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唐山大地震讀後感

唐山大地震讀後感(一)

早在7月初的時候,就和愛美阿姨講好了,請她去萬達影城看電影《唐山大地震》。21號下午,迫不及待的她就打電話商議看電影的事宜,我笑她怎麼又犯「迷糊」記錯日期了,她則認真地說,這部影片實在是讓她期待得太久了。我亦深有同感,在我的觀影日誌里,這部電影無疑等同於1998年的《鐵達尼號》。只不過,此片是我這個年齡的人最缺失的一段中國大災難的記憶增補,對愛美阿姨來說,更是對過往歲月中最深刻的1976的心靈修復。

兩代人兩種迥然不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積澱,終於相約一起走進這段相隔34年、塵封34年的歷史。

與其說馮小剛用一雙電影的手給我們還原了那段塵封的歷史,還不如說,我這個自詡文藝青年的人,又一次接受了從精神到心靈的再教育。

人生就是這樣,感動似乎就是在不經意的一瞬,防不及防衝垮你的防線,衝擊你的淚腺,讓你無聲地痛,無聲地抽泣。

唐山大地震讀後感(二)

今天閒來無事,與朋友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看了很多宣傳,但看網友給它的打分並不理想。今日一睹,才真正品嘗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帶甜,苦中又有著微妙的快樂。

它就是一個催淚彈,從一開始,它來的就是那麼強烈,那麼震動人心。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豈能一個痛字了得。整個地震的描述,縮小到了一個家庭,這樣更能讓關觀眾體會到箇中滋味。一個渺小的家庭,卻演繹著人生情感的百態。丈夫在危機關頭的冒死,母親對骨肉的割捨,對丈夫的感恩和忠貞,女兒對母親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軍人的博愛無私這種種微妙微翹的動人心弦的描述,給現在疲於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個休憩的港口。

在這個情感逐漸缺失的時代——愛情就像快速消費品,親情猶如寫了據條的支票,友情也變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塊墊腳石——突入其來的真情的呼喚,猶如沉睡已久的心靈忽然間業已發生了八級地震。

當心靈開始酸痛的時候才明白,原來整天圍著我們身邊的已經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麼的彌足珍貴!

我很欣賞那句台詞:「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這句讓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話,似乎也在告訴我們她真正的含義。是啊,沒有人想自己去親自實踐這話的真正含義。因為當你真正體會到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無天日的過去里。好好的珍惜現在才是珍貴的。

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也不能預知未來,唯有好好的珍惜現在。這也是這部影片的意義所在。如果我們看過後只是流幾行淚水,摸一把鼻涕,然後,哀嘆一生:悲矣!將恐怕是對這部影片的糟蹋。

從這裡,我更加體會到哈佛校長Drew Gilpin Faust的那句話:在醒著的時間裡,追求你認為最有意義的。生命短暫而又脆弱,()我們又豈忍心虛度年華啊。看到這裡,請不要忘記,回到家給妻子一個溫馨的吻,給孩子一個親切的擁抱,給父母一句溫暖的問候,給朋友一個真誠的祝福!

讓每一天都綻放光彩!

唐山大地震讀後感(三)

周六看了《唐山大地震》,早場特價看的。很多爺爺奶奶級的也來看,好的電影不光是屬於追求時尚的年輕人,更準確的說:能夠震撼人心靈的作品應該是屬於全人類的!

很多場面都能夠感動的直流眼淚,一一回想,依然在耳畔迴響,眼前浮現。看完電影,我好像是被抽乾了一樣,很難受,但又說不上來。一部好的作品就應該具有這樣神奇的力量!

流了多少眼淚,我不記得了。故事的情節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也會一點一點忘卻。但我知道,有個道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好好活著!失去了才知道失去的滋味!

記得一次電視採訪馮小剛,馮導說:悲劇有兩種,一種是用手術刀把傷口劃開;另一種是先把傷口劃開,處理了再合上。他說《唐山大地震》是屬於第二種!不但揭示了傷痛,同時給與了溫暖與希望!

每個人物演的都很到位,影片中母親的形象很鮮活很生動,也很偉大。大災有大愛,患難顯真情的主題詮釋的很好,這部影片沒有落在只是描述大地震的驚天動地,而是娓娓道來一個家庭經歷了大地震後內心的活動思想。地震發生時是很強烈的,但那只有23秒。內心的困頓、淒涼、幽怨卻持續了32年!地震之後對內心的衝擊遠比地震本身更加嚴重。

人是渺小的,尤其是在大自然面前;人又是堅強的,不管是什麼樣的天災人禍都能夠堅強的活下來!

我想說:活著真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