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莊子秋水讀後感

莊子秋水讀後感(一)

《秋水》中,“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至於北海……望洋向若嘆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尚書》曰:“滿招損,謙得益”人們無論身處何種狀態,面對人或事,都應該本著謙遜的態度。狂妄自大,驕傲自滿,是人性劣根的體現,不宜提倡。

文章開始,河伯驕傲自滿的情緒達到了極至。一個“盡”字充分體現了此時的河伯片面的、絕對的、主觀的看問題、看這繁複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時的河伯只是身處無數江河之一的黃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間裡,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使河伯過於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無論觀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觀的,發展的觀點。只站在個人主觀的、狹隘的立場上看問題,就會犯河伯那樣的錯誤。我們更不能驕傲自滿。為自己取得點滴成績而得意忘形。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驕傲的人是難以有所作為的。

河伯至北海,面對無垠的大海,在現實面前慚愧自責。這種勇於糾正自己錯誤,謙虛的態度是可貴的。今天更應提倡。畫家齊白石,當看到明代徐渭的畫作時,佩服得五體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為青藤門下走狗”其虔誠、謙虛的態度令人敬仰。通過他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前無古人的一代國畫宗師。如果河伯沒有改變驕傲的心態,那么,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更加悲哀的!

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類討論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既人類應該如何認識外部事物的認知行為是無限的。這也是莊子《秋水》留給後人的中心課題。我們應該懷著膜拜的心,謙虛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討發現真理。

我們只有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態度,人生之旅才能受益無窮,才能實現人生的理想。虛心學習世界上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鞏固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果。才能建設好真正的和諧社會。

莊子秋水讀後感(二)

秋水讀後感莊子是道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寫得出色,善於用寓言來說明一個道理,《莊子》是莊子及其後學所著,我讀了《莊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觸。

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秋雨應時而來,百川流入黃河,黃河主流加寬,兩岸和河中沙洲之間,辨不清對岸是牛是馬,於是河伯欣然自喜,認為天下之壯美盡在於此了。河伯順流東行,到達北海,向東望去,看不見水的盡頭。於是河伯改變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對海神感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過上百種道理,便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話,說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聽說有人認為孔子學問少,還看輕伯夷的義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這無邊無際的大海,我若不來,那可就危險了,我將貽笑大方啊。”

河伯少見多怪,知識淺薄。後來,看到了煙波浩淼,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認識到自己的渺小、知識淺陋。河伯是仙,都會因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況我們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無窮,而我們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識,知道了極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去探索,去發現,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們卻如此渺小。因此,我們不能坐井觀天,不能因其環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縛。河伯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海,才望洋興嘆,而我們則要向遠處看,走更長的路,長更多的見識,千萬不可以滿足於現狀。

可是,許多人因不明白這個道理而因小失大。比如說明末的李自成起義,起義軍殺敵勇猛,於公元1644年農曆三月十八日攻進北京城。明朝滅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義軍被這勝利沖昏了頭腦,將士們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紀了,整天吃喝玩樂,聽歌賞舞,他們好像忘記了他們的對手--一直想打進山海關的清軍。後來,吳三桂聯合清軍向起義軍發起進攻,竟沒有一位將士肯應戰,()李自成只好親自出馬,倉促應戰,最終以失敗告終。前前後後,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時間內,就使這支強大的隊伍失去了戰鬥力,原因在於起義軍和李自成自以為已經勝利,有了榮華富貴,不用再擔心什麼,只管享樂,放鬆了警惕,最終敗在清軍手裡。

從古至今,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們在做成功一件事後,應該記住如何成功的經驗,不可以輕視比你差的人,也許有一天他會跟上你,甚至超過你。還要向比你更優秀的人學習,在他們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們要學無止境。做到了這些,那么你才會取得豐碩的成果,才能成為一個知識淵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莊子秋水讀後感(三)

《莊子秋水》中,秋水時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順流東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興嘆“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無遺。

滿招損,謙受益。勿以己之長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須知五嶽之外,別有他山之尊,我們應該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學習態度,只有這樣,人生之旅才能受益無窮。

滿招損,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環境裡,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主觀片面的認識,使河伯過於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如果河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那么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多么悲哀啊。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不能為自己取得的一點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只有不斷地學好專業課程,多看一些有意義的好書,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於北海,感嘆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人生,要經常反省自己,不能囿於自己有限的見識而自滿自足。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學習態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舟車之所通,穀食之所生,人處一焉。”相對於宇宙萬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個人所作所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知識多么淵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只有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求學人生,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