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教育的奇蹟讀後感

教育的奇蹟讀後感(一)

《教育的奇蹟》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塗蟲」、達爾文——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麼?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老師也希望自已的學生個個是天才。但是,什麼樣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孩子的?讓孩子上各種名目繁多的才藝培訓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嗎?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僅僅是錢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式的傳統教育和外國教育的不同,國外更注重對孩子的天真可愛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有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說:「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我覺得只有健康成長才可能成才,無法健康成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雖然不是絕對,但也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著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邊,打開此書,悉心閱讀,你會發現——天才就在身邊!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縱觀有史以來的偉人和天才,他們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倘若能給他們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們一定會更偉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寬大、更出色、更聰明、更正直、更博學、更謙虛和更堅強。一言以蔽之,只要滿懷虔誠的心態,施以更加優良的教育方法,這些人就會成為更加盡善盡美的偉人和天才。」是呀,每個孩子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優點,就看你能不能發現他們的優點並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養他了。《教育的奇蹟》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過一些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這些偉人小時候和我們平常的孩子小時候是那樣的相似,只不過是他們遇到他們人生中的伯樂,讓他們最終成才。讀完這部書之後,感觸也挺大。

如果我們細細分析一下這些「笨小孩」「問題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他們並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問題,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細地觀察自己的孩子,總會驚喜地發現,孩子身上具有許多優點,也許他可能缺乏紀律觀,但是,他卻非常愛好勞動,喜歡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許他可能學習成績並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歡畫畫,畫的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孩子上身上其實有著異乎尋常的潛能,關鍵是父母和老師們如何去挖掘。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和父母能夠帶著常識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總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孩子就是一個天才孩子。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智慧型綜合形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語言的、邏輯的、數學的、空間的、音樂的、身體的和內省的。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學習風格,有些人對視覺反應極敏銳有些人對語言比較敏感,有些人則敏於觸覺。由此可見,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他們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賦,因此,多加觀察孩子,從中發現孩子的智慧型結構特點,進行適當、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訓練,使每個孩子的天賦潛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們不受束縛,無章可循,無法可依,心理上很少受概念的約束,因此,他們不可能去認真思索一個問題,注意力也不可能長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這反而使孩子能夠無拘無束地想他們所想。比如,孩子在繪畫時,就常常任意地把天地間的東西進行無情地破壞或者重新組合。兒童任意的杜撰和能夠馳騁活潑的意象,是孩子幻想的發源地,他們超出成人的想像,創造出了令人驚異的場景。

書中一句話很好的概括了這部書中所要傳達的一個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講:「在孩子的培養問題上,首先一定要先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這樣也能讓他們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正是如此,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如何讓孩子在上面繪出燦爛的彩虹和美麗的圖畫是我們每個教育者都要考慮的問題,有時間看看這部書吧。

教育的奇蹟讀後感(二)

從來不相信奇蹟,總認為奇蹟是不會發生在我們這些小人物身上。當我讀了朱永新的《教育的奇蹟》後,給我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深深地感受到所有這一切來自一個「愛」字——人世間最普通也偉大的父愛。他們用父愛使教育出現奇蹟得到成功,成為教育家。我們呢?我想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

我被書中成功的奇蹟所感動,細想平時的教育生涯。在我們的身邊,總是不乏一些調皮搗蛋、行為散漫、性格怪異的學生。他們的個性、缺點各不相同。由於成長環境不同、家庭的教養方式不同,年幼的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也不同。許多人都把孩子比做一張白紙,所以我認為是白紙就一定能描繪出美麗的圖畫。我相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他們也都有一個共同的需要。那就是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愛。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學會去賞識每一個孩子,要給予孩子關愛的目光、鼓勵的微笑、讚美的語言、親切的擁抱。讓他們在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魚兒離開水一樣。我國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差生是差老師和差家長聯手締造的。」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父母和老師在教育中的責任。從舟舟身上我深深懂得: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要我們去努力,每個孩子都可以獲得成功。我相信:愛的確會創造教育的奇蹟!

看完這本書中的許多事例,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前一陣子在螢屏「中國達人秀」上,人們記住了一個用腳趾彈奏鋼琴的倔強身影——劉偉。()他說:「我的人生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著。」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成了激勵更多懷揣夢想青年的座右銘,並迅速成為網上流行語。他成了吸引世界目光的「達人」。

在《教育的奇蹟》裡我讀到一則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會學的大學教授,曾叫班上學生到一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並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作一評估。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毫無出頭的機會」。25年後,根據調查,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教授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跟他們請教同一個問題,「你今日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結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教授找到她後,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在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這位老太太眼中閃著慈祥的光芒,嘴角帶著微笑回答道:「其實也沒什麼,我愛這些孩子。」

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然而,在我們現實的教育生活中,缺乏愛心的現象實在太多:當學生有化解不開的思想癥結,不是努力捕捉,認真發現,耐心引導,而是視而不見,甚或冷嘲熱諷,大潑冷水;當學生有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我們不是循循善誘,而是毫不留情,大聲呵斥,甚至揮以拳頭;當學生成績有波動,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熱情鼓勵,而是公開批評,使他懊喪不已,一次次地挫敗孩子那顆稚嫩的心……

陶行知說,在我們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頓;在我們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們的惡語之中,可能就有愛迪生。是啊,從某種意義上說,成材與否是人的潛力發掘和發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種不應受到抹殺的天性,而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同仁在有意無意中,卻摧毀了這種必然,踐踏了這種天性,「創造」了一個個不該發生、令人痛心的「奇蹟」!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樂的眼光,賞識每一個孩子,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地成長;或許我們真誠的愛會創造教育的奇蹟呢!最後我想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與孩子的潛力,給他一個舞台他就能給你一個精彩,給他一點空間他就能給你創造無數的輝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