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

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一)

「畫晴」、「描容」、「我在」、「色識」、「三弦」一段一段不知內涵的題目,裡面卻深藏著不可只看表面的文學經典。

「我在」中的一篇文章「我在」使我印象深刻。我認為作者很童真、很有風趣。都長大了,出去跟團旅遊,還想叫「我在」。要告訴天上、地下,所有的人有一個孩子在這裡。無論親情、友情或者愛情,所有的都是基於我剛好也在這裡。「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渺渺煙波里,只因有你在清風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這地球,而地球又在太虛,所以不免停舟問一句話,問一問彼此隸屬的籍貫,問一問,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

這讓我回憶起剛上國小時候的情景。那一天,我興高采烈地背著書包,牽著爺爺的手,到學校上課。一位漂亮的女老師手上拿著花名冊開始點名:「×××」。那個讓就大聲的答應:「到!」我猜測那個人當時心裡一定又緊張又開心,也十分的嚴肅與鄭重。「到」的聲音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聲音清脆、又悅耳。仿佛要告訴天上、地下所有的人。

快要念到我的名字了,我內心十分的緊張,雙腳有些發抖,也許是我當時有些害怕。我在心裡鼓勵自己:「不要怕,大膽一點兒,讓老師和所有的同學都認識自己不是很好嗎?」老師在講台上念著:「嚴夢晶。」我即害羞又緊張,而且還有那麼一點開心的答了一聲「到!」我的心兒像小白兔一樣撲通撲通直跳,我用手摸了摸胸口,我做到了。

確實,現在回想起以前。我也像作者一樣好想勇敢又很鄭重的坐在凳子上,向天上和地下,所有的人說:「到!」讓他們知道在這裡有一個孩子在說話。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認為這篇文章使我回憶起以前,回憶起那深深的一刻。我十分的喜歡這篇文章,它讓我感悟了「我在」的內心含義。

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二)

半個學期已經過去,手中的這本散文集也已大致讀完,約有兩百頁的一本書籍卻是收錄了作者辛勤筆耕揮灑的數十篇散文經典。而我從初讀時的柔情有感,也演變到了最後的鏗鏘懷思。

她總是極為樂觀的,說的出:「日子是美麗輝亮的,我愛的是日子的本身;如果日子是黯淡難熬的,我感激的是:『我竟有那麼完好的健康能以承受這一切。』」這樣的話。或許她研讀過道家的著作,又或許是她生來便有感於相對,用巧思辯解著無奈的生活。聽聞她近年來罹患腸癌,卻仍能以孫悟空自比:「當孫悟空和妖精打架時,如果大叫妖精的名字,妖精便會自卑地逃走。當知道身體的對手是誰,對手也會逃走。」這是怎樣的豁達,讓那些身心俱受限於病痛的人們情何以堪。張曉風的面容也給予我了一種滄桑磨礪之後看遍萬物的灑脫,書卷的沉澱會有一種質的改變,和藹而又親近。

她是柔情的。在徐學先生為她撰寫的序中不乏有對萬物懷思懷情的句子。她似乎柔的似水,一點一滴的滲入生活的每處細節,期冀於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編篡自傳,讚美與萬物,專為那些被人所忽視的鳴屈叫冤,卻從沒有無病呻吟,矯揉造作。那只是一種有感而發。

她是豪邁的。在我所讀的這本書中最偏愛的是那篇《杜鵑之箋注》,其他的文章皆好,卻獨獨這篇帶給了我淒烈之感。從那之後刺目的明紅帶給我的便是一種淒艷與不屈。張曉風專擅於以小見大,可隱於其後的卻是一種大的構思。她能夠用短短百字便從風衣寫到了浩瀚的風,乃至天地,卻又能夠在最後不著痕跡的回到風衣,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我無法企及的功力,以至她的自信與遣文造字。

她的文章給予了我她內心的縮影。她文章中的話,有我曾經想到過的,也有沒想過的,可她卻一一羅列出來供我們思考,有時候我欽服於她的大方,給予了我許多的收穫。用她的樂觀,柔情,豪邁乃至包容去接受這個世界如何?這個世界需要禮讚,人生需要希冀,讓這本書成為我的晨曦,帶著無盡的感懷去迎面明天吧。

張曉風的散文讀後感(三)

這是我第一次讀大篇幅的散文。讀完《張曉風散文》後,我感覺很細膩,很溫柔,她的散文不會有驚心動魄的描述,卻在娓娓道來中讓人感覺到一種家的溫暖。

書中有許多狀物的散文,《白千層》就是其中一篇。作者在校園裡看到了白千層,它的名字吸引感動著作者。白千層是純潔的,是堅強的,「必定有許多壞孩子已經剝過它的乾子了,那些傷痕很清楚地掛著。只是整個樹幹仍然挺立得筆直,在表皮被撕裂的地方顯出第二層的白色。」冷酷的摧殘從沒給它帶來什麼。()一株樹就好比一個人,這株樹的內心是純潔的白色。我們要追求,但在追求中不要被金錢和名利駕馭。我們也只有追求純潔的心靈,追求強大的思想,才能重新認識自我。

《地毯的那一端》是作者給她丈夫寫的一封信。這篇文章扣人心弦,平和安然的環境氣氛。運用書信形式,更利於情感的抒發和故事的闡述。文中還運用插敘,款款道來給我們簡述了兩個人的故事。在作者筆下,一切似乎就這麼簡單,她讓我們明白了人生不一定要轟轟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波瀾壯闊是人生,平平淡淡也是人生。

「哪一個母親不是仙女變的?」每當想起這句話也就想起了《母親的羽衣》。讀完文章後感觸很大。我無法想像,曾經那個披著羽衣令人羨慕的公主,現在卻可以為了孩子起早摸黑。這令我想起了我的媽媽:每天早晨我還沒睡醒就能聽見廚房內做飯的聲音,習慣告訴我一定是媽媽在忙碌,我躲在牆角仔細觀察媽媽的一舉一動,廚房油煙很大,她時不時的咳嗽著。上學時,寒風刺骨凌風無情的從她手上划過,他的手已經龜裂了,媽媽是多麼堅強啊!有時放學晚了,踏出校門仍能看到媽媽的身影,這便是母親。天下母親都是一塊砧板,是那樣柔順地接納了無數尖銳的割傷卻默無一語的砧板。

讀張曉風的散文,讓我感覺到了一種最原始最淳樸的感情,沒有故作深情地講理,有的只是充滿樂趣的生活小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