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儒林外史讀後感

儒林外史讀後感(一)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極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讀書人靈魂的玷污、人格的墮落。在這部蔑視一意功名富貴的讀書人的著作中,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情節,但科舉制度的腐敗這一中心思想卻將各個人物與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來,構成了一幅有內在關聯的民間士林百態圖。

《儒林外史》開篇描寫了諸暨縣一個鄉村少年王冕,因家境貧寒,自小替秦老放牛,但他卻勤奮好學,用每日攢下的點心錢買書看。由於王冕聰明勤勉,又博覽群書,還畫得一手好荷花,不到二十歲,便成了縣內的名人。他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諮議參軍之職,他也不接受。王冕怕再有人聘他做官,就逃到會稽山中,過著隱居的生活。像這樣淡泊名利的讀書人,在作者生活的年代真是少之又少,因此作者對王冕大加讚賞。諷刺鞭笞科舉制度的烏煙瘴氣和只為名利的讀書人才是本書的主旋律。

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戶更是對他百般呵斥。范進去鄉試,因沒有盤費,與丈人商議,怎料被胡屠戶罵了個狗血淋頭,說他是「癩蛤蟆想吃起天鵝肉」,還說他「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老婆是正經」,把范進罵得「摸門不著」。到出榜那天,家中正值無米,母親讓范進抱母雞上集市賣了換米。這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市上被找了回來,得知訊息後,竟然高興得瘋了。還是他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醒了他,治好了瘋病。轉眼的工夫,范進時來運轉,財源廣進,連胡屠戶也一反常態,稱他為「文曲星」,稱讚他「才學又高,品貌又好」。

這個故事極力諷刺了范進對功名的極度渴望和胡屠戶那趨炎附勢、「變色龍」的性格特徵。在《儒林外史》中,還塑造了很多同范進一樣的鮮活的人物形象,如打著官府旗號讓大家把錢財交公的王惠,再如為功名不擇手段,恩將仇報,拋妻棄子的匡超人……其實他們都是腐朽的科舉制度的受害者呀!「學而優則仕」這句話泯沒了多少讀書人的良知!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機鋒所向,尤在士林」。現實生活中,雖沒有人因中了舉人而瘋瘋癲癲,但卻有人為了考取博士、碩士而不擇手段;雖沒有人仗著學識換來的權勢蠻橫鄉里,但卻有人賣弄自己的知識換取財富。

周恩來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學習不該為了名利,而是為了祖國將來的繁榮富強。名師點評:《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憤怒。他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從作者所寫的文章來看,說明作者已經對這部小說有了深刻的理解,從中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就像作者在結尾寫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學習不該為了名利,而是為了祖國將來的繁榮富強」。

儒林外史讀後感(二)

《儒林外史》所寫主要是作者所處清初至清中葉「儒林」的生活,其所傳人物,大都實有其人,換言之,《儒林外史》首先是一部為「儒林」立品的正面文章,其次才是為「世人」矯俗的「諷刺之書」。

作為為「儒林」立品的正面文章,《儒林外史》首重「名流」,中標「明賢」,末述「四客」,塑造了眾多古代優秀讀書人的形象。內文借寫杜少卿、莊紹光、虞博士是辭徵辟的,雖為征君而辭爵自樂和因貧而任的賢著典型,加以遲衡山、武書、虞華軒等一班正人,構成了《外史》所寫「儒林的」中堅。這些人物形象都被寄託了作者的人格思想,那就是在「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的惡濁風俗之下,為天下所難為,保持一種如王冕那樣不為物役,不為俗累的「嶔崎磊落」的人格。

然而作者又深知「自古及今,那一個是看得破的」,特別是當世風如江河日下之際,「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漸漸消磨盡」。落得只有「市井中間,又出了幾個奇人」而這四奇人「既不貪圖人的富貴,又不伺候人的顏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這大概也是作者晚年「閉門種菜,偕傭保雜作」時心境的寫照,也是全書於世風日下無可奈何之際「禮失而求野」的象徵,其中便有了悲慨的意味。

《儒林外史》以「文行出處」論人,卻不以「文」和「出處」的形跡為重,而是以做人的根本——「行」,也既是「德行」為首要標準。由此可見,《儒林外史》品評人物的標準並不是在是否科舉,也不在要不要「功名富貴」,而是無論如何,總要講求「文行出處」。尤其「德行是要緊的」。換而言之,「文行出處」尤其「德行」是全書正真關注的中心。前人所謂「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和「批評明朝舉用八股文的制度……是全書宗旨」等看法,皆就其否定的方面立論,殊不知作者立意正大,恰是由一位「匡」太公道出,既「道行是要緊的」。

而這就容易使人誤會其主旨在否定「功名富貴」,其實不然。《儒林外史》反對的,只是「世人一見了功名富貴,便舍著性命去求他」。所以《儒林外史》並無教人一定不科舉,不徵辟,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貴」的意思。它只是把「功名富貴」與「性命」相對比,把科舉做官等「榮身之路」於「文行出處」相對比。強調「性命」即個體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主張把講求「文行出處」,尤其是「德行」,作為「人生立命」的根本,時行時止,而決不為「功名富貴」和科舉、徵辟等所奴化、異化,成為「沒品行」的人。作者也深知這是社會心理養成即人的教育問題,責任首在朝廷;又以為求治之道,首在復興「禮樂」。而無奈自己力薄無法改變,只好借寫書聊表慰藉。

儒林外史讀後感(三)

今天,我看了《儒林外史》這本書,我的感觸非常深。

《儒林外史》被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

《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它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

這本書主要寫幾百年前的事。一批認為「學而優則仕」的學子。()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為了金錢,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就是為了要考取功名;還有一些貪官污吏,為了搜刮民脂,不惜犧牲百姓,還高談什麼「三年清知府,十萬百花銀」……不過這本書裡也介紹了在功利面前心如止水的一些人。

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加上它那準確、生動、洗鍊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時,由於時代的局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托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幾百年後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