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史記讀後感600字

史記讀後感600字(一)

《史記》是司馬遷忍辱負重、嘔心瀝血,花費一生的精力來創作的。它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曾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大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感喟:“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史記》為我們生動形象的展現了波瀾壯闊的社會畫面,還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讓我們從歷史中明白道理,揭露醜惡行為,歌頌高尚的品德。

《史記》中那一個個活靈活現、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對人謙恭有禮、和藹可親、孝敬父親的虞禹;令人尊敬、勤政愛民、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受到了大家的愛戴;還有那殘暴、沉迷於酒色、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最終丟失了江山的商紂王;只為博得美人一笑,點起烽火、不惜一切戲弄諸侯的周幽王,“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這就是周幽王墮落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忘亡國之恥,臥薪嘗膽從而最終戰勝吳國的越王勾踐。知識淵博、見聞深廣、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的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用“發憤以抒情”的方式創作的《離騷》而名垂千古。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千古,映射著未來。讀完《史記》,讓我讀出歷史的真實,讀懂了一點點歷史發展的規律。讀史使人明智,就是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鑰匙。明智的人既要不忘過去、重視將來,更要全力把握現在、創造將來。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到聖賢真正的精神何在?我認為這才是讀《史記》的最大意義。

史記讀後感600字(二)

我家的這本《史記》是1998年5月1日我從第17屆北京特價書市上買回來的,算來在我家“睡”了近10年了,因為我從來沒有當作“書”讀它,只是當作工具書查資料了。如果不是這次學校組織的“家庭閱讀”比賽,真不知它還會“睡”多久呢。當兒子拿回“家庭閱讀情況統計表”時,我們為讀什麼書進行了討論。說實在話,家裡的書不能算太少,沒有上萬的話,幾千冊還是有的,但兒子感興趣的他都讀過不知多少遍了,再說,既然是家庭閱讀,總得是適合孩子和大人共同閱讀的書、共同提高才行呀!於是,從書櫃的文學類圖書中,我們最終選擇了《史記》。

《史記》是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學宏篇,共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本次閱讀中,感受最深的是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是失敗的大英雄,只可惜“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如果少年項羽能苦心研讀多一些兵書,恐怕他就不僅僅是一個失敗的大英雄了,也許中國的歷史會為之而重寫。李清照有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那種豪情讓古今讀史人感動。但少年朋友應該反思一下,項羽從小很有志向,見秦始皇帝過江,竟說“彼可取而代也”,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項羽沒有為實現這一志向而努力增長自己本事的毅力!

項羽也許算是天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天才也許會有天助,但天助不如自助,因為上天最終沒有能夠幫助項羽。只有自己立下志向,並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理想才能變為現實。

史記讀後感600字(三)

我敬佩司馬遷能把《史記》寫得那么深動敬佩《史記》當中的每一個英雄人物敬佩中國擁有那么豐厚悠久的歷史。今天我終於把厚厚的一本《史記》讀完了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收穫還真是不小。

《史記》這本書記敘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總計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敘事簡明生動非常得吸引人。()《史記》是歷史的“實錄”具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它的文學價值表現在運用真實的歷史材料並且成功地塑造出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馬遷真正做到了將歷史、人物和主題統一起來這樣既寫活了歷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個人物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他還非常善於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來完成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我覺得《史記》的語言真不愧後來被奉為“古文”的最高成就。

在《史記》這本書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歷史故事是:《五張羊皮的故事》。這則故事主要講了:春秋戰國時候愛惜人才的秦穆公為了贖回聰明才幹的百里奚用五張羊皮去跟楚人交換他最後秦穆公贖回了自己最喜歡的大臣百里奚。讀了這篇故事後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都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樣他如果用重金去贖回百里奚的話楚人覺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會輕易交換。但是如果用五張羊皮去交換的話楚人必定會很輕視百里奚而同意交換。聰明的秦穆公就換了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最終如願以償。我覺得我應該向秦穆公學習

總而言之在《史記》這本書中我了解到了中國偉大的五千年的歷史同時我還懂得了不少的知識收穫了不少碩果。你們也要看看喲!我班已建立班級部落格圈,歡迎來訪^_^1推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