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我的教育思考讀後感

我的教育思考讀後感(一)

李鎮西的《我的教育思考》讓人喜歡讀,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的真誠,以真誠的態度面對學生,以真誠的態度面對教師,以真誠的態度面對讀者,以真誠的態度面對思考。作者在書中提到自己本立志於文學,卻陰差陽錯地做了教師,但是這三十年下來,他覺得如果沒有教師這個行業成就不了他的文字,如果沒有對文學的熱愛也成就不了他對教育的思考。現在社會充滿了浮躁,如果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那么就是孩子與家長們的福音。

作者曾任教多年,有豐富的從教經驗,在教學方面最具有發言權,在教育過程中,一邊創新自己的教學,一邊思考如何讓教學更有新意且在這個充滿矛盾的體制下更好的生存發展。所以他寫下了《不輕易對任何學生喪失信心》《讓孩子們走向大自然》《老師,用我的筆吧》這些看起來平凡卻暗含著深深的思考的話題,他提出的尊重每一個孩子絕不是一句誇誇其談的大話,而是發自內心地發現自己與學生間根深蒂固的地位,以更真誠的態度去走進每一個孩子的世界。因為工作優秀,作者如今任校長一職,而在這個崗位上,我們更看出了作者的與眾不同。對待教師他以心換心,發現教師的長處,對缺點也不避諱,情深意長地發自肺腑地將教育的真諦傳授給他們。所以他寫下了《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你還可以更幸福》《也談班主任兵法》等等文章,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校長的努力,一位真教育家的內心。縱使現在社會充斥了眾多對於教育的不平,作者也絕對沒有喪失信心,他堅信制度不是造成一切後果的根源,重要的還是個人的素質,面對社會上種種的不正風氣,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而作者認為這個社會最重要的還是閱讀,尤其教育行業。他與老師們一起閱讀,督促他們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閱讀成為一種氛圍。對於自己的書,他認為絕不能強迫老師讀,而是應該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讀,而心甘情願就要把書寫得平凡,但平凡卻不意味著膚淺,他認為平凡中一樣可以寓意深刻。把教育理論搞得高深是錯誤的……

我的教育思考讀後感(二)

“1977年恢復高考時,我在知青農場填報的志願雖然全是”師範學院中文系“,但我看重的並非”師範“而是”中文“。剛剛讀到總序中的文字頓覺自己竟有如此相似的經歷。一種特別的情感與欲望讓我一口氣讀完了李鎮西校長的30年教育感悟精華。

且讓我套用書中的文字開始我的感悟。”2002年高考時,我填報的志願雖然全是“師範學院英語專業”,但我看重的並非“師範”,而是“英語”。畢業後一直鍾愛自己的專業,所從事的工作都與英語相關。2011年分配到職工新街國小後更堅定了自己對英語的熱愛與執著。李校長在“真教育、真幸福”中談到“幸福”比“優秀”更重要。“在追求真教育的同時,做一名幸福的教師更為重要,因為”優秀“教師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機遇甚至人際關係有關;但幸福的教師有千千萬,而且就在我們身邊,或者就是我們自己。”的確,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實踐自己的教育夢想,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踏實上好每一節課,認真帶好每一個班集體,做一名學生喜愛的老師,幸福至極。

從“真教育”到“尊重每一個孩子”,從“拒絕教育的虛假”到“腳踏實地做教育”,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教育要從愛出發,它是教育的起點和條件,而且還要會愛,因為這是一種教育智慧,對待學生要質樸、真誠而且敢於承認自己的缺點,學生便會把我們當做可以信任可以親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則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此外,作為教師還要了解學生的喜好,如同不同植物的喜陰、喜陽,只有了解植物的習性才能培育出鮮艷的花朵。這就需要在教育的同時關注細節,往往細節決定成敗。

我很贊同李校長建議教師的四個“不停”: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寫作。是啊,走上教師崗位不應該是學習的終點,而是學習的起點。閱讀更是教師教育生命的體現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我更要以書為友,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修養,同時在實踐教育的道路上不時回頭看看,多做反思。因為只有經歷了才能回憶,而回憶又是一份經歷。

在前行的道路上,我願把自己比作一隻慢慢爬行的蝸牛,只要夠努力、夠勇敢就一定會爬到金字塔的頂端。

我的教育思考讀後感(三)

李鎮西的《我的教育思考》讓人喜歡讀,()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的真誠,以真誠的態度面對學生,以真誠的態度面對教師,以真誠的態度面對讀者,以真誠的態度面對思考。作者在書中提到自己本立志於文學,卻陰差陽錯地做了教師,但是這三十年下來,他覺得如果沒有教師這個行業成就不了他的文字,如果沒有對文學的熱愛也成就不了他對教育的思考。現在社會充滿了浮躁,如果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那么就是孩子與家長們的福音。作者曾任教多年,有豐富的從教經驗,在教學方面最具有發言權,在教育過程中,一邊創新自己的教學,一邊思考如何讓教學更有新意且在這個充滿矛盾的體制下更好的生存發展。所以他寫下了《不輕易對任何學生喪失信心》《讓孩子們走向大自然》《老師,用我的筆吧》這些看起來平凡卻暗含著深深的思考的話題,他提出的尊重每一個孩子絕不是一句誇誇其談的大話,而是發自內心地發現自己與學生間根深蒂固的地位,以更真誠的態度去走進每一個孩子的世界。因為工作優秀,作者如今任校長一職,而在這個崗位上,我們更看出了作者的與眾不同。對待教師他以心換心,發現教師的長處,對缺點也不避諱,情深意長地發自肺腑地將教育的真諦傳授給他們。所以他寫下了《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你還可以更幸福》《也談班主任兵法》等等文章,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校長的努力,一位真教育家的內心。縱使現在社會充斥了眾多對於教育的不平,作者也絕對沒有喪失信心,他堅信制度不是造成一切後果的根源,重要的還是個人的素質,面對社會上種種的不正風氣,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作者認為這個社會最重要的還是閱讀,尤其教育行業。他與老師們一起閱讀,督促他們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閱讀成為一種氛圍。對於自己的書,他認為絕不能強迫老師讀,而是應該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讀,而心甘情願就要把書寫得平凡,但平凡卻不意味著膚淺,他認為平凡中一樣可以寓意深刻。把教育理論搞得高深是錯誤的……

“當我和學生用身體在冬天的峨眉山雪地上擺成”一班“兩個大字時,我覺得我們在創作最浪漫的童話;當我和後進生一次次談心,看著他一次次進步而又一次次反覆然後又一次次進步時,我覺得我的教育生活勝過任何故事驚心動魄、情節跌宕起伏的電視連續劇;當我翻開一本本我給歷屆學生編撰的班級史冊時,不同年代學生的面容浮現眼前,讓我或沉思或微笑甚至熱淚盈眶,我就覺得每一個班都是我的一行詩,而《未來》《花季》《童心》《恰同學少年》《花開的聲音》等一本本班級史冊便鑄成了我的教育史詩,或者說,我就一直生活在芬芳純真的教育詩篇之中;當看著我一屆又一屆學生唱著谷建芬老師為我普寫的班歌,而且一唱就是三十年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把每一個平凡的日子編織成了一個不朽的傳奇,或者說我用了幾十年的實踐導演了一部屬於我的青春大片,這部大片的名字叫做——《致我們永不逝去的青春》。”這段美輪美奐的真情揮灑出自於李鎮西老師最近的一篇博文《享受教育》中,李老師認為他的生活用一個詞來概括最恰當:那就是“享受”,他每天都是在享受他的工作,享受他的職業。我想,李老師是在享受教育中,徜徉陶醉於教育教學的幸福之中,才真正做到了把他的教育生涯凝練成賞心悅目又耐人尋味且發人深思的一部教育大片,享受中所得到的教育思考,更具人性的光輝,才更有感召力和影響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