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死亡詩社觀後感

死亡詩社觀後感(一)

初聽到這個題目,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是一部恐怖片,還頻頻猜測劇情。帶著猜測和疑問觀看了這部影片。

這是發生在美國大學裡的事情,這所大學以它凝重的風格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尊敬。在那裡,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僅單調而且束縛了思想。然而這一切在一個新教師的手中發生了改變。這位老師反傳統的教育方法給學院帶來了一絲生氣:在他的課堂里,他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一個嶄新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他向學生介紹了許多有思想的詩歌;他所提倡的自由發散式的思維哲學在學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漸漸地,一些人接受了他,開始勇敢地面對每一天,把握他們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這時發生了……最後的結果也是令我們出乎意料的,學生死了,老師走了,詩社散了,一切又回到了從前。在這部影片裡,我比較欣賞基廷老師,他通過詩歌解放了他們的思想,教會他們如何思考,教會他們如何做一個社會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墨守成規,教條死板的書本「奴隸」!遺憾的是,在影片的後半部分,基廷卻很少出現,即使出現,也是以一個忍氣吞聲的形象出現,被校長和尼爾父親訓斥得沒有半句怨言。他雖然有著浪漫主義的思想,卻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是失敗的。但他同時又將自己的思想傳遞給他的學生,讓他們敢於背著學校成立自己的社團,敢於在校刊上發表文章要求放女生進學校,敢於冒著被打的危險大膽地追求自己喜愛的女孩。當原本最為膽小怕事,最為循規蹈矩的托德第一個站到桌子上高喊著「船長,我的船長」並帶動其他人一起為基廷送行時,他事實上已經成功地教育了這幫學生!

同是作為教師,這部影片的教師形象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和迷惑,自由、開放、融和與意外的結果給人很壓抑的感覺。在同情基廷老師的同時,更多的是欣賞他的教學方式和做人原則,在這一點上他是成功的,也是我們可以借鑑的地方。雖然基廷老師最後無奈的離開了學校,但是我相信這群學生會永遠記住他的,我想作為老師就這一點也就夠了。在完美中留有遺憾,我想這就是這部影片成功的地方吧!

死亡詩社觀後感(二)

在我對這部電影一無所知的時候,「死亡」「詩社」這些具有魅影般的字眼深深的觸動著我的內心。當然導演並未辜負我的期望。當下媒體以及大眾在關於一部電影的討論涉及到最多的字眼多為票房,明星演員等等,對此,我頗為不屑。大眾審美的庸俗和低級使得當下電影的精神含量日趨直下,淪落為販賣眼淚和滿足大眾視覺獵奇心理的娛樂消遣。但總有一些電影,它們沒有刻意營造的華麗,沒有故弄玄虛的劇情,但是他們樸實無華。用最坦率的鏡頭講述不平凡的「世界」。影片中的英語老師就是這麼一個人,他貌不驚人、風趣幽默、平易近人。他叫「基廷」學生們親切地喊他「船長」——「喔,船長,我的船長」,這是華特惠特曼(一個詩人)為亞伯拉罕林肯先生所寫的。基延自比為船長,一個為學生們導航的人。相比之下「威爾頓學院」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學生們稱之為「地獄學院」這裡管理森嚴,刻板,學生們被抹殺了個性,成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容器。成為失去了生命真諦的可悲的存在物。影片伊始的開學典禮上,學生們一色著裝,邁著整齊的步伐,共同喊著學院的四大信念:傳統、榮譽、紀律、卓越的口號。這是個性的毀滅,對生命真諦的褻瀆,即使如此它們也無法抑制生命本能,這種強大的力量潛藏在學生們的內心中。他們叛逆,抵抗,宿舍是他們的另一凡天地,他們自有他們的四大信念——模仿、恐怖、頹廢、污穢!但他們又不得不面對著強大的來自學校和父母壓力,尼爾便是一個有著很高藝術潛力的孩子,他內心激情澎湃,生命的原始力量擊打著脆弱而憂鬱的他。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但他的父親想要他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他試圖和父親反抗但都被無情地壓制了,最後他不得不如步兵對司令般言聽計從。到這裡的每個孩子都一樣,他們的父母都對他們寄予厚望,工程師、科學家、銀行家或者其他。他們要為此犧牲生存的真正意義。犧牲來自於詩的原始動力。他們失去了航向,直到基延來到這裡。

第一堂課,他是吹著口哨晃悠著進來的。習慣了板著黑臉「至高無上」的學院老師的學生們突然間無所適從了,他們驚訝,竊喜以及不安。他把他們帶到一間房間內,他指著牆壁上的老照片對學生說,這些照片上的年輕人和你們一樣,青春,不可一世,認為整個世界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但他們現在全化為灰燼,這是很早年前的照片。他讓學生們讀書本中的章節——「及時行樂」「花開堪折直需直」。這在理性主義者看來是荒唐的,另人髮指的。但是基延看來,我們都是凡人,我們必須面對死亡,僵硬與衰老——CARPEDIEM,基延反覆地重複著這個詞。「及時行樂」這個詞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理解上的誤區,這也可能是翻譯帶來的意義曲解。「及時行樂」不是縱慾,不是欲望的泛濫。看完這部片子後你可能才會理解,此「樂」非彼「樂」,此「樂」的真正解讀應該是「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精髓」「愛」「一花一草一木」「叢林」「大自然」「詩歌」——(為什麼我總找不到省略號)就像「紅樓夢」中「寶玉」的「淫」而非「盪」。基延要讓學生們去獨立思考,讓他們自己去思考生命,讓他們在心中自問生命的意義,自問「在戴運無信者的綿延車廂中,在充滿愚人的城市之中,身處其中的意義為何?」他跳上桌子,讓學生們體驗換一種視角看待問題的不同感受,他讓學生讀課本序言21頁「普查利」「了解詩」的愚蠢序言,然後歇斯底里地叫他們把這一頁撕掉,愚蠢的論斷,詩歌不是數學公式,不是可以靠計算得到的一種結果。我們讀詩寫詩非為它的技巧,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詩——美麗、浪漫還有愛,他告訴學生們,這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啊,我,這個問題不斷重演的生命」去品嘗文字,文字與思想能改變世界!他告訴學生們一個叫「古詩社」的地方,一個致力於「吸取生命精髓」的社團,它在叢林,在山洞裡,他們在篝火下輪流朗讀梭羅、惠特曼、雪萊的詩歌。「我到森林裡,因為我要過真正的生活,我要活得充實,汲取生命中的精髓,揚棄一切與生命無關的事物,當我死時,才不至於發現我白活一場」

尼爾和同學們在夜幕下,從學校森嚴機械的精神地獄中逃了出來,他們像鬼魅一般奔向叢林,本向生命,他們或許不可能成為詩人,但他們找到了生命的真諦。一個人在內心缺乏詩意是多麼可怕的事啊,他擁有一切,但是精神枯槁,行同走肉,直到最後他發現自己白活一場。納克斯勇敢地去追求他的女孩克利斯,雖然遭到拒絕,但他做到了。尼爾爭取到「仲夏夜之夢」的角色,他興奮異常,安德森超越了自己的恐懼,他學會了表達自己而不是逃避。就在一切都按照美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接踵而來的愚蠢的壓力把一切都衝垮了。尼爾沒有從父親那裡爭取到自己打算從事演員的願望,雖然每個人都看出來他有這方面的天賦。他絕望了,他自殺了。學校就此事展開對「古詩社」的調查,其實他們真正針對的是基延,他們的四大信念與基延的理念格格不入,所以他們必須把他排擠出去。

諾倫接管了基延的課程,他問學生什麼是詩?他要學生們打開課本序言21頁普查利「了解詩」序言的時候,和前面的撕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愚人如何懂得詩?但基延面對諾倫的羞辱卻無能為力,我們有熱情,我們是凡人,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詩」。基延飽含淚水,他捨不得這群孩子們,他捨不得任愚人去踐踏孩子們純真的靈魂,所以他不捨離開,而面對強大的霸權壓力,他無能為力,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心裡非常糾結,孩子們是弱勢群體,他們無力反抗。但最後孩子們還是在那個膽怯而憂鬱的孩子安德森的帶領下站在桌子上向老師公然致敬,我哭了,我和他們一起站起來,為了基延,為了生命的真諦。

死亡詩社觀後感(三)

所謂經典必是值得人們反覆溫習的,《死亡詩社》就是這樣一部能引起育人者反覆思慮的電影。

自由與規則之間似乎總是一對矛盾。就如同電影中的校長,他所象徵的就是一種規則。()而深受學生喜愛的基廷老師則是自由精神的體現。從電影所要表達的主旨來看,似乎更加青睞與頌揚基廷老師的自由主義精神,甚至會讓人產生一種誤解,自由和規則是完全對立的。但其實規則與自由之間是應該能夠找到一種平衡點,從而達到對立統一的狀態。當然,乍看之下,基廷及其學生的所作所為相對傳統來說是叛逆的,但這種叛逆行為本身並不是對所有規則的否定與反叛,而主要集中於對教育中僵化、禁錮人的思想部分的抗爭。比如撕去教科書前言部分的那段場景,基廷所要學生們撕去的並不是文學藝術作品本身,而是要學生們撕去抑制學生想像力的封條。社會需要規則,學校也同樣需要規則。遵守規則既是一個社會、集體正常運行的保證,也是人的基本品質的反映。正如上海世博會,我覺得留給中國人最大的精神財富,可能正在於培養了中國人的規則意識。甚至有人開玩笑的說,經過世博會之後,中國人不但懂得排隊,而且還能排9個小時的隊了。這些規則不僅不影響人們思想自由的發揮,而且更是保證了每個人個性思想、創新精神的拓展。

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區分的是,校長所謂的規則並非我之前所講的規則,他只是在假借規則這一名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最後男孩之所以要自殺的原因,並非是他觸犯了什麼清規戒律,而只是因為他沒有走家長、學校給他規劃的那條「經濟仕途」而已。為了自己喜愛而終究因為現實中重重壓力之下不能得到的戲劇表演,他選擇了自殺。因此校長所代表的是保守和守舊,特別是在精神層面上對學生的個性進行抹殺。他對學生的教育只是將學生通過一個標準化的流程,輸送進名牌的大學。他所要維護的已經不是學生這個受教育者本身,而是他所賴以生存的學校的名聲。與其說他在培養學生,還不如說他是在生產一件件待價而沽的商品。回想當下社會的種種教育問題,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想這可能才是這部電影所要帶給我們的一些值得考量的東西。當然教育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社會問題,它是整個社會發展狀態的真實反映,這些問題的產生我們不能簡單的歸咎於某一個具體的個人,甚至於我們有時候明知存在問題但是還要迎合它,因為我們確實真實的活在一種還不完善的規則之下。看來,規則這個名詞本身是沒有好壞的,只是我們需要去創造更加適合人類發展的規則,而自由恰恰是實現這些的催化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