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電影觀後感

近年香港電影在角色的設定除了傳統的雙雄模式還加入了鐵三角模式。組成這個鐵三角,演員搭配主要離不開那幾個中生代主力如吳彥祖、古天樂,還有幾位中年影帝,有他們在,電影也就保證到陣容鼎盛,比如兩部《竊聽風雲》就是成功例子。《掃毒》這回的鐵三角組成是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

《掃毒》延續近年港片的男主角組合看似新意欠奉,但這次在陳木勝的掌控下卻拍出近年香港電影少有的豪情壯志和兄弟情義,它更多延續的是八九十年代經典港片的男性情義傳統。片中一曲鄭少秋的《誓要入刀山》在重新編曲後,除了保留原有的豪氣,加入了不少現代感,可以說是對現代兄弟情義的新詮釋。我認為陳木勝在《保持通話》之後進入了他個人的創作低潮,在之後的作品中給人有迷失方向感覺,《全城戒備》的類型飄忽導致口碑票房雙失,《新少林寺》更難以體現陳木勝個人風格,於是一等幾年,終於在《掃毒》中我們看到了熟悉的陳木勝回歸,看到他擅長的內容和元素。

《掃毒》的故事圍繞關係如親兄弟的三名緝毒警察,馬昊天(劉青雲)、蘇建秋(古天樂)、張子偉(張家輝)遠赴泰國辦案,在執行任務時面對大毒梟八面佛行動失敗,最後三人面臨生死抉擇,三人兄弟情義受到各種人性考驗。陳木勝把自吳宇森、林嶺東,到師父杜琪峯的男性情義主題在《掃毒》中發揮到極致,也有不同程度對他們的致敬,比如古天樂在戲中飾演的臥底警察叫「阿秋」直接致敬林嶺東《龍虎風雲》裡面臥底高秋。全片結尾酒吧內的大槍戰,除了凌厲的剪輯體現陳木勝的影像風格,場面設計和調度,還有這場戲所表現的主題卻是很杜琪峯的,最後三人坐在沙發唱起《誓要入刀山》,而大戰將一觸即發,他們卻回憶起年少時大家一起踢球的經歷,這場戲讓人想起杜琪峯《放逐》最後一場戲。

陳木勝的鐵三角男性主題其實在多年前的《男兒本色》已經見識過,所以《掃毒》在某種程度上又可以是一部中年版的《男兒本色》。但和《男兒本色》相比,《掃毒》在角色設計上更為優秀。陳木勝和文雋在編劇的時候給戲中三個角色製造出足夠的衝突和張力,而且從頭到尾都緊扣三個人物之間的兄弟關係,情節的編排也均建立在這三角關係的基礎上,所以張子偉在泰國沒有死是預料中的情節,只需看編劇如何在後面交代清楚。

《掃毒》片長達130多分鐘,這對於港產警匪片來說稍微偏長,因為陳木勝要在這部電影裡兼顧三人的戲份,要使劉、古、張三人都能在裡面充分發揮各自角色特點。這三人的發揮和在戲中的作用基本能平均分布全片前中後三段。前三分之一屬於劉青雲,中間三分之一古天樂占主導,這三分之二的戲中張家輝的角色較弱,激烈的矛盾衝突更多體現在劉青雲與古天樂之間,而到影片最後三分之一,張家輝「復活」後明顯地占據上風,最後對抗八面佛自毀一手,這場血腥戲又多少有點當年張徹《獨臂刀》的影子。

劉古張三人在《掃毒》中演技各有所長,他們都演繹出各自角色中的勇、情、義。他們均會是明年金像獎影帝的有力競爭者,但我認為金像獎更應該給古天樂一個提名,劉青雲與張家輝兩位早已是影帝,而古天樂年年均有不錯表現,但總是與最佳男主角提名無緣。今年古天樂的表現更勝往年,尤其今年他面對兩部題材相近的電影演繹不同的角色,先在年初有杜琪峯《毒戰》中飾演毒販,後有《掃毒》飾演臥底緝毒警察,兩個角色難度都不小,《毒戰》中要為自保而心狠手辣,《掃毒》要在家庭兄弟還有臥底世界中掙扎,兩者都是挑戰人性的角色,所以《毒戰》和《掃毒》金像獎都應該在其中選一作為古天樂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香港電影行業,請給古天樂一個機會。

電影觀後感(二)

文/馬慶雲

如果說《頑主》、《甲方乙方》這樣的「好夢一日游」中,還是中青年王朔對生活的聊侃態度的話,那從《非誠勿擾2》開始,作為編劇出現的王朔,顯然已經步入他更加沉穩的中老年時期。當然,在《非誠勿擾2》中,編劇王朔只觀照了人對死亡問題的思考態度問題,但在《私人訂製》中,我們卻可以看到,他對包括權利、藝術、金錢在內的大量事物都報以蒼涼。

與青年對權利腐敗的批判態度不同,王朔在「范偉清官夢」一段中,以紀實加諷刺的方式,還原了一段清官如何下水的故事。若以中青年王朔風格來寫,這段將更加辛辣,但中老年王朔顯然更關注於對權利何以如此的思考。思考的態度,超過嘲弄與聊侃。該段最後以對話方式傳遞出編劇個人的思考成果,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

至於「一腔俗血」一段,則是王朔對藝術的審視態度。與其他段落相比,該段更像是王朔與馮小剛對自身的調侃,或多或少地缺少大眾根基。作為藝術工作者存在的王朔與馮小剛,經歷過從俗到雅再到俗的過程,俗雖被批評,但卻可以大把換來世俗名利,雅雖然被唱高調,但卻只能束之高閣、百無一用。《私人訂製》以講故事的方式,看似嘲弄雅俗,實則透露從藝者的迷茫。

乃至宋丹丹窮人「有錢」一段,正式步入對人生金錢的思考。以有錢人的一天為藍本,卻最後輔之以一句,「那些有幾千億的人,每天一睜眼,想的,不是必須花出去一千多萬,而是又要還銀行一千多萬」。這是對整個商業運作形態的思考,這種思考方式,顯然有悲觀情緒在裡邊。青年熱衷諷刺有錢人,而王朔卻最終關懷起有錢人的生命狀態來,也只有中來年人的精神狀態,可以實現這種普遍的關懷。

影片最終以「道歉」結尾,很多觀眾反應此為環保宣傳片,動員大家愛護環境。實則不然。當馮小剛畫外音問葛優有一千萬、一個億、十個億是否願意捐獻給需要的人時,葛優說願意,當問有一輛車是否願意捐獻的時候,葛優說不願意。我們或許認為,這是對網路段子的照搬。但從根本上來說,這個橋段,顛覆了前邊的全部道歉——我們善於用不痛不癢的道歉來彰顯自身的高尚,一旦關乎本人利益,便畏而不前。

葛優與馮小剛最後的問答橋段,甚至是對編劇王朔的瓦解顛覆。王朔以劇本形式鳥瞰權利、藝術、金錢,看似高深,實則只是因為事不關己,才能保持「願意捐款」一樣的道德高尚,一旦關乎個人,王朔也只能是凡人王朔。瓦解自己,正是一種成熟的蒼老。

自然,馮小剛拍攝這樣一部電影,在技法上,顯然離《一九四二》甚遠。毫不客氣地說,馮小剛只是給王朔的段子打工的。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王朔段子,以爆笑人生的態度,透露蒼涼,進而刺痛現實。

電影觀後感(三)

文/言小夫

不可否認很多華語片都曾借鑑外國大片的精華,尤其是歐美大片往往是很多華語片取經的對象,這源自於好萊塢大片確實在製作水準和故事構架上獨樹一幟精益求精。然而殊不知當華語片越來越強大的發展過程中,很多優秀的華語片也成為歐美片學習借鑑的榜樣之作,這標誌著華語片已經逐漸有了自己的風格和水準,且在世界影壇地位和影響與日俱增。

比如這部引進大片《雙雄》,其導演英國青年導演埃蘭·克里維在拍攝過程中就坦言受到了《無間道》、《喋血雙雄》、《英雄本色》等經典港式動作警匪片的影響,所以在影片呈現在我們華人觀眾面前時,雖然故事是發生在別國但卻有著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尤其是片中的故事構架和很多場景,讓我們很容易想到了吳宇森的經典大作《喋血雙雄》和《英雄本色》等電影。

然而《雙雄》雖然有著諸多經典港式警匪片的某些影子存在,但回歸到影片本身還是有它自己的獨特和精彩。比如影片開篇雖然讓人聯想到某些港式動作片的警匪對決的驚心動魄,但導演用更加細膩的鏡頭和更加逼真的飛車黨與警察的飆車來營造開門見山的驚險刺激,讓這一場短暫而又戛然而止的警匪對決,在一聲槍響和倒敘的方式中徹底吸引了觀眾,迫切的想要了解到男主角「麥克斯·萊溫斯基」後續故事和整個情節的推動進展。

隨著鏡頭的切換一切都是新故事的開始,然而三年前後的身心俱創讓「麥克斯·萊溫斯基」整個人生狀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種劇變中生活依舊進行案件也在逐個偵破,然而男主角的世界註定是離不開三年前的噩夢始作俑者「雅克布·斯特恩伍德」,新案件的種種蛛絲馬跡和順藤摸瓜,讓這個曾經的危險分子再次浮出水面,並隨著警方的一次突襲圍剿的失敗,將「雅克布·斯特恩伍德」的老謀深算陰險狡詐再次深化,也勾起了新故事精彩的開端。導演對於劇情的鋪陳延展,顯然是做足了功課,不刻意卻柳暗花明引人入勝。

然而隨著一次次偵破的失敗和案件的錯綜複雜意外頻頻,不止是男女主角開始迷亂就連觀眾都看的撲朔迷離,很明顯故事並非單純的正邪對弈,也並非善惡博弈這樣簡單。連環案中案,警方背後勢力的不斷抖落,最後連撤到政局風雲人物,讓這一期簡單的兇殺案,隨著層層抽絲剝繭之後開始複雜更複雜。()這不得不說導演的功力,突破警匪片單一的正與惡的較量,也沒有老套到貓鼠遊戲最後警方大獲全勝的結局,而是在一個個峰迴路轉中,警匪攜手揭開事實真相背後,讓觀眾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故事,驚天逆轉的結局雖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合乎情理之中。

而伴隨著一波三折的故事,影片對於男主角心理的刻畫也會極為細膩真實的,比如一提到悍匪「雅克布·斯特恩伍德」他就會條件反射呼吸急促思維緊張行動失控。很明顯三年之前對方一槍打中他的右腿造成的後果,相對於男主角每天從受傷的右腿抽膿水和執行任務中不能做劇烈的跳躍和奔跑運動的身體痛苦的傷害,遠遠小於其內心造成的難以磨滅的傷痛。這樣的心理創傷,然男主每次面對悍匪都不能理智面對,成了他警察生涯中不能逾越的坎兒。

可是昔日的痛讓人陳思反省時刻準備一雪前恥,但痛也叫人認清現實痛定思痛。「麥克斯·萊溫斯基」在一步步揭開案件背後的真相後,居然在內心受到極大的衝擊後對「雅克布·斯特恩伍德」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並在這種暫時的認知同時摒棄前嫌攜手合作。這不僅是影片劍走偏鋒情節的設定巧妙,也是刻畫「麥克斯·萊溫斯基」心理巨變的一個重大的轉折。一切都在說明,人人心中過不去的坎兒,總會有某一個刺激點讓它催化人心改編抉擇。

所以因為「麥克斯·萊溫斯基」在案件的推到重演中,以及迫於時局和「雅克布·斯特恩伍德」的攜手並肩之中,開始慢慢的審視自我,甚至到最後有點反省自我。以至於最後他面對從隊友變對手的「雅克布·斯特恩伍德」時,不再糾結於質問對方為何三年前沒有一槍殺了自己,而是平靜的舉槍對峙之後悄然放走了生命中最想要制服的繩之以法的悍匪對手。他不是漠然法律,而是讓自己完成了一次蛻變。

正是這樣的細膩的人物心理刻畫,讓我們讀到了導演的用意和苦心,再結合劇情和案中案的背後來看,讓人引發的思考也是很多的。加之影片令人感覺頗為獨特的色調,冷肅中的冰藍以及全景俯瞰的輝煌瑰麗,為影片平添了一抹別有的味道。此外影片點到為止的槍戰,以及父子之情同伴之誼、一出慢鏡頭的處理都是該片令人稱賞不置之處,因而說《雙雄》雖然有著經典港式警匪動作片的精華,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