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演講

開講啦周建平演講稿:我們為什麼要探索太空?

同學們,大家晚上好!很高興來到這個講台。剛才小朋友們畫了幾張很好的畫,那我也就從這兒開始講起,我們為什麼要搞載人航天?飛天是人類的一個夢想,我們中國人是飛天最早的踐行者,就是明朝的萬戶。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基本原理,就是我們現在航天,用火箭作為動力,用火箭的反推力,克服地球的引力,進入太空。他手上還舉著兩隻風箏,風箏是用於返回的,喜歡航天的人知道,太空梭實際上就是依靠它的機翼的升力,來實現精確的定點著陸返回的。所以中國人啊,他不僅是有夢想,而且是最早的踐行者,萬戶也被尊稱為航天的始祖。

去年我們慶祝了中國航天六十年,我們經過了一個甲子。當年大家都非常尊敬的錢學森先生,給中央建議要發展航天航空事業。1970年,錢老,還有孫家棟,當時錢老應該是主要的負責人,孫家棟院士是總設計師,領導大家完成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研製,並在1970年4月把它送進了軌道。其實在東方衛星研製的同時,中國就已經開始了載人航天的計畫,當時叫「曙光號」,由於當時的歷史條件,「曙光號」停止了。到1986年,小平同志親自批准了王大珩等四位科學家建議的高技術計畫,就是後來我們稱為的「863計畫」,把航天作為「863計畫」的重大領域之一,列入了「863計畫」。我們「863計畫」的專家經過了四年論證,向中央建議搞載人航天。1992年1月,中央同意組織載人航天工程的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那時候我還是個大學教授,我很幸運,當時主管論證的國防科工委,讓我們學校推薦一位年輕的科研人員去參加這個論證的工作,我們學校八個系,一個系推薦了一個,當時論證的總體組組長,也就是我們載人航天工程第一任總設計師王永志同志,選了我,因為我的專業接近航天,有幸參加了這個論證。經過半年的論證,論證組提出了載人航天的方案,向中央提出了建議,就三步走的建議,然後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三步走的方案,就是我們現在簡單說,載人飛船是第一步,把人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第二步是載人飛船的技術基礎上,研製中國的八噸級的空間實驗室;那麼第三步,就是建造中國的空間站。當然,在研製過程中,我們的航天人根據我們技術發展的程度,在遵循三步走的前提下,我們也不斷地最佳化了我們的方案、完善了我們的方案,提升了我們的技術水平。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的質量水平很高,但當時神舟一號,我們神舟一號是艘試驗飛船,那個時候我們的底子還真的是比較薄,無論是技術基礎,還是質量水平、管理水平。我們神舟一號在這個發射場,出了上百個質量問題,在發射場用了四個月時間,解決這些問題。要問我神舟一號最讓我難忘的是什麼時刻,就是發射的時候。大家凝神貫注,等著火箭點火,起飛,然後飛行差不多十分鐘吧,進入軌道,我當時就在我們火箭的總指揮黃春平和總設計師劉竹生院士邊上,他們那時候就六十歲左右吧,我看他們眼淚唰就流下來了,然後兩個人擁抱在一起。等我們神舟飛船一天以後返回的時候,著陸場那邊報告看到了返回艙,返回艙完好,我們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同志,好多人擁抱在一起,在笑,在哭。

神舟一號是試驗飛船,神舟三號的技術狀態就比較完整了,但是神舟三號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這個飛船進場以後,飛船要測試,其中有一個叫導通測試,就看每一個線之間是不是導通的,結果發現了有一個焊點不通,怎麼辦?這個不通,當然意味著信號過不去,但是我們為了可靠性設計,我們同一個線,不管是電源線還是信號線,實際上我們都用的雙點雙線。就是說,比如這個燈,我拉一個迴路就可以讓它亮,那我拉兩個迴路,壞了一個我不怕,斷了一個我還是可以亮的。當時說這件事情怎麼處理,經過反覆地研究,因為這裡面有感情問題,大家說我們要是撤場了回去怎麼交代,我們航天的發射從來還沒有撤過場,但是為了保證成功,保證可靠,後來總指揮部決定撤場,幾百人從發射場撤回了各自工作的地方,那是含著眼淚走的。然後集中精力來分析這個插頭出了什麼問題,改進設計,怎麼能使這個插頭的連線是可靠的,用了三個月時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然後把所有的幾十個插頭全部換了一遍,然後再進場。

我為什麼講這個故事呢?大家知道,航天是個風險很高的事情,這幾年國外航天失敗的訊息也不少,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中國的航天其實也面臨過發射失敗的困境,這一次的事情,真正使我們樹立了質量意識。就是說把航天的安全在任何時候放在第一位,把產品的可靠在任何時候放在第一位,成為我們這支隊伍的一個堅強的理念,其實也成為了我們中國航天的一個理念。我說航天承載的就是我們人類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去探索發現新的科學知識、科學的真理,去探索和發現新的資源,讓它為我們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服務的一個必然的行動。人類的好奇心的驅使,人類對發展自己、對發展文明、對尋求進步的這種強大的動力,是我們探索和發現的真正的驅動力。它驅使我們人類有冒險精神,有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這種精神,去探索新的目的地,去造福後人,所以我說我們為什麼要載人航天?我們承載的,我想也是同樣的使命。

大家知道神舟五號,完成了我們首次載人飛行以後,神舟六號兩人五天的飛行,然後我們就開始了出艙活動的研製。神州七號出艙活動,你們當時去看過那個實況的,就會注意到,我們的艙門開了一個縫,然後合上了,然後過了幾分鐘,最終才把艙門打開。當時發生以後,很多人問過我,你緊張不緊張,我說我穩穩地坐在我的椅子上面,一動不動地在想。首先我在想,會有什麼問題嗎?我想了想我們的研製過程,想了想我看到的這個圖像和數據,我想沒有問題。那我底氣在哪呢,實際上在於我們的工作,為了這個出艙做了大量的試驗,同時呢我們又為了保證這次出艙的成功,我們也做了各種方案和預案。我們工程的副總設計師叫宿雙寧,他已經退休了,也是不斷地在思考,怎麼保證航天員能開開艙門,因為我們知道,不僅僅是我們沒有經驗,當時我們國家還沒有天基測控系統,沒有中繼衛星,我們的測控弧段還很短。我們放氣,就是我們的軌道艙,我們的氣道艙放氣的時間不是很長,就可能有餘壓,其實最後也是因為有餘壓的原因。後來他提出了建議,他說應該再準備一個預案,準備一個助力的裝置,在打不開的時候,我們還有一種手段去開這個艙門。所以我當時坐到那兒,看到艙門開開一個縫以後,應該說是能夠處事不驚地坐在那,因為我相信,不過就是時間長一點,花一點力氣,但還有一個因素,我相信人的作用。我們有兩位心理素質很好的航天員,人啊,有人在的環境,我們可以解決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要載人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當然大家知道,翟志剛和劉伯明兩個人,通力合作完成了我們首次出艙任務。

後來大概電視直播越來越多,有的人說,你們這個交會對接,你們的這個返回,就像演電影大片一樣的精確,實際上能夠做到精確,它的背後是我們很多航天科技工作者、各級的設計師、各級的管理人員共同的努力。你看到的這麼一個片段,這麼一個過程,它背後有很多人的努力,才能保證就像是演出一樣的精確,就像經過剪輯一樣的大片那樣的精彩。大家知道有個國際空間站,十幾個國家搞的,我們的中國空間站沒那麼大。我們秉承的方針是,一步一個腳印,有所為有所不為,但是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將使得我們全面地掌握大型空間設施的建造和運營技術。我們中國空間站,將是一個三艙結構的空間站,每個艙段二十噸多一些,它可以對接兩艘載人飛船、一艘貨運飛船。這樣的話,它的規模大概是在九十噸到一百噸之間,而且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將採用當代的最先進的技術,包括能源技術、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術等等,我們將把它建成一個經濟性最好的、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空間站。中國的空間站,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

我們人類的探索步伐,我們中國人的探索步伐,不會僅僅止於空間站,用一句網路上曾經比較時髦的話說,宇宙那麼大,我們人類應該去看看,我們中國人更應該去看看,應該走得更遠。謝謝大家!

開講啦周建平演講要點】:

1、中國人不僅是有夢想,而且是最早的踐行者,萬戶也被尊稱為航天的始祖。

2、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如何成形?

3、我當時就在我們火箭的總指揮黃春平和總設計師劉竹生院士邊上,他們那時候就六十歲左右吧,我看他們眼淚唰就流下來了,然後兩個人擁抱在一起。

4、後來總指揮部決定撤場,幾百人從發射場撤回了各自工作的地方,那是含著眼淚走的。

5、我們的艙門開了一個縫,然後合上了,然後過了幾分鐘,最終才把艙門打開。當時發生以後,很多人問過我,你緊張不緊張,我說我穩穩地坐在我的椅子上面,一動不動地在想。

6、宇宙那麼大,我們人類應該去看看,我們中國人更應該去看看,應該走得更遠!

返回頂部