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此生未完成讀後感

此生未完成讀後感(一)

活著,真好! ——讀于娟《此生未完成》

于娟去世快兩年了,一直很牴觸閱讀《此生未完成》這本書,害怕書中會出現大段煽情語句。沒想到,還是無法控制。那就讀吧,用了三個晚上的讀書時間。

閱讀中,被于娟的聰慧、堅強打動,被文字中的率真、質樸打動。我把它定義為一本在生死臨界點完成的書。或者說,這是一本用生命寫成的日記。更準確地說,這是一個母親、妻子、女兒的生命日記。

于娟在彌留之際,用這樣發自肺腑的文字傳遞她的人生感悟

她在文中寫道:

「我曾經的野心是兩三年搞到個副教授來做做,於是開始玩命的想發表文章搞課題。雖然對實現副教授的目標後該幹什麼,我非常茫然。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標的事情拼了命撲上去。不能不說是一個傻子幹的事情。得了病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走。」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裡逃生死死生生之後,我突然覺得一身輕鬆。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閒事淡事,我不再有對手,不再有敵人,我也不再關心誰比誰強,課題也好,任務也罷,暫且放著。世間的一切,隔岸看花,雲淡風輕。」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哪怕就讓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動,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國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罵萬人見她,只要能看著我爸媽牽著土豆的手去幼稚園上學,我也是願意的。」

……

另外,「為什麼會得癌症之非學術報告」中的分析值得關注:

1. 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如暴飲暴食,無論葷素;

2. 熬夜晚睡的不在乎,如通宵達旦,無論學習或遊樂;

3. 應急備考的不規律,如攀比貪念,無論有沒有用的證書;

4. 居住環境的不戒備,如裝修甲醛,無論超標與否。

「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

這句話,發人深省。

「活著」,簡簡單單兩個字,我們都知道,卻未必真正懂得。

想起張藝謀的電影作品,也叫《活著》。這是我最欣賞的一部國產電影。余華的原著讓人無比沉痛,而張藝謀卻賦予它更深層次的意義。沒有大道理,故事中的人在無奈中活著,在痛苦中活著,在絕望中活著。然而,在煎熬的夾縫中我們感受到些許喜悅,充滿希望,又舉步維艱。

可以說,「活著」,需要承受;「活著」,需要堅忍;「活著」,需要勇氣;「活著」,充滿力量;「活著」,充滿意義。

這幾天,開學工作檢查,看到學校秩序井然,工作有條不紊,不由心聲感慨,書聲琅琅的校園真美!

昨天下午,離開祥和國小之際,無意中發現一男孩兒站迴廊下,手執毛筆,在沙盤上習字。只見他拿隨手書寫,輕輕一抹,字全沒了,又是一片平沙。不由駐足欣賞,這幅幼兒習字圖,好美!

上午聽課,學生在課堂上即興創作,精彩的語句層出不窮:「下雨了,小雨滴在雨傘上跳起舞來。」「今天,太陽害羞地躲在雲層的後面,不願露出臉龐。」「膠帶在小主人的手中不停地彈跳著,不一會兒就將錯字消除掉了。」……語句富有情趣,課堂充滿智慧。不由感嘆:立足語用的課堂,真好!

此時,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透明玻璃窗上,並不熱烈的光溫暖而明媚,桌上的水仙靜靜地綻放,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芬芳和似有似無的香醇,一切是那麼安靜、美好,心境也隨之變得寧靜、安詳。

不由輕輕感嘆:活著,真好!

此生未完成讀後感(二)

這本書看完有段時間了,伴著真空泵隆隆的聲音,現在開始寫讀後感

作者于娟,女,79年四月生人,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執教於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患乳腺癌於今年四月份去世。

第一篇序是周國平寫的,他說于娟是個擁有優美個性和聰慧的悟性的可愛女子,結尾處唏噓地感慨蒼天不仁。

扉頁上寫著這樣一個疑問句: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著的意義?

是的,這本書記錄了于娟在身體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樣子後,仍然思考著、探尋著活著的意義。于娟及她的家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表現出的堅強讓人敬佩,他們對於彼此的信任更讓人敬佩。正是這樣的信任,成全了于娟,讓她對於活著的認識有了新的高度;也成全了讀者,有機會了解到這些認識,反思自己,反思人生。

感謝于娟,更感謝她的家人。

「每個人出生,都有一個只有媽媽才知道的出生故事。世上人人不一樣,但是所有的媽媽都是拼著自己的性命,有著一命換一命的勇氣生下你的。」看到這段文字是在從家到學校的公車上,眼淚就在別人奇怪的目光下不管不顧地流下來。媽媽生我的時候陣痛持續了三天多,因為醫生說順產的孩子健康,她就一直堅持到順產。她真的是拼著自己的性命,有著一命換一命的勇氣才把健康的我帶到這個世界面前。

面對死需要勇氣,面對生同樣需要勇氣,感謝溫暖柔弱的媽媽如此勇敢地給了我生命。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去。」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

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病痛和治療的摧殘沒有讓于娟掉眼淚,而聽到兒子土豆奶聲奶氣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卻淚流滿面,不能自已。

在於娟最後的生命里,有人慷慨的要為她捐骨髓、捐器官;有人說可以第二天飛回來娶她;有人帶著活雞和「巨款」大老遠來看她;也有人要謀財害命、趁火打劫……

死亡像一個放大鏡,讓于娟看清了人性的善惡美醜。死亡也像一個試金石,讓于娟試出了世間最珍貴的東西。

死亡,告訴于娟什麼是活著的意義。

感謝于娟的無畏施,讓我們更近距離地探尋活著的意義。

周國平說,「如果于娟能活下來,她的人生一定會和以前不用,更加超脫也更加本真。」

是的,如果每個人可以先經歷一場死亡,再開始生活,那麼生活一定會更有意義。

此生未完成讀後感(三)

感謝于娟,感謝《此生未完成》,() 讓我想開了許多,放下了許多……

看完這本書,內心深處總有個聲音, 一次又一次,問自己, 這輩子,你為什麼而活,為誰而活? 你真正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每個人,奮鬥一生,再輝煌,再耀眼,終有塵埃落定的一天。 到頭來,就會發現,名利權錢,沒有一樣可以帶的走。 你能帶走的,只是別人對你的思念。 所以,對自己好一點,對別人好一點, 該讓渡的讓渡,該放手的放手。 成全別人,也就是成全了自己。 做人,簡單點,再簡單點,才會開心。

人生才百年,何苦讓自己那麼累心? 有什麼可以爭,有什麼值得爭的呢? 身體健康,生活無憂,家庭和睦……這些無法開出價碼的,比什麼都重要。 真正是,人世間最貴的,往往都是免費的。

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吧,總有一天,所有擁有的都將失去。 到那時,會有多少人思念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