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書劍恩仇錄讀後感

書劍恩仇錄讀後感(一)

古人常把「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合稱為人生的四大喜事,我想這應該與當時的條件、環境和氛圍有很大關係,因為這些在現在看來並不能算是什麼特別大的喜事。我不知道古人排列這些喜事順序的依據是什麼,或許是越排在後面的喜慶程度越深,又或許是考慮了押韻吧。其實這些跟《書劍恩仇錄》一點關係也沒有,我想寫的是討論一下人生中最「不喜」的事。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第一部小說,結果他其它的作品我倒先讀了。無論從故事情節還是語言上來講,《書》都無法與《射鵰英雄傳》相比,也可能是我比較喜歡《射》的緣故吧。但《書》是我看完所有金庸的小說後唯一一部有寫讀後感想法的作品。小說中別的情節倒不值得一提,就是陳家洛與香香公主之間的感情歷程看過之後實在是讓人難忘。兩個相愛的人最終不能走到一起,我覺得真能算得上是人生中最「不喜」的事了。喜歡的人離開其實是件很正常的事,中間可能有誤會也有感情問題,但如果其中充滿了無奈,總會讓旁觀者都覺得惆悵。故事情節我不想多說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看,其它內容真的沒太多看點,但對於他倆之間的情感故事描寫實在讓人回味。我想,《羅馬假日》和《北非諜影》的成功也與男女主人公無奈的感情故事有或多或少的關係,就像能成為PC遊戲經典的《仙劍奇俠傳》一樣,悲劇容易叫座。維納斯的美麗在於她沒有雙臂,的確,殘缺有時是種特殊的美。

話題起得有些沉重了,呵呵,其實也是有感而發。因為現在太注重物質生活了,人們對感情可能不會像原來看得那樣重吧。我從不期望能遇到瓊瑤小說中的女朋友,那太不現實了,不可遇也就無法求;只期望別讓我碰到人生中最「不喜」的事,那對我可真是太殘酷了。

其實這篇也不能算是讀後感,因為它不符合讀後感的基本格式,沒想到什麼合適的名字就這麼寫了。作為我讀的金庸的最後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沒有給我任何啟示,卻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嘿嘿,就像一道好菜,有營養的前提還是需要它好吃;對於朋友而言,先別看他能為你帶來多少幫助,而要看是否跟他在一起時你能感覺到快樂。

書劍恩仇錄讀後感(二)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金大俠的這十四部武俠小說,自打學生時代起便一直重複在看,一遍二遍三遍,有時候一年一遍,看的那會又是廢寢忘食,想來生活中也極少有別的物或事能讓我如此著迷。這些日子屈指算來倒也已有二三年未溫了,不由得心裡生癢,於是一有空就撲進圖書館,打算按作者寫作的時間順序再一一重溫,看看會不會如古人所言那般又知新許多?

金大俠的第一部小說乃《書劍恩仇錄》,這次讀來覺得其受《水滸》,《隋唐起義》這些描寫草莽英雄的小說的影響甚重,尤其是前者。君不見《書》一書人物諸多,紅花會更像是清朝版的梁山泊,從陳家洛到文泰來,從無塵到余魚同,每一個角色都是形象鮮明,憑一股子熱血闖蕩江湖。而且金大俠也在自己的小說中加入了被朝庭「招安」這一情節,所不同的是把〈水〉的現實主義轉化為了〈書〉的浪漫主義。

與綠林好漢相比,江湖人物更為快意恩仇,以一身武藝鋤強扶弱,且高手過招,多是精彩絕倫,令觀者隨主角的一招一式而展開豐富想像。〈書劍恩仇錄〉作為一部武俠小說,除了有反清,伸張下義等傳統描述外,更加入了中原人士馳騁西域一說,金庸對這一節的描寫乃該書精華之所在。流沙,狼群,回回,高昌古城等無一不讓人充滿暇想,讓人神往。

書中主人公陳家洛與金庸筆下別的主角如蕭峰,楊過之類的相比頗為不足,污點在於他竟然為了所謂的國家大義而將心愛的香香公主贈於乾隆,且不說乾隆根本無反清之意,即便陳家洛的如意算盤打對了,這種顧國不顧家,玷污愛情的做法實在為人所唾棄。

雖然許多人認為金庸筆下的男性人物原比女性角色要來的生動鮮活,然而我覺得其對江湖女子的刻畫並不遜色。()《書》中智慧超群的翠羽黃衫霍青桐實在是個了不起的女子,也是該書中最讓我留戀的人物;另外如李沅芷,駱冰,周綺等美女皆各有特點,令讀者怦然心動。至於香香公主,我一直認為這個世上是不會有此類女子,她只是一個理想人物,金庸把她放在當時的環境中,加強了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也隨之頓增。同時香香公主大概也是金庸筆下最美的女子。

《書劍恩仇錄》寫於1955年,全書共二十回,計上這次,我大概看過三遍,這遍看的最是饒有趣味,特別推薦給大夥,看過的不妨再看一遍,沒看過的更要找來看看,絕計不會錯。

書劍恩仇錄讀後感(三)

讀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俠義之心、兄弟之義、男女之愛、家國之情、種種之中的種種,不由得令人感慨橫生。讓人悲傷、嘆息、拍案呼絕、義憤填膺甚或熱淚盈眶住處隨處皆是,豈止「萬端」所能形容,內中情由,自非隻言片語所能盡述。

以前唯讀了上半部便已胸中俠氣難抑,近來偶閱後半部,非但俠義之氣橫生,更多的卻是悲傷哀嘆。前半部之氣勢恢宏倒也罷了,後半部卻是將陳家洛與回部二女的感情糅合在一起。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先有國後有家」而作者卻將這樣一個幾千年來到多數人都解決不了的,二者只能擇其一的難題讓一個年輕的陳家洛來面對,這是在讓人覺得有點殘忍,而這種殘忍卻恰恰表現出乾隆的暴戾,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乾隆既長與宮廷,自然從側面反映了滿人的殘暴(金庸初期作品漢人為中原的正統的思想,由此可見端倪)。

陳家洛的初衷並沒有錯,錯的卻是選差了依靠的對象。試問有幾個幹大事的人把美色放在事業的前頭,以不幫對方成就大事相威脅,逼迫別人割捨自己的戀人,哪怕是自己的親兄弟,而且其目的也僅僅是滿足自己的獸性慾望。

而陳家洛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竟然仍懷著對方能幫助自己實現「還我河山」的美好願望,繼續和這個雖與他有骨肉之情而實際卻無兄弟之誼的喪心病狂的兄長合作,這未免也太過幼稚了,也太過可笑了。

這場合作就像是一場賭賽,賭賽的結果將會如何,人們卻很容易就想得到,結果也恰恰如人們所料。

而香香公主——一個擁有世界上一切美好品德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則成為這場不可能勝利的殘忍賭賽的一個犧牲品,而且犧牲的幾乎沒有價值。

那些曾經抱著「盡屠夷種」「恢復中華」的美好願望的人們,從整個賭賽中所「贏得的」,也只是眾人心中的悲慟。

而陳家洛,「成就的」則是那內心永遠無法消弭的失去生死兄弟及愛侶的悲傷和無盡的悔恨。

但我們不能否認香香公主是偉大的,為了自己所愛的人,為了所有像自己一樣喜歡永遠生活在一個和平而美麗的地方的同胞,無論是她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她都無悔的付出了一切所能付出的東西,哪怕是自己最珍貴的。

世界上所有人都將永遠的讚嘆這種看似柔弱的女性身上所藏有的超乎想像的偉大精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