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幸福終點站影評

幸福終點站影評(一)

《幸福終點站》(The Terminal)是一部2004年出品的電影,由美國史蒂芬·史匹柏導演,主要演員有湯姆·漢克斯、凱薩琳·澤塔-瓊斯、斯坦利·塔奇和齊·麥拜特。劇本由沙查·蓋華斯,謝夫·內森遜根據安德魯·尼高爾和沙查·蓋華斯的原著故事改編。影片講述主角前往美國途中家鄉發生政變,政府被推翻,所持證件不被美國入境當局承認,被拒絕入境卻又不能回國,被迫滯留甘迺迪國際機場期間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叫Viktor Navorski,來自東歐一個小國夸科夏,他只會用極少的英語來形容自己的身世,他的手裡是一個笨重的大皮包,肩膀上斜挎的小包里有一個罐子,這就是他來紐約的目的,可是在來到甘迺迪國際機場後,由於家鄉發生政變,政府被推翻,所持證件不被美國入境當局承認,被拒絕入境卻又不能回國,被迫滯留甘迺迪國際機場。

這是一個充滿著川流不息四處奔走不能停息的人群的機場,人們總是會為了很多理由而奔走,或是為了財富,沒有來往於天際的四處飛翔,很多人難以聚攢起驚人數字的金錢;或是為了家庭,人們需要回到自己溫馨的家園享受自己的安逸人生,儘管旅途辛勞,可是當能夠回想起餐桌旁愛人微笑的時候,他的臉上該掛著幸福的;還有很多理由讓人們從飛機上走進機場,再從機場走進某一個城市。機場,對任何一個過客而言,它只是一個驛站,短暫的停留。沒有人會把自己的等待安排在機場,就是有,那也是短暫的。可是主人公維克多,一個人在機場等候,這一等就是幾個月。

他失去了國家的依託,所以他成了這個地球上唯一沒有歸屬的人。維克多成了這個機場唯一的居住者,他穿著睡袍倘佯在機場的大樓里,他用男廁所的水龍頭洗澡,他拼湊起坐椅作為自己的睡床,他甚至在機場大樓里打工為自己賺取生活費用。沒有人知道他為了什麼,他只是一個奇怪的漂流者,只是因為一個永遠無法預料到的理由而成為一個被拋棄和被遺忘的人。可是他站在機場大廳里,提著行李四處張望的時候;他不懂裝懂,答非所問的時候;我們卻總可以發現他的誠實和善良。而事實也是,當他用「山羊」為無辜的旅人解難的時候,當他一次次為了得到食物為朋友牽著紅線的時候,當他屢及朋友們的前途甘願放棄自己承諾的時候,他的善良我們為之感動。

他在這個航站是為了等待。生命中很多人無法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儘管他們四處忙碌,不停奔波,可是當他們細究自己內心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自己無所等待,無所期望,活著僅僅是作為一種人生的狀態而存在,和死相比只是多了呼吸和思想。特別是當這個問題是發生在飛機場這麼一個航站的時候,更是有許多人無法明確。

生活總是會讓很多人無法找到真實的自己,艾米莉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維克多認識了一名美麗空姐艾米麗婭。艾米麗婭不知不覺中對維克多產生了好感並為自己的想法感到困惑,維克多為了能夠與艾米麗婭共進晚餐開始努力的尋找工作,慢慢的她愛上了這個細膩而憨厚的男人。一場 「塞翁失馬」的好戲就這樣上演了。

電影中沒有給他太多遺憾,因為對於愛情來說,正如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之後送給約瑟芬的一個禮物,金色的掛墜後面一個字「命」;他獲得了艾米莉的愛情,可是他註定是不能擁有她的。而關於承諾,對於他死去的父親的承諾,他實現了。在機場漫長的等待就是為了在得到他父親崇拜的音樂大師的簽名。他在機場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的歡呼聲中衝進了漫天大雪的紐約城,不是為了美國人口號中的自由,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抿煮,只是為了完成一個本該完成的承諾。

影片賦予Viktor Navorski的人物性格更多的是執著、堅持、忠誠、敢於承擔責任,他的堅持甚至在世人面前是傻的表現,反襯出美國社會的人情冷漠。其實Viktor Navorski堅持的這些優點正是當代美國信守的信條,但是在錢權縱流的美國社會裡誰還會將這些美德高高置上我們看到的是冷漠的職業操守,淡漠的人際關係,一夜情和亂交似的合歡,沒有人情、沒有責任、沒有愛情,這就是導演要說的,這就是淡薄人性的商權社會的真實寫照。

Viktor Navorski是一個忠於自己國家的人,而現在忠於祖國的人多哉不多也,改變自己的國籍成了時尚,成了地位、權勢的證明,儘管那是自由。

堅持換回的愛情,這種做法在當代社會中就快變成化石了。人們信奉的道德操守遠不如墮落的快樂來得輕鬆,性解放給美國甚至世界的打擊都是巨大的,導演再一次提到了這個問題。

一個湯姆漢克斯用孤獨無助的開始通過努力和堅持撐起了一個溫暖的人性關懷。

感動是從日積月累每一個細節開始的,Viktor Navorski就是一個很關注細節的人,Viktor Navorski卻要靠著細節來尋找食物。那個清潔員大叔把他的食物券當成垃圾掃走了,他至少要在機場中餓上一陣子,但是細心改善了他的危機。他發現只要把機場的推車推到原位,就會從機器中蹦出一美分的硬幣來,這些零錢對於那些滿載行李的旅客當然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有很多人把車隨手丟棄在機場裡,但這點錢卻是Viktor Navorski的食物來源。

一個小小的機場如同生活中的一個大世界,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的點滴故事構築了動人的情感,就像一個精製的小品讓你在等待中品嘗幸福的滋味。每個人都幻想有那麼一天,放棄所有的夢想和憧憬,來到一個陌生但熱鬧的所在,機場、麥當勞、肯德基,一個人,看外面的繁華世界,看人來人往,看情侶熱情的擁抱,看人們痛苦的分別,雖然一切只是旁觀,但也是一種享受。

像這個故事一樣,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在等待,每個人等待的事情都不一樣,有人得到了,有人失去了,有人堅持了,有人放棄了。艾米利亞等了20年,最後獲得了不知道是不是幸福的選擇,納沃斯基的父親等待了40年,卻沒有等到心愿了卻的那一天。等待不一定總是美麗的,等待是一門藝術。博弈的過程,就是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去等待你認為值多少的事情,有的人堅持等待,卻沒有結果,有的人放棄等待,獲得了更好的結果,這些或許可以說上天註定。不過,等待卻是一種犧牲的過程,人為什麼等待是因為對方讓你覺得有了等待的機會與價值,而正是這種「覺得」,有時卻可能害了一個人,等待,有時候也是一種上當的過程。反過來講,當你都沒有想讓別人等待時,不妨斬釘截鐵一些,而不是編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個人認為這部片子和愛情的關係並不大,只是說生活吧!一是執著,二是善良,其實只要有一個平常心,我想幸福總不會太遠。

《幸福終點站》是一部好電影,看過以後讓人開心,讓人溫馨,同時也讓人激勵。

主人公樂觀積極,在任何情況下都隨遇而安。他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不遠萬里來到美國。可是誰曾想,當他還在飛機上的時候,自己的國家發生了政變,他就被這樣被拒在美國的大門之外。可是他並沒有絕望,依然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用他對生活的熱情感化了身邊的人,也贏得了自己全新的生活。

還有就是主人公最後選擇離開,其實並不是一種懦弱和不堅持的表現,這是對朋友的一種義氣,是一種情誼。他選擇離開,其實是更大的勇氣,值得讚賞。

在這部電影裡面,人物都顯得有情有義,不管是保潔員,餐廳工作人員還是機場的保全人員,大家都能夠不為某個人的意志而去違背自己的原則,背叛自己的良心。也許,在我們現實的世界中,我們也要有一雙能夠識別正義和非正義的慧眼,並且勇敢地堅持正義。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堅持正義也許會遭到非正義人的報復,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放棄自己的原則。讓我們都堅持正義,讓這個社會更和諧,更正義。

主人公雖說是來自一個不太富有的小國家,而且國內的局勢如此動盪,但他絲毫沒有像那些自大的美國人想像中地對美國充滿了崇拜或是想趁此機會留在美國,他還是深愛著自己的祖國。這是一種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懷。主人公來到美國的原因就是完成父親的遺願。誠信在這位男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幸福終點站影評(二)

人生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是等待。想像一下:一個人在漫長的等待中彷徨,把握不到未來,尋找不到出路,一切都淹沒在未知中,你能感覺到時間和生命在你手中無情地消逝,而你能做的,卻只有等待,那是一件多麼令人不安的事情啊!而《幸福終點站》就是一部發生在等待中的故事。

影片《幸福終點站》描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為完成父親臨終遺願,不通英語的維克多。納沃斯來到美國。從飛機起飛到在甘迺迪機場落地的這一段時間,他的國家發生政變,維克多因此突然成為了沒有國籍的人,無法入境,也無從出境;縱然紐約和美國就在數米之遙的門外,他仍然只能等在候機大廳里,直到身份明確。這一等,便是9個月!

在這9個月的等待中,維克多一點沒有虛度;靠著自己的雙手,他在待改建的67號登機口給自己造了一個家;靠著自己的智慧,幫了一個買藥救父的俄羅斯人,撮合了一段姻緣,邂逅了一段浪漫,征服了一群原本拿他當笑話的人;當他離去的時候,這個初時語言不通的東歐人,已經讓整個機場為之感動。一百多分鐘的片子,除了最後的幾分鐘,幾乎都濃縮在極其有限的一個小空間裡---甘迺迪機場候機大廳。然而,就在這麼小的一個候車大廳,維多克讓我們收穫了太多的感動,有愛國情的、友情的、愛情的。

首先,隻身遠赴重洋外,最難割捨是家國。維多克來自東歐的一個普通小國,然而,在富有的美國人面前,面對著富庶美國大地,談起自己的祖國時,他仍舊可以還不猶豫的舉起自己的大拇指,這是怎樣的愛國情懷,怎樣的國家自豪感。突然噩耗傳來,他的國家發生的巨變,他變成一個沒有國籍的人,這是怎樣一種衝擊啊。即便如此,當機場管理高層為了減少痲煩,詭計迭出,甚至創造機會,企圖誘使他「偷渡」美國去時,站在大廳的門口,望著數米之外繁榮的美國大地,他猶豫了。最後,他選擇了留在朝不慮夕的候機大廳。

再者,客居海外逢知己,肝膽相照兩崑崙。就在維多克獨在異鄉為異客,舉目無親,孤立無援的時候,他的苦苦支撐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感動了機場的每一個人,從平凡普通的清潔工,到機場的每一個商場工作人員、建築工人,所有有同情心、有愛心的人都被他深深地震撼了。在他最苦難的時候,建築工人給他的一頓飯,清潔工的一點幫助,一絲暖意;他約會的時候,朋友們或拿出多年前的壓箱底絕活,或者充當服務人員,一絲甜蜜。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他也幫暗戀蓋章小姐的建築工人牽紅繩。誰也不知道,老實巴交的老清潔工是在印度忍受不了壓迫才傷人逃到美國來的,如果他被遣送回國,那麼等待他的將是很長的監禁歲月。當維多克要離開機場時,整個機場震動了,一個聲音在人群中傳遞,那個英語很蹩腳的傢伙要走了。當人們奔出店門,揮手相送的時候,有一種感動在空氣中慢慢醞釀,緩緩擴散。時間,在此刻定格,友誼,在這一個得到最深刻的闡釋。

最後,他國邂逅真戀情,最難釋懷伊人心。()影片最甜蜜的亮點,莫過於維多克和空姐艾米麗亞得愛情。同樣生活在等待中,維多克在等待中度過了一生難忘的九個月,艾米利亞卻在等待中度過十年。三十九歲,已是年華將逝的年齡,可是艾米利亞卻因為愛上了有婦之夫苦苦等到三十九歲。於是,當兩個等待中的人意外的走到一起時,火花在那一刻迸發,生命在那一刻照亮。從此,維多克苦苦尋找工作,只因為他要湊足請她吃意大利麵的錢。他精心準備,精雕細琢一件作品,等待著給艾米利亞一個驚喜。終於,在重逢的某一天,告訴她「走到拿破崙送給約瑟芬什麼禮物嗎看,就是這個」,在那個時刻,艾米利亞的心在他的溫情中慢慢的融化了。可能很少有人會愛上被困在機場,無家可歸的落魄兒,可是艾米利亞就是個例外。一段患難中的愛情,一曲鏗鏘華麗的曲,一部優美絕倫的詩!

可惜,他們最後還是沒能走在一起,當維多克用殷切的眼神詢問她為何放棄時,艾米利亞無力的說「destiny(命運)」。於是,維多克結束他漫長的等待時,實現了此行的目的時,艾米利亞卻有開始了另一段更加漫長、更加無奈的等待。兩條匆匆交叉的直線有再一次分開,生命中的無奈,莫過於此。

細細地重溫了維多克的足跡,細細的品味了他的愛情、友情和愛國情,突然感覺到,等待,有時候也可以變得更美好。是的,等待中的你不能改變你的命運,但是,你可以改造等待的時光,就是因為維多克的不折不撓,人生中很可怕的等待卻在他面前展示出它美好的一面,而艾米利亞沒有勇氣挑戰命運,留給她的,只有痛苦的等待。所以,只要我們在等待中堅忍不拔的追求,永不放棄,我們有理由相信,生命的意義,有時候就在等待中實現。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