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我不是壞孩子讀後感

我不是壞孩子讀後感(一)

《我不是壞孩子》這本書羅凱路還沒有讀完,也許他讀完了也不會完全理解其深層的意思……仍需要我們慢慢的解釋、辨別和引導!

這是一部很好的題材,但有些揪心!使我內心有種無比巨大的壓迫感,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孩子!他們的人生該如何描繪……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孩子的自信、自尊和責任來源於父母、老師的態度和眼光。這本書中所描寫的一個令班主任頭疼的差生葉小開是一個性格頑皮,喜歡惡作劇的男孩,是一個沉浸在快樂日子裡、不知世事變化、有集體榮譽感的男孩。然而突然有一天得知自己在老師心中竟然是一個個壞孩子,於是開始了自己不是壞孩子的證明過程。葉小開通過努力學習、做好人好事來證明自己,但是由於家長、校長和老師的不經意,使得葉小開證明自己不是壞孩子的努力失敗。葉小開在學校得不到老師和同學關愛的陽光,在家裡父母也沒有細心關注過他的感受,整天生活在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之中,最終走向了絕望,記錄了一個天使翅膀漸漸消失的心疼歷程。

「寬容、理解和關愛」是淨化孩子心靈的過濾器,是締造孩子美好人生的源泉!多年來,我們對孩子的評論似乎就形成了一種定論,那就是孩子是否聽話、成績是否好。聽話、成績好就是好孩子,反之就是壞孩子。一個孩子再聰明,只要不聽話,給別人帶來一些痲煩,日子久了就成了大家都看不順眼、討厭的壞孩子。

通過這個故事,我深刻地認識到要細心關注孩子的內心活動,特別是調皮搗蛋孩子的心靈世界。不要用成績好壞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分數至上」的教育會傷害絕大多數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承受自卑的情緒和巨大的壓力,甚至會形成伴隨孩子一生的陰影。其實無論成績好壞,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都渴望被尊重、理解、關愛,渴望被公平對待。孩子也是有思想有大腦的人,不是一個任人支配的木偶。活潑好動、好奇、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屬於正常現象,這說明了他們生命力旺盛、有思想和冒險精神、有獨立意識。我們不能以這些理由過分批評、打罵刺傷孩子的自尊,給他們框上一個「壞孩子」的罪名。

我們都愛孩子,都希望他們將來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那麼我們家長應先從提高自身做起,身教更甚於言教。家人對待孩子的教育方法要一致,要和藹,沒有壓力地和孩子聊天,真正的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和他們成為好朋友。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要用脫離孩子能力的高目標來要求孩子,要知道成績不是唯一,一個擁有健康身體,良好心態的孩子也一樣能在其它方面贏得掌聲。多用欣賞、讚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多用肯定、表揚、鼓勵的話去激勵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能夠做的更好。試想如果葉小開在證明自己的過程中,有人能發現並及時給於肯定就絕不會有這樣的悲劇發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家長老師要多一些細心、耐心、愛心來對待孩子,正確引導啟發、鼓勵協助他們向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希望!

孩子的路還很長很長……而我們需要做的則更多更多!

我不是壞孩子讀後感(二)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一直是我認為的最好的學習方式。雖然對目前教育體制下的一些教育方式不盡認同,但對「多讀書,讀好書」的倡議,我們一家都是欣然而為的。從買書到讀書,再到寫讀書心得,我都欣喜的處於一種「被推動」的狀態,孩子成了主導——不僅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書,自己認真地閱讀、學習,還督促我讀、主動與我交流感想,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

在讀完《我不是壞孩子》這本書後,感到一種深深的悲哀,好像最珍貴的東西像廢紙一樣被無情地撕碎。書中的葉小開,是一個單純、活潑、熱情的孩子,如果能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正確的教育引導,他肯定是完全另外一個樣子。但故事中,他得到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學校、家庭、社會都沒有公平地對待他,在孩子眼裡,他已被拋棄,沒有人相信他,甚至沒有人願意聽他微弱地辯解。文中的結果都是我很不願看到的,甚至我不太贊同作者把這樣的結局寫在書裡給孩子們看,但葉小開似乎沒有其它的出路。

對於教師來說,教好一個好學生固然重要,但教師更大的成就應該是教育好那些看似有「頑疾」的學生。作為學生,尤其是國小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單純而天真。他們希望得到關注和認可,有時,為了達到被關注和認可的目的,他們採取的行動可能會超出常規,我們習慣於以成年人的視角評判他們行為的對或錯,往往忽略了孩子最基本的動機,從而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簡單勾畫出好孩子壞孩子的界限。而我們現行教育體制上的瑕疵將少數教育者的思維導向推向了功利主義,不僅沒有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行為上的偏差,甚至給他們貼上「無可救藥」的標籤,沒有給他們公平的表達機會。教育的本質應該是關注和服務於每一個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以此為出發點,作為一名教育者,將那些行為上有偏差的孩子引導到正常發展的軌道,遠比升學率、高分率這樣的數字遊戲更有實際意義。

南非有一句諺語:「教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作為家長,不能把教育責任簡單地推給學校,因為親職教育、生活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但現在親職教育普遍存在的一個不對稱點,家長的受教育經歷與現在孩子的受教育經歷有著很大的差別,對很多事情的理解差異很大。在葉小開的經歷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對父親的心理變化過程——從小時候對父親的依賴,到後來對父愛的疑惑,甚至到了後來的畏懼。造成這個變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得不到來自父親的理解、寬慰和肯定,二是親子之間正常溝通交流的缺位。葉小開的父母沒有很好地解決兩代人思想上的反差,沒有從孩子的角度進行思考,甚至喪失了對孩子的信任,這對孩子的打擊是巨大的,這也成為葉小開走向叛逆的一個重要原因。試想,一個各方面都還很不成熟的孩子,面對著一個令他感到絕望的環境,會是怎樣的心態?

我覺得,學校、家庭、社會都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公平的教育環境而努力:

一是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慎用「標籤」,不要輕易下「壞孩子」的定義。用同樣的眼光看所有的孩子,有的孩子可能會做錯事,但不是壞孩子,一旦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孩子的心理可能會出現很大的變化,因為被肯定的願望不能實現,孩子就會真的按照「壞孩子」的標準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特別是在缺少判斷力的年齡,很容易誤入歧途。所以,我們的責任在於,不要輕易否定孩子,不要戴上有色眼鏡,要給他公平的表現機會和一個充滿希望的成長環境。

二是要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每個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但引導不是命令,不是包辦,不是決定。要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甚至對孩子也要有敬畏之心,在批評孩子之前先想一想,我們是不是還能做得更好。孩子有時何嘗不是我們的「老師」,從「小手拉大手」到「廉政進校園」,孩子們的純潔和真誠難道不值得我們敬畏嗎?彎下腰和孩子說話,多用孩子的眼光去理解他們的行為動機,特別是那些看似有「頑疾」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肯定,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多聆聽他們的聲音。

雖然都知道成長比簡單的獲取知識重要,但落後的體制、浮躁的心態往往讓我們在實踐中迷失,我不知道孩子眼中的教育公平到底是什麼樣的,也許每個孩子想的都不一樣。作為家長,我只是希望孩子們以後能生活得比我們這一代更加從容而幸福。

最後,我想用這樣一句話作為這篇心得的結尾:中國的教育儘管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但我們心底依然充滿對教育的期待和熱愛,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我不是壞孩子讀後感(三)

這本書我是利用睡前的兩個晚上一氣兒讀完的,()兒子也只用了將近一周的時間就看完了。我是先看的,看完後覺得心裡沉甸甸的,但我什麼都沒有對孩子說,主要是不想給他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我想他會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果然,兒子第二天看完幾個章節後就連說了兩三遍:「葉小開太可憐了!」之後,每次看完書掛在兒子嘴邊最多的就是同樣的這麼一句話,隨著情節地發展他會忿忿不平地替葉小開打抱不平:「高潔太可惡了、他的班主任太壞了、高潔的表哥真的很討厭……」等等,感覺孩子非常能理解葉小開的心理,覺得他受了很多委屈卻無處「申冤」。特別是作者在最後章節寫了兩種結果---一種是以葉小開跳樓作為悲劇收場,另一種以葉小開轉學開始全新的生活給讀者留下了希冀。當然,我想每個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在合上這本書的時候都希望葉小開會有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站在家長的角度上,我首先覺得葉小開的父母太「失敗」了---他們太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回家後情緒表現異常、悶悶不樂的情況下,作為父母卻沒有及時跟孩子進行溝通,只是一味地指責他,那麼孩子怎麼會有心情跟他們訴說「委屈」呢?合格的父母首先應該從作孩子的朋友開始,要努力成為孩子最信任和依賴的人,當他在外面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他才會毫無保留地向家長敞開自己的心扉。

其次,我和歐陽寧遠的觀點比較一致的是葉小開的班主任也不能算是一名稱職的老師。作為老師肯定喜歡成績好、各方面表現良好的孩子,但事實上沒有一個孩子會十全十美,他們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即使大人也是如此的)。好老師就像伯樂一樣,應擅於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發掘他們自己或許尚未意識到的潛能!如果很輕易地就給孩子貼上一個不太好的「標籤」並一直以這樣的眼光看待他,那麼這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和潛能是會被逐漸埋沒的。如果老師能更多地關注到孩子們取得的點滴進步並及時地表揚他們,那麼每個孩子都能樹立「我很棒!」、「我真的很不錯!」等等正面的、積極向上的意識。

同時,該書的作者引發了我和孩子對很多問題的思考,比如應該結交什麼樣的朋友才算真朋友?---至少我認為像劉大威這樣的孩子是讓人不敢作為好朋友去接納的。歐陽寧遠一度很排斥高潔,我問他:「高潔真的過分嗎?男孩和女孩該如何相處?出現矛盾時該如何化解?」通過這樣的提問,他也意識到同學間的交往也是一門學問。作者在文章最後提到一個人物---王偉,我也曾問過歐陽寧遠:「與葉小開相比,王偉是好孩子嗎?」「他幫助葉小開就是好孩子!」孩子曾如此回「那麼他偷人家的手機呢?他利用葉小開拿他家裡的錢上網呢?」我又問,最終,孩子才意識到書中真正的壞孩子其實是王偉。

最後,感謝吳老師向我們推薦的這本書,它引發了家長和孩子們對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很多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討,我們從中確實獲益良多。謝謝!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