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猜火車影評

猜火車影評(一)

這是一個瘋狂的世界,對所有人都如此。除非你兩腳一蹬,那麼恭喜你,你終於可以永遠的安靜了。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要這樣做,要那樣做。這樣做是不對的,那樣做是社會不允許的。每個城市都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機器,源源不斷的製造出一批又一批這個社會所需要的各種零件。於是每個現代國家都會不停的更新換代自己的零件,以維持他的正常運轉。只要世界不滅,這個過程就會永遠的重複下去。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出現許多半成品、殘缺品甚至廢品,這是任何主流社會所不能容忍的,他們會再次被填塞到機器之中,重新變為正常的零件。可是,總會有些人冥頑不靈,總也變不成正品,那麼等待他的不是被遺棄,就是經歷過無數次熔煉後最終低頭屈服,成為維持這個世界正常運轉的一顆微塵。

馬克最終屈服了,他無法抵抗來自父母來自社會給他的精神暗示,帶著叛徒與不忠的烙印,走入了光明世界。

這就像我們現在經常說的,都這麼大了,誰還沒事去打架鬧事,那都是年輕人幹的事。是阿,誰還沒有那段歲月,就算是再好的學生,你也總看到過吧。偷家裡的錢買煙抽、欺負低年級的同學甚至勒索以供自己逍遙、偷自行鏈鎖做武器、三天五頭的聚眾打架。與片中的年輕人們所做的事情相比,我們顯得層次很低,但性質基本上是一樣的吧。可是,你總不能這樣一輩子。於是,開始好好學習或者當兵或者找別的出路。若干年後,我們的後代也會走上這樣的路,在叛逆和好孩子之間,做出選擇。

猜火車影評(二)

很久很久,沒有動筆寫東西了。因為忙,因為不願寫,因為沒有東西寫,但還是迫著自己來寫這篇影評,先寫些廢話吧。

從三年級開始寫作文直到高考終止。記得高三時朱大爺說,你按著這個模式來,考個三位數應該問題不大,最後按著標準的框框寫了個自己都感到噁心的議論文,那年的題目叫《拒絕平庸》,好個拒絕平庸,我不敢拒絕,只剩平庸了。最後考了92,160的卷子。大學再也沒有語文課了,我才隱隱感到語言的匱乏,從外及里的匱乏。我想寫點東西,不再有人教你如何開頭,如何結尾。選擇影評,我也暗暗覺得可笑,一個連《鐵達尼號》都沒看過的人,能對電影有多大話語權?大學之前,幾乎沒有電影,只是鹽城二台放過一些港片,非黃即暴。不認識多少好萊塢巨星,也記不得導演們長長的名字,我接觸很少的文學,邏輯性也差,所以下面寫的東西,想到哪就寫到哪,完全憑自己的印象了,記不得台詞也不懂攝影技巧,只做個人消遣罷了。

這部片子的導演拍過《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也是倫敦奧運會的導演。主角伊萬曾在《天鵝絨金礦》飾演那個脫光褲子唱車庫搖滾的地下搖滾者。電影一開始就是伊萬在狂奔,旁白就是一串的選擇,選擇工作,選擇生活,選擇婚姻,選擇房貸,選擇,選擇,我覺得這部片子不是關乎毒品,不是關於青春,而是選擇!每天我們都在做著選擇,而人生總有一個最重要的選擇,不是大學的選擇,不是工作,不是婚姻,而是「人」那一撇一捺的選擇。伊萬最後選擇拿走那筆錢,依舊是狂奔,他自言自語「嘿,我就是個壞胚子」,我說不,他選擇去做一個「好胚子」,他選擇逃離,逃離那些給他毒品的朋友,逃離那些在夜店裡的人。

整個電影裡最精彩的部分,一個是開頭的「選擇」,一個就是伊萬在戒毒里出現的亂像,他之前戒過毒,他的朋友也戒過毒,但都失敗了,很大的程度上,他們的骨子裡就沒敢想「我真的戒的了嗎」,沒有!有一個巨大的黑影壓在他們的頭皮上,讓他們認為「嘿,我就是個壞胚子」,就像我們的同學一樣,曾經憤憤的刪掉遊戲,刪掉毛片,最後「戒了嗎」,讓答案在風中消逝罷。但奇蹟般的,伊萬戒了,在那個封閉令人窒息的小房間裡,毒品,沒有父親的嬰兒,那個白痴般的朋友,在向他逼近,他抓狂,他歇斯底里,沒有用,這些醜惡的東西逼著他必須做個選擇!是毒還是不毒?是繼續頹廢還是迎接陽光?是生存還是毀滅?幸運的是,伊萬選擇生存,他老老實實的去證券公司上班,是啊,他選擇活著,我們每個人都得選擇活著,因為自從你呱呱落地的一刻,你就不再只是你自己的,你是為人子,將為人夫,為人父,為人知己,活著是責任!太多人的想要做偉人,做大事,想去改變世界,但正如《天鵝絨金礦》裡伊萬所說,我們想要改變世界,最後改變的只有自己。正如這部片子所說,世界在變,音樂在變,人也在變。你有怎樣的選擇?你選擇如何改變?當伊萬拿了錢,狂奔的時候,我看到了陽光,就像肖申克從下水道里鑽出來一樣,我看到了希望。

也許你曾經想改變世界,改變所有你認為不對的東西,但人生苦短,人生來不是為了改革社會,是為了活著,像一個人,只是一個人一樣活著。就像那個和伊萬發生一夜情的那個女郎一樣,她晚上是夜店女郎,白天又是學生妹,遊刃有餘,當然我們不該像她那樣生活,但我想說的是,你該懂得如何生存,不要像憤青一樣不要命,不要像市井那樣平庸低俗,可以接受平凡,但要拒絕平庸。

好了,廢話太多,我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公選課要下課了。很多事情,很多道理,我們都懂,但我們說不出,我們只願做沉默的大多數,沉默就是死亡!今天之後,我會寫些東西,關於電影,關於文學,關於音樂,也許是一知半解,但我會選擇去寫,因為這是我的觀點,不是同學的觀點,不是報紙的觀點,不是其他影評人的觀點。今天寫這篇影評之前,其實我已經看過很多人觀點,所以其實很多東西已經不是我的了,今後再寫,我會在懂了後第一時間寫,再去看別人的觀點。是的,你需要自己的東西,年輕人太容易模仿與崇拜,我之前看加藤嘉一,看李陽,看郎鹹平,看完以後就成為他想法的奴隸了,我們太需要獨立的思考。

猜火車影評(三)

說實在話,《猜火車》並不是一部我拿得起來的作品,這也是在看完之後就將它擱置了如此之久的原因。我並不是一個熱愛電影到一部片子可以看很多遍都樂此不疲的人的——除非沒看懂,比如《瘋狂的石頭》——再加上無論網路論壇還是傳統紙媒雜誌上對於這部所謂「青春殘酷物語」鋪天蓋地的各類評論都使我斷定對它再做任何言述都不會增加人們哪怕是那麼一點點的認識。

其實開始我一直以為這又是一部蓋瑞奇的作品——都是四五個損友都有一堆巨衰無比的事情,甚至他們的形式風格語言乃至主演的外形有著某種的形似——可是後來有朋友跟我說:英國人都長那樣。不過我仍然執著的認為,可以把它和《兩桿老煙槍》、《Snatch》以及《低俗小說》放在一起來看待。

電影以一段牛鼻哄哄而今已被無數次引用的chose作為開場白,直接地提出了一個生存狀態的問題。馬克說:「只要有海洛因,還要什麼理由?」於是他和他的朋友——病小子、屎霸、湯米還有卑鄙(其中屎霸和卑鄙的中文是音譯過來卻極好的反應了二人最大的特點),故事就這樣圍繞著海洛因而展開。

必須首先申明一下,我承認我不是一個有強烈道德感的教士,但這部影片的級別還是已經與我的底線相牴牾。毒品、性濫交、搶劫殺人和無所事事,這一切,你認同麼?若是他們就發生在你的生活之中。可很奇怪的是,你卻會認同馬克。或許是異域文化的差異帶來了陌生化的效果,但更多時候我想還是一種切身的體驗使得我們與馬克如此的親近。仔細想一想我們周遭的生活,除了多一些陽光——況且我並不認為電影中存在著晦暗的色調——又是怎樣?選擇績點,選擇GRE,選擇一個團體一幫損友,選擇好老婆,選擇一個他媽的資本主義國家,選擇一根蔥一棵蒜的工作。你和別人有什麼不同?在一個星期天早上,你能搞清自己是誰麼?

我想在本質上我們之所以可以原諒馬克的一切因為他是善良的。這至少體現在當他發現他在酒吧里搞上的女孩黛安只是個高中生的時候,他對此表現出了一種道德上的反省。基督的形象在一個浪蕩子身上附著,儘管或許他只是害怕監禁。這個過程中少女的威脅是很有意思的——「你必須和我作愛否則我就跟警察說你曾經和我」。在這裡如果說馬克搞上了女孩是一個過失,那麼由這個過失所導致的不得不搞便構成了的一個令他自己尷尬的正反饋。馬克陷入到一種欲罷不能的狀態,而對於海洛因,或許也有著同樣的情結?

整體而言,作為上世紀末的作品,電影無論是鏡頭的質感還是跟婁?瑞德、伊基?鮑普音樂的搭配都很無縫可鑽地滿足了後現代觀眾的口味。馬克仰面的倒下和湯米杯足球擊中相重疊,的高潮和射門的再度重疊把足球和吸毒、性愛拉扯上一種曖昧不清的關係。這樣的畫面在蓋瑞奇的敘事中可以看到類似的筆法,頗有令人玩味的餘地。然而提起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一下這三個場景:

一是馬克鑽入了全蘇格蘭最骯髒的馬桶去撈他的鴉片,結果我們看到他進入了最為深邃清澈的水體。當然這是導演有意幻化的一個虛鏡頭,但他卻揭示出某種強烈的對立。這是馬克對他內心的一次深入也是所有觀眾第一次介入到他的心理。

二是馬克吸毒過量陷入昏迷狀況最後被人抬去搶救。這個過程中全部採用了主觀視角的鏡頭,觀眾再次跟隨著主角經歷了從走廊被抬上救護車然後送到醫院的過程。這整個過程一直處於一種自然的晃動之中,導演更是將吸毒之後抽象的快感過於真實地具像化為馬克身體沉入地毯之內的迷幻影像。這樣的鏡頭在《兩桿老煙槍》中就是湯姆輸了賭局之後精神恍惚的離開哈利的性商品店——當然那個是鏡頭對著湯姆的臉在晃動;在《Snatch》中便是吉普賽人被擊倒在拳台上然後墜入了水體之中。

第三個場景是馬克被關在小屋子中戒毒,房間從兩個方向開始扭轉、延伸毫無盡頭。黛安和屎霸一一浮現最後牆頂轉過來了那個死嬰的臉。我想嬰孩之死大概是這部影片讓所有觀眾情感上最難以接受的一段,再加上針對視覺效果所作的暈眩把那種痛苦變得讓人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做到了感同身受。

這時候我們回到客觀的道德立場,出現了一個危機便是:為何我們對於這種生活會置以同情甚至是認同的態度?馬克.柯西在《後現代敘事理論》一書中評價了電影對暴力道德地處理,認為電影不斷提出了人們是怎樣講到的態度體現在敘事中以及怎樣定義敘事中的道德作用的問題。而「敘事中表現罪惡,其道德作用如何?最近又有了新的爭論。如有關《猜火車》對於毒品的表現上的爭論。回答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有敘事學的基礎」。他說:「歐凡?韋爾希的小說《猜火車》表現了對魔鬼的同情,進入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會使我們發現這些人對謀殺或毒品的道德態度與常人不同。……通過讓讀者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創造了讀者與道德魔鬼間的親近關係,由於這種親近關係,讀者往往直到發現小說中另一些代表正常心理的人物的判斷時,才發現自己由於技術的原因而站到了自己道德立場的反面。」

也就是說導演巧妙的利用了主觀的鏡頭使得觀眾得以深入主角的內心,通過這樣的手段實現了立場的誘拐。可是布斯在《小說修辭學》中又表明:小說人物是真實人物的表現,而不僅僅是言語形式的結構,不管我們在修辭上怎麼對他們進行控制。在布斯看來我們對小說人物的反應與我們對現實中的人物的反應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這樣又如何可以解釋我這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事實上對於人物的判斷遠非布斯所說的那麼簡單。你的身份像花生米在花生殼裡一樣堅定的存在於你的體內麼?拉康的理論中孩童從辨識出鏡像中的自己開始建立起自我意識與身份的認同,而電影要做的事情卻是將我們的身份與我們的軀殼剝離開來。蘿拉,馬爾維在《視角快感與敘事性電影》中從電影是為了滿足好看的原始欲望出發討論將電影的快感特徵分裂為兩種相互矛盾但又互為逆轉的欲望驅使過程——一是將另一個人作為客體觀察的快感,其次是對於螢幕上該客體的認同所獲得的自戀快感。前者是利比多的作用,後者則是自我的欲望。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存在的偷窺的癖好卻又同時會擁有想要被人偷窺的快感,這二者身份的逆轉將會無形地實現在對於電影文本的解讀之中。???而這部電影正是如此深刻地觸及了我們的主體,它的技巧使得我們能夠通過某種途徑以並不損傷自身的形式介入到主角的生活與身份之中。它揭開了我們驕傲面孔之下真實的欲望,通過角色轉換將自我安全地投射到影片之內去實現那種種日常生活之中由於受倫理約束而無法主動靠近的各種體驗,影片成為我們欲望與情感傾泄的出口。

還有一個問題從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開始便一直糾纏著我不肯放過那就是我們終於會如何如何。()那天在qq上和阿維聊天,他說「最後馬克背叛了朋友,也就是背叛了放蕩的青年生活,選擇了代表平庸而正常的大多數人的價值取向。這是否意味著導演對主流社會的最終妥協?他匯入了模糊的人群之中,與沒有面孔的人們融為一體、消失不見了,因為他破爛不堪的青春時代已告一段落,這是他的幸運,也是悲哀。」這段話,我覺得就是我所中意的,社會的發展真的給出了我們正確的選擇麼?沒有,那麼無政府行為如何繼續?

我記得電影中間有個片段,幾個年輕人面對著蘇格蘭風景優美的一片草甸。然後湯米說:How about a walk?也許他們是該試一試,奔跑,或者行走。是的,就像霍爾頓一樣,馬克最後算是被社會「治癒」了。這種選擇是對於反抗的背叛與墮落麼?每一代的年輕的叛逆者們最終都會變得大腹便便成為新一代的保守派。我們能夠選擇什麼除了融入無差別的社會失去自己我們別無選擇。

話題撇開,最後談一談情節問題。福斯特在對情節的定義里打了這麼一個比方:國王死了然後往後也死了,這就是故事;國王死了,王后也傷心而死者便是情節。當然這種不負責任的回答絲毫沒有增加我們對於強烈依賴於邏輯關係的情節其根本特徵的認識,但從國內大片與歐洲影片的敘事比較之上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國王死了,王后被抓到鳥籠子裡吊起來那就是《無級》;如果國王死了,王后跟叔叔開始亂搞並且討論蹬杯子的問題那就是《夜宴》;如果國王死了,王后伏在他的身上悲悲切切痛哭流涕地念了三十分鐘煽情的台詞不歇氣那便是瓊瑤的任何一部古裝電視連續劇……只要想想這樣的「情節」與《猜火車》或者蓋瑞奇的作品有著怎樣的差距,那麼我們也不難明白為什麼我們現在要呼喚《瘋狂的石頭》了。國產電影在情節的設計上要突破「弱智」的局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