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鋼琴教師讀後感

鋼琴教師讀後感(一)

最近讀了一本書《鋼琴教師》,在此與各位家長及老師分享一點心得。

《鋼琴教師》是奧地利女作家耶利內克的作品,200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書中描寫了如同共生體一樣不正常的母女關係。有著典型小市民心理的母親把女兒當成實現進入上流社會的願望的工具。女主角埃里卡從小生活在母親的卵翼下,生活中只有鋼琴,雖年齡已經進入而立之年,仍然時刻處於母親的監視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小市民一心往上爬、擠入上流社會的卑瑣心理,與外界隔絕、令人窒息的狹小空間嚴重摧殘了人的個性成長與發展。埃里卡的人生悲劇無可避免了。

作為一個母親,讀完這部文學作品,首先反省自己有沒有有意無意對孩子犯了這種錯誤。我相信大部分家長都不至於這樣迫逼孩子。但是要警惕的是,別讓孩子來替你完成夢想。別以愛之名傷害孩子。孩子首先是一個個體,我們作為家長起的作用是引導、鼓勵。任何人都不能侵占別人的人生,否則就如埃里卡母女那樣,都沒有幸福的人生。作為家長,我們的人生也是需要不斷進步的,這樣才能與孩子教學相長。

埃里卡時時處於監視的痛苦人生令我再次反省,自己應該在孩子的童年起什麼作用,起多大作用。最近看到一篇報導,講到要給孩子「留白」,讓他有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表達出愉快正面的感情。孩子寫日記時,我常常教他寫「我很開心」之類的句子。孩子有時就會脫口而出:「我其實一點都不開心啊!」後來我頓悟了,要尊重孩子的感情,讓他從國小會表達真情實感,而不是為了討好老師或是家長寫一些假大空的話。

只有擁有自己人生的人才配擁有幸福。這是《鋼琴教師》這部文學巨著給我的一點啟迪。

鋼琴教師讀後感(二)

小說的開頭是這樣的:埃里卡?科胡特是個快到40歲的中年未婚女子,出生在維也納一個小市民的家庭,父親因患精神病,被母親和女兒送進精神病院,並在那裡死去。家裡就只剩下母女2人,睡在1張床上,成為1個共生體。她從小就受到母親嚴格的管束,一直生活在母親的羽翼下,與外界幾乎隔絕。本來埃里卡完全可以成為一位淑女(小家碧玉),但她那具有很強虛榮心的母親則一心盼望女兒成為一流鋼琴家,進而能躋身上流社會。從小就讓她學習各種樂器,她的全部童年時光都是在母親的監督下練習彈鋼琴。埃里卡被「囚禁」在母親身邊,不能和外界接觸,只能一心練琴。年齡上已經進入成人期的埃里卡仍然時時處在母親的嚴密監視下,青春期成了「禁獵期」,不能穿漂亮的服裝,想要1雙高跟鞋都不行。

埃里卡在母親的折磨之下,35歲的埃里卡就成了一位鋼琴教授,她用母親折磨她的方式折磨學鋼琴的學生,試圖讓他們成為莫扎特。()實際上她已經成了一個喪失愛的能力,無法跟人相處,自以為是的人。她只認可高尚的音樂,她鄙視肉體生活。她痛恨自己的肉體,別人的肉體就更不用說了。只要一離開鋼琴和音樂,她就成了一個充滿復仇心理的人。她瘋狂地折磨自己、報復他人。於是她採用了一種「受虐狂」的獨特形式來應對,就像她用刀片割自己一樣。不同的是,現在的「刀片」變成了外物,或者外物被她想像成了刀片。她在疼痛中獲得快感。她已經完全沒有能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更美有愛的能力。她的內心因長期的壓抑經受了極大的扭曲。但埃里卡的學生克雷默爾的出現打破了母女之間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閉生活。克雷默爾熱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鋼琴教師,但他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可怕的情愛陷阱:母親固執而變態地從他手中搶奪埃里卡,埃里卡在對待情慾上表現出受虐狂的瘋狂舉動。最終克雷默爾選擇了逃離。

我們從書中看到了她是怎樣地被壓抑、怎樣地被扭曲、又怎樣地走向變態、病態、最終成為令人驚懼的角色。當然造成這一切結果的,除了社會強權壓制、摧殘的原因之外,還有她自身的原因。「愛」、「愛的能力」、「行動能力」,就這樣在音樂教育和「愛」的教育中被毀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表現的卻是人性的壓抑和扭曲。小說的作者將她的主人公埃里卡塑造成了一個極其複雜曖昧的形象:時而是淑女,時而是蕩婦;時而理性,時而瘋狂;時而溫柔,時而殘暴;不但折磨別人,更折磨自己;在奉獻自己的同時要將自己和別人毀掉。埃里卡的性格就是屬於人格變態的範疇。產生這種變態人格的根源,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就是壓抑,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是身份和性別等級的錯亂和對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