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電影影評範文

《孔雀》裡最好的一場,就是在開頭:姐姐在拉手風琴,背後開水壺突突的噴著熱氣,再遠處一個老人枯坐著。這一場可謂完美。首先畫面很漂亮,姐姐白衣黑裙,黑白琴鍵,長長的走廊很有縱深感;其次很好聽,姐姐拉手風琴不很熟練,但很抒情,背景里還有水開的聲音;再次,也是最好的一點,是把姐姐這個角色的心理性格的主要特色展現出來了。

按照常理,她應該放下琴,起身去灌水。這樣一來,她就是個尋常的、懂事的、正常的女孩。但是她繼續拉琴,任憑開水在背後翻騰依舊安之若素,她出離生活的性格表現出來了。更細膩的是她的神情安然,不著急,也不愧疚,性格里強硬的一面也出露端倪。再又就是最後曲子拉完,她還是回過頭看了那噴氣的開水壺,那種無可擺脫和煩躁,也出來。這場是我看了幾遍之後,才覺出好的。第一次看時,覺得很奇怪,這個剪多次的電影,為什麼留下這個沒有敘事、也不提供敘事動力的場景呢?如果僅是抒情,未免多餘。再往後看,全部的場都有用,一個多餘的鏡頭都沒有。全部故事看完,再翻過頭看第一場,就覺出提綱挈領的好了。

很多人對姐姐買西紅柿痛哭那段很有感覺。那場設計的好,好在西紅柿,構想如果是買西瓜,那該有多難看。另外,張靜初的演技確實幫了大忙。因為這場是在結尾部分之前,算是一個小高潮。但是和片頭姐姐的故事離開很遠,所以多少還是有點突兀。類似的場我感覺還是小心使用,否則就成了空對空,讓人覺得用力過度,還撓不到癢處。

另一場是一家人打煤磚。這一場也很精彩,出了面目始終模糊的爸爸,其他人的性格,也表現出來了。媽媽是最堅忍的一個,姐姐是最早撒手的一個,弟弟是最沒用的一個,哥哥還是最沒所謂的一個。

我看得最難受的一場,就是姐姐靠在瓶子堆旁邊,拉開自己的胳膊左看右看。過了三個鏡頭,她就拉開傷痕累累的胳膊給她乾爸看。這是我唯一覺得戾氣很重的一場,在這一場裡,姐姐的性格失控了,可以理解,但無法接受。

還有一場,姐姐騎著腳踏車,拉開降落傘一路飛奔。這場戲可以用張靜初自己的話來評價,就是:看起來是現實主義,其實是表現主義。所以這一場毀譽參半。我個人的感覺是這一場總體很好,特別是果子罵聲「他娘的」之後追上來那幾個鏡頭,兩個腳踏車忽前忽後,鏡頭處理的特別漂亮。但是就在這時,姐姐放聲大叫,嗚嗚的,很洩氣。說不出來為什麼。如果是果子在旁邊起鬨大叫呢?如果是背後追跑的孩子歡叫呢?張靜初的臉特別不適合歡樂,《芳香之旅》就是個明證。順便說一句,這場裡最牛的演員,是他媽媽,特別是最後的那個鏡頭裡,媽媽倒在地上,拽著降落傘拉腳踏車。媽媽只是個背影,但她的身體語言很牛,震驚、羞憤、心碎、堅忍、片刻的絕望和執拗,作為一個母親,她所有的情感編劇連一句台詞都沒給,全靠拉腳踏車背影來體現,最後效果還不錯。

如果能看到未剪之前的片子,就更能體會這些場的用意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保留作家的手稿,因為上面有剪來剪去的痕跡。

電影影評範文(二)

著名導演張藝謀於2010年傾心打造的電影《山楂樹之戀》,號稱「史上最純、最美的愛情」,一經上映就好評如潮,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無論是已經步入中年的60後和70後,還是正處於青年時期的80後,90後都對這部電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為劇中人物的命運所感動。這著實讓在電影事業上走下坡路的張藝謀重新「紅了一把」。然後,在電影的背後,又有多少觀眾能夠想到在「紅」之外還有一種「綠」,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探究呢?

《山楂樹之戀》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文革時期中學生靜秋下鄉採集資料時,與一個名叫老三的地質勘探人員相愛,卻因種種原因不敢公開放縱自己的情感,最終又將愛人失去的故事。全片的基調可謂哀婉動人,悲傷辛酸,它是通過情節表意系統與影像表意系統的完美結合來實現的。

首先我們來看情節表意系統,劇中的靜秋來到鄉下,邂逅了帥氣、幽默、聰明、懂得關心人體貼人的老三,很快就墜入愛河,然而,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在那個人性被壓抑、被肅殺的年代,他們的愛情只能在偷偷摸摸中進行,要麼,被母親盤問,要麼,是人物自己退縮,要麼,會被單位發現並開除,總之,左的時代,還有沉腐的觀念成為了他們愛的絆腳石,最終釀就了他們的悲劇。

與情節相配合,導演張藝謀再一次發揮了他作為第五代導演在影像表意系統方面開掘的優勢,那棵開白花始終未能開紅花的山楂樹,那貫穿全篇的綠基調,以及片中偶爾出現的幾次紅等,都成了隱喻深層含義的符號,需要我們去讀解,去揣摩。

在影片一開始,當靜秋和老師同學們來到那棵鮮綠茂盛的山楂樹面前時。老師提到這棵樹開得是紅花。而村長對此雖欲語還休,卻也表示了認可。這就埋伏下了全片一個最大的貫徹性的懸念:本該開白花的山楂樹真的能開出紅花嗎?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靜秋向老三一次又一次的提出想去看山楂樹,卻都被對方以各種理由拒絕。直到影片最後,靜秋在開花的日子回到村子,再一次看到那棵山楂樹,卻發現山楂樹依然青綠,跟全片主色調的綠是一樣的顏色。

沒錯,在《山楂樹之戀》中,綠構成了全片的主色調,無論是開篇主人公們穿過的大片的綠色的田野,還是兩人走夜路時,那泛著青綠的小河,亦或是靜秋工作的場所,居住的環境都被綠這一主色調充斥著。

片中也曾出現過幾次紅色,但都未能一紅到底,第一次是老三給靜秋買了一件紅紅的泳衣,但靜秋在穿上它的同時卻又套上了一件白色的襯衣。第二次是老三為靜秋買了一塊做衣服的紅布,靜秋很快就將這塊紅布塞進了綠色的書包里,第三次是影片最後,雖然靜秋穿著這件紅色的衣服出現在老三面前,然而老三已進入到了彌留之際。甚至那老三為靜秋買的畫著紅色山楂樹的臉盆,也因為誤會被靜秋用漿糊抹去了。

就這樣,影片中的紅似乎剛一出現就被抹殺。而綠色卻始終占據上風。實際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影像表意系統,在這裡,綠是那個特殊年代來自各方的壓力的象徵,紅則是人性張揚、人性解放的象徵。在那人人性肅殺的時代,純美的男女之戀註定會失敗,註定會被畸形的社會、陳腐的力量所壓迫、所淹沒、所折磨、所摧毀,就像那棵山楂樹一樣,是永遠開不出紅花的!

由此可見,張藝謀在用情節完美敘事的同時,也再一次發揮了其作為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的特色與優勢,利用影調色彩等多個符號,凸顯出題,提升內涵,使該片達到了影像表意系統與情節表意系統的完美結合。

另一方面,《山楂樹之戀》作為一部優秀的影片,也離不開兩位主演的傑出表現,女主角靜秋的扮演者周冬雨雖然初涉影壇,卻將靜秋的形象演繹得入目三分,其靦腆的微笑,羞澀的眼神,有時怯懦、有時堅定的性格塑造,無一不形神具備,令人拍案叫絕。男主角竇驍的表演也值得稱讚,相對於周冬雨的稍顯稚嫩,竇驍雖然也是初登銀幕,但更老練、自如,尤其是他笑起來時那口潔白的牙齒,以及如三月陽光般明亮的容顏,不僅溫暖了靜秋的心,也折服了影院中無數的觀眾。

《山楂樹之戀》作為愛情片中的典型代表,其敘事核心自然是在男主人公老三和女主人靜秋的愛情事件上展開,因此老三與靜秋之間那些相親相愛的小細節也就不容忽視了,而是在導演的筆下得到了精心的營造與渲染。例如,影片開始沒多久,一直盼著久未出現的老三來村長家吃飯的靜秋,在聽到老三進院的腳步聲時主動掀開窗戶上的帘子向外觀看,隨即又馬上將帘子放下,正襟危坐的背對著門口,裝出一副正在認真寫作模樣,似乎對老三的到來與否根本不關心。這一細節的刻畫,充分顯示了靜秋在戀愛將始未始的羞澀心情,為這份乾淨,純美的愛情開了一個好頭。再有就是當老三和靜秋被母親發現他們的關係,母親要求老三先暫時離開,老三臨別之際為靜秋包紮受傷的腳的那場戲的處理,也十分到位地描繪出了當時兩人心中那種複雜的心理活動,不僅展現了老三對靜秋的愛護和疼惜,也寫出了靜秋母親出於無奈才棒打鴛鴦的矛盾心理。那母親那一聲聲砸信封的聲音,就仿佛橫亙在兩人感情之間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預示著兩人愛情的悲劇。

此外,影片中老三那些唯美至極的台詞,也為影片增色不少。例如「你可能還沒有愛過,所以你不相信這世上有永遠的愛情」、以及「我不能等你一年一個月了,我卻會等你一輩子」等,都十分雋永,定會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當然《山楂樹之戀》也並非無懈可擊,與原小說相比,張藝謀在打造史上最純最美的愛情時,卻又因不恰當地砍去了一些情節枝蔓,而讓本片顯得過於平淡沉悶;片子的主題音樂也與奧運會開幕式上的主題歌《我和你》曲調相似,有偷工減料之嫌;個別地方也違背的時代的真實(例如,魏紅燙髮是那個年代決不可能出現的事情);此外,老三向靜秋表達愛的方式也有些陳腐,例如過多地給錢等等,都為本片減分不少。但瑕不掩瑜,《山楂樹之戀》仍然是我們看到的迄今為止中國電影中不多的精品之一,值得誇獎,值得回味。

電影影評範文(三)

《鬥牛》是中國首部戰爭喜劇片,影片以一種「黑色幽默」的表現方式,把那個戰爭年代的人性尷尬和悲慘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以記憶般的黑白色調貫穿於故事的始終,在色彩的處理和主題的表現上與之前姜文的《鬼子來了》存在著較大的一致性。導演透過「喜劇」的外在言行,以個體人物的命運探究一個民族的時代根基,壓抑與沉悶的歷史環境折射出的是一個危難民族的蒼涼和苦衷。

色彩的單調不僅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疲勞,同時也暗含著那個時代人們思想的單純和精神世界和匱乏。影片開頭灰暗的色調,空蕩蕩的村莊,以及牛二帶著恐懼的呼喊聲,與後來回憶中熱火朝天的村莊和喧鬧的村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對比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牛兒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在他的身上體現出了濃厚的質樸和妥協,他作為那個年代千千萬萬個農民的縮影,在性格和心理上具有較強的典型性。他為了完成一種使命,竭盡全力去保護「八路牛」,他把這頭牛看成是九兒,看成自己心裡一直裝著的一個讓他很難接近的女人,牛兒把人與牛的情感疏離漸漸地拉近,甚至過度到彼此的不相離棄,這就讓我們更少的去體現戰爭帶來的悲慘。

荷蘭奶牛是以「八路牛」的身份被神聖化的,即使全村人慘遭日寇屠戮,這頭「八路牛」卻安之若素,甚至成了牛二的精神寄託和唯一伴侶。潑潑辣辣的九兒已經不在了,但還好,還有一頭牛,一頭像九兒一樣有著怪脾氣的牛,自始至終,朝夕陪伴在牛二的身旁,祖傳的銀鐲成為牛的鼻環,無意中的「牛二之墓」擺寫成「二牛之墓」,那也就意味著,天荒地老,再不分離。

《鬥牛》用小農意識曲徑通幽的玩了一把市民理念的宣洩。他與「八路牛」之間的生活瑣碎和溝通障礙充斥著較強的喜劇性元素,這具有明顯的「黑色幽默」。影片中不斷出現的對過去美好生活的閃回,一方面是對影片單線條敘事的彌補,一方面它也起到了和現實生活的對比作用。戰前的生活是生動的,幸福的,戰後的世界是冰冷的,殘酷的。奶牛有它的象徵意義,它的出現本身就於戰爭不符,西方的奶牛也與中國農村格格不入,這麼一個突兀的生物,有一定的荒誕效果對於戰爭的一種戲謔,也讓人不自覺就有一種跳出感,反思鏡頭之後的戰爭,人性。同時,奶牛也有它的現實意義,那就是象徵著中國人民,正是它哺育了八路軍,可是中國人民是軟弱的,不論流民,草寇,日本兵,誰占有了它都能擠它的奶喝,有的人喝了它的奶還不夠,還要魚肉百姓宰殺他,但中國人民又是頑強倔強的,它能夠以各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存活下來,有種打不死的精神。

中華民族的「劣根性」在劇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在受到日軍的掃蕩後,他們所做的不是一種竭力反抗,而是只顧自己,甚至相互掠奪。不得不強調的是影片的總給人一種苦笑不得之感,笑在牛二無賴一樣的說話腔調,哭在處處的慘烈以及人與牛的真情。牛兒借鬼子的地雷炸死想殺牛的難民,完全都是巧合,並非本意,這和導演不想塑造他成為一個英雄有關,因為在這個故事背景下,牛兒是一個被歷史的偶然遺留下來的意外,沒有成為英雄人物的動機。甚至會感到微微有些傷感,人所依憑的情感是如此微薄又如此雄厚,幾乎沒有辦法被打到。人可以做的事情是如此卑微,和一頭牛相守一生,人所做的事情又如此偉大,他有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觀,言而有信。

與牛兒相比,九兒並非一個自怨自艾的人,她時時刻刻都在努力爭取著自己的權利。這種爭取並非是有革命意識的爭取,而是生存的一種本能。這一點,從莫言的小說中也可以找到影子。她大膽潑辣,在男人堆里絲毫不怯懦,反而提高嗓門大膽地呵斥,而且還鼓動村裡的其他外姓人一起來爭取。當然,這種「鼓動」是無意識的,帶點「唯恐天下不亂」的狡黠心理。這是無法與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比肩的。但導演管虎也並非有讓九兒或者牛二有這種先進的思想,他的目的是還原大多數農民的思想。這一點卻和《鬼子來了》裡姜文的想法類似。這不是抄襲,也不是借鑑,而是對上世紀八十年代小說精神的繼承。當如今滿目都是情愛青春傷痛無病呻吟文學泛濫的時候,還有人,將八十年代的那種精神撿拾起來,融匯成一部電影,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細細讀來,確實讓人留有餘味,故事更是娓娓道來,意蘊悠長。

如何反省一場戰爭,反省一個時代,紀念一種精神,反思一個民族,《鬥牛》做的僅僅是一小點。在追求形式美追求得瘋狂的時代,在無病呻吟的時代,在爾虞我詐的時代,在充斥著色情兇殺亂倫的無數教材的時代,幸好,我們還有《鬥牛》。管虎完美的跳出了國產電影的窠臼,這是一次大膽的創新,更是一種責任的完滿,《鬥牛》確實是一場好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