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一)

甄士隱前日對雨村有「誑駕」之罪,待客既散,知他自便,也不去再邀。及至中秋節,士隱家宴畢,另具一席於書房,步行到雨村住處相邀。前日不邀,是不生分,中秋再邀,一可謝前罪,二為旅居僧房的雨村解愁,雨村聽了,也不推辭。由此可見兩家關係融洽,士隱也很會做人。待人接物,顯微見著。

喝酒間,雨村提出了盤纏之事,士隱:「何不早言……」,雨村吟誦詩詞,博得士隱賞識,趁士隱歡心之時提錢的事,容易成功。送禮的人,也等到別人有求之意才送,便送到點子上了。果然,雨村得了錢,不管黃道黑道之日,天沒亮就出發了。

雨村與嬌杏一見鍾情,是本書的第一對男女相遇,一個是「雖無十分姿色,卻亦動人之處」,一個是「腰圓背厚,面闊口方,劍眉星眼……非久困之人。」情場首現二人,是世間常見的類型,算是書的後面才子佳人的引子吧。士隱投奔丈人,在世俗來說,應算是沒出息吧?偏這丈人還「半哄半賺」女婿的錢!這就叫「投人不著」。

嬌杏在這一回有了「人上人」的好結局。她是書中第一位女性的結局,體現了作者對女性良好的祝願。丫鬟命運兩濟,後面的女主人兒卻是一個兩個空餘恨。雨村娶了嬌杏,還送了不少禮物給甄家,此時的賈雨村,尚知報恩。

大凡讀書人,骨子裡都有一個自視甚高的通病,有人受挫後憤然離職,採取「不合作」的態度,有人在挫折中改變初衷,淪為虛情假意,爾虞我詐。每一種遊戲,都有它的遊戲規則,明白自己改變不了遊戲規則,便只好改變自己了。「雨村被參後,心中雖十分慚恨,卻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這種心態是常人難以做得到的,可見是大奸!

有人在官場失意後,憤世嫉俗,而雨村被參後,還力謀鹽政林如海的西賓,成了黛玉的老師,僅僅是因為盤費不繼嗎?他是在製造機會與權貴接近,結交!事實證明,他後來確實是通過林如海重返官場謀得要職。結果是,吃一塹,長一智,做出了過河拆橋之事。

交代完雨村成為黛玉老師的事情後,書中出現了一副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兩句,是黑官的心理濃縮:有利可圖,擋不住誘惑,一朝東窗事發,命也不保住了,便想著那怕是回家種田也好啊!這副對聯,在冷子興說榮國府前出現,相當於進入某個城市之前的路碑吧?

榮國府年紀最長,也就是最高統治者是史老太君賈母,是不是作者出於對女性的偏愛?

寶玉出生前,兄賈珠就去世了。黛玉既出於嫡妻,又剋死親弟,從而有機會讀書識字,寶、黛二人一樣命硬,一個克弟,一個克兄!

黛玉常聽母親說過,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雖然母女間無話不說,但是黛玉母親又如何體會到自家與別家不同呢?可見,黛玉的性格其實受其母影響。黛玉來到賈府時不過六、七歲光景,()便能做到「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多說一句,多行一步」,哪裡還象個「無親母教養、兄弟姐妹扶持的孩子」,黛玉真是絕頂聰明。黛玉「年貌雖小,舉止言談不俗,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什麼叫「自然的風流態度」?黛玉稱自己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從不間斷,這也奇了。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二)

在這一回中,寫了周瑞家的送宮花的情景。書中寫道,周瑞家的由於要回復王夫人,而王夫人恰好在薛姨媽處,於是周瑞家的便來到薛姨媽處,見王夫人與薛姨媽詳談甚歡,便來到薛寶釵屋裡,而此時的薛寶釵正在屋裡與丫頭描花樣子呢,可見此時的薛寶釵已將全部心思用在家計上。若發了病時,拿出來吃一丸,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

其實薛寶釵給人的感覺便是冷的,不知是藥的作用,還是她本身就是冷的,她不像林黛玉那樣用自己的心去生存,而是使勁壓抑自己。而這種世事洞明的冷是可怕的,這也是賈寶玉對她敬而遠之的原因了。

林黛玉病了,賈寶玉總是很關心,立刻去看,而薛寶釵病了,賈寶玉卻是派丫頭去看,自己以讀書著了涼為由不肯立刻前去。

而這時王夫人聽到有人說話,便問是誰,周瑞家的便進去交代自己的差事。有時候,我也在納悶,一位青春靚麗的千金小姐最後居然毅然決然地拋棄了人世間的溫情,出家為尼,有人認為從這裡可以看出她性格的孤僻,其實不然,同她玩的智慧型兒雖然是個尼姑,卻是個多情的尼姑,這在後來還要提到。而這次智慧型兒來賈府是她師傅帶來的,她師傅獨自留下她與惜春玩。惜春母親不詳,只知道她是賈珍的妹妹,從小在榮國府長大,估計母親也是很早去世,而父親卻成天與那些道士混在一起。

然後周瑞家的便來到王熙鳳家,那一陣笑聲讓我們感到此時王熙鳳與賈璉正是夫妻恩愛時節,賈璉對這位嬌妻可謂百依百順,即王熙鳳判詞中所說:「一從二令三人木」中的「從」,於是周瑞家的給了王熙鳳四支,王熙鳳讓平兒拿出兩支給秦可卿。

正當二人準備回去時,偏偏出現了寧國府管家派奴才焦大送秦鍾回去,而焦大偏偏醉了,在外面大罵。而焦大的醉罵讓我們從那高高的圍牆外面看到了整個賈府的腐朽,「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爺去。那裡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牲來!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我什麼不知道?咱們胳膊折了往袖子裡藏'!」這句話讓我們想起冷子興的話「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而焦大的悲劇讓我想到了許多開國功臣的悲劇,這也正是焦大的命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