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教師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教師讀後感(一)

在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習中,我拜讀了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書裡講述了作者上國小時真實經歷的故事。文中的「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它所反映的教育理念正是現在我們廣大的教育者正在努力追求的。無論是別具一格富有創意的學校環境,還是小林校長與眾不同的辦學理念,以及學校尊重學生的教育行為,都值得我們的教育者進行深入地反思!

一、傾聽孩子,是一種愛。

當小豆豆被退學後,媽媽領她到一所新學校——巴學園。小豆豆和校長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就持續了長達四小時,與其說是交流更不如說校長完全在傾聽一個孩子的「嘮叨」。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校長先生不但「一次呵欠沒打,也沒有露出一次不耐煩的樣子,而且也像小豆豆那樣,把身子向前探出來,專注地聽著小豆豆的話」。這個場景給對我觸動很大,每一個孩子都最願意跟我談天說地,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就可以看出這種小小的渴望。有的說我買了一本新書,有的說媽媽給我買了一隻螞蟻,我還看見它怎樣打洞……孩子們真誠的話語,有多少我是用心去聆聽了呢?我總是邊想著自己的心事邊聽著孩子們的故事,時間長了,還在想怎樣可以溫柔地打斷他們……

寫到這時不禁想起了女兒總對我說的一句話「媽媽您聽我說完」,是呀,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善於傾聽,我們為什麼就不能認真、專注地傾聽孩子呢?成人的事情很重要,孩子那些小事也是他們的全部,也很重要,尊重孩子,首先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講話,巴學園的小林校長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二、最懂孩子,是一種創意。

在書中無論是校門還是教室,都與眾不同,校門遠看就是一棵大樹,而教室和圖書室更絕,是用六輛報廢的電車代替的。吃飯也別具一格,首先為了孩子的營養,校長想出了讓學生帶「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並及時檢查,發現有學生未帶齊的,就讓校長夫人親自下廚添加,保證了孩子的營養,又讓孩子養成了不挑食的習慣。《飯前歌》讓學生在歌唱中喜歡上吃飯,並能夠記住節奏好好咀嚼,消化。這些都說明孩子們的生活常規培養都是有技巧的,不一定非得用專業而生硬的語言,只要孩子們能接受,樂意做,那怕只是簡單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孩子們也願意配合。那麼生活常規的培養就不再是件難事,我們老師能否時刻做個有心人了?

有創意的活動還很多,比如冒險呀、在禮堂里露營呀,運動會的設定呀等等。教學安排也體現出了自主性。無論是學習內容的選擇、學習時間的安排,學習進度的把握,學生都有很大的自主權,加上位置的不固定,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別人合作學習。這點正和我接觸的蒙氏教育不謀而合,在蒙氏教育理念中,孩子們是在一個溫馨的環境裡自由選擇工作的,學習的進度則是由孩子自身的能力決定的,在工作中孩子有很多與同伴合作和像他人學習的機會,在蒙氏教育中教師只是個觀察者、引導者。

在管理上體現了人性化和創意。如小林校長尊重小豆豆天馬行空的想法,當小豆豆把糞坑裡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說「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在幼稚園里孩子們的想像力是相當豐富的,在班裡難免會做出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事,而作為老師的我們能否放下權威、放下說教,靜下心來仔細觀察,細心判斷後,像小林校長那樣做出直說一句提醒的話的舉動了?

在《韻律操》一篇中,小林校長發現孩子們不能接受時,他這樣說到:「哎!這樣教。孩子們是不會的。」於是他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把《韻律操》的節拍進行了創編,讓孩子們聽著音樂的節拍做各種誇張的動作,二拍、三拍、四拍的動作都不一樣,當孩子們都學會後小林校長還讓孩子們學會挑戰難度,聽快節拍做慢動作等等。這樣看似難教的韻律操就在輕鬆地學習氛圍中被孩子們學會了。

我常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幼兒老師也難免遇到難教的課,如果我們不按照所寫的教學計畫去生搬硬套都像小林校長那樣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怎樣教才能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些?或者說在備課時就時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還怕打造不出高效課堂嗎?小林校長總對幼稚園的老師說:「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老師計畫中,而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比老師的計畫,更要大的多。」我覺得這句話直到現在都很適用於每位幼兒教師。

三、回歸自然,是一種健康。

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自然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就要讓教育回到自然中。孩子的成長,教育的發展,都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如果把孩子封閉起來,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長、自然地成長。在小林校長的觀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禮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讓孩子在晚上看「新來的電車」是教育,露營、走夜路試膽量也是教育;運動會是教育,茶話會是教育,學種莊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醫院慰問受傷的軍人是教育,參加同學的葬禮也是教育。總之,要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讓孩子在陽光下、空氣中、社會上成長,這是自然的成長、健康的成長。

我深深的感到小林校長以愛心、耐心為基礎,在平凡中創造了教育奇蹟。如果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都立足於平凡,在與幼兒的日常相處中傳遞我們的愛,用足夠的耐心和恆心去面對孩子們,相信我們的幼兒也會如書中的孩子們一樣,在快樂中學習成長,成為一個個「優秀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教師讀後感(二)

《窗外的小豆豆》是被美國《紐約時報》《時代周刊》《新聞周刊》譽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黑柳徹子所著。故事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淘氣的小女孩,一個「有問題」的孩子,一個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因為碰到了一位賞識她的校長。結果,這位「有問題」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以後,把自己在小時候的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而《窗邊的小豆豆》出版以後,成了日本有史以來銷售量最大的一本書,並且被翻譯成33種文字在全球發行。

在老師的眼裡「小豆豆」是個頑皮、很難管教的孩子,在課堂上她多次吵嚷著跑到窗邊去看自己的偶像「宣傳人」,她還許多次掀起課桌的蓋子……,由於她不守課堂紀律而被老師「罰站」廊,最後被退學。所以,從表面上看她不是個好學生。但後來卻碰到了一個讓她終生難忘的小林宗作校長,他能靜靜地傾聽「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說話,給小豆豆充分的表達時間;他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來激發一個殘疾孩子的自信。正是在他的這種教育理念中,小豆豆逐漸的發生了變化。為了孩子不養成偏食的習慣,注意營養的全面和均衡,小林校長用孩子們接受感興趣的話題「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讓孩子們一下愛上了吃飯,()並且覺得吃飯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我記得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教育即生活。

我也羨慕小豆豆有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直到她二十歲之後,媽媽才跟她提起小時候因為太過調皮被退學的事情。如果當初在小豆豆還是個六歲的孩時,媽媽說:「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這種教育。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不切實際的心態擠壓著這些學生的成長。所以我覺得每個老師與家長都應該來讀讀這本書,來探索孩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小林校長和小豆豆媽媽的這種教育方式很適合孩的成長,了解孩的內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發點。

窗邊的小豆豆教師讀後感(三)

《窗邊的小豆豆》裡面主要講了一所國小里一個小女孩豆豆的真實故事。我覺得小豆豆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在很多人眼裡「古怪」的小豆豆變成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在巴學學園發生了一些故事,有好玩的,悲傷的。開心的。各種各樣的故事。悲傷的比如;泰明死了。奇怪的比如有;洛基不見了等等。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小豆豆按照往常一樣回家,在回家的電車上發現了一個5分硬幣。小豆豆在樹林埋起來,還在上面放了一塊形狀很特別的石頭。第偶天發現那個5分硬幣不見了,小豆豆覺得好奇怪,這會去哪裡呢?你說這件事情奇不奇怪?

小豆豆在巴學園裡生活的很快樂,每一件事情都意想不到,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每一篇都奇奇怪怪,不過很好玩喔!

窗邊的小豆豆真是好看,我還要再看一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