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飢餓遊戲影評

飢餓遊戲影評(一)

「飢餓遊戲」-所謂「飢餓」,無非就是少年們的爭鬥。

一場生死的遊戲,一場至死方休的遊戲,一個對人類良心道德的考驗,開幕了。

這是個發生在施惠國的一場遊戲,有13區的毀滅而被拉開了帷幕。為了記住這段歷史,每年在這12個區里都各要派出2名少男少女作為貢品,在一個地方進行決鬥。作為恩賜,在這24名少年裡,只有一個可以活著出來。在一年一度的抽籤中,凱特尼斯自願頂替了被抽中的妹妹成為了來自第12區的貢品。也正因為她的參加,第74屆飢餓遊戲因擁有史上唯一一個志願者而吸引了貴族和贊助商的眼球。當凱特尼斯與自己同區的兼愛慕者的皮塔依著驚人的箭術,強壯的體格與巧合的幸運贏得比賽時,卻得知只有一個人可以活著走出「角斗場」。兩人選擇共死來感化並看透了遊戲的舉辦方,同時也與自己的家人得以相聚。

為什麼使人們變得這麼惶恐那?原因很簡單,因為遊戲只有一個贏家,而且是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遊戲。這個遊戲年年都會上演,只因為滿足貴族們的一時眼福。而那個犧牲的人可能是自己或自己摯愛的人。最重要的是,那是個飢餓的時代。

那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呢?24位少年有著24中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遭遇。本來年紀輕輕,正處花季的他們卻因為一場遭遇而變得複雜,變得會算計他人。笑臉背後,卻藏著重重的心機,所有的真善美只有在夢境中才會實現吧。雖說他們年紀小,更不可能過著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生活,強迫自己懂事,長大,更強迫自己看破生離死別,但是「愛」呢?但是那天真無邪般淡淡的「喜歡」呢?但是那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的「希望」呢?真的能捨棄嗎?面對生死離別,那份天真無邪的純真的愛情真的還會存在麼?那只是份淡淡的「喜歡」罷了。畢竟誰又捨得那近在咫尺又遠在天邊的「希望」呢?真的能捨棄嗎?這個電影雖然揭示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可在那個時刻誰會又真的為了一個給自己風雨中扔過麵包的卻又說愛自己的人而放棄生的希望呢?真的會捨棄這個生的機會麼?

這部電影極力突出並刻畫了女主角在你生我死的關頭仍不主動傷害他人的形象。但是現實生活中真的會存在麼?凱特尼斯真的會因為自己家中的妹妹而選擇自己去幾乎等於送死麼?當她遇到來自11區的同為競爭對手的黑人小女孩Rue時,她又真的會把她當作好友麼?為了救皮塔,凱特尼斯真的會好心到冒著生命危險去幫助他拿到藥物。儘管最後由於幸運女神的眷顧,凱特尼斯和皮塔成功獲勝。但當他們同時聽到只有一個人可以活著走出賽場時,他們真的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犧牲自己以至於兩人決定雙雙「殉情」?雖然情節十分感人,但為免過於誇張吧。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些人甚至覺得要是能得到這樣刻苦銘心的愛情,去參加飢餓遊戲也值了。但這部電影為免太理想化。雖然種種細節也揭示了在為難時的人性,還是覺得有點過於假了。

總而言之,儘管影片缺乏真實性,我依然覺得飢餓遊戲還是值得一看的。

飢餓遊戲影評(二)

一場生死的遊戲,一場至死方休的遊戲,一場對人類良心道德的考驗,開幕了。

這是個發生在施惠國的一場遊戲,有13區的毀滅而被拉開了帷幕。為了記住這段歷史,每年在這12個區里都各要派出2名少男少女作為貢品,在一個地方進行決鬥。作為恩賜,在這24名少年裡,只有一個可以活著出來。在一年一度的抽籤中,凱特尼斯自願頂替了被抽中的妹妹成為了來自第12區的貢品。也正因為她的參加,第74屆飢餓遊戲因擁有史上唯一一個志願者而吸引了貴族和贊助商的眼球。當凱特尼斯與自己同區的兼愛慕者的皮塔依著驚人的箭術,強壯的體格與巧合的幸運贏得比賽時,卻得知只有一個人可以活著走出「角斗場」。兩人選擇共死來感化並看透了遊戲的舉辦方,同時也與自己的家人得以相聚。

為什麼各區的少男少女在抽取貢品時那麼惶恐?因為只有一人可以活著走出決鬥場。24個貢品的自相殘殺,加上主辦方製造的嗜血如命的殺人機器,只是為了一飽貴族的眼福。遊戲中

,無處不充斥著血腥、暴力,每個人都只有一個目標:幹掉別人,保護自己。每個貢品都成了一隻空有血肉的軀殼,或者說容器,裡面裝滿了爆發出來的獸性。而原有的人性,卻被擠的無處安身。

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三體Ⅲ:死神永生》中寫道: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主人公卻毅然選擇了人性。而凱特尼斯也恰恰是因為擁有人性,才得以存活下來。因為有人性,她自願頂替了妹妹而被主辦方、貴族看好;因為擁有人性,和被她救助的小芸同一區的另一貢品在危難關頭救她一命;因為擁有人性,保住了同一區皮特的生命,迫使主辦方改變遊戲規則。

人和動物的區別到底在哪裡?獸性是人和動物所共有的,而人性卻是人獨自擁有的。使動物獲得人性那是不可能的,使人失去人性卻易如反掌。在每個人都失去人性的時候,只有保持一份清醒與獨立,人性的光芒才能照亮充斥著獸性的黑暗。

飢餓遊戲,就是貴族們欣賞人們是如何一步步失去人性而創造的。當凱特尼斯用人性的利刃劈開貴族們醜惡的嘴臉時,一切謊言不攻自破,人們暴動了,起義了,飢餓遊戲也永遠結束了,飢餓的時代也一步步走向滅亡。

「快樂飢餓遊戲,願好運與你們相伴!」當電影中的貴族說出這句飢餓遊戲的廣告詞時,心中卻響起:願人性永遠與你們相伴!

飢餓遊戲影評(三)

雖然《飢餓遊戲》是一部虛幻的科幻電影,但細細琢磨,飢餓遊戲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縮影。人類社會的歷史,又何嘗不是一場飢餓遊戲!試看人類的歷史,自古至今,人類社會的生存競爭,意識形態、價值觀之爭,財富、資源、能源之爭,社會紛爭不斷,戰爭不斷,冤冤相報何時了?

人性是人個體的價值觀,其核心是生存至上。影片中的貢品為了個人生存,互相廝殺,成為喪心病狂的殺人機器。人是高級動物。一方面,作為動物,具有動物天生的的本性和欲望,欲望是支配一切活動的本能;另一方面,群體欲導致人類進入社會性生存的狀態,人類個體必須維護群體的利益,才能維持個體生存。於是,國家應運而生,並產生了法律和道德,用以約束社會人的行為,這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主要區別。為了維護集體、民族、國家利益而鬥爭、不惜犧牲自己的人被譽為英雄,改朝換代的開國元勛是領袖。由於國家制度決定了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取向,法律所制定的行為準則不一定適合生存競爭的需要,從而導致意識形態、價值觀之爭。由於道德標準因時因地而不同,道德觀念因人而大相逕庭,導致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的衝突。食慾、性慾、表現欲、權威欲、群體欲是人的主要動物本性。()每個人都有被關注、被讚賞、獲得榮譽的自我表現欲望。影片中男主角面對看台上狂熱的人群自我膨脹起來,面帶微笑,揮手致意,好像自己是個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影片結尾,男女主角凱旋歸來,面對人們的歡呼,得意洋洋,面帶微笑,攜手致意。這些鏡頭,使我聯想到偉大領袖向民眾揮手、檢閱民眾隊伍的場面。對於人類社會,表現欲導致個人崇拜的產生,將個人崇拜演化為登峰造極的神化運動,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文化大革命悲劇的產生。

影片中有的貢品出於權威欲的誘惑,恃強凌弱,慘無人道,通過殺戮獲得成就感。對於人類社會,權威欲導致有人渴望成為群體中的統治者,從而伴隨著不休止的爭權奪利。勝者諸侯敗者賊。戰爭是由戰爭狂人發動的。戰爭狂人往往打著拯救人民、拯救國家、拯救社會、解放全人類的旗號,煽動民眾,發動戰爭。

飢餓遊戲是一場秀,一齣戲,有演員,有編劇,有導演。每個貢品都要被包裝,被宣傳,乃至被炒作,最後達到「娛樂至死」,來滿足觀眾變態的娛樂要求。影片隨處可見觀眾鼓掌,觀眾的欲望催生了被榮譽包裝起來的殘酷規則。個人崇拜是人捧出來的,是戰爭的民眾基礎。當大眾媒體、宣傳及其它方式將某一個人塑造為理想化、英雄化的公眾形象,並予以絕對的奉承和頻繁的頌揚時,就會產生個人崇拜。捧人的人,除別有用心者外,大多人是被騙的,隨波逐流,一哄而上,頂禮膜拜,高呼萬歲,劇場裡只要有三分之一鼓掌,其他人也會跟著鼓掌,這是由人的從眾心理和羊群效應導致的。

而這種從中心理和羊群效應在我們生活中也非常普遍。比如有一個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結果大家也跟著跑,除了第一個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個性去「隨大流」,因為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對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對於那些不太了解,沒把握的事情,往往「隨大流」。持某種意見人數多少是影響從眾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壓力是另一個決定因素。在一個團體內,誰做出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招致「背叛」的嫌疑,會被孤立,甚至受到懲罰,因而團體內成員的行為往往高度一致。「羊群效應」告訴我們,許多時候,並不是諺語說的那樣——「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場中的普通大眾,往往容易喪失基本判斷力。人們喜歡湊熱鬧、人云亦云。民眾的目光還投向資訊媒體,希望從中得到判斷的依據。但是,媒體人也是普通民眾,不是你的眼睛,你不會辨別垃圾信息就會失去方向。所以,收集信息並敏銳地加以判斷,是讓人們減少盲從行為,更多地運用自己理性的最好方法。尋找好領頭羊是利用羊群效應的關鍵。對於個人來說,跟在別人屁股後面亦步亦趨難免被吃掉或被淘汰。所以我們一定要合理的應對這種從眾現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