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為奴十二年讀後感

為奴十二年讀後感(一)

“你能回來就好……”在一片悲喜交集中,《為奴十二年》這部影片結束了。然而,它的意義和思想遠未結束。它反映的善良與冷漠的較量,至今仍在進行著……

《為奴十二年》講述了19世紀上半葉的一個黑人的故事。所羅門本是紐約的一個具有自由身份的黑人,靠拉琴為生,已經有了家庭。卻被兩個白人以為馬戲團表演伴奏所騙,去了華盛頓,被綁架並賣為奴隸。他竭力逃脫,卻沒有成功,他被賣到了南方,過了十二年非人的奴隸生活,見到了許多黑人的悲劇。終於,有一位善良的巴斯先生答應幫助他,在一番周折之後,他終於重獲自由,回到了家中。

看《為奴十二年》時,有一個鏡頭讓我特別震驚。當是所羅門被吊了起來,呼吸困難,奄奄一息,許多人從旁而過,卻視而不見。在他已經快要死去的時候,一個女士出來,看見了他,但她只是冷漠、呆滯地望了幾眼,竟又走了回去,那眼神,是怎樣的輕蔑和不屑!人都快要死了,不但不來救,還在高台上欣賞,厭倦以後又走了回去。這人可以說簡直是冷漠到了冷血的地步。

最後,福特先生慢悠悠地走來了,在欣賞了一陣後,他才帶著滿意的表情,放所羅門下來。他可以說勉強還有一點點善良之心,可惜卻被冷漠的巨大冰山包圍了。對一個快要死的人,竟然還能這個樣子,可以說是禽獸不如。

《為奴十二年》是在美國南方奴隸制背景下展開的,控訴了奴隸制下人們的自私、麻木、冷漠與殘忍。美國後來廢除了奴隸制,今天已逐漸消滅冷漠。當今的中國沒有奴隸制,可我卻明顯地覺得,一股冷漠之風,已在社會上盛行起來,許多人的善良之心,已漸漸被麻木和冷漠壓制了。

就拿小悅悅事件來說,首先,那個肇事者就是冷漠的。如果是一個善良的人的話,發現撞到人了,肯定會馬上送她去醫院。可他不但沒這么做,而且還又壓了她幾次,然後揚長而去!這樣的人,除了喪心病狂,還有什麼詞好形容他呢?

其次,那些路人也是冷漠的。孩子已經被壓得那么慘,那么明顯了。他們竟然匆匆走過,裝作不知道!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在生活中或許是好丈夫,好妻子,好父親,好母親。但是,因為此刻的冷漠,他們是卑賤的人,是可惡的人,是無恥的人,我想不到人怎么會殘忍到這個地步。他們和影片中那個對所羅門視而不見的女士,沒有什麼區別。

不止小悅悅事件,當今社會上已冷漠成風。小悅悅事件之後,冷漠之勢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加強了。我曾不止一次在新聞上看到,一群人叉著手,面無表情地圍觀著。

一次又一次的冷漠,最終必然導致社會的病變。《為奴十二年》就是讓我們反對冷漠。我們絕不能讓冷漠之風繼續盛行,讓我們學學那位巴斯先生,樹起善良與正義的旗幟。攜起手來,奉獻愛心,共創美好的明天!來吧,讓我們群策努力,並肩邁進!

為奴十二年讀後感(二)

今天下午我在優熱網看了一部美國大片——《為奴十二載》,看完後,感覺非常震撼。

這樣一部直面美國歷史上最黑暗一頁的優秀電影,卻出自一位青年英國導演,史蒂夫?麥昆的手筆。根據真實事件和真人傳記改編,《為奴十二載》講述了1841年,住在紐約州薩拉托加的自由身份的黑人所羅門被欺詐綁架後賣到南方莊園,幾易其主,最終重返自由的故事。

電影第一個鏡頭就是田地特寫,然後直切一排毫無生氣地等待主人訓教的黑奴,然後就是重複的勞動,類似的鏡頭,又在影片中反覆數次出現,時代的背景,奴隸人性的壓抑、自由的剝削以及商品屬性,就通過幾個鏡頭暴露出來;夜晚與身邊女性黑奴的互慰,又切到與妻子的同床溫情,似曾相識卻迥然不同的情境,觸發男主對家庭和自由過往的回憶。

配合充滿質感的畫面,影片還有效的運用了穿插的歌謠來渲染彼時黑奴的境況和心中的苦楚,棉田裡的勞動應和,()以及在累死同伴葬禮上的吟唱,將疲憊認命的蒼涼和無以附加的悲慟推向了高潮。而飾演監工的保羅?達諾在片中有段調侃污衊逃跑黑奴的歌曲,在演唱時,穿插著黑奴們的各種勞作場景,即調節了節奏,又增加了多元的表現手法,還讓觀眾感到兩種對立的情緒正在以一種微妙的方式被催生著。

《為奴十二載》並非完美的電影,但它對一個如此熟悉的題材的把握方式不說是絕後,卻幾乎是空前的。它並沒有提供一個新穎的視角,它只是凝視得特別用心,直到一切模糊之後卻又重現,展開了一個新的格局。“我不想只是生存,我想要活著。”即使在遭遇不公的待遇時,主人公所羅門·諾瑟普依舊有著這樣的信念。正是這點讓我認為這次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它是絕對的實至名歸。

為奴十二年讀後感(三)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了,在看過報紙、網站上各種大篇幅報導之後,讓我對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為奴十二年》充滿了好奇。

電影根據同名自傳體小說改編,故事發生在南北戰爭之前的美國大陸,主人公所羅門本來是生活在紐約州的自由的黑人,有身份、有妻兒、有工作。卻被兩個自稱要為所羅門謀一個馬戲團伴奏工作的白人所騙,當他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身在華盛頓成為了一名奴隸,沒有了名字,沒有了身份,也沒有了做為人的一切尊嚴。經過十二年苦不堪言的奴隸生涯,最終得到一個加拿大木匠的幫助,重新獲得自由,回到家人身邊的故事。

有人說過,看電視劇看的是故事,而看電影看的是意境。看電影不僅要知道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更要感受其中的意境。該電影以濃重沉鬱的鏡頭語言,展現了主人公在身為奴隸的十二年里經歷的和看到的一幕幕觸目驚心的場景,揭露了奴隸制度的殘忍與不人道。

在觀看電影的整個過程中,我時刻感受著文化的衝擊,在那個黑白分明的世界裡,人被明顯的分成三六九等,對於當時美國南方的莊園主來說,黑奴是賺錢的工具,是沒有人權的私有財產,是可以隨意處置的玩具。在無奈的歷史車輪里,黑奴們變得越來越麻木不仁,他們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甚至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奴隸的命運。但電影的主人公沒有接受命運的捉弄,他從未停止對平等與自由的嚮往,他試圖逃跑,卻發現自己根本逃不出廣袤的奴隸主控制的土地,他好不容易寫了一封信,卻被白人監工告發,他忍痛將信燒毀。

人是生而平等的,一個樸素的真理,對那個年代的人們竟然是如此的困難。主人公追求平等與自由的堅定信念,深深撼動我的內心,也讓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