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計程車司機影評

計程車司機影評(一)

我看這部片子真是一波三折。在豆瓣上看評分最高的前250,然後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就收藏下來。那時候好像是被它那什麼標題「懸疑」的吸引了吧,總之,就收藏了。然後去搜這部電影,下好了就再mp4上看。我是昨天晚上看的,花了我兩個小時思考:我當初到底是哪根筋搭不對選了這部電影來看,莫名其妙了好久,我那時真的覺得好無聊。我看到晚上一點,實在想不通它到底講什麼。於是我去百度百科了一下,然後我才想通了電影中的那些細節。

男主角拉維斯是剛從越戰退伍的軍人,他來到紐約之後很難適應這裡的生活。他患上了失眠症,整夜整夜睡不著,看色情片也沒有用。於是他找了一份午夜計程車的工作,他哪裡都去。於是他看到了夜幕下紐約的黑暗的一面:賭博、賣淫、暴力、槍殺。他無法做到像其他人那樣對這種生活習以為常,他很困擾,他焦慮,失眠的情況還是沒有改善。

他喜歡上了一名記者貝絲,那名記者在幫政客帕蘭汀競選總統。貝絲和和拉維斯開始約會,但是拉維斯的不適應社會症在貝絲的面前表露無遺:他的話題令貝絲討厭,聊天甚至不能繼續下去:拉維斯帶貝絲去看情色電影,並解釋說自己平時就是看這些電影的,引得貝絲再也沒有理會他了:而後他送花或是打電話都徒勞無功。從那以後,他開始決定要做出改變。他要刺殺政客帕蘭汀,幫助雛妓艾瑞斯。於是他苦練槍法,鍛鍊肌肉,不再搞壞自己的身體。他還是會開計程車,還是會遇到各種他之前遇到的醜惡,但他心中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他要用自己的力量證明他是可以對抗這些骯髒的東西的。沒錯,他能夠用自己的力量來證明。在他計畫刺殺帕蘭汀之前,他曾遇到過帕蘭汀。他說,總統的職責應該是掃清一切污穢,不應該讓髒污留在世界上。那時我還看不明白,我還以為他說的紐約城的環境衛生。我記得他還說過一句話「大雨會把所有的污穢都沖走,沖得乾乾淨淨的,一點都不剩」。他失眠的原因我懂了,是他不能理解為什麼人生存的世界是如此的醜陋不堪,那麼多人生活得不幸福,為什麼沒有人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他後來只覺得帕蘭汀是個滿口謊言的虛偽政治家罷了,所以他決定要殺他。帕蘭汀一干政客為了自己能夠競選上總統,用甜言蜜語粉飾自己的利慾薰心,他們只會愚弄人民罷了。拉維斯說,帕蘭汀遺棄了底層社會的人民。他把自己的頭髮弄成了莫西幹頭。刺殺帕蘭汀未果,拉維斯橫下心與皮條客血拚,救出了艾瑞斯。他也因此昏迷住院,而後報紙表揚他,說他是個英雄。他不在意,我想,他應該是明白了吧,就算自己不能改變這種糟糕的情況,但自己起碼嘗試過。

他其實是一個很清醒的人,當別人對自己生活的境況早已痳木時,他卻清楚地知道,是這個社會病了。人們活在擔驚受怕中,小女孩被逼成雛妓,商店老闆總是要擔心毛毛黨,走在街上都要擔心被突然衝出來的陌生人砍死。所以,這就是他擔心的緣由。經歷過劫難,他再遇到貝絲時,他已經不再對她抱有幻想了。因為,記者有可能比妓女更加骯髒,記者幫著別人騙人,妓女至少不會。

我真的很想說啊,男主角的演技太棒了!他真的很帥啊,這麼年輕就有這麼一流的演技,這部片子有他真的是太亮了!羅伯特德尼羅,你不愧是戲骨中的戲骨!

計程車司機影評(二)

眾所周知的,自殺已經成為阻礙人類生存的一大問題,從我們人類的主觀角度去看自殺,只能完全是一種負面的、有害的、有弊無利的行為。介於我們正在活著,而且大多數人沒有自殺的念頭,如果聽到或是看到自殺的訊息,一定會對自己生存狀態的認知有一定衝擊,從而想把自殺這種難以理解的行為合理化,減少自己內心的疑惑和焦慮。有人說自殺是一種選擇,是沒有應該不應該的,不過自殺與選擇不同的是,選擇是當你有其他選項時做的一件事,而自殺是各種複雜因素結合在一起導致的結果,無關於這個人選擇什麼。

有人把自殺者分為兩種類型:即情緒型和理智型。情緒型自殺常常由於爆發性的情緒所引起,如果及時干預就容易制止。理智型自殺不是由於偶然的刺激喚起的激情狀態所致,而是由於自身經過長期的評價和體驗,進行了充分的判斷和推理以後,逐漸地萌發自殺的意向,並且有目的、有計畫的採用自殺措施。這種類型因為比較難以發現,所以更無從入手。Travis顯然屬於這一類型。

Travis幾乎是孤獨感的實體表現,獨居、人際關係淡漠、社會歸屬感底。從海軍陸戰隊退役後,一直過著毫無意義的閒散生活,時間對他來說是多餘的,而失眠又給他增加了更多的多餘時間。為了打發時間,Travis找了一份晚上開計程車的工作。每天晚上遊走在城市的各個區域,工作的時間讓Travis看到了社會的黑暗面,他討厭在晚上出現的人渣們,把他們稱作人行道上的垃圾,總是處於這種厭世的情緒中。

雖然找到了一份計程車司機的工作,生活也忙碌了起來,但Travis還是失眠,還是不能逃離孤獨的情緒。他在日記裡面寫道「工作12個小時,我還是睡不著。該死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像是沒有終點,我一直都需要找個地方去,我不相信人該過著自閉的生活,我相信人就該融入社會。」Travis決定以這個約會為契機,融入社會,他的約會對象是紐約客雜誌社的一位女編輯Betsy。約會一開始比較順利,但Travis沒有讀過書,很明顯跟betsy是兩個世界的人,難以交流。第二次約會時,Travis帶她去看色情電影,因為社會地位不同,對色情電影的認知不同,Betsy氣憤的走出了電影院,再也不接Travis的電話。Travis完全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色情電影跟他的真誠有什麼聯繫,他理解不了被自己真誠對待的人,並且在真誠道歉後,為什麼因為這點事就變得冷漠、疏離。

被拒絕後,Travis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計畫,他買了一批槍枝,鍛鍊身體,準備刺殺即將當選總統的參議員。Travis寫了一張給父母的卡片,並留了一筆錢給了被迫賣身的未成年Irish,之後,便出發去刺殺參議員。

讓Travis沒有想到的是,計畫了這麼久的刺殺行動居然被參議員的保鏢識破,Travis不僅沒能成功,反而差點被抓。計畫失敗的他,衝進了Irish工作的妓院,一番槍戰後,殺死了皮條客、收錢人和嫖客,同時自己也滿身是傷。Travis想扣動扳機,解決掉自己,但是槍戰已經耗盡了全部子彈,他暗示趕來的警察殺了他,卻也不能如願。

在各種巧合中Travis的刺殺和自殺計畫全部泡湯了,還意外的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這顯然不是Travis期待的結果,但他也從中獲得了意外的成就感、存在感、價值感。他開始接受曾經失敗的約會,平復對社會的怒氣。

理智型自殺者一開始對自己的生活就有一個定義,不是低於死亡,就是等同與死亡,就像Travis的生活一樣,他在開計程車之前就認為自己的生活毫無意義,並且這份工作也顯然不是他的興趣所向。Travis定義了自己的生活概念後,又理智的一步一步驗證自己的想法。他試著努力工作,多賺點錢,但是卻不知道怎麼花掉它。他試著融入社會,找女朋友,卻遭受冷漠地拒絕。經過這樣不完善的驗證,讓他確定了自己的生命是等同與死亡的。但travis的死亡方式又不是完全為了自殺,他的潛意識裡留有軍人的犧牲精神,也就是說只要有目的性的死亡就是有價值的死亡,所以他選擇了刺殺參議員,他感覺這樣可以給社會帶來一點點積極效益。但是在之後的妓院槍戰結束時,Travis的行為已經完全屬於自殺,可以判斷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自殺做鋪墊。

當一個像Travis這樣精神空虛的孤獨者、厭世者進行自殺計畫時,非常難以被他人發現。首先,這種人的自殺動機往往經過評估和驗證,難以駁回。其次,他們的自殺計畫制定周密,比較容易達到目的。最後,這種人的人際關係非常淡漠,就算發出求救信號,也很難有人注意到,因為他們生活中根本沒有聯繫緊密的朋友或是家人。這樣的自殺者就像是人類社會的必然消耗品一樣,適應不良的情況下就會自動消亡。

但我們的社會價值觀給予生命的概念並不是這樣的,自殺並不是被選中或不可挽回的,自殺動機的形成就有各種心理社會因素。拿Travis來說,當時社會背景混亂,處於低社會階層的人們,必定缺乏社會歸屬感與安全感。並且Travis的生活經歷(包括軍人的「正義」價值觀、每天晚上工作時看到的場景)讓他總覺得世界是醜惡的,自己一直活在虛無中,從而對自己的生活產生過多灰色評價,對人生失去信心,這種不良認知和不良情緒會造成惡性循環,變成一種潛在的危險因素。並且,這種對社會和他人的主觀認識,導致了Travis的人際關係淡漠,社會環境適應不良等等,也是造成他選擇自殺的一大原因。當然,也不能忽視掉Travis的抑鬱情緒、處於自殺高發年齡、酗酒、藥物濫用所帶來的危害。Travis的自殺動機和行為由這樣多重因素造成,這種邏輯關係看似是必然又絕望的,不過如果有人可以在中途給他一個積極的干預,一定可以制止這樣的行為發生。

電影的結局從人本主義的角度來看是積極的,Travis在經歷了一切以後,感受到了價值、認同,他把報導自己的剪報、Irish家人的感謝信貼在了牆上,珍惜的保存了起來。雖然這樣的良性改變,是因為危險極高的事件才會有的結果,但是至少證明了理智型自殺也是可以成功干預的。

電影不僅表達了當年社會的問題,也表現了疏離的人際關係,自殺確實是關於人類生存的大問題,自殺的原因更是人類生活方式的大問題,它像一種社會現象一樣的存在著。

計程車司機影評(三)

影片描述了一個因晚上失眠而去當計程車司機的退伍軍人的生活。影片主人公崔維斯是一個不經世事的形象,他不善言談,在擔任計程車司機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這個社會的黑暗與骯髒。也許是因為他對於這個世界是一個新來者,他嘗試著去改變這個世界,使這個世界變成他所說的「清潔」世界。他遇到了貝絲,貝絲是一個純潔的形象,她為總統候選人工作,貝絲告訴他她們要選一個為人民服務的總統,這讓他看到了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希望,而這個希望卻最終破滅了,因為他遇到了總統候選人本人。總統候選人對他的提議不屑一顧,並在他的眼前公然走進了高級妓院,對他來說的這個社會的最大污點。對方的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崔維斯,他決定通過自己的去改變這個世界。期間一個乘客對他說自己要用手槍打死奪走自己妻子的黑人,而實際上他並不敢這麼做,對於崔維斯來說,他是一個弱者,一個怯弱者。但他卻指引了崔維斯通過自身的暴力對這個社會提出反抗。崔維斯於是買槍,勤練槍法,想去謀殺這個邪惡的總統候選人,但他最終失敗了,以他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做到這麼一項工作。於是他轉向去改變一些他能夠改變的事。他遇到了愛麗絲,促使他設法去幫助愛麗絲脫離苦海,勸服不成之後,他再次決定採取暴力手段,殺死了欺騙愛麗絲的那些人,但卻忘記給自己留下最後一顆子彈。最後愛麗絲幫助他洗脫了罪名,雖然崔維斯避免了犧牲,但這個社會依舊。影片至此,貌似崔維斯僅僅只是社會的一個憤青,他的舉動改變不了整個社會,但至少,他盡了自己的一份努力,公然向這個社會提出了反抗。從另一方面來說,他的努力暴露了這個社會的黑暗,他所能做的也達到了個人的極限。

影片從一個社會底層人物的角度深刻反映了社會的黑暗,人民的浮躁。它批判了上層社會的領導者揚言要解決社會問題,而實際上自身也甘願投身社會腐敗,享受生活,過浮躁生活的醜惡形象。影片多次出現崔維斯開車的鏡頭,車外的紐約大街上妓院比比皆是,乞討者成群,經常能看到小孩調戲妓女,小孩甚至向路過的計程車扔髒物。崔維斯的同行也經常談論到街區的混亂,甚至有時計程車司機被暴力乘客所殺害。這些鏡頭充分反映了這個社會的混亂,勢必要引起人們對此的反思。

影片中的崔維斯是一個不善言談的形象,他習慣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自己。()當整個社會的黑暗呈現在他的眼前,他也曾產生迷惑,曾試圖向經驗豐富的老司機詢問自己該如何面對這個社會,但卻無法表達出來自己內心的困惑。當他發現這個社會的腐朽,心生憤慨的時候,我們每次都能看到他在收到來往妓院的乘客的錢的時候都會很憤怒的放進自己的錢袋,仿佛知道這些錢自己不該接收,卻出於工作需要而不得不接收,儘管自己並不是為了掙這份錢而去當一名計程車司機。於是我們看到他通過各種方式把那些能夠退回去的錢一一退給了那些人,藉此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

影片用了很多細節描寫手法來描繪主人公的內心變化。比如每次他把錢拿在手裡的時候都是緊緊拽著的,錢對於他來說仿佛也是這個社會骯髒的體現,而他,卻不願被這個社會的黑暗所侵染。於是他每次開完計程車回來的時候都會清洗自己的後車座,他也喜歡開車衝過街頭上用於清洗大街的自來水來清洗自己的車身。影片中多次出現自來水清洗大街的鏡頭,行人也往往會用大街的自來水來清洗手臂。這應該是主人公最願意看到的景象。崔維斯自己也對總統候選人提出「這個城市很髒,需要清洗,去掉垃圾」之類的話。這些都說明了他極不願意看到社會的這番景象,特別願意改變社會的現狀。

這部影片不是一部經濟片,整部影片以崔維斯的內心變化作為影片的主線,著重向觀眾反映社會浮躁黑暗的現狀,希望能夠引起大眾的反思。影片一開始一輛計程車緩緩開過,霧氣升起,崔維斯表情沉重,似乎還伴隨著一縷音樂,這是典型的電影蒙太奇的表現手法,這些布景放射了崔維斯的內心,一開始就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影片還採取了一些明與暗的對比,用以突出情境以及人物的內心。比如影片的大部分鏡頭都被黑暗籠罩,給人沉重感;在崔維斯和貝斯相處的時間裡鏡頭中基本都是明亮的場景,這時的崔維斯充滿著希望。

總的來說,影片深刻反映了社會的黑暗現狀,人民生活的浮躁,引起了觀眾對社會的反思。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