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情感教育讀後感

情感教育讀後感(一)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羅出身於外省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十八歲那年來到巴黎攻讀法律。可是他只對文學藝術感興趣,試寫過小說和華爾茲舞曲,還跟人學習繪畫,但都半途而廢。他深深愛上了畫商阿爾努的妻子瑪麗。瑪麗雖不愛丈夫,但恪守婦道。後來,她終於被莫羅的一片痴情所打動,答應與他約會。時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發了革命。莫羅為了這個約會,沒有去參加民眾的游-行。但瑪麗因兒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約。絕望之餘,莫羅投入交際花蘿莎奈特的懷抱。兩人同居並生下一個兒子,不久兒子不幸夭折。莫羅與出身貴族的實業家當布勒茲交往,為了進入上流社會,他成為當布勒茲夫人的情夫。實業家去世後,兩人準備結婚。但在破了產的阿爾努夫婦的家具拍賣會上,當布勒茲夫人的舉動深深刺傷了莫羅的心,於是他與這位貴婦人一刀兩斷。他萬分沮喪地回到家鄉,心裡尚存一線希望:與一直愛戀他的鄉下姑娘路易絲共結連理。可是在教堂的廣場上,他恰遇路易絲與他的老同學戴洛里耶舉行婚禮。莫羅羞愧難當,返回了巴黎。一八六七年的一天傍晚,阿爾努夫人突然來訪,兩人萬分激動,互訴衷腸。她剪下一縷白髮留給莫羅作紀念,與他訣別。

愛,不一定擁有,就如弗雷德里克與阿爾努夫人一樣最後是訣別!

情感教育讀後感(二)

弗雷德里克出身於外省一個靠地租維持生計的中產階級家庭,中學畢業後去巴黎法學院學習。在一次回鄉省親的船上,他邂逅了畫商阿爾努夫婦,並對阿爾努夫人一見鍾情。回巴黎後,弗雷德里克想方設法和她交往,卻一直沒有結果。此後他結識了交際花羅莎娜特,陷入了雙重愛情而不能自拔。為了擠入上流社會,他又追求大銀行家當布赫茲夫人,但對阿爾努夫人的愛情卻始終未變。當布赫茲夫人發現弗雷德里克另有所愛,斷然與他分手。弗雷德里克只得轉而回到家鄉,試圖尋找一直熱戀著他的少女路易絲,不料路易絲也已另嫁他人。當他終於和阿爾努夫人重逢時,後者早已破產,而且滿頭白髮。在經歷了一番風雨之後,弗雷德里克揮霍掉了他的大部分財產,愛情、事業的美夢都如泡沫般破碎,終於過著孑然一身、清貧潦倒的生活。

在《情感教育》中,福樓拜為我們刻畫了一個碌碌無為、虛度年華、「集一切弱點之大成」的青年形象,講述了後者在感情和事業上的失敗經歷。弗雷德里克原本有著得天獨厚的資質、美好遠大的前程,他對阿爾努夫人的愛情確實那麼真摯、純潔。然而,在巴黎上流社會虛榮奢靡、爾虞我詐的風氣薰陶下,他不但荒廢了學業,連情操也變得低下了:他為滿足肉-欲玩弄煙花女羅莎娜特;在好奇心的驅使和錢財的誘-惑下去「愛」天真爛漫的少女路易絲;為了實現向上爬又去追求朱門貴婦當布赫茲夫人。周圍的環境加上他意志薄弱、耽於幻想、對萬事都缺乏進取心的性格,理所當然地導致了他在事業上與感情上都一事無成。

小說的與眾不同之處,是把主人公性格的塑造和命運的描寫,同社會變革和重大歷史事件結合在一起。《情感教育》反映了1840年至1867年間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法國社會生活,特別是1848年的革命貫穿其中,向讀者展現了一幅錯綜複雜、跌宕起伏、瑰麗宏偉的社會畫面。作者把主人公的命運和歷史事件糅合在一起,顯示了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的關係。弗雷德里克初到巴黎時,()在街頭目睹了民眾反抗金融貴族的集會,作為中小資產階級的一員,他當時採取了支持革命的態度。但是,當他融入了巴黎的奢靡生活之後,便很快背棄了他原先的立常二月革命時,他還不由自主地來到街上,旁觀了驚心動魄的鬥爭場面;但到了當局鎮-壓六月起義時,他卻躲在楓丹白露與羅莎娜特作樂;而拿破崙三世政變的時候,他更是忙於鬼混在羅莎娜特和當布赫茲夫人這兩個女人之間。弗雷德里克的失敗經歷,實際上也是他的墮落過程,福樓拜通過他的命運,譴責了資產階級社會對年輕人的不良影響,揭示了那個時代使一部分資產階級青年意志癱瘓、貪圖享樂,乃至最終成為廢物的現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情感教育》所反映的不僅僅是弗雷德里克一個人的命運,而且是1840年至1867年整個法國的社會狀況。

情感教育讀後感(三)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羅出身於外省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十八歲那年來到巴黎攻讀法律。可是他只對文學藝術感興趣,試寫過小說和華爾茲舞曲,還跟人學習繪畫,但都半途而廢。他深深愛上了畫商阿爾努的妻子瑪麗。瑪麗雖不愛丈夫,但恪守婦道。後來,她終於被莫羅的一片痴情所打動,答應與他約會。時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發了革命。莫羅為了這個約會,沒有去參加民眾的遊行。但瑪麗因兒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約。絕望之餘,莫羅投入交際花蘿莎奈特的懷抱。兩人同居並生下一個兒子,不久兒子不幸夭折。莫羅與出身貴族的實業家當布勒茲交往,為了進入上流社會,他成為當布勒茲夫人的情夫。實業家去世後,兩人準備結婚。但在破了產的阿爾努夫婦的家具拍賣會上,當布勒茲夫人的舉動深深刺傷了莫羅的心,於是他與這位貴婦人一刀兩斷。他萬分沮喪地回到家鄉,心裡尚存一線希望:與一直愛戀他的鄉下姑娘路易絲共結連理。可是在教堂的廣場上,他恰遇路易絲與他的老同學戴洛里耶舉行婚禮。莫羅羞愧難當,返回了巴黎。一八六七年的一天傍晚,阿爾努夫人突然來訪,兩人萬分激動,互訴衷腸。她剪下一縷白髮留給莫羅作紀念,與他訣別。

愛,不一定擁有,就如弗雷德里克與阿爾努夫人一樣最後是決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