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切格瓦拉傳讀後感

切格瓦拉傳讀後感(一)

當切格瓦拉的形象出現在大街小巷青年人的T恤上時,他的形象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頭戴黑色貝雷帽,永遠叼著雪茄,留著一頭捲曲長發,目光深邃而憂鬱。這個神話般的自我流放的戰士在犧牲之後,被奉為一個介於神話和童話之間的英雄偶像。用他39年的短暫時光譜寫了一部生命傳奇。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於阿根廷羅薩里奧省。他畢業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系。身為受過良好教育的阿根廷人的格瓦拉,本來可以選擇穩定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卻拋棄了這一切,投入了拉丁美洲的革命烽火。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流亡時與古巴革命者卡斯楚結識,從此加入了古巴的革命鬥爭。革命勝利後,曾擔任古巴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為了把古巴建設成為一個沒有貧窮、沒有剝削的新國家,格瓦拉多次出訪國外,成了古巴著名的國務活動家。但是,1965年3月,在他出訪亞、非國家回到哈瓦那後,古巴政壇上再未出現格瓦拉的身影。原來,這位天生的革命家已經辭去了古巴黨、政、軍的一切職務,去其他國家繼續進行反帝鬥爭。這一切連他最敬愛的母親都不知曉。

格瓦拉在給卡斯楚的告別信中說:「哪裡有帝國主義,就在哪裡同它鬥爭;這一切足以鼓舞人心,治癒任何創傷。」而在他看來,非洲無疑是遭受帝國主義壓迫最嚴重的地區。切·格瓦拉先在剛果東部金夏沙領導遊擊戰爭,1966年返回拉丁美洲,深入玻利維亞叢林開展「游擊中心」的革命活動。1967年10月7日,格瓦拉的游擊隊伍被玻利維亞政府軍包圍,格瓦拉被俘。1967年10月9日,他被玻利維亞當局殺害,時年39歲。

格瓦拉是個滿懷激情的革命家,是一個為正義,為真理獻身的理想主義者。他寫信給子女:「你們應當永遠對於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非正義的事情,都能產生最強烈的反感。這是一個革命者的最寶貴的品質。」身為阿根廷人,為了正義,他投身於古巴的革命事業;作為古巴國家的開創者,為了真理,他放棄了已有的一切,深入玻利維亞叢林,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繼續反帝的游擊戰爭。他總是不經意間給世人以驚奇,用自己的生命書寫著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悲壯歷史。

作為個人,格瓦拉是堅強、剛毅的。在兩歲時,他患上了哮喘病。與疾病的長期鬥爭磨練了他超人的意志和信心。在茂密的叢林,方臉、白皙、劍眉、大鬍子、頭戴圓形軟帽、右手握著衝鋒鎗、嘴裡叼著雪茄的格瓦拉鎮定自若,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游擊戰爭,臨刑前,格瓦拉麵對敵人的槍口,毫不退縮,「開槍吧,膽小鬼!你要打死的是一個男子漢!」這是一個英雄的聲音,是一聲為了真理而不屈的怒吼

我喜歡海員式的愛情

接個熱吻就匆匆離去……

——摘自智利詩人聶魯達的《別了》

這是切格瓦拉最喜歡的一首詩。

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

我想,革命是永遠不朽的。

切格瓦拉傳讀後感(二)

《切·格瓦拉傳》算是最近看得最快的一本書,看來還真是書非借不能讀也,從別人處拿來的書總是看得有一種緊迫感與危機感,其實當然原因不止於此,這關於切·格瓦拉-一個充滿傳奇色彩與個人魅力、渾身散發理想與自由情結的人總是能輕易的抓住人的心。

書越看到最後越擔心害怕起來,因為早已清楚他的歸結,好像我書看得越快越加速了這種歸結,不免忐忑與不安起來。也許用格瓦拉自己的話說其他的都是不確定的,只有死亡是確定的。這種名人傳記在看的時候好多大家其實都已知道了人物的結局,不似小說那般有懸念有糾結,但那已然明了結局的傳記卻依然是我很喜歡看的一個類型,只因那真實卻不乏精彩的人生過程是無法複製的,套用前兩天看到的一句廣告詞,「真實的歷史是有趣的」。

自小就患有哮喘病卻在年輕時基本身無分文的遊歷了美洲,是地道的阿根廷人卻為古巴革命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與激情,在古巴革命取得勝利可安詳生活時卻堅持選擇了到其他國家的山區密林中進行鬥爭,這一個個關於革命與激情的故事確實激起了我的青春意氣,但我卻是一個沒有見識的感性的人,看完全書發現那些最溫暖我心的其實不是這些傳奇,而是那一個個小小的細節。()當因為他的哮喘病,醫生建議格瓦拉每天最好只抽一根雪茄時,切爽快的答應了,後來才發現他的那一支雪茄要比正常的雪茄長好多;當每次有阿根廷的客人拜訪他時,他都會問人家有沒有馬黛茶,那是他最喜歡喝的一種阿根廷飲料;當他被捕問他對妻子的留言時,他囑咐她讓她再嫁要活得幸福;還有他在戰爭中看歌德傳寫詩念詩;還有看書中照片他滿臉鬍鬚的俊朗面龐上孩子氣的笑容,總覺得這才是眾人後的他。

我有點盲目的相信起來,我知道這個印在體恤衫上的大鬍子男人。

切格瓦拉傳讀後感(三)

切格瓦拉是個悲劇英雄,看完整本書,最後還是這句話最能概括他的一生。可是每當我想到這句話,就不由自主地從心底里泛上一股悲涼的感覺,總覺得不甘心、不該是這樣的。或許切本人覺得只要拿起槍去戰鬥,死也便是死得其所了,可是我總覺得他對革命的認識太幼稚了,也許古巴革命的成功來得相對容易些,以至於讓他忽略了整個美洲以至世界革命形勢的嚴酷性。

他的對於革命的純粹的熱情和理想化的態度使他嚴重脫離了現實環境,所以他終究落得一個悲劇的結局。在這方面不得不說,對革命形勢認識最深刻的當屬我們的毛主席了,他老人家早就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哪裡有那麼容易成功的?我很欽佩於他的無私無畏的國際共產主義精神,一個人願意拋棄一切已經奮鬥到手的勝利果實,而重新回到槍林彈雨的艱苦而險惡的生活中,他的內心該是多麼崇高的一個人!

然而他的兩次革命輸出的實踐都失敗了,現在看來亦在意料中之事。廣大的民眾沒有被發動起來,單憑著一小撮人的熱血簡單蠻幹,最後不過是如飛蛾撲火罷了。不過,始終值得欣慰的是,在他身後,整個美洲人民、全世界的許多青年人都受到了這種理想主義精神的召喚,以他為榜樣,人們會一直把這種寶貴的精神延續下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