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班級管理

教師必須懂得的12大心理效應

教師必須懂得的12大心理效應

1、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智商很高。」事過半年,羅氏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表現超常。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運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我想早點聽到你成功的訊息。」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產生。

2、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就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認知者形成對別人的印象時總是假設他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這種投射效應的一個側面。

所謂超限效應是指剌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轉變後進生不是一勞永逸的,後進生的轉化一般要經過醒悟、轉變、反覆、鞏固、穩定的過程,而反覆又是轉變中的中心環節,甚至會出現幾次較大的反覆。

這是因為這些學生意志品質不夠完善,自我約束能力還比較弱,面對後進生的反覆,教師要特別謹慎,絕不能氣餒和放棄教育,應有鍥而不捨的精神,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心理特點,不斷調整教育方案,使後進生渡過反覆關,更快地進步起來。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防止「超限效應」的消極影響。因為有的教師面對後進生的反覆,會失去教育的信心,過分責備後進生,在批評學生之後,會覺得意猶未盡,重複批評後進生,接著還是批評……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同樣的批評,使學生極不耐煩,討厭至極。

教師不能動輒採取「翻老帳」、「揭老底」的做法,切忌再用陳穀子爛芝痲翻個沒完沒了的方法,那樣會加重差生的精神負擔,使他們喪失進步的信心,並容易造成師生感情上疏遠。產生逆反心理,教師講最多的道理,或要他們做這做那,往往會置之不理。

從心理角度上講,第一次挨批評時,學生的厭煩心理並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往往使厭煩度倍增,如果再來第三次、第四次……那麼批評的累加效應就會更大,厭煩心理就會以幾何級數增加,說不定因而演變成反抗心理,甚至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3、刻板效應

社會心理學認為,那種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響稱為「刻板效應」。它是對人的一種固定而籠統的看法,從而產生一種刻板印象。

在學校經常可見到這種現象,教師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臉上往往流露出喜愛的神色,並受到器重和青睞。而天資愚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受到歧視,教師表現出急躁、厭煩的情緒,令人沮喪的話常掛在嘴邊。

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頓覺涼水澆身,喪失了學習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以至產生頹廢情緒。

4、遷移效應

在學習心理學中,先行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遷移效應」。它有三種效應方式:

先行學習A促進了後繼學習B的效應,稱為正效應;先行學習A干擾和阻礙了後繼學習B的效應,稱為負效應;先行學習A促進了後繼學習B無任何影響,稱為零效應。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注意有關遷移條件產生的條件,就會發生不必要的遷移現象,如,日本司機在美國開車,常發生困難,甚至出現車禍。這主要是因為在日本是「車左、人右」,而在美國卻恰好相反。當然,如果運用好遷移效應就可能產生下面的效果。

如,在棒球隊員中選撥出高爾夫球的集訓隊員;讓會英語的人去突擊學習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一般都有會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這一理論給學習的啟示是:

一是要注意發現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處。

二是注重學習方法的總結,即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規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廣泛地積累各方面的學習經驗。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定勢。

5、詹森效應

有一名運動員叫詹森,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人們藉此把那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競技場上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實力雄厚」與「賽場失誤」之間的惟一解釋只能是心理素質問題,主要原因是得失心過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

有些人平時「戰績累累」,卓然出眾,眾星捧月,造成一種心理定勢: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再加上賽場的特殊性,社會、國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劇,心理包袱過重,如此強烈的心理得失困擾自己,怎麼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產生怯場心理,束縛了自己潛能的發揮。

如何走出「詹森效應」的怪圈呢?首先,要認清「賽場」的目的,克服恐懼感,賽場並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規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靜氣地走出狹隘的患得患失的陰影,不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發揮自己的水平。

賽場是高層次水平的較量,同時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樹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穫。最終定會交付滿意的答卷。

6、「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鈕扣,繼而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這一社會心理學概念的出處。( )「南風效應」給人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特別注意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於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逕庭。

比如:有些同學與大家在一起時很兇很要強,一次、兩次可能因為你很兇,要了別人強,占了上風,但不久你就會發現你已經失去了朋友。

我們可以還看到,在與別人發生矛盾,各不相讓,到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想想如果學學「南風」兩人平心靜氣地好好談談,結果是否會好許多呢?

7、糖果效應

我很欣賞薩勒通過實驗得出的「糖果效應」這個概念。

薩勒對一群都是4歲的孩子說:「桌上放2塊糖,如果你能堅持20分鐘,等我買完東西回來,這兩塊糖就給你。但你若不能等這麼長時間,就只能得一塊,現在就能得一塊!」這對4歲的孩子來說,很難選擇——孩子都想得2塊糖,但又不想為此熬20分鐘;而要想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塊。

實驗結果:2/3的孩子選擇寧願等20分鐘得2塊糖。當然,他們很難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閉起來傻等,以防受糖的誘惑,或者用雙臂抱頭,不看糖或唱歌、跳舞。還有的孩子乾脆躺下睡覺——為了熬過20分鐘!1/3的孩子選擇現在就吃一塊糖。實驗者一走,1秒鐘內他們就把那塊糖塞到嘴裡了。

經12年的追蹤,凡熬過20分鐘的孩子(已是16歲了),都有較強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滿信心,處理問題的能力強,堅強,樂於接受挑戰;而選擇吃1塊糖的孩子(也已16歲了),則表現為猶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經質、好惹是非、任性,頂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傷害。

這種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就叫糖果效應。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說,薩勒也未指出實馬的樣本大小,有多少被試孩子,他們的家教狀況如何。

我認為4歲的測試不會絕對性地決定他以後的人格,4——16歲期間,12年的環境與教育會起更大的作用。但薩勒提出的這個效應還是頗有新意的。

8、破窗效應

在教育中有著很重要的借鑑意義。如果一名學生因為成績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就給他貼上一個「差生」或「壞學生」的標籤,那麼人們就會帶上有色眼鏡看他,只要他犯了一點小錯,就抓住不放,亂扣帽子,因為既然是破的東西,讓他再破一些也無妨,所謂「牆倒眾人推」,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9、培哥效應

在有些電視節目中,曾有人做過所謂奇特的記憶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塊黑板,然後隨意讓觀眾說出一些詞語、數字、節目名稱、公式、外語單詞等等,並按序寫在黑板上。表演者在這一過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卻能根據觀眾的要求準確地講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內容,甚至還能把全部內容倒背出來。

這種表演看起來十分神奇,其實只不過是運用了培哥記憶術,產生了「培哥效應」罷了。這種方法實際上並不難,它是自創一套記憶編碼,比如,⑴——帽子,⑵——眼鏡,⑶——圍巾,⑷——衣服,⑸——腰帶,⑹——褲子……並熟練地記下來,然後通過聯想與要記的材料相連線。

比如要求你記住這樣幾個詞:⑴大象,⑵打氣,⑶洗澡,⑷電風扇,⑸腳踏車,⑹水……這樣你就可以把大象與固定編碼的第一號帽子聯繫起來,聯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頂帽子。要記住第六個詞「水」時,把它與褲子產生聯想——水把褲子弄濕了。

通過這樣的編碼聯想,記起來就不困難了。因為在聯想時,我們有意識地把聯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

例如要記住第四個詞——電風扇與衣服發生聯想時,如果表象是電風扇吹開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像成電風扇穿了一件羽絨服,就非常奇特,這就更便於記住這一對象。

培哥記憶術的固定編碼有很多種,如按照自己身體各部分的上下編號,按進門後能看到的東西編碼,按自己的親朋好友的姓名編號等等。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避免記憶的枯燥單調,使其妙趣橫生了。當然,這種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去經常鍛鍊,並儘可能地使自己的聯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10、瓦拉赫效應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

此後,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終於獲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慧型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慧型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11、反饋效應

反饋原來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

心理學借用這一概念,以說明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果的了解,而這種對結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強化作用,促進了學習者更加努力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心理現象稱做「反饋效應」。

下面是一個著名的反饋效應的心理實驗:

心理學家羅西與亨利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三組,每天學習後就測驗。主試對第一組學習的結果每天都告訴學生,對第二組學生只是每周告訴他們一次,而對第三組,則一次也不告訴。

如此進行了8周教學。然後改變做法,第一組與第三組對調,第二組不變,也同樣進行了8周教學。結果除第二組穩步地前進,繼續有常態的進度外,第一組與第三組的情況大為轉變:即第一組的學習成績逐步下降,而第三組的成績則突然上升。

這說明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果對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並且是即時反饋比遠時反饋效果更大。

心理學家布朗的實驗表明,反饋方式不同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也不相同。一般來說,學生自己進行的主動反饋要優於教師的反饋。這給我們的啟示在於:

一是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及時地進行自我反饋,避免毫無目的的學習和不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的學習方式。

二是重視老師在作業或試卷上所作的評語,認真總結自己學習上存在的優缺點,從而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取得高分時不驕傲,仍堅持繼續努力;成績不理想時不要喪失信心,決心迎頭趕上。

12、權威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給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講課時,向學生介紹一位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說這位德語教師是從德國來的著名化學家。

試驗中這位「化學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個裝有蒸餾水的瓶子,說這是他新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有些氣味,請在座的學生聞到氣味時就舉手,結果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對於本來沒有氣味的蒸餾水,為什麼多數學生都認為有氣味而舉手呢?

這是因為有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權威效應」。所謂「權威效應」,就是指說話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則所說的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站長推薦:[高三教師:其實,我們都有壓力] [最經典的教師話語及點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