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古文觀止讀後感

古文觀止讀後感(一)

所謂「古文觀止」,就是「盡將古文之精華選編其中」之意。翻開厚厚的一本,時而讀之。難懂的文言文還是讓我望而卻步,但是根據所給的注釋,我還是可以勉強讀下來的。

《古文觀止》中的文章,總共不過兩百餘篇。但正是這兩百多篇文章卻洋洋灑灑留下了幾千年的歷史軌跡,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興亡,記錄了眾多賢哲的襟懷抱負。我們讀書讀人,就要讀氣動山河的文章,要讀有偉大抱負的英雄。我鍾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這些偉丈夫走得更近些,想領略他們的胸襟和氣度,想從中探知為什麼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當我們讀起這些篇章的時候心弦總是跟著他們的思想而抖動。我讀這本書,如同跨入了中國古籍文化的絕美殿堂,觸目所見,所有作品,都煥發著奇光異彩,閃耀著真知灼見,叫人愛不釋手,越讀越感到意蘊無窮。它們給予我們以啟發,訴說著千古流傳的真理。我特別喜愛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陳情表》,王勃的《滕王閣序》,魏徵的《該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慮論》等等。這些名篇中不僅包含了許多哲理,對我們的人生更是有很大的啟發。

我認為,《古文觀止》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書。書中的哲理,小到修身養性,大到治國平天下,無所不含。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優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至理名言,如珍珠一樣光彩奪目,擲地有聲。雖寥寥不過數十字,卻勝似萬卷詩書。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種人生境界,那種曠世情懷,早已被後人奉為立身做事的楷模。總之,我認為讀這本書,能夠使我警醒,使我振奮,使我堅強。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這本書我一定要好好讀下去,而且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讀它,從中學會怎樣做人。學會在任何處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記得以前學過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後來又讀了幾次,很有感悟。這篇文章中,在開篇描繪了蘭亭周圍山水之美時寫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這句話描繪了山水相間的美麗景色。特別是其中的「映」字,讓人好像看到了波光粼粼與日光同曜的美景。之後作者生動地記敘了這次集會的盛況,「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在流水邊飲酒取樂,聽水流之聲,詠人生之感慨抱負,與同道之人暢談古今之事,一時快樂至極,又何必需要絲竹管弦之類相伴呢?文章中寫道「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作者最後就生死大事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既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又嘆息了生命的短促,讓人思緒萬千。「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文章最後俯仰生死,明白了生與死的大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作者不甘虛度歲月的積極進取的思想,這也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的地方。感懷至此,我們怎能「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讀書的感受,也許會感同身受,也許會恍然大悟,就像在春夜裡聽見花開的聲音。步履匆匆之時,讓我們靜享讀書之樂,把愛恨情仇都忘卻。讀書如此,人生亦不如此乎?

人生著實是難以捉摸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生命軌跡,但是我相信,真理是存在的,即使它不是永恆的,它也會是長久的,而我們,需要做的則是不斷去尋求真理,在古書籍中去挖掘它們,在實踐當中去運用它們。

繼續縱觀全書,我對《捕蛇者說》以及《滄浪亭記》印象也十分深刻。初讀《捕蛇者說》時上初三。《捕蛇者說》究竟就要表達什麼,當時並不清楚。四年之後,我對於文章的內容也忘得差不多了,只有「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的「異蛇」還依稀記得。蔣氏自述自家三代居住在永州已「六十歲矣」。這裡的「六十歲」是說六十年,即唐玄宗天寶中期至唐憲宗元和初期(746—810)這段時間。在這段歷史時期中,唐王朝局勢動盪,戰亂頻繁。先後發生過「安史之亂」,對吐蕃的戰爭等,加之唐中期土地兼併盛行,唐朝的授田法遭到破壞。為了支付各項浩大的開支,朝廷隨意增加稅收,多立名目,使百姓不堪重負。七八零年,唐王朝實行了賦稅改革,頒布了新法令,規定:國家按支出的需要定出徵稅數額,按個人資產、田畝多少應納國稅數額。並明文規定「敢在兩稅之外加斂一文錢,以枉法論」。新的法令看似公平,好象從百姓實際出發,事實卻是欺騙百姓的手段。百姓不可能從中受益,反而受到更大的痛苦,真正得到好處的只能是封建國家和地主。他們或是得到隨時擴大稅收的便利,或是任意進行土地兼併的便利。事實如陸贄所言:「大曆中供軍,進奉之類,既收入兩稅,今於兩稅之外,復又並存」, 加稅時還謊稱「詔敕皆謂權宜,悉令事畢停罷」,然則「息兵已久,加稅如初」。新的稅制不但沒有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反而使農村景象更凋敝,農民生活更窘困。由此可見封建的稅收並非社會主義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是對民脂民膏的搜刮,敲骨吸髓的剝削。難怪柳宗元感嘆:「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由此可以看出在《捕蛇者說》這篇文章中所體現中的是作者對於當時的制度的不滿和憤懣,變成了作者對於百姓痛苦生活的同情。

另外,在《古文觀止》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終南山採菊東南下的陶淵明。說他是隱士,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他的仕途並不得意。他的不得志,也讓他不得不選擇在終南山上孤獨終老。陶淵明在他的文章中也表現出了他清高的形象,在現在看來,我們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那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吃不到的葡萄說成酸呢?可是,無論是怎麼樣的心理狀態,他能留下千古傳揚的名篇則是偉大的,是值得我們尊重的,那是有了生活的深刻體驗後而蘊發的真實情感,他並無過多的幻想色彩,卻照樣美麗。

還有的是在《古文觀止》中,似乎總是有萬古流芳的言論和思想,文人自有辦法「立德,立言,立志」!立德者,集大成的就是孔子他老人家了。於是,我們現在標榜自己是禮儀之邦,三綱五常。立言,更好理解了,就是著書,要是文化底子實在不行的話,就弄個家訓什麼的,以此來訓誡不肖子孫,外人看不到不要緊,至少還有子孫看,要是計畫生育沒有普及的話,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可以流傳千秋了。立志,這事最不靠譜,有的人就想當木匠,卻做了皇帝,有人就想寫詩,也成了皇帝,這不是事與願違麼,說說普通人吧,要是立志當個清潔工,估計這孩子準是沒有家教,別人不說了,你的爸媽,七大姑八大姨都不會原諒你,立志,是有原則的,要有崇高性,要有難度,不是一般人幹得了的,這樣好光宗耀祖,幹部是首選,次之經商賺鈔票,再次之弄個科學家教授律師什麼的,就是不能說自己立志做老百姓!

有能力的人,為了萬古流,也弄一些有形的東西,修個塔,建個廟,弄個兵馬俑。這樣的話,後代子孫,也包括不是子孫的人都可以看見了,並有碑文記載:某年某月某人建。窮人家的孩子就給爹媽找塊墳地,迷信的也可以找二指先生看看風水再埋。曾經流行一時的「XX到此一游」就是深的其精髓!刻到長城上,就與長城共流芳了。

現在人,一般不這麼幹了,很多的人房子都買不起,更別說建廟,修塔了,買個墓地幾萬起,想死都死不起。雖說不好辦了,但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的老傳統不能丟,於是乎,我們發明了數位相機,照相機,電影,DV,保管你幾萬年以後還是活蹦亂跳的。

幾個世紀以來,《古文觀止》一直是知名度最高的圖書之一。雖然學人常以普及讀物看待《古文觀止》,但它的內容典雅不俗,所選諸篇語言琅琅,佳言警句層出不窮,均為古典散文代表,儘是傳統文明精華。《古文觀止》誕生於17世紀末葉,三個世紀以來暢銷不衰。它的名氣深入人心,在文選類圖書之中,普及程度至今尚無出其右者。然而,這部著名的中國古文選集並不是由官方組織或授意選編的,而是由民間兩位默默無聞的讀書人吳楚材和吳調侯編輯成的。兩位小人物編成的古文選集,卻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承認,特別是基層的歡迎。它不僅成為私塾的蒙學教材,士子的參考讀本,民國以後還曾被選用為新式學校的閱讀文選。

雖然長期以來學人大多以普及讀物看待《古文觀止》,但是它的內容卻典雅不俗。其中絕大部分作品,既有思想性又有藝術性,為古代散文的精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並非一般普及讀物可比。況且,這些作品的語言優美,易於記誦,文中不乏佳言警句,讀後使人終身難忘。即使是學界巨子、文壇大師,也不能漠視它或否定它。因此,進入現代化、數位化的今天,這部宣揚傳統文化的古文選集仍然家喻戶曉。

古文觀止讀後感評(二)

朋友小牛發來一片古文觀止觀後感,沒時間細看,保存先,驚為天人。

文章千古事,《古文觀止》不過200餘篇,但卻洋洋灑灑留下了幾千年的歷史軌跡,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興亡,記錄了眾多賢哲的襟懷抱負。讀書讀人,要讀經天緯地大文章,也要讀氣壯山河真丈夫。我鍾愛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這些偉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從中探知為什麼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當我們讀起這些篇章的時候心弦總是跟著大家的撥瑟而抖動。

李密的《陳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動情。一個父親早喪,母親改嫁的頑童,一個體弱多病的老嫗。李密此時被舉孝廉,家裡的老祖母已經是年逾九旬,猶是風中之燭,搖搖欲墜。樹欲靜而風不止,恩欲報但親不在,最為人生憾事。儒風自漢武一朝已經吹拂了幾百年,「百善孝為先」的思想早已經在知識分子心中生根,更何況烏鴉尚能反哺。可以想像李密接到晉武帝任命的當天晚上一定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從他早時任職蜀漢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的表現來看,李密不是一個隱者,但如果此時棄老祖母而去又於情何以堪?於心何以忍?另一方面,當時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舉孝廉,讓道德上的優者來管理國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話,是孝還是不孝?於理何以問?治國平天下是每一個知識分子的理想,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不能斷定當時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點可以肯定:李密是一個克己的光輝典範。

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與武昌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無獨有偶,王勃的《騰王閣序》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也同成千古絕唱。但細品下來卻是兩種人生軌跡。王勃才華橫溢,詩文俱佳,四傑之首,「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名句傳誦至今。且年少得志,14歲就被表為官。總覺得一個人太早的成功要伴隨一些苦果。當王勃在騰王閣上高呤「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兩次獲罪大致都與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輕有關。後一次獲罪還連累到他老父被貶到南荒做縣令,27歲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親的途是溺水身亡。他的隕落和他的升起一樣迅速,實在是令人心痛。范仲淹青少年貧苦,在日食兩餐冷粥的困境中堅持刻苦攻讀,甚至五年未嘗解衣就枕,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慶曆新政改革的主持者。而他寫《岳陽樓記》的時候已經被貶出京,慶曆新政宣告失敗,正是人生失意的時候。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優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絲毫不見潦倒之義,反而光華奪目,擲地有聲,矍爍古今。雖寥寥不過數十字,竟勝似萬卷詩書,那種心胸,那種情懷令無數英雄浠噓不已。對王勃所能說的只是可愛,而之於范老先生卻是高山仰止。

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和看了那部熱播的電視劇(劇名我忘記了,只記得是陳寶國主演)之後,明朝一直被除數我認為是一個被奄割的時代。拋開外患不說,統治者的確是足夠腐朽。能稱上大帝的一個是洪武一個是永樂,但都殘暴致極;碰到一個溫柔型的,卻是個玩主皇帝;玩主過氣了,卻來了一個不合作皇帝;就這麼拖拉地過了幾百年,終於迎來一個想勵精圖治的主,可是晚了,大清的鐵騎和李自成的農民軍夾得他在萬歲山翹了辮子。然而在這麼惡劣的社會環境下竟然不斷出現一批鐵骨錚錚的文人,真是令人菲夷。方孝孺先生算其中一個。最初認識方老先生的時候不是他那寫得縱橫闔捭的《深慮論》,而是「誅十族」。一介書生,手無束雞之力,面對屠刀視死如歸,抗節不屈,這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受到後人的無限讚頌。就其個人氣節來看,歷史上實在不多見,這正應了那句古話:「士為知己者死!」。雖然滅他十族的的朱棣兇殺成性、冷酷無情,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在明朝諸帝中,其豐功偉績恐怕無人能與之匹敵。被老先生視為知遇之君的建文帝未必有這麼高的造詣。其實老先生的《深慮論》中也寫道: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既然是天道,卻偏又逆道而為。老先生在表現出無限智慧的同時又給自己挖了一個小坑,極帶可愛的迂腐。雖然老先生的迂腐摻雜著一抹血色,但我仍稱之為可愛。少了這份迂腐可能方孝孺也不再是方孝孺了,單憑那篇《深慮論》可能很難讓人認識他,走近他,景仰他。

讀書讀人,或使人警醒,或使人振奮,或使人高尚,或使人堅強,得失寸心知吧。

古文觀止讀後感(三)

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選編的《古文觀止》,被譽為自清代以來最美散文集。它選錄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200餘篇名篇佳作,薈萃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古文觀止》篇篇煥發奇光異彩,閃耀灼見真知,包含著大量的立身做人的人生哲理。

一、自古英雄皆愛國。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它體現了對國家和人民的一種深厚感情,與為國奉獻、對國家盡責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財富。《古文觀止》中有大量的愛國名言,讀來催人奮進。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寥寥數語,光華奪目,擲地有聲。當然,古人的愛國往往與忠君結合在一起,但又都從忠君出發,體現出恤民的精神。如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寫下至理名言:「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提醒人君注重人事,與民休息。

二、百善孝為先。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認為忠孝是大德,是立家立國的根本,其他各種道德觀念,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都是圍繞忠孝這一核心提出來的。《古文觀止》中寫孝道的內容很多。漢朝舊臣李密,因為要照顧自己臥病在床的祖母,不願到朝廷為官,向當時的晉武帝寫下了有名的《陳情表》。文章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寫起,說明自己與祖母劉氏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圍繞想要「盡孝」的心意陳述不能應詔的苦衷。「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兩人,相依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文章敘述委婉,情真意切,今天讀來仍然感受頗多。雖然「父母在,不遠行」在交通和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已不再必要,但「常回家看看」仍然是長輩的期望,特別是在「自己需要」與「孝親敬老」發生矛盾時,當代人是如何取捨的呢?

三、為政在於得民。

得民心者的天下,民貴君輕,這些思想和理念在《古文觀止》中比比皆是,也是古代志士仁人的人生理想。《左轉??季梁諫追楚師》中寫道:「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這是在神權盛行時代可貴的民本思想。《古文觀止》的文章,大都為文人墨客所撰。他們有的是幕僚,有的是官員,還有的是「自由作家」。幕僚們「以文載道」,表達自己的愛民思想,並進而進諫君主為政得民最為普遍。著名的如唐朝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杜牧的《阿房宮賦》,借阿房宮之興衰這一歷史題材,極寫秦始皇不惜民力的窮奢極欲,點名國家滅亡在於君主的失道病民,勸誡後人引以為戒。「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國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致萬世而為君」。()歐陽修身為滁州刺史,與賓客暢飲山水之間,一醉方休,其樂無窮,從側面反映了他治滁期間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的社會面貌。他寫的《醉翁亭記》詳述之。對封建社會的黑暗,士大夫們也予以鞭撻。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吏治的黑暗,賦稅的苛毒,表達了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民眾的深切同情。「熟知賦稅之毒,有甚於是蛇者乎!」

四、寄情山水心地寬。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起伏跌宕。作為最美散文,《古文觀止》寫景寄情的文章很多,表達了作者們面對成功與失敗,超然出塵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態度。北宋的蘇軾,才華橫溢,可卻仕途坎坷,在老年的時候,離妻別子,孤身被貶往黃州,在潦倒不堪之時,月夜泛舟於赤壁之上,寫下了名篇《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明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也」!在人生最悲涼孤寂的時候,蘇軾寄情于山水,在微波粼粼的月色下體驗人生,觀照自然,曠達而灑脫。在物慾橫流、精神荒蕪的境況下,走向大自然,在山水間養神怡情、陶冶情操,也不失為安守精神家園、提升思想境界的方法。

總之,《古文觀止》200餘篇,以時代為綱,作者為目,閱讀方便,查看快捷。所有文章皆為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於傳誦的佳作。文章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篇篇膾炙人口、朗朗上口,篇篇說理明事、警醒來者。《古文觀止》在它問世後的300多年裡,成為最流行、最通俗、最廣為人知、最有影響的古文選本,值得諸君放在案頭,閒暇誦讀,在美文中感悟人生,在美文中尋得智慧,從而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