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經典句子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都是經過了大量的積累,在有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的變革。「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沒有對所從事事業的不斷學習、創新、積澱的過程,就不可能在別人的眼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都不可能創造出奇蹟。我們所看到的美好瞬間,背後都包含了艱辛的磨練和艱難的過程。

《從優秀到卓越》是美國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著,這是柯林斯繼《基業長青》之後又一管理力作,是一本關於「成功之後如何更成功」的著作。柯林斯和他的21人工作研究小組運用半年時間把30多年間出現在《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的企業進行逐一分析,從1435家公司中篩選出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企業,並與那些實現跨越卻並不能持久的公司(柯林斯稱之為間接對照公司)或未能實現跨越的公司(柯林斯稱之為直接對照公司)進行對照分析,發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內在機制和決定性因素。作者具體圍繞訓練有素的人、訓練有素的思想、訓練有素的行為三方面展開分析。他並沒有以當事人的角度灌輸給讀者他自認為的信條,而是以第三者的理性來看待這件事情,以數據和事實說話。公司從優秀到卓越,跟從事的行業是否是朝陽行業沒有關係,跟合併、收購等企業重組沒有關係,跟技術變革沒有太大的關係,而與管理者及其決策有根本的關係。從優秀到卓越的答案「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普遍適用於任何機構」。

柯林斯為我們撥開迷霧:那些業績卓越的公司之所以卓越,並不是因為「他們比常人更聰明、更有魅力、更有創造力和有更高深的思想」,他們也「並不一定比我們更善於想出好點子」。卓越企業的基因或許在任何一個一般的企業身上都可能出現過,所不同的是,卓越企業能把這些理念和原則堅持得更加徹底。自工業社會以來,追求卓越註定成為每個企業家的夢想,卓越的企業也一直成為每個企業家效仿和追捧的對象。在這本著作中,作者詮釋了關於卓越的三個問題:

一、為什麼要從優秀做到卓越?

當一滴水遇到海洋,慨嘆海洋的廣闊是因為她走過了小溪、江河,有了比較才知道什麼是更大更廣。從優秀到卓越,是一個過程,一種升華。做到優秀的時候,你感覺到「很好」;做到卓越的時候你才會說「還可以更好」。當今的市場經濟,奉行弱肉強食、贏家通吃的準則,市場不相信眼淚,不同情弱者,競爭態勢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只有不斷超越別人、跨越自己,穩步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目標,才能達到一定的成功高度和發展境界,才能更易保持優勢領域和強化馬太效應,才能從遊戲的參與者變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最終成為引領待業發展的強者。

二、如何從優秀做到卓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滴水,加入小溪、江河,奔流不息地匯入大海,是源於水對海的堅定與不懈的追求。公司從優秀到卓越的模式雖然千變萬化,但其背後的形成機制卻遵循一定的法則。做到卓越的公司,至少需具備兩點:一是合乎「道」法,即真正把握本行業的實質,按照業內固有的客觀規律辦事,不犯或少犯錯誤,不走或少走彎路,不為困難所屈服,不為假象所迷惑,始終沿著既定的、正確的方向前進;二是獨樹一幟,奇兵制勝。做到卓越是要求企業的各個部門、所有人員、每一個環節都能把一種卓越的理念和堅定的信仰以及追求目標的決心加以融會貫通。沒有哪個實現跨越的公司是沿著別人走過的道路獲得成功的。追隨別人的道路,永遠不能做到卓越。

三、誰能夠從優秀到卓越?

水往低處流,但不是所有的水都能流向大海,有些中途乾涸,有些流向小水溝。縱觀國內企業,優秀的不多,而卓越的就更少,不論是優秀也好,卓越也罷,都包含「人、思想、行為」三要素,而三種要素只有是訓練有素的、高水平的,才能實現公司質的跨越。真正的卓越公司與外聘的高級經理無關,與內部薪酬系統無關,甚至與技術、規模、環境都沒有必然的聯繫,他們不卑不亢、不轟轟烈烈、不刻意創造轉變,不存在僥倖的突破和從天而降的奇蹟,唯一與卓越密切相關的是,選定適合的目標和路徑,堅定地走下去!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二)

《從優秀到卓越》是美國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著。是繼《基業長青》後又一管理力作。柯林斯和他的工作研究小組從1965年至1995年30年間出現在《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的企業進行逐一分析;找出了11家實現了從優秀到卓越業績跨越的企業,與未能實現跨越的公司進行對照分析。發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內在機制和決定性因素。讀後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共鳴和感悟。本書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俞和軍翻譯。     

    該書講述的從優秀到卓越的過程是:積蓄力量?.再實現跨越!具體是圍繞三方面展開分析: 訓練有素的 「人」,訓練有素的 「思想」,訓練有素的「行為」!

   下面重點談談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地方。  

     一, 對立統一的優良品性   「第五級經理」 具有謙遜的性格和堅強的意志! 堅強的意志使他們都有雄心壯志,為使公司走向卓越,他們有決心做任何事情,不管這些決定有多麼重大, 多麼困難,有永不放棄的決心!謙遜的性格使他們迴避公眾的恭維, 不自我吹噓, 他們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 而不是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企業成功的時候向窗外看,即把成功歸功於他人,歸功於他的管理團隊,歸功於運氣,歸功於大家的精誠合作;業績不佳是看鏡子,問題歸咎於自己!這對我的感觸很深,因為能形成這種價值觀者首先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修養,這是一個管理者的思想境界,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品格。我喜歡以出世的精神對待名利,以入世的精神對待事業。喜歡老子的清靜無為,也喜歡孫子的功利主義,這二者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其實是並不矛盾的,融合極端才能不凡卓越。   二, 先人後事   作者闡述了一個新穎的觀念,那就是「先人後事」,即卓越公司的領導不是先決定做什麼,而是設法得到合適的人才,強調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財富,合適的人才是。這對於我們公司的現實指導意義就是優先組建優秀的管理團隊。任何一家卓越的企業,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成功不是市場,不是技術,不是競爭,也不是產品,而是招聘並留住優秀的員工,就是所謂的「讓合適的人上車」。在重要崗位上的管理人才更是如此,一定要把握合適的標準,寧缺勿濫。對待員工堅持事業和情感至上,擁有卓越的業績,同時互相友愛尊重,共同享受美好生活。我一直以來,就對「先人後事」有過一些感觸,在讀完《從優秀到卓越》之後,這種認識更清晰了。企業的發展需要人才,但企業發展中也面臨著許多繁雜的各種問題,人和事之間必然存在一些矛盾和衝突。我認為先人後事是基於長遠眼光來說的,先人後事的目的不是為了解決眼前的某一個問題,而往往是為了將來做一個打算。在去年的創業中,我的公司都是先事後人,都是由於崗位需要才會進行選拔招聘,所以在後來的管理中非常被動。看了這本書後,思維上有很大的轉變,以後看問題都要多角度地去思考。  三、 直面殘酷的現實,實現在現實中的蛻變   卓越的公司﹐在遇到危機的時候﹐總是積極的面對困難﹐當作發展的契機﹐從而走向成功之路﹗當面臨殘酷的現實時,實現跨越的公司使他們自己更加強大、更有彈性,而不是變得軟弱和喪失信心。一方面,他們的管理隊伍表現出極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平靜的接受殘酷的

現實;另一方面,他們對自己堅信不疑,相信不管道路如何險阻,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看到這裡,不由地想起前不久剛看到一個短片《鷹的重生》。據片中描述:鷹的壽命是70年,是世界上生存時間最長的鳥類。但是當它到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而重要的抉擇。因為那時,鷹的爪子、喙和翅膀都老化得很厲害了,嚴重影響到它的繼續生存,所以它必須在「等死」和「更新重生」之間做出選擇。於是,鷹會努力飛到山頂,在那裡築巢。在那裡,它先用喙用力擊打岩石,把舊的喙打掉,等待新喙長出來;然後,它再用新喙把舊的指甲拔掉,等待新的指甲長出來;最後,它再用新指甲把舊羽毛拔掉,以長出新的羽毛。這是150天的艱難歷練。看完這個片子,我很震撼,震撼於鷹的勇於面對現實的勇氣和在殘酷的苦難中堅強的意志。我覺得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要勇於面對殘酷的現實,只有敢於面對,才能想辦法解決。   四, 刺蝟理念   「狐狸」借指頭緒繁多,總是想著應該做哪些事但變化無常的人或企業,「刺蝟」借指總是聚焦於自己最擅長的事的人或企業,他們具有一個簡單而清晰的理念。刺蝟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下三個環節:111 1、你能夠在什麼方面能成世界上最優秀的,同樣重要的是你不能在什麼方面能成世界上最優秀的。111 2、是什麼驅動你的經濟引擎。111 3、你對什麼充滿熱情。這個環節就好比是三個圓,如果你能向三環的重疊部分努力,把它轉變成一個簡單而明確的概念,你就得到屬於自己的刺蝟理念。獲得刺猥理念的過程﹐是一個反覆的PDCA的過程。   這就好比聚焦原理。當你的精力只聚焦在一個有限的領域內,你才會不斷的發現秘決,你才能看見周圍人看不見的東西!  

       比爾蓋茨為什麼那麼早就能成功,因為他很早就開始聚焦,誰能提前聚焦誰就能快速成功。所以我們要立足我們最想要的,最善於要的這一塊,然後想方設法聯合所有力量聚焦,去達到你想的結果。

從優秀到卓越讀後感(三)

《從優秀到卓越》是美國超級暢銷書《基業長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的又一管理力作,()被亞馬遜網上書店譽為「 2001年最佳商業書,上億美元也買不來的研究成果」。柯林斯和其研究團隊對 1965年以來《財富》雜誌歷年的 500強企業進行了規模巨大的調查研究,篩選出 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卓越企業,並與未能實現跨越的公司對照分析,得出了許多令人震驚的研究成果。

作者在翔實的調研基礎上,表述了企業從優秀走向卓越的 7個方面重要內容,分別是「第 5級經理人、先人後事、直面殘酷的現實、刺蝟理念、訓練有素的文化、技術加速器、飛輪和厄運之輪」。

下面就感觸最深的五個方面談談讀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卓越的企業領導人必然是品質高尚的人

什麼是卓越?很多人和公司、企業,當做到優秀的時候,總會感覺到「很好,維持現狀就可以了」。一旦做到卓越的時候往往都是感覺 「其實還可以更好」。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我希望自己力求做的更好,僅作到優秀是不夠的,應該追求卓越的突破性進展和長久的可持續發展。

書中將公司經理人分為 5級,分別是能力突出的個人、樂於奉獻的團隊成員,富有實力的經理人、堅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第 5級經理人。

第 5級經理人是指具有謙遜品質和堅定意志的企業領導人,他們個個具有雄心壯志,永遠把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計較個人的得失,他們把對社會有所建樹、有所創造、有所貢獻作為人生的最大價值。就像杜魯門的說的「只要你不計功利,就能做成任何一件事」。這對我的感觸很深,能形成這種價值觀者,首先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修養。我國古代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最高人生目標中,也強調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意義。看來這也是做人,特別是做一個卓越的人的基本原則,不僅僅在業務方面,更要在思想道德品質方面,從而培養謙遜、自信和堅定的內在品質,取得成績時朝窗外看,把成功歸於同事或他人;遇到挫折時看鏡子,責備自己,勇於承擔責任。

二、優先組建優秀的管理團隊

作者闡述了一個新穎的觀念,那就是「先人後事」,即卓越公司的領導不是先決定做什麼,而是設法得到合適的人才,強調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財富,合適的人才是。這對於我們的現實指導意義就是優先組建優秀的管理團隊。任何一家卓越的企業,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成功不是市場,不是技術,不是競爭,也不是產品,而是招聘並留住優秀的員工,就是所謂的「讓合適的人上車」。在重要崗位上的管理人才更是如此,一定要把握合適的標準,寧缺勿濫。對待員工堅持事業和情感至上,擁有卓越的業績,同時互相友愛尊重,共同享受美好生活。

三、直面殘酷的現實

殘酷的現實,正如眼下正在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之所以稱之為「危機」,其中既包含有「危險」,也包含有「機遇」。幾乎所有的卓越公司都通過面對殘酷現實為起點,但他們無一例外的勇於面對,保持堅定信念,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中不斷超越,從而走向成功之路。面對現實的關鍵首先要誠實,領導層要多傾聽員工的意見,創造一個讓事實說話的氛圍;其次是保持堅定的信念,並積極的採取行動。

四、做「刺蝟」不做「狐狸」

「狐狸」借指頭緒繁多,總是想著應該做哪些事但變化無常的人或企業,「刺蝟」借指總是聚焦於自己最擅長的事的人或企業,他們具有一個簡單而清晰的理念。

刺蝟的理念源於格林的寓言故事,狐狸和刺蝟。狐狸同時追求很多目標,把世界當作一個複雜的整體來看待,伯林認為狐狸的思維是「凌亂或是擴散」的,在很多層次上發展,從來沒有使它們的思想集中成為一個總體理論或統一觀點。而刺蝟把複雜的世界簡化成單個有組織性的觀點,一條基本原則或一個基本理念,發揮統帥和指導作用。不管世界多麼複雜,刺蝟都會把所有的挑戰和進退維谷的局面壓縮為簡單的——實際上幾乎過於簡單的——刺蝟理念。要想完成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就必須超越僅僅是稱職這一局限。如果因為某項業務是你的主營業務,或僅僅是因為你在這一行已經幹了好幾年或幾十年,就認為自己在這一行能做得最好,那就大錯特錯了。關鍵是要找到自己擅長的業務,只有心醉神定的事業才是你的前途所在。

柯林斯發現,卓越企業都是刺蝟型的。刺蝟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下三個環節:

1、你能夠在什麼方面能成世界上最優秀的,同樣重要的是你不能在什麼方面能成世界上最優秀的。

2、是什麼驅動你的經濟引擎。

3、你對什麼充滿熱情。

這三個環節就好比是三個圓,如果你能向三環的重疊部分努力,把它轉變成一個簡單而明確的概念,你就得到屬於自己的刺蝟理念。這個充滿哲理的理念讓我們深思三個問題:我們最擅長的是什麼(以及我們最不擅長什麼)?哪些是對我們的經濟引擎推動力最大的經濟指標(利潤多少,現金流量多大)?我們的核心管理人員最熱衷於什麼?

如果找到了這三個問題的清晰答案,我們也會形成一個關於自己業務方向的 「 刺蝟概念 」 ,並以此確立公司的戰略目標。

刺蝟的理念,告訴我們要專注一、二件事。把複雜的世界簡單化,但從企業經營和發展過程中,真正要做到刺蝟的理念,是有很大難度的。在現實中,企業經營得好,思想容易膨脹;企業經營得不好,總想用各種方法去嘗試,結果大都不好。只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找出企業的定位,從而制定中長期的企業戰略,組建一支素質優秀的團隊,逐步形成有個性的企業文化,企業才能從優秀到卓越。

企業要從優秀到卓越,還必須有一條健康的,持續發展的道路。效益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效益無從說起,而要取得良好的、穩定的效益,需要刺蝟的理念和三環理論的支持,並引發出來的實際行動。

五、飛輪效應

柯林斯的研究成果表明,從優秀到卓越公司的轉變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優秀到卓越的飛躍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卓越的公司不是靠一次決定性的行動、一個偉大的計畫、一個好運氣,或靈光一閃而造就。相反,轉變的過程好像無休無止地推著巨輪朝一個方向前進,輪子不停轉動,累積的動能愈來愈大,終於在轉折點有所突破,一躍而過。

飛輪效應對我的啟示是:

1、要有明確的公司戰略,並在戰略的指導下指揮所有的員工朝正確的方向用力,轉動「巨輪」,並持續用力,積累動量,加快旋轉速度,直至突破。相反,不確定的甚至是多變的公司戰略會使「巨輪」一會兒朝某個方向旋轉,過一會兒停下來改變方向,不多久又朝另外的方向旋轉,因而不能積累起持續不變的動量,最終陷入「厄運之輪」。

2、累積到突破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公司的領導者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把期望寄托在天賜良機上。從「飛輪」開始旋轉到實現突破,要持續不斷的積累動量,這一歷程的時間跨度難以估量,而且向卓越企業的轉變不會突然降臨,轉變過程中體現不出一種決定性的行為,沒有一了百了的創新,沒有幸運的突變,更沒有奇蹟的瞬間。只有堅持不懈的推動「飛輪」朝同一個方向旋轉,最終「破繭化蝶」。

當然,這本優秀的論著也存在一些瑕玼,我認為以下的二點是本書不應當忽略的:

1、所有的卓越企業或對照企業均來自《財富》雜誌歷年的 500強企業,那些由行業特點所決定,不可能發展成「航空母艦」的中小企業就沒有卓越企業嗎?他們中的佼佼者是否也遵循上述的規律?

2、柯林斯篩選出來的企業涵蓋了社會的廣泛行業,卻唯獨沒有 IT企業,如果說象微軟公司這樣的企業都不能算是卓越企業,那麼上述的觀點是否就具有局限性,或者至少說明柯林斯總結出來的金科玉律不太適用於高科技企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