湖;一線天則是走打流氓立威,開館授徒的武夫路線。三條線交織之下,中原武林的拳法、做派就流入了香江,從此,香港也有了武林。

如果電影改一個名字,觀眾拋開葉問去看,那麼這將是一部中國電影史上開山立派的影片,一部講述近代武林傳奇的半紀實電影。作為編劇的徐皓峰成功地把自己文學作品中的紀實風格引入了影片,簡介犀利的台詞,武林門派的規矩一一呈現,佐以王家衛的迷幻色彩,就是武林那種令人迷醉的氣息補面而來,其能不為之浮一大白。

武林和江湖不一樣,前者真實存在,後者看不見摸不著。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報導,說是九十年代後期,大陸功夫高手參加泰國搏擊比賽,折戟沉沙不算,還多有折臂斷腿的打敗。為此,國家曾下令要痛下決心訓練一批絕世高手去爭回面子。未曾想,一個旅居美國的螳螂拳門人教的一個白人徒弟,連續蟬聯該項賽事冠軍。為啥子,老外練拳就行,我們就不行呢?

《一代宗師》有這樣一句台詞「千拳歸一路」,此話深得我心。中國的武功(不是飛來飛去的那種)最早的時候叫做武術,後來民國時期開始叫國術,不管怎麼變都有一個「術」在裡面、千萬不要小看這個「術」字,日本在奧運會上的金牌大戶柔道在明治維新前就叫做柔術的,當美國人佩里轟開日本國門之後,日本的部分柔術流派也開始求新求變,具體的過程一點不比政治革新簡單,這裡不做熬述,改變的最大一點就是把「術」改作了「道」。不要小看這一個字的變化,以前柔術就是一門防身的技法,為的是在搏鬥中戰勝對手,保存自己,而變成柔道就加了些玄之又玄的味道在裡邊,似乎很是上了一個層次。大約相當於煎餅攤和藍月亮餅業工作室的區別,當然這是對外人,尤其是文化以外的外族人介紹時自抬身價的普遍做法。以柔術本身來說,由術而道,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很多反關節技,也就是說柔道殺傷力變小,更適合體育競技和強身健體,再也不是一種殺人的技巧了。

與柔術相類似,武術創立的目的是為了殺人,中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殺人的技巧也是千錘百鍊,原始人用大棒子互相毆打,後來改用青銅器,再後來有了鐵器,當雙方裝備差不多時,殺人者和被殺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技巧,於是中國人發明了武術,終極殺人技巧。最早時的武術都是用器械,簡單來說就是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這些個十八般兵器,脫胎於馬上對決,兩人見面都是一閃而過,勝負也在這一瞬間決定,很有些古龍小說里的味道。

盛唐時期武術達到了最盛,君不見,詩仙李白16歲鬧市仗劍殺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殺人的水平直追職業殺手。可惜到了明清時代朝廷大力禁止民間習武,於是就有了《一代宗師》裡劉詢所介紹「脫槍為拳」的形意拳,不是說拳頭比刀子好用,而是人家不讓你用,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拳頭了。

世間萬事萬法究其根本,大體相同。所謂千拳歸一路也就是萬變不離其宗,武術的目的就是殺人,怎麼能又快又利索的幹掉對手保存自己,就是練武的目的。打倒對手無外乎速度、力量和技巧三者結合的效果,不管是詠春、八卦還是形意,最終的目的就是擊倒對手。詠春的速度非常快,據說是因為開創者是女人,力量不足只能用速度彌補,這就好像電子遊戲中人物的設定,速度快的力量一定不會太大,比如我們看甄子丹演的葉問快速打擊日本鬼子的片段很過癮,幾十拳幹掉了一個,換做泰森,估計一拳也就KO了,但是泰森的速度肯定比不上電影裡的葉問,可以這樣比喻,葉問打的十拳和泰森一拳的殺傷力一樣。如果只是考慮速度和力量的話,高手PK,雙方一登場基本就勝負已分了,為什麼,力量和速度從外觀是可以看出來的,至少八九不離十。這時,至關重要的就是技巧,舉一個比較邪惡的例子,一拳打出在力量和速度一定的情況下,攻擊的目標決定了攻擊的效果,同樣一拳打在胸部和打在下陰,又或者打在鼻樑、眼睛、太陽穴,造成的傷害絕對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被神話成泰山北斗的少林有撩陰腿,武當太極拳有指襠捶,詠春、八卦還有一路拳專門戳眼睛了。()如何有效的打擊對手的要害,避開自己的要害,這就是武術的技巧。入選國小課本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就是很好的武術指導手冊。魯智深和鎮關西兩人從外貌描寫上似乎差不多,體格相仿,速度和力量應該相差仿佛,單從攻擊力上來說,鎮關西有刀在手,可能還強一點點,當兩人放對,魯提轄不過就勢按住左手(鄭屠右手有刀),望小腹上一腳(直接攻擊下陰),隨後三拳,第一拳鼻子,第二拳眼睛,第三拳太陽穴,匪號「鎮關西「的鄭屠就嗚呼哀哉了,而魯提轄不過打死人之後驚出了一聲冷汗,可以說毫髮無傷,這就是武術中技巧的作用。

眾人相搏,最快的解決對手就可以保存體力,應付下一個對手,從而實現以少打多,所以一上來就要打的對手喪失攻擊力。《葉問》中甄子丹一對十的打戲,就深得武術三味,君不見,基本上就是踢關節,打咽喉的毒手,幾秒一個,絕不拖拉。如果一上來就抓對方腰帶試圖將其摔倒,既費力又耗時,哪裡有掰斷手腕,戳瞎眼睛來得乾脆呢?因此,柔術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殺人,改變了這一目的,也就成了柔道,華而不實了。

如果看完這部電影,你還覺得這不是人物傳記,至少不是葉問傳,那麼唯一可以吐槽的就是本片的名字起的偏了,壓根不應該是《一代宗師》而應該是一波宗師或者是宗師時代才對。

葉問連闖三關取得代表南方武林的資格,第一關的八卦掌就有「拆祠堂」的手法,寓意是告訴他,八卦手法毒辣,需多加提放。第二關劉勛一套形意拳,意在提醒葉問,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形意,剛猛無雙,不可正面對攻;第三關劉家良的雜家猴拳,是在暗示拳怕少壯,宗師就是老頭子,全力搶攻,可事半功倍。這一段體出現了不同流派,不同武者,不同建議,這才是武林,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一橫一豎」站著的才是對的。

宮二挑戰葉問,僥倖贏了一招,後來斷髮明志,終身不嫁,挑戰叛徒馬三,報仇雪恨,講的是武林規矩。

一線天本遇到小混混三江水,一招八極拳「打人如掛畫」,揚名立威從此開了武館,講的是武者的生活。三個武林中人的故事組合起來成為了近代武林的傳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