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資治通鑑讀後感

資治通鑑讀後感(一)

北宋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寫了《資治通鑑》一書。此書給當時的人的影響力非常大,更給後人予警示。

《資治通鑑》此書詳解了九世紀在戰國紀的滄桑風雲中,我了解了六合一統,在漢紀的泱泱文風當中,我知道兩漢(西漢和東漢)的興衰,在三國紀當中,我清楚了亂世中的演進,在晉、宋、齊、梁與陳紀當中,我了解了當時渾亂的場面,在唐紀當中,我知道了封建社會的鼎盛,在五代紀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國的演進。此書裡面也寫了許多名人,如賢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開闢漢風的漢高祖劉邦、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國劉徹、渡江稱制的司馬睿;如賢明臣子有:變法的商鞅、縱橫的蘇秦、「仲父」呂不韋、開闢「絲綢之路」的張騫、外交家班超;如賢明的武將:樂毅、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父、「飛將軍」李廣、秦叔寶。可見,《資治通鑑》的歷史知識面十分廣泛。

司馬光發憤寫了《資治通鑑》完整記述了戰國至五代時期的種種時間,並且英雄人物輩出。裡面更加給後人給予經驗。俗話說"讀史明志",所以,讀歷史可以讓人志存高遠。

資治通鑑讀後感(二)

「歷史虛無主義」卻是絕對不可取的。要求史書所載百分之百真實可靠,本來就是不現實的要求。畢竟,史家們正努力地還歷史以本來面貌,雖然這是一個也許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但我相信,史家們所記載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畢竟周公有過大權獨攬的經歷,畢竟王莽有過禮賢下士的表現,這是誰也抹煞不了的。至於如果「當初」他們真的「身便死」了,那不是還有「蓋棺論定」一說嗎?

「以史為鑑」並不因史書內容有杜撰部分而失去意義——就連完全杜撰的小說尚且有不可估量的借鑑意義,何況史實遠遠多於杜撰的史書呢?

和其他所有史書一樣,《資治通鑑》也滲進了許多神話、傳說以及作者想當然地杜撰的內容,但這並無損於它的偉大。讀到「嚼碎張巡齒」這一段時,沒必要深究他的牙齒究竟是怎麼碎的,他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卻深深刻印在我們的腦海。讀到將士們箭盡糧絕,張巡把自己的小妾給將士們分食了的時候,於殘忍、冷酷、血腥的感覺之外,也無法不油然而生對張巡的無限敬意。這樣恨敵入骨、堅忍如狼的張巡,力盡被俘後如果不是大義凜然、慷慨就義,那才是真正不可想像的怪事!至於他的牙齒究竟是怎麼碎的,恐怕不會有一絲一毫影響到他近乎神一樣不朽的光芒!

推而廣之,史書裡其它不夠真實的細節描寫,並無損於「史鑑」的意義。史家們在力求真實的同時,難免會留下星星點點的瑕疵。但瑕不掩瑜,絕不可因史書的不完美,就滑向「歷史虛無主義」的深淵。

資治通鑑讀後感(三)

恩,一下很奢侈的多出了這麼多的時間,開始好好閱讀《資治通鑑》。今天淺嘗第一卷,並且拜讀了一下柏楊版的評說,倒不像是在讀一本史書,而是「臣光曰」和「柏楊曰」兩個政治家的口舌之紛。

《通鑑》從魏、趙、韓三家分晉開始編年敘述。在司馬光眼中,這是一個周道衰落,綱紀敗壞的年代,三家能夠堂而皇之位列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司馬光藉此欲闡述的是一種正統儒家的正名理論。「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就是這種理論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樣牢固。所以,雖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紂這樣的暴君;雖然姬重耳功大,死後不能隧葬;雖然齊、楚、晉、秦勢強於周,不敢輕易取而代之。在柏楊先生眼中,這種極端的傳統就是一種反動,在歷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強權羞辱(宋為金所驅就是一個最大的諷刺)。而我覺得,今天的中國恰恰需要這樣的一種禮教和名器。混亂的價值取向,拜金的社會潮流,貧瘠的文化涵養,道德底線崩潰,導致國人在人生觀中太需要一種共同的正統的思想來領導,並且給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占據著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報高。不要怪國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則民手足無措」。

在時間順序上,三家分晉之前的大事是智伯之亡。用司馬光的形容,其人美須鬢長,射御力足,伎藝畢,巧文辯惠,強毅果敢,缺少的僅僅是一點仁君之德。最終,智伯帥韓、魏攻趙,為三家所殺滅族。戰場中最經典的一個場面是,智伯決水淹晉陽,趙指日可下,他得意忘形而道「吾今乃知水可以亡人過也」。()聽者有意,汾水可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一旁的韓康子和魏恆子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打算。唇亡齒寒,這不是把盟友推向敵營麼?二家終叛,智氏遂亡。不過,從智伯的表現看,固然其是無德之君,我倒有點懷疑他的智力問題。此篇末,司馬光遂展開關於才和德矛盾關係的討論,「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我看來,司馬光的思維簡直就是最天真的二分法了。豈知,人性本來就包括善惡,一個好的社會和制度能夠壓制人性中惡的部分,發掘人性善的那面。過分強調品德,使很多朝代的根基毀於庸才之手。

讀史書,讓我對那一個時代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無比的好奇。比如豫讓為刺殺趙襄子,「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聶政殺韓宰相俠累後,為不牽連其姐姐,「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腸」。一個血雨腥風,死士輩出的時代,無論是為義還是為利,都讓我敬畏,因為無法接觸到其內心世界,也許這也是中國史書的一種缺憾吧。

這一段歷史還有一個偉大的人物就是吳起,背負「母死不奔喪,殺妻以求將」的這樣一種壞名聲,吳起仕魯,大敗齊軍;投靠魏後,「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圖謀」,「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後為武侯所疑,往楚國為相,南平白越(江浙,福建一帶),北卻三晉,西伐秦,強盛一時。可憐吳起英雄一世,最終還是死於非命,為楚貴族所殺,死前躲在悼王的屍體後面躲避亂箭。叛亂者後來因為射王屍也沒有好的下場,死後復仇,我不禁驚嘆於吳起的智慧,然後不免辛酸,這種將相全才,在哪裡都是改變全局的人物,可憐英雄惹人妒,猶得後世讀者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