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賦得永久的悔讀後感

賦得永久的悔讀後感(一)

最近,讀了季羨林先生的《賦得永久的悔》一文,感受頗深。這篇文章是季先生在他望九之年寫給母親的。季先生是一位過早地失去母親而終身懷有風木之悲的人,他6歲就離開了母親,不記得母親的笑容。文中回憶了他小時候生活的艱辛,食物匱乏,想方設法尋找吃的東西而母親則終日吃“黃的”食物的情節,令人心酸。全文滲透了母親對孩子的至親至愛,通篇情意刺骨,無限淒切。季先生把他對母親的深情和歉意寓於質樸的語言之中,自始至終傾注了一個情字,讀後讓人不能不為之動容。現節選文章的最後兩段與大家一起分享:

“我在母親身邊只呆到6歲,以後兩次奔喪回家,呆的時間也很短。現在我回憶起來,連母親的面影都是迷離模糊的,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特別有一點,讓我難解而又易解:我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是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困,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從何日來呢?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早知道送出去不回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單的一句話里飽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兒子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

對於這個情況,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並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時候,自己大了幾歲,逐漸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籬下,經濟不能獨立,空有雄心壯志,怎奈無法實現,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願: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了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遠永遠地走了。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正應在我身上。我不忍想像母親臨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眼淚盈眶。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了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賦得永久的悔》,如泣如訴。這是一份平平常常的人生選單,季先生到了耄耋之年感嘆自己的人生,這是季先生心靈的晾曬,值得我們深思。母親的偉大在於母愛,母愛的偉大在於無私。母親為了孩子可以捨得一切,忍受一切,充當一切。那么,作為兒女應該怎樣回報母親呢?讀完這篇文章,我最深的感慨是,我們應該趁著自己的母親還健在,趕緊補上這一堂人生之課,不要因為自己的怠慢和疏忽釀成人間悲劇,時間不等人呀!正象季老先生所講的,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比起偉大的母親又算得了什麼!是啊,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講,人生固然重要,但與偉大的母愛和母親的無私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季先生的感受刻骨銘心!永久的悔實則是無盡的愛。我們可能不曾有季先生那樣的悔,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要像季老先生那樣,縱使悔痛一生,也喚不回望眼欲穿的那位母親的生命。在母親過世後撫棺大哭時,恨不能隨母親而地下,然後再為“永久的悔”寫什麼賦。我希望我們大家都有顆清清明明的心,不要有這樣永久的悔。讓我們理解和關愛自己的母親吧!偉大的母愛是一盞不滅的燈。

賦得永久的悔讀後感(二)

在《大眾日報》上看到季羨林的文章《賦得永久的悔》,季老對母親的情,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一樣痛徹了我的心扉。季老去世後,他的骨灰的三分之一與父母以及妻子合葬在一起,實現了他的生前遺願——回到“母親身邊”。

我的父親去世三年多了。子女永遠欠父母的,永遠報答不完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父親是一位老實巴交、沉默寡言的農民。小時因為家貧沒有上學,他說:“中國的字我識一半,我就認識‘中’字。”因為從小不識肉味,後來酷愛吃肥肉,直至患腦血栓去世。

父親家裡很窮,直到三十多歲仍然沒有娶上媳婦。36歲那年,18歲的母親和姥姥一家逃荒從百里外來到父親的村莊。當年恰逢父親家裡收成好一些,奶奶收留了母親一大家子。姥姥帶領子女要走時,母親留了下來,嫁給了父親,來年年後生下了我。幾年後兩個弟弟相繼出生。

父親為了生計,除了在地里辛勤耕作外,靠打短工掙點兒辛苦錢。修水庫時扛方土,給人家脫土胚,什麼髒活累活都乾。他還賣過炒花生,煮下豬下水,賣甘蔗、蒜,種菜賣菜,什麼都乾。即使這樣,我家的日子仍然很窮。

我大學畢業後到濟南上班,離家遠了,近300公里。從我成家到父親去世10年的時間,父親一次都沒到我家來過,不知道我家的大門朝哪開。他永遠也來不了了。

父親患腦血栓好幾年,每年輸液擴充血管。那天中午他煮了麵條,想吃完麵條到縣城澡塘洗個澡。把鍋從東屋端到北屋,剛跨進北屋的門就摔倒了,以後再也沒有起來。

弟弟給我打了電話,我請了假趕緊趕了回去。我說帶父親到縣城住院,母親說還要花錢,還要人照顧,()離家又遠,弟弟他們又窮,又沒時間,即使好了也起不來床,到時還得母親照顧,母親身體不好,病很多,也照顧不了。

我在家呆了10天,兩個姑姑也來了,10天的時間也沒照顧多少,只是給父親喂喂飯,後來因為單位有事回去了。幾天后的中午弟弟打電話說父親去世了。又請假回家奔喪。

父親患腦血栓期間是不應該吃肥肉的,但他非常想吃,寧願得病也要吃。我也沒有辦法,只好依他,每次回去偷偷給他些錢,他都買了肉吃。

因為母親說了自己多病不能照顧父親的話,自父親去世我一直怨恨母親。

公公每年冬天到我家來住,夏天去愛人的弟弟家。父親去世那年春天,公公走後,我收拾他的房間,洗床單枕套,給他刷鞋,這些活我是不情願做也得做的。想到了母親給父親刷鞋。父親一生不知道穿壞過多少雙鞋,母親給父親做過多少雙鞋,刷過多少雙鞋。而我這個做女兒的,又照顧過父親多少?這么多年,還不是母親在照顧。想到這些,我心中對母親的怨恨便釋然了。

父親的一生是貧苦的,沒有享過什麼福。如果有來生,我仍想做父親的女兒,好好孝敬我的父親。

賦得永久的悔讀後感(三)

“讀萬卷書且行萬里路”

“淳樸恬澹,本色天然”

“外表平易,秀色內涵”

這些詞句來概括季老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原本讀這本書,信手揀來,純屬偶然,但現在卻是欣然。原因自不必多說,盡(浸)在書中了。

季老的閱歷已不能用豐富二字形容,但他能持著謙虛待人的本性,在“大家”中委實不多。也許正是清楚了自己的優劣,所以有感而發的謙虛是真誠的,絕不是虛妄的。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離開母親,他心裡會是什麼滋味,非有親身經歷者,實難體會。季羨林正是經歷了這樣苦澀的童年。誠如季老所言,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來,眼前沒有紅,沒有綠,是一片灰黃。家境異常艱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數有限,平常只能吃紅高粱麵餅子;沒有錢買鹽,把鹽鹼地上的土掃起來,在鍋里煮水、醃鹹菜,什麼香油,根本見不到。此情此景,與我們相比,真不可同日而語……六歲那年,背井離鄉,成為季老一生中關鍵的一個轉折點。叔父對他望子成龍,教育十分嚴格。季老也正是從此刻起開啟了他漫長的求學生涯……

季老雖已耄耋之年,寫起文章來仍像孩子們般生動、活潑。比方,在夜課後,在黑暗中,走過一片種滿了芍藥花的花畦,紫色的芍藥花同綠色的葉子化成了一個顏色,清香似乎撲入鼻宮。季老戲稱,學習英文總同美麗的芍藥花聯在一起,留在腦海,成為美麗的回憶。

關於“拖屍”,季老也描寫得惟妙惟肖。據說,這是當時清華的一個特色。新生在報到前必須先到體育館,舊生好事者列隊對新生進行“拖屍”。幾個彪形大漢把新生的兩手、兩腳抓住,舉了起來,在空中搖晃幾次,然後拋到墊子上,這就算完成了手續,頗有點像《水滸傳》上提到的殺威棒。想想,我們報到是去的也是體育館,只是沒受到這樣的“禮遇”。其實,這只不過是舊生對新夥伴開一點玩笑,充滿了友情的。

季老就是如此賦有生活感,此外,他的處事原則、清醒自知、民族意識也毫不遜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季老躬行著。他心頭有拂拭不掉的科欽人民的一顰一笑,有火焰山的熱烈奇異,也絲毫不缺少哥廷根般的點點懷念、感激。體驗天雨曼陀羅,分享山中逸趣,來到虎門炮台,一筆點出民族的脊樑: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

他不以瓦爾德施密特的評價而沮喪,也決不由於中村元教授的誇獎而發昏。他認識到翻譯工作的價值,也清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甚至可以對垂垂老矣的瓦爾德施密特教授說出善意的謊言,真心卻又不虛偽。就是這樣,一個孩子般成熟,一個百變的季羨林。一個時代的驕子。

書名用“永久的悔”,那么季老“永久的悔”又是什麼呢!季老說,這是最深切、最真實、最難忘的悔,這永久的悔片刻沒有離開過他的心,即:不該離開故鄉,不該離開母親。

是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個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季老如是說。對他自己,也對我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