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沙之書讀後感

沙之書讀後感(一)

從未接觸過,聽到過博爾赫斯。更別說關於博爾赫斯的作品。在這堂課開始前,一切都是熟悉的。唯有博爾赫斯!讀了十幾年的書了,不曾知道博爾赫斯不知道算不算是膚淺。大師級別的文章也多多少少讀過一些。腦海里正搜尋著似乎“聽”到的關於博爾赫斯的這個人。老師的開場白將我思緒打斷!在博爾赫斯的小說中,隱藏在虛構故事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往往是時間和永恆,存在的荒謬,個性的磨滅以及人對自身價值的探究和對絕對真理的無望追求。在短篇小說《沙之書》中,那本虛構的“沙之書”——《聖書》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象徵著無窮無盡,小說的主題揭示了人類面對著無限時,進入了無所適從難以擺脫的真實困境。至此將我引進博爾赫斯的世界。

博爾赫斯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本“無限之書”。這本書像沙子一樣無始無終,頁與頁之間總還有其他的頁,無窮無盡。小說最出人意料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沙之書”奇妙特性的顯現;一是“我”將“沙之書”藏在圖書館裡。在作品的開頭,讀者根本不可能想到會有這樣一本“沙之書”;而當讀者讀到小說中間時,也根本不可能想到“沙之書”最後的結局是被藏在圖書館裡。博爾赫斯的小說就是這樣,總是讓人充滿期待和驚喜,讓人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而當讀者讀完全篇,又能有無窮的想像和回味。《沙之書》講述一個波瀾起伏的小故事。雖然短,但並不妨礙作者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施展他敘述的才能。

沙之書讀後感(二)

“沙之書”是某種神秘之物,小說主人公“我”對待它的態度先是好奇,然後是鑽研,然後發現對它了解得越多,則不了解的部分也越多,就越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然後迷失於無法自拔的敬畏,再然後是恐懼,最後是逃避。這個過程前面的幾個步驟和人類科學探索的步驟是一樣的,只是最後一步:是逃避還是堅持顯示了博爾赫斯與崇信科學的人的分歧——對於篤信科學萬能的人來說,他們會用進取的心態堅持;而對於相信神秘主義的博爾赫斯來說,在令人敬畏之物面前,他會選擇停步。不管怎樣,《沙之書》提供了一個人遭遇“無限之物”的心理感受過程,這經驗是新鮮的、獨到的,因而是迷人的。

作為一個“玄想型”作家,虛構在博爾赫斯的寫作中無疑占有重要地位。在《沙之書》里,作者虛構了一本現實中並不存在的“沙之書”。這是小說的核心意象,是整篇小說得以存在的支點。為了讓這本書顯得合情合理,作者設定了小說的其他附屬情節:一個去過孟買的《聖經》推銷員,交易的詳細過程。()我面對“沙之書”的先喜後懼以及“沙之書”的最後下落,這一切使故事豐厚起來。之所以把“沙之書”的來源地確定為印度的孟買,源於博爾赫斯對於東方的神秘想像,他的許多小說都是以東方異國情調為背景的。這之間有一個神來之筆:“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無限的書燒起來也無休無止,使整個地球烏煙瘴氣。”這是典型的博爾赫斯式的充滿幽默和睿智的想像,同樣有助於使敘述顯得煞有介事。在這些情節中,除了這本“沙之書”是非現實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現實生活場景。這些現實場景讓“沙之書”也顯得像一個現實之物一樣合情合理。這裡涉及到博爾赫斯對待虛構和幻想的態度:他想努力抹去幻想和現實的界線,讓虛構嵌入現實之中,與現實渾然一體。似乎對他來說,幻想即是現實,現實也是幻想,生活之中處處有神跡。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曾說:不是藝術模仿了生活,而是生活模仿了藝術。對於博爾赫斯來說,同樣可以說:不是小說應該遵循現實的邏輯,而是現實應該向小說靠攏。

《沙之書》開頭一段博爾赫斯即表明了他對待虛構的態度:“如今人們講虛構的故事時總是聲明它千真萬確;不過我的故事一點兒不假。”這裡,“人們”可以理解為是那些主張寫作忠於現實的人,他們的小說強調儘可能地貼近現實,但在博爾赫斯看來,反而可能是“虛構”的;而他的故事雖然看起來荒誕不經,但可能反倒是“一點兒不假”。這和博爾赫斯對“虛構”一向的看法有關。在《論惠特曼》一文中,他說:“一件虛假的事可能本質上是實在的。”對博爾赫斯而言,虛構是藝術創造的根本點,是抵達更高實在的方式;通過虛構,寫作這門活動往往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心靈的複雜活動。

以《沙之書》為例,儘管我們在現實中誰也沒有看見這樣一本書,但我們都曾經被無限的星空所震撼,被無窮盡的人類歷史捲入沉思。《沙之書》所表達的正是人類面對無限之物時心靈的真實深度。這樣,“沙之書”便類似於一種透鏡,它來源於人類的智慧,可以穿越現實的障礙。《沙之書》也證實了“虛構”作為一種寫作方式的有效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