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蘇北少年堂吉訶德讀後感500字

蘇北少年堂吉訶德讀後感500字(一)

畢飛宇的《蘇北少年「堂吉訶德」》首先的意義是精神分析學的,是創作學的,肯定會被那些搞傳記批評的評論家抓住不放,深挖不止。事實上,我們確實從畢飛宇的往事中看到他作品的許多原型,虛構的生活與實體的生活在這兒得到了草蛇灰線樣的印證。故鄉與童年是那麼強大,不管他小說的風箏飛得多高、多遠,那根線總是系在蘇中的那塊窪地上。我們不難從畢飛宇的回憶中尋找到他小說的蛛絲馬跡。

《蘇北少年「堂吉訶德」》有永恆價值。說文革,又像講今朝。作家對童年的描繪,多麼適用拆遷時代的今日景象:「我有過故鄉,只不過命運把它們切開了,分別丟在了不同的遠方,我遠遠望著它們,很少說話,十五歲的少年一下子老了,他的沉默布滿了老年斑。」今天經濟運動大躍進大拆大建,多少人的故鄉被毀滅,有的切開,丟失部分,有的全然消失。懷念故鄉者,每見沉默。這沉默哪裡是「金」,唯有對祖宗的飲泣,愧疚,他們世代辛勞的家宅,精心打造的家什,幾乎盡數丟盡。「文革」最大的破壞是對人的廢棄,如今物質主義大躍進的最大破壞,是對人類未來的廢棄。從土壤到水源到空氣到食品,有害物含量年年攀升,子孫後代別想有好日子過!

《蘇北少年「堂吉訶德」》的神奇,是在富哲理思考。歷史是連續的,不反省反思而改弦易轍,只會機械的或改頭換面地延續,不會有心靈的青春發育。

畢飛宇寫散文,有大視野,用科學手法。科學是很奇妙的,必須有宗教和藝術滋養。愛因斯坦離不開音樂。完善的哲思,必定能發見並綜合宗教,藝術,科學成三結合,傑出的文學作品,都有這些元素。哪一天能翻閱《蘇北少年「堂吉訶德」》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蘇北少年堂吉訶德讀後感500字(二)

大多數人說起自己的童年都會滔滔不絕。童年歲月中那些快樂,即使是無聊的、傻傻的快樂,也是回味無窮的美好;童年歲月中那些憂傷,也如唐詩宋詞中的千古絕唱那般悽美。

作者出生於1964年,父母都是教師,父親被打成右派。他從小生活在江蘇興化的農村,書中寫的那些童年趣事,吃喝玩樂,真實、形象,卻又似乎透著淡淡的無奈,有著時代的深刻烙印。

書中的一些小故事非常有趣,我一邊看一邊講給一年級的女兒聽。比如「襪子」一則。作為知識分子家庭,母親要求作者一定要穿襪子。而在當地當時,有襪子穿是很難得的。作者有兩雙襪子,每天回家他的鞋子和襪子都是濕的,於是父親教了他一個好方法:晚上睡覺時把襪子壓在身體底下吸濕,第二天就又能穿了。可是臭的痕跡是吸不掉的,於是作者的尷尬由此而生……女兒聽了覺得很好笑,但不明白:「為什麼作者的母親不能給他買三雙襪子呢?」我告訴她當時的生活是很困難的,有點錢先得顧著溫飽。她還不明白:「為什麼作者的母親一定要讓他穿襪子呢?是要告訴別人自己是有錢人嗎?」我很難讓小姑娘明白,這是一種中國文人自古就有的清高與節操。

作者生活在水鄉,六七歲時就學會了撐船。但他的「學會」絕對是自學成才。「認得一生就是無師自通的一生,出了課本,又有幾樣東西是老師教會的呢?」我很有同感。身為老師我認為他揭露的是個學習的本質問題。老師的引導很重要,但只是推動作用。人自己的體會和感悟才是真正的而學習。如同游泳,教練可以告訴你動作要領,但真正要學會游泳必須靠自己在水裡去嘗試、去體會。而鄉下的孩子似乎天生就會在小河裡游泳,是不用教的。

作者童年的玩具非常多:桑樹、鳥窩、變幻的雲、蒲葦棒、螞蟥、紅蜻蜓……每天都玩的那麼快樂,和小夥伴們過得那麼充實。我們的孩子也有那麼多的玩具:芭比娃娃、變形金剛、樂高積木、電腦IPAD……可是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的童年似乎常常是孤獨而無聊的?失去了單純的快樂,失去了天真的想像,我們被現代化主宰的那麼痳木。

作者的童年經歷有著濃濃的鄉土氣息,與我這個從小在城市長大、生活無憂、分不清五穀的人相距很遠。讀這些故事時,我似乎也走入了當時當地,有快樂、有無奈、有深情、有憂傷。我喜歡這字裡行間流露的感情。回憶中有地理、歷史、文學。很多描寫童年的書或文章,都是經典。

也許因為年紀大了,我也喜歡回憶往事。回憶讓往事變得那麼嶄新、那麼深刻;回憶重新給往事添了色彩,注入了思想。回憶讓往事融入了靈魂。

蘇北少年堂吉訶德讀後感500字(三)

《堂吉訶德》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紳,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取名叫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識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小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裡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群當作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傷的騎士,把酒囊當作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為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床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讀《堂吉訶德》,我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讀,又覺得書中蘊含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本質就是為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在現實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高粱稈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的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為的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說及其造成的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著寫著,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為我們了解和研究當時西班牙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習俗的一部百科全書。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針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的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質,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的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意義。相隔四個世紀,仍感動著每一位讀者。

《堂吉訶德》中出現近700個人物,描寫的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露了正走向衰亡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無恥,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我想:正是這個原因促使這部作品被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名作家推選成為最優秀的經典文學名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