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一)

化比較嚴重,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個富足,福利優越,文明的石油國家。但是看完了三部曲和《櫻桃的滋味》,除了面目荒涼和一輛很破的車,絲毫看不出富足文明來。這部《我在伊朗長大》,更是把伊朗「妖魔化」了。我有點懷疑這些導演,是不是伊朗的「張藝謀」。

片子裡圖畫的風格我很喜歡的,一部黑白卡通片,卻史詩般的向我們講述了一段歷史,輕鬆的表現了極其殘暴的政治,和人們的掙扎,讓人笑中充滿了無奈和同情。

有人說看過《我在伊朗長大》,相當於複習了近30年來的伊朗現當代史,它同時也是導演瑪贊?莎塔碧(Marjane Satrapi)自傳性質的成長史。影片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出國前、奧地利、回國後三個部分。德黑蘭的瑪贊一家本是帝王之後,從小她就受到各種思想的耳濡目染,勇於發表己見。在經歷了暴風驟雨般的衝突內亂、伊斯蘭革命後,兩伊戰爭隨即爆發,伊朗更趨禁錮保守;考慮到瑪贊的將來,父母將她送出了國。異鄉的孤苦、女孩的發育並沒有讓瑪贊忘記自己伊朗人的身份。一段跌跌撞撞的奧地利生涯後,她重返伊朗。可新的生活沒能持續多久,由於國內政治氛圍沒能好轉,她又再次離開,並被告知永遠不要回來。

電影到此結束,但真實生活中的瑪贊自此居住在法國,先後出版了四冊漫畫,並有了由漫畫改編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我在伊朗長大》。整部影片只有極少的現實場景是彩色的,大篇幅的回憶部分只用黑白兩色,可以附會說它們是這個國家常見的兩種顏色,或者只是為了突出明暗差異與二元對立。影片的畫風也極為簡單質樸,是那種極為傳統的黑白動畫效果。在這種描繪下,封閉與開放、自身成長與祖國命運、宗教專制與民主自由的衝突更顯激烈。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二)

這是看完《我在伊朗長大》之後最為之感動的幾句話。看了三遍,而且每看一遍都感受不同,但唯有一點是沒變的:這部影片寫的是在伊朗動亂的大背景下一個女人的史詩,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靈之旅。瑪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靈魂人物,雖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以及所講的話都是舉足輕重的,她教給瑪姬以及觀眾許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畫也有懷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達的就是「永遠別忘了你是誰,也別忘了你的家鄉」。

其實影片可以分為兩部分:以瑪姬第一次出國為界,前部分是以瑪姬的眼睛看世界,後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瑪姬。由於影片是以黑白的動畫形式表現出來的,且小瑪姬天真活潑,讓觀眾透過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戰爭等問題時,沒有任何緊張感,反倒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讓人笑中帶淚。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無自由、人權、幸福可言,就連最平常的聚會、喝酒、牽手甚至聽音樂都是不被允許的,但是,讓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並沒有放棄追求,他們秘密地享受那一切,與政府做著無硝煙的鬥爭。看著瑪姬在衣服上寫著「punkisnotdead」時,我知道,自由和權利是人們永遠追求的,政府無權剝奪,也剝奪不了的。

瑪姬出國後的生活是讓我感受比較深刻的:

縱使身處人群之中,還是會感覺孤獨;當適著說服自己已經找到歸宿時,還是會顯得格格不入。瑪姬試圖融入那個新環境,但作為一個伊朗人,她被當作野人,只是一個來自狂熱的宗教徒國家的野人。她學會吸菸、蹦迪這些年輕又近乎墮落的生活,她本應不是這樣的女孩,她放棄了自己的本性勉強自己學著別人生活,最後卻還是一個另類。

1、家是永遠包容我們的地方,受傷了,唯有父母會不加追問只求你能平安回家。當瑪姬打電話給父母時,電話那頭的父母搶著講話,千叮萬囑,母親最後說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讓我潸然淚下,往往他們都是從最微小的地方關心著我們。

2、永遠忠於自我,作為一個女人就應該有她的氣節,而不是靠外表贏取別人的喜愛,靠裝可憐贏取別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選擇,但萬萬不可選擇陷害別人而滿足自己,那樣只會讓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愛你的家人。

3、婚姻永遠都不能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如果你確定自己一個人會比跟那個混蛋一起更幸福,那麼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敗是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心。

4、「是恐懼讓我們失去自我意識,還把我們變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麼,有膽量的人別人更欣賞。

5、不要忘記自己的根,自己的家鄉,自己是誰,「姑娘,你從哪裡來?」「伊朗」,電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給人們的是感動、回憶與讚許。

瑪姬的成長歷史是豐富多彩的,她也告訴了每個人,自由是有代價的。茉莉人生,有了親情的陪伴以及外婆教與的為人之道,就足以芬芳整段人生旅程了。

我在伊朗長大影評(三)

《我在伊朗長大》是根據伊朗女漫畫家瑪嘉·莎塔碧自傳漫畫改編的,帶有強烈自傳色彩,回憶了女作家上世紀70至80年代期間,在伊朗的成長經歷。該片由伊朗和法國合作,莎塔碧和法國導演文森特·巴羅納共同執導,法國女星凱薩琳·德納芙為影片配音。它以8歲小女孩為視角,講述這個帶有皇室血統的伊朗女孩的成長過程。

小女孩瑪嘉被父母送到奧地利讀書。在奧地利的她,並不能適應歐洲的生活環境,在獨自流浪兩個月後,她要求回國。回國後,受到歐洲思想影響的她,卻又不能全部融入伊朗的生活,對其身份深感迷惑。她不知道她是伊朗人還是外國人。在自我封閉一陣後,開始覺悟。她有了第一段婚姻、有勇氣面對親密朋友的意外死亡。她最終的選擇是,再次遠走他鄉,奔赴法國。而漂泊的代價是她的外婆在其離開後過世,而她未能再見外婆一面。

在法國,這部卡通片得到影評人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迄今的票房已經達到900多萬美元。

亮點:2D線條勾勒人物

這部卡通片完全是瑪嘉本人的真實寫照。瑪嘉的外公曾是伊朗王子,在風雲變幻的上世紀70年代,她曾到維也納讀書,後回到伊朗結婚又離婚,最後到法國定居,從事漫畫藝術多年。《我在伊朗長大》卻與時下流行的3D動畫不同,該片僅僅以簡單的2D線條勾勒出人物的外型,影片的整體也更多地採用了黑白亮色來烘託事件的發展。

影片分為回憶和現實兩條主線,回憶的部分和漫畫一樣都是黑白二色,顏色濃重,適時地表現女孩孤獨的狀態;現實部分則是有顏色的,但在顏色的運用也較為單一。導演運用簡單的線條和黑白對比帶出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大量黑色的運用令畫面充滿力量。

這部畫面簡單的卡通片之所以受到觀眾追捧,是其在深刻的人性關懷故事中。充滿了幽默、調侃的風格,出其不意地讓觀眾笑中帶淚。導演瑪嘉通過這部卡通片勇敢地面對自己成長中的諸多問題,不僅是身份認知的迷惑,還包括對祖國的認同,從在異國不敢說自己是伊朗人到大聲說出自己的出生地;對恐懼的認知,從「陷害」他人到直面恐懼再到徹底掙脫恐懼的威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