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觀音山》觀後感

《觀音山》,有人說這是一部靈魂的成長史,有人說這是關於信仰的崩塌與重建,還有的人說這是少年們的空虛與叛逆,也有人說這樣的電影只不過是一群人的一些裝腔作勢。

南風、丁波、肥皂三個落榜同時又面臨人生困惑的青年,各自離開各自不完整的家庭,一起莽莽撞撞地走入社會,住進了京劇演員常月琴的家。這位以幾乎不近人情的面目出現在年輕人面前的被南風稱作「有毛病的老女人」,原來也身處在一個更為破碎的世界中。生活中不斷發生的小摩擦,一些看起來幼稚的捉弄,卻讓他們奇妙的相互融入。整部影片展現了代際之間的衝突與和解。

狂亂的酒吧,嘈雜的人聲,被啤酒瓶砸的流血不止的頭,疾馳的火車,飛快閃過的風景,撞擊著所有人對青春的感受。而在青春與激情的背後,我看到的卻是對人生痛苦的思考。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青春與我的大不相同。於我而言,整部影片展現了代際之間的衝突與和解。或許每一個人都能從這四個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南風父親酗酒,毆打母親,而母親卻始終只是默默忍受;丁波恨自己的爸爸續弦,誤解父親曾在母親昏迷時偷情,在父親的婚禮上為難自己的繼母;肥皂懦弱肥胖,受人欺負;常月琴飽受兒子在車禍喪生之痛,一直活在回憶里,無法釋懷,甚至對死去兒子的女友大爆發。家庭關係,魯莽與衝動,誤解,或者青春的叛逆,迷茫,自由,成長和中年人命運的歸屬。我們能清楚的看到,分屬兩代陣營的這些人,每個人都卑微且善良,且固執的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那塊陣地,但因為拒絕溝通,隔閡無以消除。年輕人以離家出走的方式對抗,中年人或者老人卻只能在失去親人之後哀痛而拒絕開始新的生活。而這樣的三個年輕人和一個老女人,隔著一條寬寬的時間河,各自守著心中的那塊陣地,好奇的張望,因為距離,變得融洽。或許親人之間的關係太過緊密,沒有了保守秘密與陣地的自由,一切公開,卻沒有了這樣的可能性。

「城市那麼大,我們算什麼?」影片中肥皂對丁波的一句話,擊中所有人的要害。每個人來到世上,仿佛都必然會經歷一遭痛苦,不由你選擇。而每個人都在奮力的尋找一個發洩出口。激烈如南風,為了幫肥皂要回被別人搶的錢,砸破腦袋,在因酗酒住院的父親面前一瓶一瓶的喝酒,瘋狂自虐。安靜如常月琴,每天躲在車庫兒子出事的車裡,抽上一根煙,然後在兒子出事時播放的《藍蓮花》的音樂里,崩潰大哭,哭過後冷麵對人,自殺未遂最後在佛的世界裡找解脫。誰不同他們一樣,在面對困難,紛擾的情況下,重新尋找自由,只是方式與選擇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青春罷了。

常月琴對兒子的前女友說:我求求你,不要再玩浪漫了好不好,我兒子就是被這浪漫害死的。南風在火車將要開過時拉著丁波玩「臥軌」。對於年輕人,怎麼可能不玩浪漫,不浪漫還能幹什麼?本就一無所有,浪漫就是唯一的玩法。可只有浪漫遠遠不夠,所以丁波在鐵軌上向南風解釋,為什麼和別人偷歡,惟獨和南風不行。因為一無所有的他並不能給南風帶來新的生活。「你不是男人,你不會懂。」可是南風並不在乎,也只有一無所有的人才敢玩臥軌這樣的遊戲吧。而愛本身就伴隨著責任與幸福,丁波說「我什麼都不會」,或許他在乎的是怎樣能給對方一個可望的未來。有的人敢愛敢恨,有的人卻害怕自己愛上別人,害怕說出來的愛變成不愛,害怕自己沒能力承擔後果。什麼樣的愛能每天熱熱烈烈,風風火火,最後還不都是歸於平淡,歸於細微,歸於長久。愛沒有對錯,只要能在一起,那一片段便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因為你花費過時間,而那段時間才是最美好的,不管結局如何,都是你的人生一部分。活在當下才是最美好的。

人生的悖論或許就是在於,不管你的生命在青春時多麼美好,可事實也是你在物質與精神地位上一無所有,只有一股衝動與熱血飄散在鐵軌與火車的前方;而年紀大了,有了物質有了地位卻很快老去沒了青春,敢想的不敢做,有的甚至都不敢想,一切都是白搭。而年輕人總有一股去遠方探尋未知的衝動,卻因缺乏種種條件受困於種種因素無法成行。而當自己真正出發,遠走高飛,卻會發現,他鄉無異於另一個牢籠,受困的靈魂永遠無法得以解脫。在未得到和快失去之間,永遠惶惶不可終日,卻始終難以讓自己停下來享受現在,太多人在追求自由肆意青春的過程中,忘了自己的初衷,也集體失憶於曾經在某一時刻的當下體驗。我卻覺得,年輕是一種品質,而不是數量,一旦擁有就不會失去。

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他們一同去地震廢墟的場景,當你踏上廢墟的時候,所有人都特別安靜,眼淚都流不出來,全淌在心裡。甚至覺得自己和他們是一樣的,能感受到的痛,和絕望沒有出路的感覺。人們總是看到生活中的小殘酷,當你看到極致的大殘酷之後,你想的卻是溫暖和關懷,你看到這個世界變化的殘酷,看到人生無常,生命短暫,卻不知道你的方向在哪,你還能看多遠。人那麼脆弱,這個世界也那麼脆弱,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跟這個脆弱的世界共處?最難熬的不是悲哀,而是無力感。

最後常月琴還是在重建起來的觀音廟後自殺了,她喪夫、喪子,在三個年輕人的鼓舞下重新活了過來,與廟裡的師傅,三個後來被她看作孩子的年輕人一起重修了廟。修行了自己生命中缺有的部分,實在是圓滿了。生活里總充滿著無常,又會因為無常,重墮孤獨,而人是不應該長久不顧的。廟在高處,佛在心底。這也是一種釋懷,在這無常的世間,事事無常,沒什麼能夠永恆,無論物質或情感,隨時都可能逝去。而一種消極的逃避方式則是「沒有,也就不會難過。」師傅說「你還沒有放下」,或許是應該拿得起放得下,或者是乾脆不要拿起?她站在山上,她看見孩子們的微笑,是一種釋然,她知道這群孩子已經長大了,他們能夠上路了。

在地震上重建廢墟,在山上重建觀音廟,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重建心靈,重新信仰真善美的東西,重新燃氣對生命的火花,這才是重要的。

社會壓力發展越來越大,我們面臨的困惑迷茫越來越多,但我仍然相信我們這一代人仍然又浪漫的青春,仍然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和生活,不是只有世俗的物質生活才叫成功,沒有仕途沒有錢,只有家庭壓力與困境的年輕人依然是充滿激情,有活力,有青春的。你是選擇隨波逐流,做物質生活的奴隸?還是選擇自由,選擇自己的真實情感。()每個人都在成長,都在做出自己的選擇,沒有對與錯,都是個體對生命的態度,認識及感受。

對我來說,青春的命題嚴肅也肆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許青春除了殘酷與瘋狂,更多的是各自應對關係與各自狀態,過去與未來,苦與樂,生與死,世俗與信仰,人類與自然,希望與絕望。「孤獨不會永遠,在一起才會永遠。」這句話不是一答案,而是一根引線,一定會有一些可以永遠存在的事物,能讓人回想起那是屬於自己的青春。

韓寒在片中主題曲的詞中有一句:熱血,撒哪裡,青春都會落幕;來吧,撒這裡,反正一起上路;就像,花辭樹,總是留不住。

片中不斷播放的《藍蓮花》一直反覆吟唱著: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嚮往。

片頭范曉萱的《戰》中唱著:人類的戰爭好比細菌的生存模式,存活下來的是好還是強。誰贏重要嗎?贏了也不代表你有頭腦。

人生總像觀音山的站台,有人走,有人選擇原地停留下一班車,有人和你一同上路。人走的越快,被他落下的人就越多,孤獨也是永遠的,學會享受孤獨才算一種成長吧。其實都不容易,頹廢或許是現狀,迷惘只因無常。不知哪裡是前方,只要一直在路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